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兩百一十七章 借花獻佛 文 / 油偶娃娃

    金秋一過,很快到了冬天,樹上的葉子一陣陣地往下掉,落了一地枯黃,光禿禿的樹枝和高高的水墨馬頭牆,相互輝映著,灰濛濛的,一如頭頂的天空,像蒙上了一層灰,耳邊掛著的是呼呼的北風,凜冽地吹著,這個冬天格外地冷。

    蕭玉珠在房裡做著衣裳,她給將來的外甥外甥女的小衣裳還沒做完,范氏便不讓她做了,只讓她安心繡自己的嫁衣就是,其它的不用她操心兒。

    還沒到下雪天,氣溫還好,只是風有些大,鎖兒把兩面的糊了高麗紙的窗戶全關上了,不讓風灌進來,屋子裡顯得暖和多了。鎖兒閒來無事,拿著繡花帕子出來繡,她已經靠賣繡花帕子掙了近一弔錢了。

    主僕兩人做著針線,時而說兩句閒話,鎖兒見蕭玉珠專心地繡著大紅嫁衣,臊了她兩句,沒想到玉珠大大方方地,一點也不像其他家的姑娘,反而弄得鎖兒臉紅得不行。

    「行了行了,沒大沒小的丫頭,外頭有人喊門都不知道。」正房裡傳來範氏的聲音,鎖兒吐了吐舌頭,連忙放下繡花撐子去開門。

    來了幾個丫鬟模樣的姑娘,穿著打扮和尋常人家的不同,首飾一看就不是凡物,鎖兒認出了轎子旁指揮人的雨桐,過去同她招呼,「雨桐姐,怎麼是你啊?」

    雨桐吩咐同來的幾個丫鬟,把物件兒擺好齊整地端在托盤裡,不能出半點差錯,才轉過頭來回話,「鎖兒,你家老夫人和二小姐在嗎?我奉了我們老夫人的命,來謝謝二小姐的救命之恩。」

    兩個丫鬟各抱了兩匹衣裳料子,一塊是胭脂紅的布料。波光流轉,閃著金線,在冬日裡格外顯眼兒,還有絳紅、鵝黃、石青好幾種顏色。

    另外兩個丫鬟手裡端了一個木盤,一個盤子上放著的是絹花,各色紗質絹花,絨花,珠花都有。光紗質絹花就有十二色。各色不一,聽雨桐說,是宮裡的最新款式,娘娘們戴的也是這些。

    鎖兒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看的絹花,聽說是宮裡頭的,更是瞪大了眼。如果說各色絹花讓鎖兒開了眼界。那另一盤首飾就更是讓人驚歎了,鎖兒的嘴張成了圓形。另一個丫鬟手裡端著的首飾,光芒璀璨的珠串、釵環、耳環、其中還不乏有鑲了紅寶石的釵子。明晃晃的閃花了眼。

    鎖兒哪裡見過這些好東西,愣了半晌,才回過神來。想起往正房去報信。

    范氏聽說李府差人送了東西過來,在銅鏡前理了裡耳鬢的頭髮,整了整衣裳,才滿臉堆笑地出來,一見著丫鬟們手裡端著的東西。也是傻了眼了,「怎麼送這麼多東西過來,咱們怎麼擔當得起?不過就是幫了三少爺一把,實則也沒什麼,又不是天大的恩情,這樣重的禮咱們可受不起。」

    雨桐見人把禮往外推,笑著扶著范氏在桌子旁坐下,細聲細氣道,「蕭家二小姐救了我們三少爺的命,這可是救命之恩,我們老爺老夫人心裡頭一直惦記著,原來說是要親自上門答謝的,實在是抽不開身,才派了幾個小的過來,有失禮數,還望老夫人見諒,這份薄禮還請老夫人收下。」

    這府裡頭出來的丫鬟,說話就是中聽,什麼聽怎麼順耳,范氏呵呵笑著,心裡還在猶豫,這哪是薄禮啊,光是一樣首飾就能換好幾兩銀子,她雖是市井婦人,沒戴過這麼貴重的首飾,也是識得貨的,她一眼看出來這些東西不是一般鋪子裡頭能買得到的。

    范氏沒了主意,便讓旁邊傻站著只顧看熱鬧的黑丫頭,去西廂房裡請玉珠過來。

    蕭玉珠聽說李府來人來,還送來了好幾盤首飾,不知這是李子墨的意思還是李府老夫人的意思?略想了想,便跟著鎖兒出去了。

    鎖兒在前面領路,一路過來給人她描繪一下那些珠寶,「聽說還是宮裡娘娘們戴的,我一直很好奇,宮裡頭的東西長什麼樣,今日可算是見著了,果然比咱們在街面上買的那些好看多了,光是那絹花,就有不同色的,十二枝呢……宮裡的東西果然就是精貴,我在想,那些娘娘們是不是個個跟天仙似的……」

    鎖兒犯起癡來,蕭玉珠掐了她一把,提醒她到了人跟前別犯花癡。

    雨桐見蕭玉珠出來了,上前同她問好,又把表達謝意的話說了一遍。

    桌上擺著的物件兒一看就不是凡物,像是宮裡頭的東西,那些釵環金光閃閃,可是真材實料做的,不光樣式新穎,手工也是一流的,不是世面上的所能比的。

    蕭玉珠得知李子墨在蒙古人走的第二日,便搬回府裡去了。後來還聽說,聖上收到了密信,剷除了奸細,西南的軍情才沒有再被洩露出去,西南連戰告捷,少數民族俯首稱臣,聖上大喜,便下令大大地嘉獎一番,賞了他不少好東西,還賞了一個田莊,足有三十頃地,可謂是相當豐厚了,還要給他加官一等,李子墨馬上就要升為五品了。

