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五章 戰場雙雄 文 / 同其塵
雍丘得到短暫的勝利,眾將歡呼,他們擒獲一百匹戰馬,八百餘人,輜重若干,張巡望著遠處的燥熱,心卻始終靜不下來,他沒有一絲高興,因為一個對手縷縷敗績,並且還是不變的敵手,那麼終有一勝,而他卻沒有失敗的資格,他敗不起,這就是他與令狐潮的區別之處。
雖然這次痛打了令狐潮,讓他滾回了陳留,但是下次恐怕沒那麼容易,而回去的令狐潮率著逃亡回來的兩千將士已經來到陳留城下,守將見他身後殘兵敗將,不住露出輕視之色,都說你臨危不亂,頗有大將之風,怎未見一次之勝,只怕是弄虛作假,搞不好還是借此消滅燕軍實力。
雖是這樣想,但他不敢言語,李庭望對他深信不疑,便回去了稟報,李庭望在城門上見到後,不住的心底微涼,本想下軍令處罰,可看到令狐潮那種凝靜的眼神,那種平緩的氣勢,似乎不是敗軍之象,這點倒不是迷惑了他。
而是他雖戰敗,卻毫無退卻之意,大軍出發之前以明,若年底攻不下雍丘,自行了斷,雖是如此,可他竟然毫無畏懼之色,也未曾看到那種蔑視和乞憐,只有真摯的信任,讓本想發作的李庭望壓了下來。
他在南陽也屢次碰壁,其實他明白,這兩個地都不是好惹的茬,而且一將能戰敗到這種程度還不崩潰,的確於他人不同,他從令狐潮眼中看到了那種即將勝利的渴望,那種戰敗到底的意志,就憑這,他還是相信!
便沒有言語,命人去開城門,讓令狐潮來見他,等了片刻,兩人在會議室見面,令狐潮站在哪半跪了下來,一句話未說,李庭望長歎了聲,道:「令郎,某甚是器重你,非是救某一命,而是你之勇氣,好自為之吧,此城不下於陳留,更何況與張巡守衛,更是比之臨潼,某也在暗中著力,但無論如何,年底務必攻下,無論是何方式,軍令在此,汝自行把握,下去吧,休整片日,再行定奪。」
「李帥知遇之恩,樸莫死不忘!」令狐潮不想解釋什麼,因為現實就是如此,這一切都是借口,他要的是將其做出來,僅此而已,他立即下去,待在房間里長達一天都未出來,油水未盡。
張巡這個貧農輕點了軍務,去察看了雷萬春的傷勢,此時的他已經醒來,雙肩還是不能多餘運動,臉部那深深的口子已經結巴,大夫已經將傷口的線拆掉,可那道疤痕只怕是終生不去,他卻樂呵道:無妨,算是某與諸位征戰的紀念,待老時回想,猶然未盡,哈哈哈。說的諸將雙眼濕潤,哭笑不得。
他的耳朵依舊被包裹著,不知怎麼處理,當知道雍丘這次大勝,將叛軍趕至陳留的時候,雷萬春不得不服張巡的計謀,可謂是軟硬兼施,也不住替令狐潮感到可悲,捏了把冷汗,幸虧他是站在自己一方,這要是燕軍一方,豈有天下耳!
