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東北農村詭異故事

《》第十三卷 第七節 敬龍神2 文 / 凝波

    鄧姑姑好像覺得自己這幾天都忘了這幾年追尋師兄的困苦煩惱了。這個屯裡的人的確都如老太太所說的那樣,熱情好客,見到老太太家裡來了客人,主動送來各種米菜。還用山東話和鄧姑姑大聊特聊,有時候鄧姑姑聽不懂了,老太太就在一邊翻譯,說他們說鄧姑姑長的好,秀氣,比山東女人嬌小可愛,讓許久不聽到奉承話的鄧姑姑都羞紅了臉,直覺得山東人還真直爽。

    住了幾天,鄧姑姑想告辭了,卻不想著人不留客天留客。這時候忽然下起大雨來,連著幾天的大雨讓人都不能出門,鄧姑姑就和老太太靠著窗邊聽著雨聲繡花縫衣服。鄧姑姑忽然一針就戳在了指頭上,頓時一滴鮮紅的血點就冒了出來。那邊老太太忽然也哎呦一聲,同時扎到了手。鄧姑姑心裡忽悠一下。預感到似乎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只見那老太太湊到窗前望著外面的雨霧喃喃道:「這是要發水災是怎麼滴,怎麼我心裡這麼不安穩呢。」忽然用手掐著指頭閉眼睛算了起來。鄧姑姑看著這個架勢自己倒是吃驚了,看來這老太太還是個身懷易術的人。或許就是學了些周易八卦的皮毛吧,鄧姑姑這樣想。自己也不禁平心靜氣,暗暗的推算起來。這一推算不要緊。一身的冷汗下來了。只是算出應有天災,還牽扯數條人命。卻具體算不出什麼事情。只見那邊老太太也是腦門上佈滿了汗珠,眉頭緊皺。雙手抖得不成樣子。忽然長歎一聲:「生逢亂世,民不聊生。奈何上蒼還要雪上加霜啊。」歎畢搖頭不止。忽然抬眼看到鄧姑姑盤腿坐在炕上,正在調息呢,不由驚問道:「孩子,你可是也得到過指點,修行過道法麼?」鄧姑姑原本有心隱瞞,可是對上老太太清澈深邃的目光,頓時覺得沒有那個必要了。於是點頭道:「我自幼追隨師傅上山修行道法,只是自身努力不夠,雖有天資,卻無成就。加之自己知道看不破情劫,只能中斷了修行下山。一路上卻沒用這法術賺錢害人。也是嚴守師訓,不敢有違師承。我見婆婆掐指神算。可是也是門中人麼?」

    那婆婆見鄧姑姑以實相告,也不隱瞞說:「我倒不是自幼修行的人。實說吧,是我丈夫身懷異術,跟著他多年,我也耳濡目染會些道法。他自從跟我私逃,再也不肯顯露修行,我當然也出嫁從夫。在這屯子,誰也不知道我會這些的。這些年,屯裡民風淳樸,也沒什麼怪事發生,我的本事也就那麼藏著了。可是現在。我的心裡一直突突的跳著,絕對有大事發生了。唉,但願天可憐見,別讓這些本身過著平靜生活的村民再遭受什麼磨難了。就算現在賦稅再重,也算有個平順的日子過啊。」鄧姑姑聽了老太太這話,也不由的歎氣。她這幾年走南闖北的,見了多少磨難困苦,天災還少,多半**。世道亂,官府**,民不聊生。能有這麼一個像世外桃源的地方安靜的生活是很好的事情。有時候鄧姑姑追的累了,大哭過之後也想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小山村平靜的過完下輩子算了,但最終還是堅持追尋自己當初的夢。也說不准自己什麼時候能過這樣平淡的生活呢。於是她開口勸老太太道:「人的神機總是趕不上老天給的變化,沒準你明天掐算就不是這樣的結果了呢。別擔心了。」老太太還是唉聲歎氣,但自己也知道現在做不了什麼去預防,因為算不出是什麼事情。

    第二天,雨還是下著,雖然小了點。鄧姑姑和老太太剛吃完早飯,正在揀桌子呢,忽然聽見院門被人急拍,老太太忙戴了頂草帽就出去開門。只見屯裡一個中年漢子渾身濕透的跑了進來,進屋也顧不得喝水擦乾,著急的對著老太太說:「大娘,通知你個信兒,趕快收拾收拾東西往山上搬吧。這幾天下雨,村長擔心咱村口的黃河支流要漲水,就一直囑咐我在那邊的小茅屋裡看著。水漲的挺快,不過也沒沒過堤壩,我還以為沒事了呢。這不,剛才看到上游衝下來木盆啥的了。看來是上游有屯子被淹了,那咱們這也得這麼準備著了。不能等水來了再跑啊,那可是就晚了。我剛去村長家告訴他了,他讓我挨家挨戶通知呢,怕你在村頭就一個人住不知道,我特意過來的。你快收拾吧,就拿值錢的東西啊,剩下都不要了。保命要緊。唉,這破天啊,都多少年黃河沒發過水了。這是折騰誰啊。唉……」說著也不坐了,就這麼水淋淋的又跑了出去。陣扔吉劃。

