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星戰風雲

正文 第十四章 星球大戰(上) 文 / 驚世逆襲

    地球公歷3015年,火星公歷294年元月,距今整一千年,瘋狂的「火星人類」向「地球人類」打響了「第二次星際戰爭」的第一槍。

    火星人類「a集團軍」首先向「地球人類」的太空定位導航系統發射電磁干擾,致使「地球人類」的部分無線電通訊定位導航系統癱瘓;更有甚者,向環地球運行通訊導航衛星發射星際導彈,打掉數以萬顆計衛星,兩者相加占「地球人類」通訊導航衛星的百分之八十。接著向遠隔十萬八千里的與「火星人類」對峙的地球聯軍發起攻擊,將數以百萬計當量的激光炸彈砸向正面的「地球聯軍」。

    兩軍在距離地球一千三百萬公里(相當於火星和地球近地距離的四分之一)的近地空域對峙,雙方相隔十萬八千里。

    還好,「地球聯軍」第一方面軍新近裝備了先進的激光輻射防護裝備,並未受到致命打擊。但只有三分之二的飛船和兵員裝備了這種防護裝備,另三分之一未裝備激光輻射的飛船和兵員不敵「火星人類」的強力打擊,殞命太空。

    地球聯軍奮起反擊,向「火星國防軍」發射電磁導彈數十萬枚。「地球人類」陸基導彈基地也沒閒著,早在二十一世紀就聞名遐邇的火箭衛星發射基地,比如中國的西昌和酒泉,隸屬美宇航局的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哈薩克斯坦前蘇聯的拜科**航天發射基地,在三十一世紀時都有了向太空和火星發射星際導彈的能力。只聽一聲令下,萬箭齊發,數萬枚太空導彈雨點般砸向一千多萬公里以外的「a集團軍」陣地。

    但是這些攻擊,無論是常規的,還是電子的,都同樣被「火星國防軍」擋了回去。

    原來,「火星人類」最近研製出一種新式武器,可以吸納電磁光輻射,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而對於常規導彈襲擊,「火星國防軍」更不在話下,他們用反導系統把「地球人類」發來的導彈全部一一回敬回去。

    反導技術在二十一世紀初時就比較成熟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反導問題上與俄羅斯爭奪戰略空間,雙方爭得難解難分。三十一世紀初的時候,這項技術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地球人類」和「火星人類」都能把對方發射的導彈擋回去。

    這麼說,三十一世紀的導彈就無用武之地了是嗎?也不是,雙方都極力打破對方的反導系統,只要在導彈彈頭上安裝可以破解對方的反導密碼就ok了,如此這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超越升級,將反導大戰不斷推高。很明顯,「火星人類」在反導系統上技高一籌,「地球人類」則稍遜一分。

    此一輪攻擊「火星人類」毫髮無損,「地球聯軍」受到有限重創,但並無大礙。

    第二輪攻擊,「a集團軍」向「地球聯軍」發射超大強度的激光制導炸彈。這一次,「地球聯軍」的防護裝備在這種超大強度的轟炸下失去作用,被炸得丟盔棄甲,一潰千里,向敵側翼潰散了。「火星國防軍」趁勢千里躍進,長驅直入八百萬公里,直接進入近地軌道區域。

    「a集團軍」輕易得手,心中竊喜,但面對「球」(這個球指的是地球)門洞開的「地球人類」,「a集團軍」心有餘悸,擔心「地球人類」跟他們玩兒空城計,不敢貿然進入,只好在近地軌道空域逡巡不前。

    原來,「三國」故事在火星上家喻戶曉,小說《三國演義》在「火星人類」當中更是愛不釋手。他們津津樂道於中國二世紀天下大亂時發生的有趣故事,對諸葛亮城門樓上唱的那出「空城計」更是耳熟能詳。

    「a集團軍」坐鎮太空,派出小股單兵部隊深入地球,執行偵察任務,探聽「地球人類」虛實。同時開啟太空高頻射電雷達,指定警備部隊,密切注視周圍空天區域的安全,避免「地球人類」偷襲,其餘大部隊則滯留太空,「埋鍋」造飯,等待命令。

    「a集團軍」是一個包括三個飛船軍團和五個單兵軍團的混成集團軍,光飛船就有五萬艘,戰鬥員額更是令人吃驚地達到二十五萬人之多。這樣龐大的一支軍隊獨立執行任務,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還不曾有過。

    「a集團軍」在太空擺開一字長龍陣。飛船外殼,以及單兵身上穿的防激光和電磁輻射的軍裝表面,都塗有一層銀灰色的鋰合金薄層。這種塗層在強太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從地球望開去,猶如一條騰飛九天的銀色蒼龍,盤踞太空,蔚為壯觀。從高頻射電望遠鏡裡觀察,就更清楚明顯了,一眼望不到頭兒,真是:一條長龍掠長空,神龍見首不見尾。

    又像一條玉帶,一條神仙在太空揮舞的玉帶,銀光茫茫,刺眼奪目,讓人看了詩興大發,不禁吟詠道:太空織玉帶,近地設奇兵。更像一座太空長城,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頭。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三國」故事中蜀軍征討吳軍時在夷陵駐軍的情形。此故事說的是蜀主劉備為報得力戰將關羽走麥城被殺之仇,興兵討吳,在夷陵這個地方駐紮,軍營首尾相連,共計七百餘里,蔚為壯觀,與「a集團軍」太空近地駐紮好有一比,但遠不及「a集團軍」太空駐紮壯觀。