殊不知,張巡這是守城,若是征戰,還未見分曉,張巡依舊嚴陣以待,可這次他不敢再讓令狐潮攻到城下,必須變被動為主動,必須趁其不備,大搓叛軍,不然等兵臨城下,悔之晚矣,便命人在陳留四周察看叛軍動向,一有情況,隨時回來報告。
話分兩頭,張巡這裡主戰著江淮一帶,可以說,若不是他,江南數百城邑,千萬百姓將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是他用自己的信念和眾將士的生命換來了短暫的和平,用血澆築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長城,決不能讓叛軍踏入一步。
而此時,在安史之亂的另一個戰場卻遭到了巨大的危機,就連逃到靈武的新任唐王李亨都危在旦夕,郭子儀趕到後與回紇首領葛邏支談判希望得到支援,根本原因是:唐肅宗發兵南征,宰相房琯在陳濤戰敗,損兵折將,大傷元氣。
此話還得從年初說起,郭子儀一生戎馬,立下赫赫戰功,三救唐王,被稱為:權傾天下而不過,功高一代而主不疑,他從安史之亂爆發開始就與叛軍征戰,當時,郭子儀被唐玄宗任為衛尉卿、靈武太守、朔方節度使,統兵東討叛軍。他審時度勢,避實就虛,向叛軍後方出擊,切斷其前後方之間的聯繫,使叛軍陷入首尾不能相顧的被動局面。
爆發之初,郭子儀率朔方軍出單于府(治所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沿黃河東進,首先收復了靜邊軍(治所在今山西右玉縣),斬叛將周萬頃,將其頭顱掛於城牆之上。
繼而擊敗了進犯河套地區的叛軍大同軍使高秀巖部,收復了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治所在今山西朔縣),東進東陘關(今山西代縣東北胡峪山上)。因出兵旗開得勝,玄宗晉封郭子儀為御史大夫。
天寶十五年(756)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唐玄宗命郭子儀回朔方,招兵買馬,準備收復洛陽。郭子儀推薦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玄宗允准。李光弼與史思明爭奪常山(治所在今河北曲陽縣西北),激戰40餘日,無法取勝。
於是,郭子儀與李光弼合兵10萬出井陘關(在今河北井陘北井陘山上),一連收復7座縣城,直指常山郡。郭子儀從後面包抄,把史思明的兩萬餘名精銳部隊團團圍住,然後兵分四路,從四門殺進常山城,經過激烈戰鬥,攻佔了常山。
史思明率軍逃竄,郭子儀、李光弼率軍在沙河(今河北新樂、行唐縣河段)追擊,大獲全勝,史思明退守恆陽(今河北曲陽縣)。不久,史思明退出恆陽城,李光弼率軍進入恆陽城內,叛軍又殺了回來,反將李光弼圍困城中。
李光弼請求郭子儀火速援救,郭子儀急率輕騎一萬星夜馳來,與李光弼內外夾擊,打得史思明損兵折將,元氣大傷,狼狽逃往范陽。郭子儀遂與李光弼屯駐恆陽,深溝高壘,嚴陣以待。
安祿山聽說史思明戰敗,惱羞成怒,當即選拔了兩萬精銳騎兵前來迎戰。兩軍交鋒十幾個回合,唐軍愈戰愈勇,直打得叛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郭子儀、李光弼領兵退守恆陽,一面依托深溝高壘,據險堅守;一面採取「敵來則守,敵去則追,白晝揚兵,夜襲其營」的作戰方法,不給叛軍喘息機會。
幾天以後,叛軍果然疲勞不堪,士氣盡喪。這年六月,郭子儀、李光弼率領僕固懷恩、渾釋之等將領分左右兩翼向嘉山(今河北曲陽縣東)叛軍衝殺。叛軍丟盔棄甲,四散逃竄,唐軍大獲全勝,殺死叛軍4萬餘人,俘虜5000人,繳獲戰馬5000匹。潰逃中史思明中箭受傷,披頭散髮,光著腳片,逃回博陵。
這個消息極大地鼓舞了河北各郡百姓,幾十個州縣紛紛殺死叛軍守將,迎接唐軍。郭子儀、李光弼正待乘勢揮師北上,直搗叛軍老巢范陽時,傳來了哥舒翰兵敗丟失潼關的消息,形勢急轉直下。
馬嵬驛兵變後,唐蕭宗繼位,命郭子儀為司空、關內河東副元帥,命其班師回鳳翔(今陝西鳳翔)守衛,郭子儀認為: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蒲州鎮)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東下可進東京,西上可取長安。於是,他派人秘密潛入河東,準備內應唐軍。
就在這時,唐蕭宗徵兵南下,想快點收服長安,宰相房琯在陳濤戰敗,損兵折將,元氣大傷。只能倚靠朔方軍為根基。叛將阿史那從禮(阿史那氏是蒙古高原遊牧民族,從禮是此守將的名。)率五千騎兵直逼而下,引誘河曲九府,一場大戰即將爆發,而此時,郭子儀才剛剛趕到,還在說服葛邏支借兵征戰。
不知結果如何,大唐再次陷入傾覆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