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張巡傳

正文 第十章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文 / 同其塵

    安祿山急火攻心,從此眼睛徹底失明,死亡的恐懼瞬間壓來,他將自己痛苦發洩到百姓身上,命在河北的史思明率八萬大軍橫掃山西山東等地,他自知從臨潼關闖進不現實,那裡實在是太難了,只得從山西一側打進長安。

    之前命睢陽太守張悟通向東略地,遭到東平太守嗣吳王李祗、濟南太守李隨起兵抗拒,只得龜縮在睢陽城內,一股火氣沒地方發,此時已經過去幾天,張悟通窩在房間裡勘察地圖,研究兵書,他的兵力自是不比兩王差,可由於不瞭解地形,屢戰屢敗。

    手上重兵一萬,卻無處施力,就在他愁思苦想時,外面傳來一聲輕報,他眼睛一亮,命人進來,只聽:「報告阿郎,城外又出現百餘賊子,與之前一樣,某認為,是小股勢力,探測軍情,卑職建議,一刀抹掉。」

    此人是張悟通的親信,也頗有智慧,名叫劉筍,人稱劉二郎,他所說的小股勢力在張悟通縮回睢陽城不久之後,就出現,而且連連幾夜如此,到今日已經六日,開始以為是引子,經過這麼幾天,恐怕是小股勢力,不足為俱,而他也奉命探查了吳王李抵的守城,沒有任何軍隊動過,離這麼近,不會是他,那只能說是小股散漫軍隊。

    他倒是不怕被圍攻,可這麼日夜騷擾,一旦掌握重要信息,再交給李抵,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劉二郎認為,快刀斬亂麻,率兩千人就可悄無聲息的圍奸。

    劉二郎表明自己的觀點後,張悟通沉思片刻,他吃過李抵的虧,此人詭計多端,不好對付,這等人仔細看去,有些散亂,衣著不整,而且不像是河南屬軍的服裝,只怕是從河北山東一帶游離過來,恐怕是不知這城池屬誰,不敢輕易冒動,就在這裡勘察。

    便道:」嗯、、、二郎在理,只是、、、這樣,今夜再勘察一次,命幾人凌晨尾隨他們回去,待探明軍情,明晚剿滅,留著只怕夜長夢多。」張悟通還是謹慎為之,他手上家當不多,他可捨不得敗。

    劉二郎連忙拍馬,叫計高明,急忙派人去部署,他自認對這小股勢力瞭如指掌,這就像是獅子身上的跳蚤,雖說看不到,可能感覺的到,因為他總是控制不住的去吸血,一旦有所暴露,必然立即拍死。

    而今夜風嘯呼呼,猶如催命鬼現身一般,收割這大唐的遊魂野鬼,屍橫遍野,就像是蟻群大戰一樣,死的黑麻麻一地,陳留、虎牢關、洛陽等山坳隱秘處,全是屍體,狼群成夜嚎叫,不知為了什麼,也不去吃屍體,似乎在為這群生靈悲哀。

    張巡在今天下午回來,臉色陰沉,氣急敗壞,一下馬,就大罵一通,指著西方叫賊狗,人人見之,無不膽寒,一向脾氣溫和的張明府這是發哪門子火,看起來不像是受了委屈,而且從何而受,雷萬春來到他府中,問明緣由。

    「什麼?你是說楊萬石讓你率軍投降?」雷萬春手中拿著一張委任狀,這是張巡的第一次陞官,升為長史(副職,相當於市長,太守副省長。),卻沒想是以叛國喪德為代價,這簡直是對他的侮辱。

    可毫州太守楊萬石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的頭頭是道,張巡站在一旁沉默不言,他心裡早就火爆已不,要不是他是一個小縣令,恨不得一巴掌抽過去,當你拿著朝廷俸祿的時候怎麼不說大唐亡矣。

    而其他被叫來的縣令都唯唯諾諾,臉露艱難之色,可張巡明白,他們也就是做做樣子,心裡估計早就想投降了,後來他才知道,前幾天,睢陽太守張悟通已經攻陷宋(今河南商丘)曹(今山東曹縣西北70里)直逼毫州,雖然被吳王李抵壓了回去,可他的爪牙已經探到這裡,張巡沒想到這楊萬石如此怕死,就想投降。