    桌上的東西多是女人之物,應該不是這次封賞的,可能是往前宮裡賞的,李府老夫人拿出來借花獻佛罷了,這些和李家得的封賞相比,只能算得上一粒小芝麻,蕭玉珠覺得收下也不為過。

    范氏頭一回見這麼多珠寶,腦子裡都是懵的,拿了又怕拿人的手短,不收又駁了李府的臉面,左右不是,聽玉珠在她耳邊小聲說讓她收下,才訕訕地同雨桐道了謝,讓人回去替她謝謝李府老爺老夫人。

    蕭玉珠張了張嘴,想問雨桐,李子墨的傷痊癒了嗎?話到嘴邊沒有說出口,既然已經把話說明白了,又何必再如此曖昧,處處關心人,給人以遐想的空間,還不如就這樣快刀斬亂麻,斷了來往……想了想便作罷。

    范氏把人送出了門外,在蕭玉珠的提點下,給了幾個送東西過來的丫鬟每人一個打賞荷包,幾個丫鬟拿著賞錢高興地走了。

    鎖兒正拿著絹花給玉珠往頭上戴,「二小姐戴著可真好看,絨花適合冬天戴,紗的卻是太清涼了,只能夏天用。」又拿了一個金釵,插在髮髻上,「這個釵子戴著也好看。」

    蕭玉珠興致不高,讓鎖兒把玩了一會兒,便讓人把東西收起來,賞了鎖兒兩枝紗質絹花和一朵絨花,鎖兒當即就戴了一朵絨花。

    范氏偷偷地把蕭玉珠叫進房裡,指著收進妝奩盒子裡的首飾,「過來挑幾樣,姑娘家年紀輕,正好打扮的時候,你啊就是太素了些,不像臘梅,天天捯飭著,不是耳環就是簪子什麼的。」

    蕭玉珠挑了雙喜如意點翠長簪一對,珊瑚手串一串,又看了看旁邊另一個盒子裡擺著的翡翠鐲子,同李子墨送的那個有點像,只是水頭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綠,猶豫著,還是把它拿起來,同挑好的首飾放到一邊。

    范氏見她手停下來,忙道,「怎麼不多選幾樣?這些嫩的式樣正適合你們,娘啊挑了兩樣樣式老氣點的,留著自用,其它的我這把年紀也戴不上,回頭讓玉翠挑兩樣,這樣的好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娘得留著給你添妝用。」

    蕭玉珠搖搖頭,「有這幾樣就夠了,我又不喜打扮。」又挑了一對點翠鑲白玉簪子,和一對紅寶石耳環和一對金銀鐲,讓范氏包好,「娘不要光惦記著我們姐妹兩個,也得給未來的兒媳婦備點,也好給兒媳婦一點見面禮啊。」

    范氏才想起來,「我光記著要留給你,倒忘了我未來的兒媳婦了,不過想想,玉涵還小,這還是沒影的事咧。」笑著把東西收了,另外放開了。

    蕭家得了賞賜的消息,范氏讓玉珠和鎖兒不要傳出去,畢竟財不外露,不過那天丫鬟送東西過來的時候,被人看見了,這事在巷子裡傳得沸沸揚揚,好些人眼紅。

    臘梅同往常一樣過來串門,把巷子里長舌婦人們的話學給玉珠聽,鎖兒讓她別說了,以免讓二小姐鬧心。

    蕭玉珠沒有說話,只是低頭做著針線,臘梅見她手上戴著的珊瑚珠串很好看,兩眼冒著綠光,拿著蕭玉珠的手看了又看,「這個也是得的賞嗎?看來那些人的話不是假的。」

    鎖兒敲了她一下,「不准學那些眼皮子淺的。」

    臘梅抽抽鼻子,白了鎖兒一眼,蕭玉珠見臘梅喜歡這個手串,從手上取下來,要戴到臘梅手上,臘梅吃驚不小,「我只是說說,不學那眼皮子淺的……」

    臘梅的手白淨,有些肉嘟嘟的,雪白的一段膀子,配上紅色的珊瑚珠,肌膚如雪,紅白相映,恰如雪中紅梅,玲瓏生輝,蕭玉珠呆看了一會,臘梅被人看得不好意思,縮了縮手,手摸著珊瑚珠串朝玉珠道了謝,看來她是真心喜歡,只是口上逞能而已。

    天氣一天天冷了,還沒到下雪,凍得刺骨,屋子裡頭也是冷颼颼的,不得不提早生了火盆。

    蕭玉珠在感歎這個冬天格外冷的時候,迎來了一位好友,讓她的心裡暖和起來。

    好久不見杜鵑,她這次穿了桃紅色衣裙,外罩一件滾邊的玫紅色襖子,看著她這身裝扮,蕭玉珠以為自己看錯了人,杜鵑還在孝中,這兩年來,她一向穿得很素淨,看到她發跡間的白色小花,蕭玉珠腦子裡迷糊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