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科幻小說 > 神探貝斯特

正文 371 五行絕倫 8 文 / 月之輪迴

    相侮,即相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係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制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製,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所以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即是說,五行若某一行之氣太過,則對其所勝(我克)之行過度制約,而發生相乘。而對其所不勝(克我)之行發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氣不足,則克我之行必過度制約而乘之。而己所勝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臨床所見的支氣管擴張病證,病位在肺,每因肝氣鬱結,氣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見咳血,則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氣滯,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則為木郁乘土。濕熱型高血壓,多因濕熱困脾,引發肝失疏洩,肝陽亢逆,則為土侮木。至於金乘木(虛)證候,臨床則為少見。

    事物屬性

    1歸類法:

    事物的五行屬性是將事物的性質與五行的特性相類比得出的。如事物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木;與火的特性相類似,則歸屬於火等等。例如:以五臟配屬五行,則由於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陽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以方位配屬五行。則由於日出東方,與木的升發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木;南方炎熱。與火的炎上特性相類,故歸屬於火;日落於西。與金的肅降特性相類,故歸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的特性相類,故歸屬於水。

    2推演法:如肝屬於木,則肝主筋和肝開竅於目的「筋」和「目」亦屬於木;心屬於火,則「脈」和「舌」亦屬於火;脾屬於土,則「肉」和「口」亦屬於土;肺屬於金,則「皮毛」和「鼻」亦屬於金;腎屬於水。則「骨」和「耳」、「二陰」亦屬於水。

    3五行學說還認為屬於同一五行屬性的事物,都存在著相關的聯繫。如方位的東和自然界的風、木以及酸味的屬性特性都與肝相關。

    對人體來說,是將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功能歸結為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系統。

    五行五臟

    1說明五臟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洩的功能,有「木」生發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陽有溫煦的作用,有「火」陽熱的特性,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有「金」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

    2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繫。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木)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洩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氾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

    3說明人體與外界環境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等的關係。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繫的統一性。

    說明病理

    如肝病可以傳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響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響,即木郁土虛或土壅木郁;肝病還可以影響心,為母病及子;影響肺,為木侮金;影響腎,為子病及母。肝病是這樣,其他臟器的病變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剋乘侮的關係,說明它們在病理上的相互影響。

    五行生剋

    木:肝與膽互為臟腑表裡,又屬筋骨和四肢。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肝,膽,頭,頸,四肢,關節,筋脈,眼,神經等方面的疾病。

    火:心臟與小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血脈及整個循環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小腸,心臟,肩,血液,經血,臉部,牙齒,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脾與胃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腸及整個消化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肺與大腸互為臟腑表裡,又屬氣管及整個呼吸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大腸,肺,臍,咳痰,肝,皮膚,痔瘡,鼻氣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腎與膀胱互為臟腑表裡,又屬腦與泌尿系統。過旺或過衰,較宜患腎,膀胱,脛,足,頭,,肝,泌尿,陰部,腰部,耳,子宮,疝氣等方面的疾病。

    臨床應用

    祖國醫學的五行學說,是將人體各部分歸屬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同類事物之間發生縱的聯繫:例如屬於木的,有肝、膽、目、筋、怒、青、酸、風等,其相互之間的聯繫是「肝開竅於目」,「肝主筋」,「怒傷肝」,肝病易生「肝風」等;望診時,青色多屬肝風,赤色多屬心火,黃色多屬脾濕,白色多屬肺寒,黑色多屬腎虛。

    用藥時,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等。各類事物之間發生橫的聯繫:即運用生剋、乘侮等變化來說明五臟之間在生理和病理情況下的相互聯繫。例如某一髒有病,既可以因生剋關係由另一髒傳來,也可以通過生剋關係傳到另一髒。「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等就是這個理論的具體應用。

    而五行之中,火的攻擊最強悍,水的緩和能力最好,木的治癒能力超強,金的衝擊能力最強,土的防禦能力最好!

    />致癌學說

    是中醫汲取《丹溪心法》、《類經》、《景岳全書》、《證治準繩》、《醫宗金鑒》、《瘍科心得集》、《血證論》等古典,結合中醫學科的最新發展和古人的五行辯證精髓,對多種癌腫進行了九卷八脈辯證、肺腑五行推演和臨床追蹤調研後,發現腫瘤的產生,均是由「三外因、三內因交互作用,引起人體七內傷、五行亂相互交織,累積漸行為癌」,從而揭開了腫瘤的基礎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

    「五行致癌學說」不但揭示了「癌症的形成機理及演變機制」,也為癌症的預防、治療和康復打下了堅實基礎;由此來講,腫瘤的「三外因、三內因」為致瘤因素、「七內傷」為「致瘤病機」、而「五行亂」才是「致瘤要害」,腫瘤其實只是「五行亂」的最終結果和外在表現;

    腫瘤病是涉及整體的全身性疾病,腫瘤只有在「三外因」日積月累、「三內因」長期存在,「七內傷」持續發展、「五行亂」日益加劇且人體自身機體防禦機能不足以消除和平衡這些傷害和紊亂時才能發生。也是致瘤因素、「致瘤病機」和「致瘤要害」長期相互交織、相互推動、相互演變、相互助長的最終結果。

    代表食物

    一般來說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各以白、綠、黑、紅、黃五色代表,並各自聯繫和代表多種器官:屬金的內臟有肺、大腸和鼻;屬木的是肝、膽囊和肌肉;屬水的有腎、膀胱、耳和骨骼;屬火的是心、小腸及舌頭;脾、胃和口腔則屬土。

    1.紅色食物代表火(心、小腸及舌頭):有西紅柿、紅椒和紅蘿蔔等,含豐富的降血壓物質,使血管強壯,有助循環系統健康;

    2.綠色食物代表木(肝、膽囊和肌肉):有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含有益肝臟健康的葉綠素和多種維他命;

    3.黑色食物代表水(腎、膀胱、耳和骨骼):有黑豆、黑芝麻和藍莓等,含黑色素,有助提高與腎、膀胱和骨骼關係密切的新陳代謝和生殖系統功能;

    4.黃色食物代表土(脾、胃和口腔):有橙、南瓜和紅蘿蔔等,含維他命c;

    5.白色食物代表金(肺、大腸和鼻):有洋蔥、大蒜和梨等,具有抗敏感及炎症功能.

    這五味屬五行——酸屬木,苦屬火,辣就屬金,鹹就屬水,甜就屬土。

    其他明古國,比如古印度、古希臘只有「地水風火「四大」?。(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