    殊不知,楊萬石見安祿山大軍直逼洛陽稱帝,他就心灰意冷,而且中年時,曾被唐玄宗調離至這窮鄉僻壤當中,只因他犯了個小錯誤,所以一直懷恨在心,一直也沒打算管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當張悟通快要打到這裡時,他就跟其通了氣兒,保證在半月之內,讓毫州諸縣均歸叛軍,而他要精兵一萬,與其一起對抗大唐。

    所以就火急火燎的將大小十三個諸縣縣令叫來,(州,相當於省)對其做思想工作,這本不是光彩的事兒,他也不想動武,可話已經說白,要是不投降可以,但若打到哪了,他可不救,其餘人度量權衡之下,只得暗自點頭,只有張巡一人站在那,入木頭樁一般,一動不動。

    楊萬石知道張巡是個人才,也一直想提拔,他明白張巡一腔熱血,滿身抱負,就說,大唐奸臣當道,不用聖賢,不然怎會讓安趁虛而入,而安重用賢能,才是天下歸之的好去處,他又介紹了莊嚴等謀士,張巡只得一旁唯稱,見軍心一穩,他就命張巡為長史,讓其帶折衝府若干兵力先去接應張悟通,他隨後就到。

    「奸臣當道,賊子忤逆,唉,何以生此事端。」張巡仰頭看著房梁,真想一頭吊上去,有這樣的上官,他火冒不已,一想起在哪的唯唯諾諾,他就羞愧難當,關鍵時刻卻毫無作為,可不那樣,又能如何,萬一被楊萬石知道居心,恐怕就回不來了。

    「二郎,此事已經發生,得想個辦法。」雷萬春也束束無策,本想與其他折衝府合兵對抗,不然憑他這幾百人能幹什麼,叛軍動不動就上萬人,這點兵痞還不夠看的。

    「現在上不及力,下無兵源,這如何是好。」張巡思想片刻,兩人沉默良久,只得同時一歎,唯一之計只能如此,彼此對視一眼,商談幾句,便一臉惆悵的走出房間,各自休息。

    次日晨曦,太陽的光輝還未照耀大地,遠處山巒陰昏暗暗,露出點滴光芒,就像是在隱藏新的希望,在慢慢蓄積實力,等待那一衝而起。

    張巡命侍衛各家各戶的相傳,說:國家危臨之際,命各戶祭拜玄元皇帝(老子李耳的道觀)廟,以佑大唐!當晨曦的光芒散開,真源縣一側的山脊上,排著長龍,三千人浩浩蕩蕩的往山上爬去。

    張巡走在最前面,他也只能用此等辦法,雖然可能是帶他們送死,可這是唯一的,不然那點兵力毫無用處,他必須組織一支隊伍對抗叛軍,不然這真源縣五六千人怎麼辦,而且他還想去其他地方對抗,所以跟雷萬春商量之下,他們決定用玄元皇帝廟做引子,號召百姓抗軍。

    玄元皇帝廟處在山頂的東側,正好對著太陽,此時在光芒的映耀下,閣樓一角青煙屢起,顯出幾分神韻,卻不失真樸,一股乾燥的晨風襲來,其中參雜著絲絲血腥味,一行人鼻子一緊,心裡有些發涼,雖說聽完號召後,各家各戶都出人祭拜,可在生死面前,這些老百姓還是膽怯,等待著張巡的安排。

    張巡進入道觀後,找到那位老道,交代了一番,此時眾人已經站在廟宇前面的廣場處,看著新出生的太陽,心裡漸漸燃起希望,就像那乾柴等待星火,點一把,就可燃起熊熊烈火,都注視著張巡,只有他的號召力最大。

    張巡望著目光質樸的百姓,心裡一陣酸楚,堂堂大唐何時要用百姓征戰,他也聽說了洛陽守軍封常清就是這樣做,白白送上了幾萬人的性命,所以此次號召,他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不然他絕不行動,生命雖然在戰爭面前不值錢,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珍貴的。