    不幸的是,劉備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在樹林密佈的夷陵地區駐紮,被東吳大將陸遜一把火給燒了個diao蛋精光,「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故事由此而來。

    要是「地球人類」此時設一支伏兵,從天而降,突其不意,殺入「a集團軍」的軍陣,來它一個攻其不備,傚法陸遜之火攻戰法,一定會收到奇效,一定會粉碎「火星人類」征服「地球人類」的企圖,起碼會遲滯「火星人類」的陰謀。

    西安「地球人類」聯合指揮部的指揮官們透過高能射電望遠鏡,清清楚楚地看到了「a集團軍」待命太空的壯觀景象。

    這些吃貨一般的高級指揮官和參謀,此時被「a集團軍」兵臨「地球人類」城下的事實驚得目瞪口呆,慌忙向北美方面和非洲方面的第二方面軍和第三方面軍發出指令,命令他們馳援歐亞大陸空域方面,填補第一方面軍被打散造成的真空,對「a集團軍」實施太空攔截。

    別忘了,第二方面軍和第三方面軍的使命就是如此:待戰爭打響之時,從東西兩翼向歐亞大陸空域方向靠近,馳援第一方面軍。雖說當初這樣的設計並不高明,但既然設計了,就要在必要的時候實施,否則設計它幹嘛?

    但是別忘了,北美大陸空域方面和非洲大陸空域方面各有「火星人類」的一個集團軍在集結待命,它們的作用是拱衛執行主攻任務的「a集團軍」。此時,看到「地球人類」第二方面軍和第三方面軍馳援歐亞大陸空域方面,兩個集團軍立即行動起來,採取「人盯人」防守打法,將兩個方面軍死死拖在北美大陸空域方面和非洲大陸空域方面,讓他們動彈不得,不讓他們馳援歐亞大陸空域方面。

    「a集團軍」很從容。他們看到「地球人類」在被攻擊時只勉強派出一股正面部隊對峙一下就完了,被打散後再不見組織起來新的抵抗,心中暗想,「地球人類」真熊,拿下「地球人類」只是個時間問題,指日可待。

    正當「a集團軍」在太空裡優哉游哉,做好吃飯準備的時候,突然,從斜刺裡殺來一支隊伍,這支隊伍既有飛船,也有單兵。「a集團軍」定睛細看,從軍裝和裝備上的標誌看,發現這支小分隊果然是地球聯軍的隊伍。

    「a集團軍」見狀,驚恐萬狀,連聲驚呼。他們弄不明白,開啟了高頻射電雷達,也指定了警備部隊,為什麼還遇到遭遇突襲部隊而發覺不了的問題呢?

    原來,這支小股部隊的飛船或單兵身上都塗有一層隱身膜。這種隱身膜是「星際百年戰爭」後開發的一種新技術,初次裝備部隊,該隱身膜是由納米材料製成的。

    「星際百年戰爭」後,兩個人類都加快了開發新技術的步伐,以期在未來的星際戰爭中佔得優勢和先機,打敗對方。

    這一支小股部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不容「a集團軍」反應過來,就殺進了「a集團軍」軍陣。

    「a集團軍」陣腳大亂,慌亂之中組織抵抗,但所攜帶之武器都是激光槍和電磁炮之類的,這些武器只有在遠戰時才能發揮作用,在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全部失效,就像近代戰爭冷兵器和**同時用於一場戰爭時,若短兵相接,大刀長矛遠勝於火槍大炮,道理是一樣的。

    別看這是一支小股部隊,「a集團軍」也拿它奈何不得

    只見這支小股部隊前穿後插,左突右衝,如入無人之境,搞得「a集團軍」一時不知所措,陣腳更加慌亂。之而這支小股部隊卻顯得從容不迫,有條不紊,所做的一切都好像是計劃安排好的。

    只見小股部隊開始在「a集團軍」駐紮的空域播撒一種超強的致燃劑,這種燃燒劑也是「地球人類」在「星際百年戰爭」之後的一項重大發明,它足以令最堅硬阻燃的物質燃燒起來,且有傳播的功能,就像超級病菌一般。

    不好了,只見「a集團軍」被小分隊點燃一點,接著這一點快速蔓延,一會兒這星星之火便成燎原之勢,就好像大軍草料場著火遇到大風天一樣,瞬間便成不可阻遏之勢。

    熊熊大火在太陽風的作用下,向軍陣的兩翼擴散。大火熊熊燃燒的呼嘯聲,和「a集團軍」士兵在大火焚燒中發出的鬼哭狼嚎聲,在太空中交替迴響。

    奇怪的是,小分隊的單兵和飛船卻如入無「火」之境一般,毫髮無損——「地球人類」既然能發明出致燃劑,當然也能發明出阻燃劑,小分隊單兵身上的軍裝和飛船外殼表層塗的就是這種阻燃和防輻射塗層。阻燃很有效,但防輻射在先前「火星國防軍」的第二輪攻擊中被證明是無效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