    老太太聽了,呆呆的坐了半晌。鄧姑姑提醒她趕快收拾東西吧,不然她腿腳不利索,走不快,萬一洪水真來了跑都是個問題。老太太想了一會,忽然下決心似的一拍腿說:「不行,我不能往山上跑,這一跑,屯子肯定被淹了,那這些人祖祖輩輩置辦下來的家產就全沖走了。還有那些都快成熟的田呢。都淹了的話,今年就得餓死人。再說我丈夫的屍骨還埋在河邊呢,我不能讓他的屍骨被水沖了。」鄧姑姑聽了這話,為難的說:「婆婆,這洪水豈是一人之力能抗衡得了的?我雖有些道行,卻做不到止天降雨啊。」婆婆微笑道:「孩子,哪說讓你去做這違天逆命的事情呢,你那麼小,怎麼扛得起反噬的報應。婆婆我都這麼大歲數了,本身也沒幾年活頭,加上丈夫去世後我就心如死灰,早就想下去陪陪他了。能用這點道行幫著這些善良的村民做些事兒,我正是求之不得啊。不過我要準備些東西,還得你跟著我去村長家裡走一趟啊。」

    「要去村長家裡?你打算怎麼說啊?重要的是,你能做什麼呢?」鄧姑姑不解。

    「其實,我丈夫生前,本事還真挺大,曾經降伏過一條龍作為自己的守護獸。對了,你見過龍沒有?」

    鄧姑姑搖搖頭說:「龍乃神獸,我倒是一直希望得見,卻沒這個緣法。如此說來,您丈夫的修行還在我師父之上呢。我師父當年只敢去降伏青蛇做為自己的守護獸。」見老太太有些離題,鄧姑姑又將話題給拉了回來。

    「呵呵,其實也是機緣巧合加上運氣不錯,不過我丈夫那是真本事倒是真的。哎,要是沒和我私奔,我丈夫早就在業界出類拔萃了。算了,不說這個,自從跟著他,我也學了不少道法,其中一個就是今天能用到的敬龍神啊。」

    「敬龍神?那要怎樣施法?」鄧姑姑問。

    「你知道的,但凡布雲下雨,都有神龍施為。因為我丈夫收服過一條龍,對這種動物的習性研習了很久,倒是讓他弄出一套和龍溝通的方法。要說這求雨的道術,一般人也有會的。請當地的河神施為也行,只要焚香祭拜上蒼知曉並被允許即可,但是要操縱龍,將水移走,幾個人能辦到?」

    「是說像龍吸水那樣的?」鄧姑姑問,。

    「也不全是。我現在就想用這個法子試試,看看能不能保住屯裡這一塊兒不被水淹。唉,有心也保住其他人,可是實在力不從心啊,我的功力肯定是不夠的,。就算是這個屯子的範圍,我也只能勉力為之。」老太太定了定神,這麼說。

    「不然我幫你您吧?」鄧姑姑道。

    「不行,做這個事情,違了天理,肯定要有報應的,你小小年紀不必承擔這樣的風險。出這個法術其實和祭河神差不多,要用到特殊的祭拜品。這個東西只有村長家才有。也是多虧了她有這個東西,我才想冒險一試,不然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那是什麼東西呢?」鄧姑姑好奇道。

    「祭拜的時候,需要三條五年以上黃河大鯉魚,年份越大越好。這還算好找的,畢竟咱們就在黃河邊上,弄幾條大魚還是有的。還需要一隻百年以上的烏龜。你就說說這百年以上的烏龜,一般人上哪找去?可不就巧麼,村長前年在河裡正正的捉到了一隻烏龜,那足有缸口那麼大了,龜殼厚的跟石頭一樣。百年肯定是有了。當時捉到我就知道不是俗物,他自己也知道,一隻養在家裡,準備老爹百年以後讓它給他老爹駝墓碑呢。他老爹一個農民哪有那個造化。看來就是老天給今天的一劫化解的機會了。你跟我過去,咱們不說自己會道法這事兒,只說在家鄉遇到這樣的大雨,都要祭拜河神祈禱平安。祭拜的祭品需要用到烏龜,你再說的誇張些,就說祭拜以後家鄉沒遭災,村長體恤村裡人,肯定會割愛的。有了這個東西,我在托村裡的打漁王給弄幾條大魚來。東西也算齊全了。至於到時候管不管用,也要看造化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