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兩百零三章 玉涵高中 文 / 油偶娃娃

    臘梅抓起桌上的信,認真看了起來,小時候,蕭玉珠教她認過字,筆畫簡單的字她認得,複雜的過目就忘了。

    「臘梅,你別胡鬧!」蕭玉珠跳將起來,去搶臘梅手上的信。

    臘梅得意非凡地揚著信紙,瞟到了信末尾的落款,旦字筆畫簡單,她一眼就認出來了,「好啊,玉珠侄女,你什麼時候同傻蛋通上信了?還這麼神神秘秘地,不讓人看。」

    蕭玉珠知道臘梅認得幾個字,要是被她發現,臘梅可是個大喇叭啊,被她一嚷嚷,第二日同巷子的人都會知道的。

    臘梅高高地舉著信紙,轉著圈念了起來,蕭玉珠好幾次去搶沒有搶到。「玉……可……子……了,這寫得什麼啊。」臘梅念了一句,有些不耐煩了,匆匆往下看起來。

    看來是太高估臘梅了,臘梅只認得幾個筆畫簡單的字,她念的是開頭那句:玉珠妹妹,你可好?絡子和書我都收到了。她這樣念下去,念完一封信,也不知道什麼意思。

    果然,臘梅洩氣地把信重新放回到桌上,嘻嘻笑著,「你同我說說,信裡頭寫了什麼,看起來好長哦,足足有兩頁紙呢。」隨即嘀咕著,「傻蛋什麼時候能寫上兩頁紙的信了?」

    蕭玉珠不理她,把信收進信封裡去,袖進袖袋裡,臘梅搖著她的胳膊磨了兩句,磨得她有些心煩,「就是一封普通的信,有啥看頭,你小姑娘家的打聽這些事幹什麼?」

    臘梅瞪大了眼,很顯然她不是那麼好胡鬧的,瞇了瞇眼,「怕是沒有這麼簡單吧?兩頁紙呢,有多少話說不完。玉珠侄女,你這麼緊張,不會是寫了些不可見人的話吧。」臘梅瞇著眼笑著,一副「我人很好,我不會說出去的,你就老實交代了吧。」的神情,看得蕭玉珠心裡發毛,冷汗都要下來。

    「沒什麼。只不過上回來送了他兩本書。這事你也是知道的,他寫信過來道謝而已。」蕭玉珠鎮定地挺了挺身板,企圖在氣勢上壓一壓她,她知難而退,就不再問了。

    誰知適得其反,臘梅一想起上回。傻蛋來,她不過是說了一句傻子,蕭玉珠生她的氣。好幾天沒理人,覺得其中有蹊蹺。手摸著小巴,似乎想到了什麼。不住地點頭。

    原本以為臘梅還小,比她小兩歲,還是個小姑娘,可她的心思不純潔啊!

    蕭玉珠見臘梅的眼睛裡露出了一道精光,隨後嘴角頗有意味地笑起來。知道事情不妙,丟下一句話,「我有些困了,我得睡午覺去。」急惶惶地逃回了房裡,關上了門。

    臘梅在外面拍著門板,大喊著,「玉珠侄女,你讓我進去,我有話同你說。」

    「我乏了,你就別來打攪我了。」

    「我是你姑子,也是為你著想,你平時是個聰明的,怎麼這會卻糊塗了,同姓之間不通婚啊。」

    蕭玉珠才想起來,傻蛋也是姓蕭的,這麼多年,一直傻蛋傻蛋地叫,忘了他的姓了,同姓之間不通婚的道理,她怎麼會不懂?難道讓她就這麼放棄嗎?她已經喜歡上傻蛋了呀,同姓不同婚,這規矩是祖宗們定的,要是違背了這老規矩,是要浸豬籠的。

    臘梅把門板拍得「砰砰」響,整個房子都跟著震了起來,蕭玉珠只好垂頭喪氣地打開門。

    臘梅一頭栽了進來,戳著她的腦門勸了兩句,「你是糊塗了?同姓之間不同婚的老規矩你都忘了,對方還是個傻子啊,你叫姑子說你什麼好。」

    「不准叫旦哥哥傻子,你才是傻子!」蕭玉珠心裡很亂,對著臘梅吵起來。

    「我不管他什麼傻蛋傻子的,要知道這可是大事,要是被人發現了,是要浸豬籠的,我可不想讓你遭那份罪。()幸好今天看到信的人是我,要是換了別人,那可事大,你趕緊把信藏起來或者燒了,莫叫外頭人看見了,我就當是我今天眼瞎,看見了不該看見的東西。」臘梅說完,真的用手去戳她的眼睛。

    就是被她看見了,才不安心呢,她這麼大喇喇的性格,誰能保證她無意中不說出去。蕭玉珠不放心,軟硬兼施地利&誘,臘梅拍著胸脯,保證她不說出去,就是有人問起也絕不說。

    蕭玉珠心裡稍稍安定了些,打了個呵欠,裝著困意上來的樣子,春天了,人也容易犯春困。讓臘梅先回去,她有些困了,想瞇會眼,其實她心裡亂得很,午睡是睡不著了。

    人走後,蕭玉珠腦海裡不斷回想臘梅的話,「同姓之間不通婚啊。」躺在床上,怎麼也合不上眼,爬起來,在書房磨了墨,開始給傻蛋寫回信。

    語氣淡淡的,只是象徵性地說兩本書算不上什麼,讓他別往心裡去,玉珮也不是什麼好玉,不是值錢的東西,丟了就丟了,末尾處讓他多保重。

    相比之前的幾封信來,這封信顯得極其冷淡,讓蕭玉珠自己都有些適應不了,傻蛋收到信看了,心裡肯定會很難受。

    可是同姓之間不通婚,雖然不是近親三代,要是前幾代離得近了,近親之間生出來的孩子可能會是畸形!他們又是同村,不排除有這種可能,她作為一個現代人,已經知道事情的結局,不可能再鋌而走險,再說,兩方的家裡一定不會同意的。

