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星戰風雲

正文 第十五章 星球大戰(中) 文 / 驚世逆襲

    從地球往太空看,一條巨大的火龍在地球上空燃燒,經久不息。小分隊則在完成任務後悄然撤離,毫髮無損,不愧為以最小的代價,最大限度地消滅敵人。眼看著「a集團軍」被熊熊大火吞噬,小分隊一面疾馳而歸,一面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時,只見「a集團軍」軍陣的一角忽然擺脫熊熊燃燒的火龍,向背離太陽的方向逃去,這一部分大概佔了「a集團軍」的四分之一。

    又見撤離的小分隊中一艘飛船脫離隊伍,調轉方向,悄然向脫離「火龍」的「a集團軍」殘部撲去。

    哦,看明白了,這一艘飛船的主人是要將這股殘兵消滅在逃跑的路上。只見他身手敏捷,駕飛船踏破敵人軍陣。待他追上敵人殘部,將飛船裡的致燃劑傾巢而出,全部噴撒在這股殘兵逃跑的路上,然後一把火點燃殘兵的飛船。慢慢的,這股殘兵就被大火吞噬在一望無際的太空之中,想跑,但明顯心有餘而力不足。

    此時,完成心願的「孤膽飛船」欲脫離敵陣,追趕戰友。可是,已經晚了。他陷得太深了,殘兵一窩蜂像瘋了似的將他團團圍住,要來他一個飛船相撞致其死命——反正我也活不了了,撞死你夠本。此時,「孤膽飛船」深陷包圍,不能自拔。

    在撞死一個夠本撞死倆賺一個心理的支配下,殘兵沒命的向他撞去。他的飛船在敵飛船的撞擊下也起火了,他死命地朝敵人的包圍圈外面衝去。不幸得很,他沒能衝出敵包圍圈。由於飛船遭到重創而爆炸,這位頑強執著的地球人類「孤膽英雄」,殞命太空,以他一人死,換來敵一個集團軍的覆亡,為「地球人類」爭了光,為「地球人類」贏得戰略喘息的寶貴時間。

    可憐「火星人類」五萬飛船和二十五萬將士,未踏上地球土地,卻先殞命太空,留給兩個人類的是無盡的歎息和唏噓。

    公元二世紀中國「三國」時代發生的「火燒連營七百里」的故事,不幸在三千年後兩個人類的「星際戰爭」中再次上演。不過,此次「a集團軍」被燒,遠比三千年前的「夷陵大戰」要慘烈悲壯得多。

    遠在五千多萬公里以外的「火星最高當局」從高能射電望遠鏡裡看到「a集團軍」全軍覆沒於太空的慘狀,震撼得猶如塌掉半邊天一般。火星人類最高當局匆忙尋找補救措施,但為時已晚,一切措施都將於事無補,只能眼看著熊熊大火無情吞噬「a集團軍」的悲劇橋段在太空上演。

    火星最高當局氣急敗壞,匆忙尋找替代方案,堅決要將星際戰爭進行到底。他們責令火星國防軍最高司令部立即實施第二方案,將部署在南極洲空域方面的集團軍,即「d集團軍」壓上去。

    所謂第二方案,就是命令駐守南極洲空域方向的「d集團軍」進駐南極洲,開闢割據地球的根據地。但火星國防軍總司令部想到,還有兩個集團軍駐守在北美空域方面和非洲空域方面,還遠未達到啟用「d方面軍」的地步,於是急令太空補給站為bc兩個集團軍送去有防火功能的新裝備,包括軍裝,然後給兩個集團軍下達一級戰備命令,要他們星夜疾馳趕往歐亞大陸空域方面。

    b集團軍和c集團軍這兩個集團軍當初就是為拱衛a集團軍而設計的,在「a集團軍」完全被消滅的情況下,這兩個集團軍被用於主攻「地球人類」,非常恰到好處。

    原來,「火星人類」也開發出了阻燃材料,只是由於粗心大意未在此次戰爭中裝備軍隊,一疏忽成千古恨,致使二十五萬生靈殞命太空,教訓不可謂不大。

    五萬飛船加二十五萬生靈殞命太空的震撼一幕,被「地球人類」通過高頻射電望遠鏡窺見。「地球人類」震驚了,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本來敗局已定,卻奇跡般地反敗為勝,而且取得的是大勝。

    還沒等「地球人類」反應過來,「火星人類」又出手了:bc兩個集團軍向歐亞大陸空域方面壓過來了,警報再次響起。

    這一次,地球聯軍「聯合指揮部」裡那些慢反應的指揮官想起了第二和第三兩個方面軍:由於「火星人類」bc兩個集團軍分別從北美和非洲兩翼向歐亞大陸空域方面集結,取代被火攻而亡的「a集團軍」,主攻歐亞大陸空域方面,因而「地球人類」第二方面軍和第三方面軍被「b集團軍」和「c集團軍」一對一防守的局面被解除。於是「聯指」的指揮官們急令兩個方面軍星夜疾馳,趕往火星外圍空間,去抄「火星人類」的老巢,造成火星後方嚴重吃緊的局面,迫使入侵地球的b、c兩個集團軍回援火星,從而解除對歐亞大陸空域方面進攻的威脅和壓力。這就是所謂的「圍魏救趙」戰法,中國人的老祖宗為人類留下的經典戰例和戰法,也是聞名遐邇的三十六計之一。

