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一百八十三章 楊氏擺譜 文 / 油偶娃娃

    范氏記得八月十二是老二家三閨女的滿月日,沒想到劉氏這回撿的又是一個丫頭,聽村裡人說,劉家幾個舅母來送催生禮的時候,從窗戶上投進去的包裹頭,明明是朝上的。自從劉氏懷了這第三胎,楊氏還特地去了青山寺一趟,拜了送子觀音,誰知,生下來的依然是個丫頭。

    這一下,劉氏是徹底死了心了,怪她沒有這個命,楊氏卻在一氣之下,病倒了。

    范氏聽聞後,歎道,「老二家的,盼子心切,可老天卻跟她過不去,越是盼什麼,什麼不來,這也怪不得人,要怪只能怪她平日裡喜歡拿這說事,處處打壓人。」

    不過蕭家添丁,雖然添的是個丫頭,不過丫頭比小子好養活,又乖巧,也不失為大喜事一樁,范氏便不再多想,高興地準備給新生兒的禮物。

    蕭玉珠從外面遛狗回來,東西撒著歡兒,搖著尾巴在院子裡瘋跑亂叫。蕭玉涵明年春上就要參加科考,一心撲在書上,連陪東西玩耍的時間都沒有了,遛狗的差事交到了蕭玉珠手上。

    蕭玉珠喝住了它,走進房來,見范氏皺著眉頭望著桌上的布料發愁,便推開門上前去。范氏苦笑道,「二丫頭,快來幫我看看,我正在挑送給你大叔家三閨女的禮,這些禮是早些天就預備了的,只是這兩塊布料卻不知道該挑哪塊好?」

    桌上放著一副銀手鐲,兩套小衣裳小肚兜,虎頭鞋帽和幾匹布料,其中一匹是素色棉布,是之前挑開來放到一邊的,另外兩匹一匹是鵝黃,一匹是寶藍色。

    蕭玉珠摸著棉布的料子。柔軟舒適,適合給嬰兒做衣裳用,便笑著提醒道,「娘挑得極好,這棉布給小孩做衣裳,最合適不過了,只不過別忘了送給大嬸子的禮。」

    范氏先把挑出來的送給新生兒的禮物打成一個包,把寶藍色布料和一塊靛青色棉布。另加了幾樣藥材。和幾包點心,包在一起算做中秋節禮。念叨著她好久沒有回蕭家村了,心裡頭怪掛念著,想這次去送中秋節禮,她親自回去送,順便幫老二家的辦滿月酒。

    蕭景土怨道。「你啊就是操不完的心,幹了一輩子就不能好好歇歇?」

    范氏自嘲地笑笑,「人老了就是這樣。總掛念著,心裡頭放不下,再說咱們是從蕭家村出來的。那裡才是咱們的根。」

    八月十二這日,吳七趕了牛車送著到了蕭家村,范氏讓他先回去,她想在家裡住上幾天,就不用過來接了。

    蕭玉珠看著范氏頭髮上閃動的銀絲和眼角的皺紋。心裡面深深地歎道,兒女大了,爹娘卻老了,不自覺地心裡泛酸不好受,心情很複雜。

    謝氏知道老大家的回來了,拿了鑰匙過來開門,老遠就喊道,「大嫂,果真是你啊,我在後院就瞧見了,見著那牛車眼熟,又不敢喊,怕喊錯了。」

    謝氏的臉蛋圓了不少,身上穿的衣裳雖是普通的料子,卻是新做沒洗過幾次水的,連大富身上穿的衣裳看上去也是新做的,想來老三家日子過得不錯。

    謝氏拉過身後的大富過來叫人,「這是大娘,這是二姐姐,往前兩年逗著你玩給你擦鼻涕的二姐姐啊,你不是常常念叨著要二姐姐帶著你玩兒嗎?」

    大富歪著頭打量一下范氏,怯生生地叫了聲「大娘」,又轉過頭來,眼睛一動不動地打量著蕭玉珠,像是不認識了,很久才開口問道,「你是二姐姐嗎?」

    「是啊,我就是二姐姐。」

    「那你會帶我到河裡下魚簍子嗎?」

    果然是隨了蕭景天的性子,也喜歡下魚簍子捉魚,大富認真的表情讓人哭笑不得,蕭玉珠笑著逗他,「二姐姐不會下魚簍子,你乖乖地,二姐姐教你玩石子打陀螺,好不好?」

    見蕭玉珠的手要過來掐他的臉蛋,大富很不高興地一扭頭,躲到謝氏身後,半天才敢害羞地探出個頭來,看得范氏直笑,「這性子啊是隨了老三,和老三的性子一模一樣。」

    謝氏也笑,「家裡就他一個男娃,他的性子是膽小了些。」

    范氏問起劉氏的事情,謝氏從屋裡拿了幾張板凳出來,在大槐樹下坐,「她這回是盼小子盼得緊,幾個月的身子了,還往青山寺去了一趟,我本也是好心,怕出個意外,就勸了兩句,她不聽,還以為我是看不得她生個小子,第二日就讓老二趕著車去了,結果回來的路上,可能是吃壞了東西,鬧肚子疼,把人擔心得不輕。」

