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7章 商議 文 / 糍粑魚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那娘娘如今喜歡什麼?」趙常侍問。
香識左右張望了一下,對趙常侍說道:「這個說起來話就長了,此處炎熱,不若尋個蔭涼之處詳說。」
她說著,沖趙常侍眨了眨眼。
這就是要說些要避人耳目的話了。趙常侍會意,應道:「也好。」
兩人便去了長信宮附近的花園。此時人跡罕見,便是說不得的事,也不怕被人聽見。
「常侍不知,娘娘如今什麼也不喜歡。不僅如此,已連續幾日都不怎麼吃東西了,飯菜送過去,幾乎原樣拿回來,也就是甜湯能多喝幾口。」香識歎了一口氣:「一連數日都是如此,娘娘身子本就不康健,這幾日又瘦了許多,再這樣下去,只怕娘娘身子要撐不住了。」
「怎的不早些來說?」趙常侍面色凝重:「這樣大的事,還隱瞞了這麼多天。」
「非是奴婢有意拖延,是娘娘不許我們說。」香識無奈道:「上一回因奴婢自作主張多說了幾句,已惹得娘娘不悅,還同陛下鬧到如今這境地;這次奴婢才會不敢忤逆娘娘的吩咐。今日告訴了常侍,正是因為茲事體大,即使娘娘知道後要懲罰奴婢,亦不得不說。」
她期盼地看著趙常侍:「常侍最是足智多謀,還請常侍想想法子,怎樣做才能叫娘娘別繼續這樣傷害自己。」
趙常侍沉吟片刻,問她:「娘娘這幾日可有提起過陛下?」
香識仍是歎氣:「這幾日娘娘連話也不多說了,也就是左美人來時與她閒聊兩三句,便是上回朝議郎送了東西來也如此,朝議郎還問奴婢發生了什麼呢。娘娘素來有心事都只悶在心裡,免叫身邊的人憂心,便是心裡記掛著陛下,可陛下若不來,她亦不會開口。」
「這下可就麻煩了。」趙常侍皺著眉頭:「此番鬧得太大,便是想要陛下與娘娘和好如初,也需先搭一個台階才好。」
「常侍的意思是?」香識不解。
「你且想法子勸皇后娘娘外出散散心,我也引著陛下去同一個地方,且叫兩人先見一面。」
「奴婢不明白,陛下既然記掛著娘娘,臨幸長信宮不就好了?」香識疑惑道:「何況娘娘有許多日不曾外出,若是奴婢勸不動她該怎麼辦?」
「依著皇后娘娘的脾性,若是陛下此時來長信宮,娘娘定會叫陛下吃閉門羹。」趙常侍道:「所以無論你用什麼法子,也得說動娘娘。」
身為旁觀者他看得十分清楚,這一回帝后兩個吵架,乃是皇后娘娘委屈已久、而陛下卻護著令她委屈的元貴妃所致。可陛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大約是皇后娘娘此前說了些什麼,令陛下覺得她對元貴妃有敵意,難免有失偏頗。
但究竟發生過什麼令皇后娘娘如此委屈,除了司凌局一事,他與陛下俱是一無所知,且司凌局之事他們也未曾親見。陛下有個說好也不好的習慣,凡是未曾親見或無法多方驗證的事,便不會輕易相信,無論對方是誰。好處是不輕易冤枉人,壞處便如此時一般,與皇后娘娘鬧成這樣,兩人的日子都不好過。畢竟有許多事是難以舉證的,尤其是後宮女人之間的事。
陛下忙於政務,根本無心顧及後宮紛爭,也不願有後宮爭鬥,所以很多事情根本看不到,也想不到;元貴妃十分瞭解這一點,一直以來她所作的一切令皇帝陛下十分放心,才能夠得到如此信任。
皇后娘娘雖然在某些時候也十分懂得陛下的心思,可不同於元貴妃,大都是些小打小鬧的事——雖說陛下總捨不得讓她勞累,也該負些責任,但皇后娘娘自己在後宮不甚上進也是事實。
若是有朝一日皇后娘娘能做得像元貴妃這樣好,叫陛下也覺得她對事不對人,就不會再發生這次一樣的事了。
但這種話卻不能說給皇后娘娘聽——元貴妃必然是做了一些事令皇后娘娘怨恨,若是這樣對她說,她只會更加覺得陛下偏袒元貴妃。
所以除非她自己放下心結,或者陛下意識到這一點,這些都是外人無法介入,只能他們自己想通的事。
趙常侍說的話,香識雖不願承認,但心裡知道卻是事實。如果陛下當真直接前往長信宮,皇后娘娘一定會閉門不出,叫皇帝陛下惺惺而歸。
當然她不知道皇帝陛下還幹過強拆宮門的事,而這正是趙常侍擔心的。若是絲毫不認為自己有錯的皇帝陛下放下了面子來看望皇后娘娘,卻被拒於宮門前,難保憤怒知之下要認真地拆一次宮門,到那時就別說和美如初,只怕這一輩子要老死不相往來了。