    「聯指」的指揮官們採用「圍魏救趙」戰法,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聯指」曉得「地球聯軍」不是「火星國防軍」的對手,正面對抗毫無勝算——第一方面軍初戰火星「a集團軍」慘敗就是個例子;至於小股部隊火攻「a集團軍」僥倖得勝,完全是個偶發的事件,不可複製;若故伎重演,必遭致「火星人類」的粉碎。

    「聯指」發出指令後,還嫌不夠,忽然想起遠在南極大陸空域方面還有一個「突擊隊」,於是急令突擊隊配合第二和第三兩個方面軍去抄「火星人類」的老巢,以求萬無一失。

    突擊隊從裝備和員額上看,絲毫不亞於bc兩個集團軍中的任何一個。這樣,「地球人類」就有了三個集團軍兵臨「火星人類」城下的威力,想必會對「火星人類」造成極大威脅。

    但不幸得很,等這三個方面軍的聯軍部隊到了近火星空天區域時,遭到來自「火星人類」防守部隊的猛烈回擊,根本靠不上火星的邊。此刻,地球聯軍才意識到,這一切都是徒勞的,火星人類早已做好迎敵準備,正嚴陣以待「地球人類」的突襲。無論「地球聯軍」從哪個方向發起攻勢,都遭遇到「火星人類」的猛烈抵抗和回擊。地球聯軍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懸在半空,進退兩難。

    「地球人類」太低估「火星人類」的智慧了,他們覺得「地球人類」是老子,「火星人類」是「地球人類」的「兒子」,「火星人類」出自「地球人類」,便處處看不起「火星人類」,從來都不把「火星人類」放在眼裡,但卻每每被「火星人類」打敗。就像歷史上中國從不把日本放在眼裡一樣,但卻在十九世紀後半葉屢次被小日本打敗。

    b、c兩個集團軍長驅直入,直奔大門洞開的「地球人類」,消息傳來,「地球人類」一片嘩然。

    「還有四百萬公里,」「地球人類」太空觀察哨向地球發回報告說,「還有三百萬公里,還有一百五十萬公里,還有五十萬公里,」觀察哨發出驚恐的呼叫,「『火星國防軍』前鋒已抵達西伯利亞上空,具體地點為「伊爾庫斯克」周邊區域。」觀察哨向「地球人類」發出警告,「『地球人類』大門洞開,西伯利亞告急!地球告急!『地球人類』告急!」

    在這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地球人類」卻發不出一兵一卒,此前向各國徵調的部隊都已派上用場,加起來總共才四個方面軍,一個(第一方面軍)被打散,不知所蹤,一個(第四方面軍)遠在南極空域方面待命,遠水不解近渴,另兩個(第二和第三方面軍)長途奔襲「火星人類」,遠在火星附近空天區域,更是愛莫能助。

    此刻,聯大正在召開緊急會議,商討為戰爭追加兵員事宜。會上吵得不可開交,大多數國家代表百般推諉搪塞,有的以國內正在打內戰為由,拒絕出兵,理由是政府軍忙於清繳**武裝,抽不出兵力;有的以國內遭災軍隊幫助抗災為由,也說抽不出兵力。

    最後,只有幾個國家勉強答應出兵,臨時拼湊了一支部隊,開往西伯利亞空域方面,抵禦火星佔領軍的入侵。

    而這支部隊到了近地空域後,忌憚火星軍隊,面對強敵,猶豫不決,逡巡不前。在前敵督戰隊的督戰下,強行一戰,卻被打得一觸即潰,狼狽逃回地球,再不敢靠近火星軍隊了。

    軍隊是臨時拼湊的,當然沒有戰鬥力。本來數量就不大,還是由好幾國組成的,軍紀渙散,各藏心眼,大敵當前,只想保存實力,當然沒有戰鬥力,正所謂「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火星人類」聯合集團軍趁勢急行軍,長驅直入西伯利亞腹地,實施佔領。

    「聯指」通過高頻射電望遠鏡,目睹了「火星國防軍」兩個集團軍降落地球表面的實況:碩大的飛船電閃雷鳴般地降落西伯利亞腹地,輕巧靈活的單兵腳踩飛行器作為先導,先期降落西伯利亞平原。

    「聯指」的高級指揮官和大小參謀,還沒從「a集團軍」全軍覆沒的喜悅中清醒過來,就看到了火星國防軍入侵佔領西伯利亞的事實,驚恐得團團轉,卻無計可施,只有哀歎——「建立根據地,實施地球割據,慢慢的蠶食『地球人類』」——這些早前母連達發回地球的情報不幸應驗了。

    這跟遠古戰爭時兵臨城下有什麼區別?沒有,絕對沒有。遠古戰爭若兵臨城下,接下來就該簽訂「城下之盟」了,「城下之盟」一般來說都是屈辱和不平等的。

    「這是『火星人類』的勝利,是『地球人類的』的悲哀。」聯指」的高官們發出絕望的驚呼。

    「火星人類」在啟用備用方案的情況下,重創「地球人類」,實現了佔領地球的既定戰略目標,取得對「地球人類」初戰的完勝。

    那麼,「地球人類」為什麼輸得這麼慘呢?按理說有母連達詳實可靠的情報做後盾,「地球人類」不至於輸得這麼慘。但結果卻的確如此,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四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