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東北農村詭異故事

《》第十三卷 第六節 枯木逢春3 敬龍神1 文 / 凝波

    「我知道,沒看我拿著這些東西麼?你當我過去幹嘛呢。咱們得去拜拜山神爺。咱屯子這樹就是山神爺派下山守護咱們屯子的。幫咱們屯子擋了多少災了。可惜去年的災太大,這老樹也擋不住了。真好,今年都緩過來了。看來有好時候了。」鄧姑姑欣慰的說。

    二姨跟著鄧姑姑去了南山。用最莊重的禮節祭拜了山神。二姨沒見過鄧姑姑如此虔誠的禱告。但她們都是懷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請上蒼賜福於李家屯眾人的。

    第二天,大家熱熱鬧鬧的擺了席面,每個人心裡的陰霾都盡性除去了,那簡直比過年還高興。一個大豬頭被擺在榆樹前的供桌上。龐爺舉杯跟大伙說:「今天咱們全屯子都在這,給咱們的樹神拜拜。告訴大夥兒,咱們的壞運氣過去了。都把那些鬧心的事兒給我忘了。往前看,還有好日子等著呢。過來過來,磕頭!」大伙呼喝著應聲,齊齊跪拜。二姨跟著姥姥也跟著跪下,畢恭畢敬的磕了頭。

    真的,那一年,村子裡出生了四個嬰兒。呱呱的墜地哭聲代表著新生命新生活的到來,這四個孩子都起了非常吉祥的名字:迎喜。慶福,盼生,向陽。龐爺親自把幾個孩子抱到了樹下,感謝樹神帶給村裡新生。

    慢慢的,樹越來越蒼翠了。樹下的傳統納涼又恢復了。屯子裡又充滿了歡聲笑語。就連幾歲的孩子也知道,這棵樹是村裡生氣的代表,從來不敢在樹上亂爬亂扒。這棵老榆樹鬱鬱蔥蔥的活到現在,依舊見證者村裡的發展變化。

    敬龍神

    這個故事。既不是鄧姑姑的,也不是二姨身上發生的,是鄧姑姑講給二姨的。就在二姨瘋狂的迷戀龍的時候,鄧姑姑將這個與龍有關的故事告訴了鄧姑姑。

    那一年,鄧姑姑為了追隨師兄的腳步,輾轉來到了山東。山東自古就是個鐘靈毓秀之地,這裡也從來不欠缺藏龍臥虎之人才。鄧姑姑就親眼見證了一個人,靠著自己的道法,挽救了上千人的性命。

    她是在一個傍晚到達這個村裡的,村子緊靠著黃河的一個支流,有著黃河水的養育,這裡的人安居樂業。守著田地過日子。鄧姑姑一路過來已經疲憊不堪,身上的錢也花光了。這一路靠的是幫人打零工換些吃的。終於見到前面有燈光人煙,喜出望外的奔了過去。

    敲開村口第一家的門,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大娘走出來應門。見到是個年輕的女人獨身過來,收起了戒備的神色,忙往屋裡讓。鄧姑姑躬身道謝,進了屋裡。只見屋裡收拾的乾乾淨淨,鄧姑姑自己一身的風塵,就不往炕上坐,在靠門邊上的一個小凳子上坐了下來。那老太太早端了一碗水進來遞給她。鄧姑姑忙站起身來接過。口裡道謝。陣扔系技。

    這一路走來,越往北走。鄧姑姑的溝通越成問題,北邊的方言她還能聽懂些,但是人家對她的南方話就半懂不懂了。鄧姑姑後來就盡量少說話,都用比劃的,以至於好幾個人將她看成了啞巴。哈哈。不過這老太太聽到她的道謝忽然一愣,忽然換了口音,用鄧姑姑的家鄉話問她:「你是從南邊過來的?逃難還是怎麼著?」鄧姑姑乍聽鄉音更是吃驚,這在山東還能遇到這麼個同鄉讓她喜出望外,忙說:「我是過來找人的呢,婆婆你也是南邊的啊。我這一路走來沒遇到一個同鄉,見到你真是太巧了。」那老太太也高興的笑道:「我有十幾年沒聽到鄉音了。聽聽,我自己這山東話都講的這麼好了。你快坐下,我去給你準備點飯。看你樣子也餓了,對了,我是吃素的,家裡沒肉,你先湊合吃點吧。」鄧姑姑忙說:「沒事的,我原先也是忌口,很習慣的,只是這一路走過來,飯食也不由自己做,計較不了那麼多,才破了例。婆婆你別動手,我自己來吧。」那婆婆見她十分的推讓,就讓鄧姑姑進了廚房跟著打下手。倆人邊做飯邊嘮嗑。

