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紅樓之眼光放遠點

正文 第78章 暴怒 文 / 霧散雲收

    「真沒想到居然會是他第一個向我示好。」如今已經是皇帝的太子忍不住微微一笑,在看完了下面呈上來的奏章,以及自己的心腹秘密送來的消息。太子剛一登基之後,改國號為政和,期盼國家日後政通人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隨即便進行了很大的人事調動,幾乎可以說是大刀闊斧,他非常清楚地明白他的時間不多,若再不動作的話,就算是他能夠笑到最後,這個國家卻會變得四分五裂,更何況不論長遠,就論現下,這裡便存著心腹大患。

    「把這些個消息透露給那位。」政和帝頭都不抬,繼續埋首於奏折中,嘴中卻吩咐著自己的親信太監辦事。「聖上放心。」趙太監恭敬地行了一禮,自己主子口中所說的自然是如今身體略有不適,不肯遷宮的淵帝了。淵帝被迫禪位,他本想選幼子繼位,然而本朝規矩有嫡立嫡,無嫡立賢,且太子行事極有法度,登基乃是名正言順,但是淵帝心裡卻甚是不快,而作為太上皇的他應該讓出是皇帝才能休息的寢宮,搬遷到別的殿宇之中,他卻遲遲未有動作,朝中大臣甚至還為此上書。而政和帝留中不發,不置一詞,可是手上卻絲毫不拖泥帶水,一時間便有好幾位太上皇跟前的紅人被調職,甚至離京,而宮內有著太后以及皇后柳氏的幫忙,一些重要的位置以及很大地方也換上了政和帝的人。

    政和帝的態度以及行事是眾人之前沒有預料到,而他對那些犯了錯的大臣嚴懲更是叫已經懈怠多年的官員不敢大意。本來瞧著政和帝原先的模樣,是個軟弱可欺,可以被擺佈的皇帝,但是沒有想到這張臉下面的心思確實如此狠辣,不少原先是淵帝一派的,又或是處於觀望階段以及本屬於其他幾派的官員們終於有了動作,開始向新帝示好投誠。這其中最叫人注意的便是那蘇備。政和帝沒有想到蘇備居然會這麼快就向自己表示什麼,他本以為賈伯希應該會趁此機會,站到自己這邊來。

    政和帝很快把注意力移開,他現下還有很多要緊的事情需要處理,如今京城忙亂,還有各方勢力渾水摸魚,企圖漁利。他暫時還顧不上別的,就是蘇備的折子也不過是簡單批復了句「知道了」,便再無下。而賈珍,政和帝倒是對他極其放心,這個人縱然不是他的親信門人,但是行事卻極為妥帖,南直隸一向是朝堂重要之地,不少富庶的城鎮以及糧食來源都來自於此地,這些年因著他們兄弟父子之間的鬥爭,變得烏煙瘴氣,正好是賈珍大顯身手之時,替自己穩定下來南直隸一處的民心。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政和帝的手輕輕劃過密奏上的一處——淮安府。「你將這道密旨速速傳到賈伯希那裡去。」政和帝提筆,龍飛鳳舞地寫下一道機密旨意,秘密派人送往賈珍那裡。

    深夜,一處官宅迎來了不速之客。「交待你辦的事情怎麼樣了?」那個人從角門進去,被守在那裡的僕從帶到了主人的書房裡,進門之後,又查探了一番周圍,這才開口道。「你放心,穩妥著,保管叫人發現不了。」「那就好,你可得仔細盯緊了,如今這風聲越來越緊了。」那人小心囑咐道。「你只管叫主子放心,就算掉腦袋,我也萬死不辭,為主子盡心盡力。」在書房裡等著的人忙說道。「那好,我先走了。」不速之客臨走前塞了張紙給人,低聲道,「老規矩,看完就燒了。」

    政和帝的密旨耽誤不得,傳令官跑死了好幾批馬,晝夜趕路,總算趕在賈珍進入鳳陽府之前將密旨送到其手上了。賈珍仔細看了遍密旨,便知道這件事情耽誤不得,只吩咐楚氏先帶著家人前往射陽府安頓,自己則帶了必備的細軟等物以及一部分護衛匆匆趕往淮安府,一路上他不斷地揮鞭驅馬,他沒有想到南安郡王居然會如此大膽,竟敢行此大逆之事。

    賈珍一行人雖然加快速度趕往淮安府,但是該有的派頭和儀仗仍就絲毫不從簡行事,可謂是大搖大擺,眾人皆知。賈珍的舉動叫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卻讓鳳陽府的官員暫且放下了心,而淮安府的官員們卻有些害怕,別是這賈伯希得了什麼消息,要來置他們的罪吧。尤其是有些暗自與南安郡王有聯繫的官員,這顆心都快跳到嗓子眼裡了,他們行事素來隱秘,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先看看這賈伯希到底想做什麼?」幾個官員商議之下,做了決定,許是他們太緊張了吧。這賈伯希雖是祖籍金陵,又在射陽縣為官多年,但是淮安府的情況確實完全不瞭解,最多是從誰手上得了這裡有官員一同犯罪,前來處置的。

    「你見著賈伯希了?覺得他如何?」政和帝宣了那個替他前去給賈珍傳旨的親信,問道。「賈大人旨到即行,前去淮安府,並將家人安頓在鳳陽府。只是賈大人路上並不遮掩行蹤,弄得眾人皆知,下官瞧著有些不明白。」傳旨的親信實話實說,回稟了他的見聞。「是個人才,朕雖然沒將寶全壓在他身上,但是若是他能盡心,朕就能少幾分麻煩。」政和帝和賈珍之前聯繫也不過是幾封書信罷了,雖倆人都覺得對方很是不錯,帶有幾分欣賞,可是終究不甚親密。政和帝派賈珍所辦的事情極為機要,不免偶有擔憂。

