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407 醫學 8 文 / 月之輪迴

    「診斷」包括診察和判斷兩個方面。所謂判斷,指的是對病情、病因的判斷。在這樣的過程中,醫生對疾病規律的比較全面的掌握就非常重要。綜合判斷,要求博采眾長。例如,在病因的判斷方面,中醫注重於透過現象看本質,雖然目前的中醫對於這種本質的把握未必非常精確,但這種對病因的深入、辯證的思考,是很有價值的。判斷病情的工作,幾乎完全是由醫生來完成的。具備了比較全面的知識和經驗,就能夠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從而為辯症施治提供依據。

    再就是治療的綜合。綜合醫學要求醫生具備全局觀念,併力求治本。應該分清病情的輕重緩急,既要有應急的措施,又要注重多方的調理。對於各種病症,尤其是對於慢性病(急性病則應該首先採取應急措施,待病情穩定後再施以多方調理),醫生應該有宏觀的把握,通曉各種療法。這些方法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同時使用,方法的選擇,主次的搭配,全憑實際需要而定。同時,更不能為了綜合而綜合,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因為,綜合醫學是為了提高醫療效率,為了以最小的成本收到最好的效果。如果以綜合醫學的名義而巧立名目,收取更高的費用,那是與綜合醫學的宗旨背道而馳的。

    全面的這就要求醫生(起碼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內)比較全面地掌握各種(乃至其它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完全為患者著想,從病情的實際需要出發,選擇最有效率的治療方案。至於下述先後順序,只是一種一般的參考而已。

    醫生應該調動患者的能動性,形成良好的醫患互動。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例如,自然療法和體育療法,主要是靠患者自己去堅持的,醫生只是提供必要的指導而已。物理療法中的許多內容,也是普通人能實施的,醫生應該無私地把有效的方法教給患者。或指導其親友為之實施。這些療法,都是醫生應該優先看重並積極推廣的。當然,這樣的做法與醫院的收入是相矛盾的,於是就要求醫院和醫生具備良好的醫德醫風,同時也要有合理的醫療體制以全面照顧多方的利益。

    首先考慮的是心理療法。如果病因在心理層面,往往通過相應的心理調節就達到效果了。此外,對於任何患者,醫生都應該給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尤其對於與精神直接有關的疾患(例如精神病、抑鬱症等),更應該首先考慮心理療法。

    自然療法折疊

    接著考慮的是自然療法。包括飲食起居的調理、環境的調整等。尤其是對於失眠、胃病、等與飲食起居有直接關係的疾病,一定要充分瞭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引導他們遵守養生之道。

    體育療法折疊

    包括各種運動、醫療體操等。體育療法一定要循序漸進,而且一般要有針對性。當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適量的和緩運動,可以隨心所欲、不拘一格,這樣可以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和抵抗力,因而對於治療各種疾病都有輔助作用。一般來講。對於患者尤其是慢性虛證患者而言,輕柔和緩的運動如太極拳、醫療保健體操等都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患者自己也可以學習這些方法。但有些方法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尤其是對於一些主要是因為缺乏活動而導致的疾病(如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適宜的運動無疑是優先的選擇。例如,一個久治不愈的肩周炎患者,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每天堅持甩胳膊,一開始痛得流淚,動作幅度也很小。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於是居然痊癒。

    然後考慮的是物理療法,包括水療、刮痧、拿捏、按摩、針灸等等。這些手法各有所長,在經驗證明它們行之有效的方面,應該加以推廣。

    藥物療法折疊

    如果上述方法都無效或不夠。就要考慮藥物療法了。也就是說,如果能不用藥物,就盡量不用。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節約成本、減小副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當然,非藥物療法顯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於是,同時加強藥學研究,掌握藥物規律,製作優良藥品,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恰恰是醫學工作者的核心任務之所在。因為,非藥物療法是普通人也比較容易掌握的,醫學界只是應該對之加以促進和推廣而已。

    而手術療法則是不得已的選擇,也就是說,要慎之又慎,能不用就盡量不用,因為一般情況下,手術的風險高、損傷大。但這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假如用一個簡單的手術就能解決問題,而其它方法難以解決問題,就應該選擇手術。假如非動手術不可,就應該動,即使是大手術也應該果斷地去做。所以,發展手術研究,提高手術技巧,也是醫學和醫生的職責。

    以上是就一般情況而言的,並不是所有的情況下都要死板地按上述程序去套。每種手法都有其適用範圍,這些都有待於在醫療實踐中去總結提高。

    也許有人會說,掌握和精通一種治療方法,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對醫生提出這樣的要求,豈不是過於苛刻?事實未必如此。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確實要循序漸進。如果綜合醫學得到了發展,形成了理論體系,對於各種疾病也已經有了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案,那麼,醫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多學一點,也應該是一種職業追求。而綜合醫學本身,又應該在醫療實踐的過程中產生和發展。這就要求醫生們大膽嘗試,勇於實踐。同時,小心謹慎也是很重要的,要盡力避免各種風險,切不可輕易拿患者作試驗。

    如果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綜合醫學的道路並不難走。例如,拿捏法就是一種很簡單的技術,普通人都能掌握,醫生就更容易掌握了。拿捏法屬於物理療法的範疇(對於其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起源於民間。拿捏法是中醫的一個重要技法,但是,甚至許多中醫師也並不運用它。它對於多種疾病具有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作用,對於腹痛和偏頭痛的效果尤為明顯。茲簡單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當腹痛之時,以手指沾清水,於丹田處拿捏,直至局部呈暗紅甚至紫黑色(其色數日便消,不留痕跡,對

    皮膚無傷害)為止。丹田在臍下三寸,本人四指併攏,中間關節處的寬度即為三寸。亦可兼於丹田周圍任取數點(以痛處為主,中醫認為,痛點名為「阿是穴」)拿捏。此法對於頭痛尤其是偏頭痛也有效,那就是在發作時將痛處頭皮的核心處捏成暗紅(久捏則紫黑,病重則紫黑),放鬆心情,往往於片刻之內止住或緩解。

    拿捏的手法也很重要。一般要借助手指關節骨(一般利用拇指的第一個關節和食指的第一個關節)之間的合力提揪,以加大效力。病邪積聚,久必為患,及時排解,即得安寧。有些被診斷為「病因不明」的劇烈腹痛頭痛,經拿捏法,竟獲痊癒。

    以上內容引自《宇宙倫理學》之《完善生命》。(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