    他深吸一口氣,道:「今日令父母前來,是合計真源縣守城之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安賊反叛,他在河南洛陽稱帝,這河南大地,必然會是他要收服的一塊土地,爾等可願意?」

    「不願意!」眾人齊聲大叫,他們雖說這些年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但對大唐的昌盛和君主都很敬畏,他們知道,這只是奸臣當道,聖上絕對沒有拋棄我們。

    「對!不願意!爾等不願意,某甚是不願!」張巡堅決道,眾人的一腔熱血被他吊了起來。

    便見張巡仰天長嘯道:「皇恩浩蕩!聖上一生精力圖志,締造開元盛世,萬邦來朝,重用賢臣,聖上一直心繫百姓,安居樂業,這也是他畢生所願,他始終不忘,只因奸臣壓迫,阿諛奉承,被蒙蔽了眼,導致此戰爆發,想必聖上已經明白,他現在懊悔不已,讓黎民百姓陷入戰亂當中,這不僅是他之責任,也是我們每個為官之責,某在這裡請求,眾父母拿起兵革保家衛國,誓於安賊對抗到底!」話閉,長長的拜了下去。

    「忠君愛國,誓抗安賊!!」雷萬春見張巡說到最後聲音已經嗚咽,但更加的堅定嘶利,心中悵然不已,大唐有此忠臣,國不危矣,便舉起武器號召百姓,瞬時『忠君愛國,誓抗安賊』的口號響徹整個真源縣,城內的百姓都出來一起叫喊「忠君愛國,誓抗安賊!!!」

    信念再次發揮他的作用,將人心融在一起,對抗強敵,所有人雙眼血紅,女的潸然淚下,國破家亡,他們深知其理,國家國家,便是有國才有一個安穩的家,張巡大喝:「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願跟某戎馬戰裹者,往前一步!」

    「轟!」所有人瞬時往前一踏,一臉堅決,張巡雙眼濕潤,看著男女老少,小則豆蔻年華,老則花甲白髮,這些都是各家的代表,有些人孤獨一人,一生受盡凌辱,到老了依舊不忘家國,一股由靈魂深處散發的感染力傳遍每個人的身心,這就是忠!

    「拜玄元皇帝!佑我大唐萬世開泰!」張巡朝東搖拜,所有百姓與他面對面正好是拜的玄元皇帝廟,這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象徵,所有人對玄元皇帝深信不疑,他遠在三清聖人之上,他也是道家的象徵。

    老道仙風道骨,沉吟道:「智惠出,有大偽,國家混亂,有忠臣!聖主見此,定然佑我大唐!」說著敬請上香,儀式莊重肅穆,當繚繚青煙升起,眾人心曠神怡,不在那麼沉重,而是勇敢的去面對。

    張巡的目的達到,他知道這樣號召下,很容易聚集百姓,可這麼多人,他定然要選擇,他的目標不僅僅是這裡,或者說,等叛軍打到這裡再反抗恐怕已經望塵莫及,必須有卓遠的戰策才行,此前他也分析過整個河南戰局,但一時不知安祿山派兵進攻何地,只得以靜制動。

    因為目前安祿山將兵力用在東方的山東以及北方的河北山西等地,一個是穩固老巢范陽,一個是從上面開拓進入長安之路,因為從南方更難,這裡有江淮秦嶺擋著,臨潼關更是固若金湯,他也一時一籌莫展,所以在兵發之時,他就只將攻佔到河南洛陽的路線圖指明,待安穩國力後,再圖進取。

    張巡大概招出一千精壯的男子,平均年齡約摸弱冠與而立之間(20-30歲)其餘的人留下來守衛真源縣,他要帶兵出去守衛抗戰,縮在這裡很難發揮作用,他知道急不得一時,貿然出去,搞不好叛軍沒碰見,反而會被楊萬石剿滅,便讓雷萬春加緊訓練,城中百姓也奮勇參加,可謂是全民參兵,見如此,張巡身上的擔子更加沉重。

    而等待他的,將是什麼、、、、

    本部小說來自看書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