    「聖上,下官不明白。這賈伯希可是太上皇的人。」傳旨的人很是疑惑,他作為政和帝的親信,雖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知道,但是多少還是能知道些,政和帝在淮安府那裡並非沒有自己的勢力,為何要派賈珍去淮安府辦事。「嗯。」政和帝不置可否,他隨手揮了揮,讓自己的心腹推下去,有些事情不是有些人該知道的。這件事情只有賈珍去辦才是最好的,正好讓他親眼瞧瞧賈伯希的手段和誠意來。

    那下屬見政和帝不回答他的問題,便知道自己有些逾矩,忙告罪退下。政和帝輕輕靠在椅背上,自己的父皇即使身子有所不適,仍然堅持上朝,與自己相爭。若不是他當初將自己的兩位哥哥摁下去,叫他們二人手下的一派官員心生惶恐,生怕有禍上身,且三皇子又已經向自己表態,暗中幫助自己,這刑部可是在三皇子手上,他才能如此順利地清洗掉大部分太上皇的人,雖然有些人,比如兵部尚書,他眼下還暫時動不得,只能暗地裡監視,便陷入了僵局之中,但是蘇備的背叛帶來轉機。淵帝怎麼都想不到自己一向寵信重用有加的心腹居然會背叛自己,使得他失去了掌控權,力量大減。

    &n

    bsp;淵帝當時得知消息就覺得喉口甜腥,忍不住吐出口血來。這般的刺激叫他發急,愈加不肯放棄手中還剩下的權勢,甚至放話就算是躺著不能動,他也必須上朝。政和帝心中對此十分不滿,只是本朝以忠孝二字治國,他不能夠自己對淵帝做什麼。好在他得了自己的妻子的提醒,派人前去幾處鬧得正亂的地方做事。

    「聖上,虞允南求見。」太監進來稟報道。政和帝一下子坐起來,挺直了身體,虞允南正是他派去的那些人中領頭的。「臣幸不辱皇命,這是聖上要的東西。」虞世南進來,按照規矩行禮之後,便開口道。「快呈上來。」政和帝忙吩咐太監們將那些東西拿過來了。「臣與那些下屬扮作百姓的模樣,混進那幾處地方,並成功地找到了那些作亂之人,才得到了這些詩詞歌謠並抄錄下來,更要緊的是臣得到了一篇章,簡直是狂悖至極。臣不敢有所隱瞞,故而一併帶了回來。」虞允南垂下眼睛,沉聲匯報自己的工作。

    「做得好,你回去便寫奏折,明兒呈上。」政和帝倒覺得這篇章甚合自己的心意,可謂是句句珠璣,入木三分,只是這份態度卻不好流露於臉上,故而只板著臉平淡地吩咐道。虞允南自然聽出了政和帝話中的額外之意,天家父子可不是尋常父子,淵帝,如今的太上皇大概怎麼也不會想到的,自己的太子,登基的新帝,會於朝堂之中當朝發難。

    次日,「住嘴。」淵帝忍不住一聲大喝,從自己的寶座上站了起來,用手指著還在誦讀那篇討伐自己的章,他之前聽到那些亂七八糟的反詩歌謠的時候,就已經忍不住雙手死死地扣住椅子的扶手,臉已經被氣得通紅,甚至面目扭曲,嘴裡還發出粗重的喘氣聲。直到他聽到了那篇章罵自己——淵帝忝居君位,在位幾十載不思百姓福祉,為己私慾,窮奢極欲,花費奢靡,造園林,鑄長城,幾增賦稅,遂使皚皚白骨日夜泣嚎。且百姓徭役繁重,課稅更甚於毒蛇猛獸,家無男丁,只餘老幼,難以為繼,華夏大地雖地大物博,卻餓殍無數。更有甚至,淵帝縱容貪官污吏橫行世間,魚肉百姓,更添百姓苦楚,其所作所為非國君,乃為國賊。惡賊飲百姓之血,啖百姓之肉,其罪難以言述。其在位一日,則百姓一日不得安寧,其在朝一日,則朝中日日貪酷成風,眾生苦難無盡。惡賊暴行,應當誅殺。

    虞允南並不理會暴喝的淵帝,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依舊往下念。淵帝現在只想把跪在御階下的人給掐死,他不要聽到這些,他要那些人都閉上嘴巴。他是聖明天子,又怎麼有錯,有錯的都是這些官員,還有現在搶了他的皇位的太子。淵帝眼睛充血,竟是衝向了政和帝,嘴裡嚷道:「朕殺了你這個逆子,再把這姓虞的誅九族。」淵帝氣怒之下,出手是又急又快,然後不知怎麼的竟是摔了一跤,還從御階上滾了下去,頭破血流。

    淵帝只覺得自己眼前一黑,便失去了所有的意識。政和帝為了今日早有準備,卻也沒有想到淵帝竟然理智全無,竟還要衝過來殺了自己,好在自己帶了心腹太監保護自己,只是沒有料到太監尚未出手,淵帝就被自己的衣袍所絆,摔下了台階。這樣也好,政和帝眼睛瞇了瞇,但還是急忙宣召了御醫為淵帝診斷治療。此時,他心中有的只是慶幸,對於淵帝要殺自己還顧不上有所反應。

    「怎麼說?」政和帝見眾位太醫神情凝重,忙焦急地問道。「回稟聖上,太上皇怕是中風了。請皇上恕臣等無能之罪。」太醫院的所有太醫呼啦一下都跪了下來,哪怕淵帝和政和帝父子不和,但是他們若治不好太上皇,他們只怕會被皇帝拿來撒火遷怒,這些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政治如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