    婆婆很是奇怪為什麼這種亂世道,鄧姑姑自己一個女人非要獨身前行,鄧姑姑神色有些黯然,這一路追隨師兄的氣息到這裡,已經有三年了,幾次和師兄就差點相見,卻都被師兄察覺躲了過去。再多的風雨痛苦自己都挺了過來,從沒和任何人訴苦。可是到了這兒,聽到了婆婆的家鄉話,看到婆婆慈善的面龐,她忽然有一種傾訴的**。於是將自己的事情挑了大概的講了。唯獨隱去了自己學過道法,和用道法追蹤師兄信息的事情。婆婆挺了長歎一聲道:「自古癡情女子啊,都是這樣的結果罷了。我也沒話勸你,劫數破了你也就看開了。」正說著,那邊的粥已經咕嘟嘟的開鍋了。婆婆忙起身盛飯。鄧姑姑幫著擺好了桌子。自己卻不好意思上桌,因為覺得風塵僕僕的太不禮貌了。婆婆看出了她的心思,笑道:「坐吧,我這沒這麼多講究,一會兒你將鍋裡添滿水燒上,晚上好好洗洗。走了這一路,洗洗去去疲乏。我這就我一個人住,你也不用拘束,好好住幾天歇歇吧。」鄧姑姑這才上桌,婆婆陪著她吃了晚飯。

    等鄧姑姑洗完了澡,婆婆已經鋪好了被子。取出嶄新的一床被子給鄧姑姑用。鄧姑姑也不再推辭,只是想著怎麼在以後幾天多幫婆婆做些事情報答。

    晚上睡覺前,鄧姑姑和婆婆躺著說話,鄧姑姑不由問起了婆婆為什麼會孤身一人過來這邊定居。婆婆微笑道:「哪裡是我一個人出來的呢。外鄉再好,也不比自己的家鄉不是?可是當時有我更重視的事情啊。罷了,其實我比你略強些,我喜歡的男人也喜歡我,只是我倆要是在一起,為禮法不容,我只好跟著私逃出來,跑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他大病了一場,實在走不動了,我們就進了屯子想找戶人家暫時借住。誰知道這屯子裡的人都善良熱情,看我們兩個無依無靠的,紛紛幫忙幫著置辦了一個家。我們就安心的住下來了。可是好景不長啊,當初我們結合的時候就知道,必定會有報應的,果然,不到四年呢,他就等了異病,四處求醫不得,我親自送走的他。」老太太說到這,聲音低沉了下去,漸漸哽咽了起來。鄧姑姑出聲安慰,老太太擦了眼淚強笑說:「過了這麼多年了,我早都看開了,都是命。當初選了這條路,就得走下去不是麼。他走了以後,我就一個人在這生活,有著這幫好鄉親的幫忙,我生活也過得去。要說這兒就是我的第二個故鄉了,我和這幫鄉親處的可好了。要說還是山東人實在呢,就我一個孤老太太,大家從來不欺負我。我也將這個地方當做自己以後埋骨的地方了。只是丫頭你啊,面相雖然不薄,卻還是命運多舛啊。」鄧姑姑聽了這話心中一動,卻沒出口問,畢竟人年紀到了,看人是有自己的一套的,不能因為自己會道法就覺得每個人說的話都帶玄機不是?

    說完了自己,老太太又說鄧姑姑,讓她多待幾天,也算是陪陪自己說說話,鄧姑姑心裡雖然急著去追尋師兄,但這老太太讓她一見如故,這樣的請求怎麼會不答應呢。於是隨後的幾天,鄧姑姑在這裡幫著老太太洗衣做飯,挑水劈柴,娘兩個用著家鄉話交流,每天都笑呵呵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