    她突然覺得壓力很大,把寫好的信匆匆看了一遍,覺得太冷漠了,又揉了重新寫,不一會兒,地上扔了好幾個紙團。好不容易忍住眼眶裡的濕意,才寫一封滿意的,覺得措辭語氣方面都合適。末尾處,眼淚控制不住地滴下來,滴在紙上,字被渲染開了,模糊成一朵小小的墨花。

    傻蛋一直沒有回信,轉眼到了五月初,正值初夏時節,群芳菲盡,不及新春的一片嫩綠,樹上的綠是沉甸甸的。

    蕭玉珠坐在門檻上,拿了個繡花帕子出來繡,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坐在堂屋的門檻上,吹著穿堂風,很是涼爽,平添了幾分愜意。忽然聽到外面有喜慶的鑼鼓聲隱隱傳來,由遠及近,中間還夾雜著人的吵鬧聲。原本蹲在她腳旁邊的東西,突地竄出去,奔著到了門口,爪子抓著院門大聲地叫著。

    可能是誰家有喜,蕭玉珠抬眼朝聲音的方向望了一眼,沒有放在心上,仍舊拿著帕子專注地繡著。

    東西的叫聲越來越大,「汪汪汪」叫得人心煩,鑼鼓聲近了,剛好到了她們家院門口,敲得是震山響兒,蕭玉珠正想喝住東西,讓它別在叫了,忽聽得有人大聲喊著「恭喜蕭老爺進學」。

    「蕭老爺」「進學」,聽到這兩個字眼,蕭玉珠一下子沒反應過來,有人把門敲得「砰砰」響,有婦人在門外喊話,「玉涵娘在屋不?」

    蕭玉珠聽出來那是臘梅娘的聲音,才醒過來,算算時間,院試也考完了,難道玉涵中了秀才?

    丟下手裡的帕子就去開門,三五個衙役正舉著牌子,原來是州府衙門查人來報喜了,門外黑壓壓圍了一群人。

    臘梅娘滿臉堆笑地道,「傻丫頭,玉涵中了秀才咧,還不快請差老爺進去喝茶。」

    蕭玉珠明白過來,原來玉涵真的旗開得勝,中了秀才!愣怔著把報喜的衙役請進屋去,泡上了雨前龍井,讓臘梅娘和幾個相識的婦人幫著照看著,她得去店裡給她爹娘報喜去。

    「去吧,這可是大喜事,讓你爹娘趕緊地回來。」臘梅娘揮手。

    蕭玉珠火急火燎地連奔帶跑,趕到了瀟湘記。一聽說玉涵中了秀才,范氏喜極而泣,不避人地用帕子捂著嘴,小聲哭了起來,阿彩聽到動靜,過來勸,「恭喜少爺中了秀才,這是好事啊,大姐哭什麼,往後我啊要改口叫你老夫人了。」

    蕭景土同兩個夥計交代兩句,讓人照看著,急急地拍拍衣裳從後門出來,范氏哭了一場,立即收了淚,半抱著女兒,兩人緊挨著出了巷子。

    州府離石雨越一百八十里路,考生們一路車馬得兩天後才能到家,送單的衙役騎的是快馬,路上走得快,一天就到了,但衙役到的時候,蕭玉涵一行人還在途中。

    好些今年考學的家長得知後過來打探消息,等蕭景土三人到家的時候,正廳門口擠滿了人,同一條巷子的街坊過來恭賀,蕭景土拱手道謝,進廳中招呼幾位差人,把家裡存的好酒抱出幾壇來,給人倒上,又拿了回來的時候,匆忙之中帶的兩樣滷菜,好酒好菜的招呼人吃酒。

    范氏讓玉珠另泡了兩壺好茶,拿了點心糕點,笑得合不攏嘴,招呼賀喜的街坊們。好些人過來的時候提了賀禮來,范氏笑著收了,街坊們送的多半是些燒酒,糖果什麼的,范氏便拿出來分給眾人吃。

    崔家的提了兩包瓜子花生之類的過來,一進門就問衙役,「不知我家小兒中了沒,我是白蓮巷的崔家,同蕭家老爺是同一批考的。」崔家的是個極其靈活的,這麼快就改了口,聽得范氏很不習慣,捂著嘴笑出淚來。

    幾位衙役不理睬,只是吃酒,半晌,其中的一位才開口,「我們只管送蕭老爺的喜報,旁的就不知了。」蕭景土給每人多塞了二兩銀子,他們才說,同一個縣,來報喜的人是同一撥,都是同天騎快馬來的,名單上沒見著有姓崔的。

    崔家的手扶著門框頓時洩了氣,范氏扶著她在院子裡擺的桌子旁坐下,安慰她兩句,說今年沒考上明年再考之類的。崔家的訕訕笑著,蕭家有喜,她又不好板著個臉,實則她心裡不好受,想笑也笑不出來,喝了兩口茶就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