    范氏勸道,「她就是那樣的性子,肚子裡藏不住話,沒事又喜歡瞎折騰,你也別往心裡去。」

    謝氏笑笑,「總歸是一家人,我們又是分出來了,也受不了她多少氣,她在村裡頭傳的那些話是難聽,她要說什麼,就當做沒聽見,讓她碎嘴去。說起來,還是托大哥大嫂的福,咱家的日子好過了,腰板也直了,不怕她到處亂說,我又有大富,她也打壓不到我的頭上來。」

    范氏歎了口氣,「其實老二家的心地不壞,就是懶筋作怪,人一懶什麼毛病都出來了。」

    「我也就是看著她心地不壞這一點,她要鬧歸鬧,總歸不會害了自家的人。」謝氏朝范氏耳邊湊了湊,才道,「這回生了三閨女,她安分多了,往前是啥活都不幹的,眼下老宅裡的兩位老人老了,幹不動了,她也不能再吃白飯了,在月子裡的時候也會做些家務,只是下水的活就沒讓她干了,我每天都會過去看看,幫忙做些。」

    「真是難為你了。」范氏道,說罷要起身,去老宅裡幫忙做滿月酒,從桌上拿了兩包點心,塞給謝氏。

    謝氏不好意思地接著,「大嫂也是的,哪裡要這麼多禮數,回來就回來,這是自己家,又不是走親戚,還帶什麼禮。」

    「要的,不是要中秋了嘛,往年也是這個規矩,這些禮數還是要的,你就別和我客套了。」范氏笑著過去整理布包,給謝氏透了句,這兩匹布是要當著楊氏的面給的,是給大人們做衣裳用的,備足了每家的份額,讓她別多心。

    這裡頭的臉面,謝氏也是懂的,自是不會往心裡去。把東西放回家,拿上備好的滿月禮,和范氏一起給老宅裡的送去。

    到了老宅,楊氏在走廊上,靠在椅子上半閉著眼睛曬太陽,身上搭了厚衣裳,八月的天氣還算熱,楊氏一副渾然很怕冷的樣子。謝氏小聲說,「老二家的三丫頭生下來沒幾日,她就病了,其他的沒什麼,身子骨還好,就是怕冷,衣裳也穿得多。」

    蕭玉珠看著半頭白髮的楊氏,感覺她一下子老了許多,走過去蹲在椅子旁邊,喊了聲,「奶。」

    楊氏抬起眼皮子,手慢慢地抬過來,「是珠兒回來了,珠兒回來看奶了。」

    蕭玉珠悶頭嗯了一聲,替她拉了拉身上搭著的厚衣裳,「是珠兒,奶,你和爺的身子骨可好?」

    楊氏面上舒展了許多,點頭道,「好……好……都好。」轉過頭了,拿眼瞥了撇范氏,又問蕭玉珠,「你爹怎麼沒回來?」

    蕭玉珠想了想,才說,「店裡頭離不開人,他又是掌櫃的,等中秋的時候,他再回來看你。」

    楊氏的臉沉了下來,范氏拿著帶來的禮,過來同她打招呼,她只是淡淡地應了一聲,頭也不抬地說,「老大發了財了,心裡頭沒有我這個老娘了。」

    聽到這話,范氏心裡很不高興,她才剛回來,楊氏就擺著婆婆的架勢,給她臉色看,要是往年在村裡的時候,楊氏要擺譜不說什麼,這兩年到了城裡,過年過節的節禮沒少往老宅裡送,衣裳料子餘錢哪樣少了,身上穿的用的哪一樣不是老大家送回來的?沒少得老大家的好處,就說楊氏身上穿的衣裳料子還是她過年的時候親自挑的,是上好的綢緞。

    范氏越想越來氣,把禮放桌上一放,就要出來,還是謝氏攔住了她,「她這兩年是越活越糊塗了,城裡頭好衣裳好料子不斷地送過來,她是大大的長臉了,村裡的老婆子們哪個不羨慕她,是有福氣的,大大的借了大兒子的光,她也愈發地顯擺,脾氣也越來越大了。」

    范氏憋了一口悶氣,往天井裡瞥了瞥,見楊氏這兩年老了許多,是個半入土的人了,心裡的悶氣還是忍了下來,轉身去了後院。

    大娘娘家的媳婦正在灶間幫著收拾,范氏見灶間有魚有肉,菜也算備得齊全,開始動手準備午間的席面,謝氏讓蕭玉珠帶著大富在一旁玩兒,她把從家裡抓來的兩隻雞,放到後院,準備殺了雞中午添道菜。

    不一會兒,東廂房傳來一陣嬰兒的哭聲,越哭聲音越大,一聲大過一聲扯著嗓子,哭得嗓子都啞了,許是餓了。

    范氏往東廂房看了一眼,「老二家的不在屋裡嗎?」

    謝氏有些猶豫,小聲道,「在屋裡頭,她身子骨調養過來了,氣色還好,只是對這個閨女卻不上心。小兒餓了她也不餵奶,要哭由著她哭,好幾回哭得快斷了氣,還是我抱著向村裡頭的麻嬸家的兒媳婦,討了幾口奶喝。」(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