「可若是奴婢勸不動皇后娘娘呢?」香識還是十分擔心。皇后娘娘的固執連陛下也無能為力,更不用說他們這樣的宮人。
趙常侍想了想,給她想了個點子:「那你就偷偷把湯圓放出來,我帶回長慶宮裡去,好叫陛下既有理由前來,娘娘也能把宮門打開。」
「這樣好!」香識一聽便覺可行:「娘娘最是心疼湯圓,一定不會不讓陛下進去的。」
「當然了,若是能勸得娘娘出門是最好,風景怡人之處,兩人更好說和。」趙常侍囑咐道。
「可奴婢從前在家時常聽人說床頭吵架床尾和,陛下若是能臨幸長信宮只怕更好吧?」香識與他意見相左。
「那是對尋常女人來說,對你家娘娘——」趙常侍笑了一笑,說不清是什麼意味:「只怕不合適。」
香識還沒進長信宮時,趙常侍就已在皇帝身邊服侍很久了,加上他行事一
一貫沉穩,因此即使心有疑惑,香識還是傾向於相信他。
「在常侍看來,皇后娘娘似乎很有些與旁人不同的地方。」香識問出心中所惑:「不知在常侍心裡,這些不同是好還是不好?恕奴婢冒昧,皇后娘娘是奴婢的主子,奴婢自是希望她能一直獲得陛下的恩寵,一生平順,所以不得不多問問,還望常侍賜教。」
「好與不好,並非我說了算。」趙常侍卻不回答:「一切只看陛下的心思。而陛下的心思,又豈是我等常人能隨意揣測的呢?」
這趙常侍果如娘娘說的一般油鹽不進,香識心道。「是香識唐突了。」她對趙常侍福了福身:「今日回去奴婢便試著勸一勸娘娘,若是娘娘不肯,奴婢再尋人告知常侍。」
趙常侍頷首:「盡力而為吧。」
趙常侍回到長信宮,姬杼仍在忙著。近日為了伐吳之事,他與諸多固執不願出兵的大臣多番爭辯,華殿裡已抬出來過好幾個撞得頭破血流的言官,所幸防護得當,只有傷沒有亡。
今日爭執得十分激烈,趙常侍聽出了其中還有老太傅的聲音。
蒼森初初提出平吳之策時,老太傅雖未明著支持,但也未明著反對,大約是不想失了師生之和氣;如今見姬杼執意伐吳,頗有無可阻擋之勢,這才不得不站出來表明立場。
姬杼雖深知老太傅的脾性,但一直以為他會繼續擺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全然沒有想到他會直白地反對自己。
姬杼一向尊敬這位老師,但他執著地不肯低頭,直到老太傅氣得捂著心口喘不過氣來。
「速速喚太醫前來!」他連忙起身扶住老太傅,大聲命令侍立一旁的張常侍。
趙常侍當即推門進去,幫著張常侍一道處理。
待太醫看完診,又就近先將老太傅送到醫署歇著,一番折騰下來,一個多時辰便去了。餘下的官員見老太傅氣成這樣皇帝都不肯低頭,心知再勸也無益,早已紛紛告退離去。
華殿裡終於再度清靜下來。
親自送老太傅去了醫署的姬杼一身疲憊地回到華殿,以手支著額頭,閉目暫歇。趙常侍奉上茶水,他也沒接,只揉著眉間,感歎了一句:「老太傅知天命之年,還這樣拼了半條命幫朕,朕當真不知該如何報答他了。」
若說權勢最盛,朝中必屬蒼瑁;但若說聲望最高,還屬老太傅無疑。
以致先帝那樣胡鬧的人,在老太傅面前也不得不低頭,老太傅訓起他來,場面與父親訓誡兒子幾乎沒什麼差別。
可是這樣的老太傅,便是氣得心疾發作亦不能夠讓今上低頭,可想而知,朝中已無人能阻止他伐吳的決心了。當百官意識到這一點,伐吳的阻礙便只會越來越少。
然而只有姬杼知道,若是老太傅當真要阻止,伐吳之事大約只能暫時作罷;因為若他真想阻止,那一定是因為此事絕不可行。
可即便他聲望若此,要在百官面前支持姬杼,效果並不會比姬杼單打獨鬥好到哪裡去,只會更激起某些偏激的人反對的決心。反倒是這樣令群臣知道反對也無益,知道成事之難,才會逐漸放棄。
趙常侍見他這樣疲累,有些不忍提起皇后近況。他心裡甚至暗暗責備皇后不懂事,值此多事之時還要與元貴妃爭鬥,太不曉得顧全大局。
這也是他明知元貴妃不似面上那麼單純,但也從不揭穿的原因——後宮需要元貴妃這樣的人,為陛下省心省力。
然而提起抑或不提,哪裡是他能決定得了的?
只聽姬杼忽而問他:「你今日去了長信宮,可見到皇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