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窯窕淑女

《》章 節目錄 第二十五章 傻蛋不見了 文 / 油偶娃娃

    地裡挖的甘薯放了幾天,控干水分發了汗,糖分增加不少。范氏在灶上添了一大鍋水,命玉珠把柴火燒得旺旺的,水燒開了煮甘薯,挑了些個頭大的準備曬甘薯片,小的拿來餵豬。

    蕭玉珠添了一把柴火,趴在火膛口用竹筒子吹著,把柴火燒得通紅。范氏端著洗好的甘薯過來,撲哧一聲笑出來道,「翠兒,快來看看,這二丫頭臉花得跟隻貓似的。」

    蕭玉珠擦著手裡的水滴過來,一看,摀住了嘴笑,「玉珠,你這是剛從煙囪裡面出來,還是剛鑽了地道?」

    很久沒見范氏這麼笑過了,這段日子她整天憋著個苦瓜臉,還是笑起來好看顯得年輕多了。蕭玉珠見范氏笑了,用手背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瞥見黑乎乎的兩隻手,咧開了嘴笑。

    蕭玉翠拖著她出來,在水缸裡照了照,「珠兒,你自個瞧瞧,你的這副模樣是不是像個小叫花子?」說完,往玉珠臉上澆了把水,把臉洗淨了。

    蕭玉珠扒了火膛裡烤著的幾個甘薯,坐在大槐樹下吃,遠遠地看見桃子爹挑了豆腐筐子從村上頭過來,看他的情形是要往村尾去,正好要經過自家,眼看走近了,桃子爹沒走大道,拐進一條巷子走了。

    「桃子爹挑了豆腐筐子走了。」蕭玉珠嘴裡塞著熱乎的甘薯嘟嘟嚷嚷說道。

    「好些日子沒見桃子家出來賣豆腐了。」范氏喃喃自語,手裡片著甘薯,眼睛順著玉珠手指的方向望了望,片完了甘薯,淨了手就出去了。

    這一陣子,村裡的謠言漸漸平息了,風言風語少了。村裡的婦人閒著沒事,拿了話柄子說道說道,嚼了幾天舌根,只不過是茶餘飯後尋個樂子罷了。

    楊氏從老宅過來,蕭玉珠塞過她一個烤甘薯,讓她嘗嘗。楊氏吃了一口,左右轉了轉,見范氏不在,正想往回走。

    說曹操,曹操到,范氏從青石路上回來,「娘,你的身子大好了嗎?」范氏推開籬笆門就問。

    「好多了好多了,前幾日就好了,枕著珠兒做的菊花枕頭,這病好得快些,我怕聽了那些閒話,硬是在床上多躺了幾日……」還沒等楊氏說完,范氏臉上紅一陣白一陣拉著楊氏就要進屋。

    「我見了桃子爹出來賣豆腐,剛去了桃子家,見了桃子娘,沒想到這麼快……」范氏聲音哽咽,話說到節骨眼上。

    「桃子娘怎麼了?」楊氏一驚。

    「桃子娘沒事,沒想到這麼快,桃子就被許了人家。」范氏平復了情緒把話說完,用手背沾了沾眼角。

    「早晚都會有這麼一天,只是來得太快了。」楊氏歎了口氣,又問,「許的是什麼人家?」

    「說是馬家壩的一個後生,這馬家壩隔著這好幾十里地呢,來回一趟都得花上一兩天。」

    「閨女嫁這麼遠,桃子爹娘也捨得?」楊氏臉色黯淡下來。

    「說是桃子爹托人尋的親,」范氏頓了頓,歎道,「看來,咱們老二是沒有這個福分了。」

    「我心裡正想著,等村裡的閒話一清淨,我和老爺親自找桃子爹說去,現在看來,不必了!」楊氏面無表情,看著門外發愣。

    兩人一番沉默,屋子裡靜悄悄的,靜得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半響,楊氏回過神來,想起正經事來,「這兩日,我正琢磨著,得去靈山寺替老二求柱簽,這前前後後發生這麼多事,我的心裡不安吶!」

    「依我看,是得去求求,問問姻緣。」范氏點點頭。

    「問姻緣也好問運程也罷,我只願他能夠安安生生,別再添什麼亂子。」楊氏擰著眉頭,眉宇間閃爍不安。

    玉翠玉珠兩姐妹正在院子裡喂雞,這小雞娃子養了個把月,倒是長了不少,翅膀上的毛快長全了,撲稜著翅膀在院子裡踩出一片「個」字。

    范氏看著院子裡的兩個丫頭,想著這些日子摘的野菊花,給家裡增添了不少進項,又想到了上回道姑施法的事,「這些日子這兩個丫頭摘的野菊花,倒是給家裡增添了不少進項,我看玉珠,性子也比以前安分許多,我琢磨著,得帶玉珠去靈山寺還願。」

    兩人在堂屋裡一番嘀咕,商量好明日套了牛車就去。

    第二日辰時剛過,范氏牽出自家的牛,套好牛車,蕭玉珠被楊氏牽著坐在牛車後面的稻草堆裡,用棉坎子墊了,等范氏一坐好,蕭景文手揚著鞭子,就要啟程。

    「等等,等等。」傻蛋娘牽著傻蛋從巷子裡拐出來,喘著大氣,「聽說今兒你們要去靈山上求籤,我也想帶著旦兒去求求。」

    「旦兒娘,上來便是。」范氏說道。

    傻蛋娘拉著傻蛋在對面的草堆裡坐下,今兒傻蛋收拾得倒是利索,一身乾淨的青布衣裳,頭上打了個鬏,包著青色方巾,平日裡鼻樑上掛著的鼻涕拾掇得乾乾淨淨,有幾分俊模樣。

    大家一路上說說笑笑,說的是秋收誰家收的稻子多,誰家收的稻子少,南邊的地好,北邊的地孬,誰家的豬下了豬崽,什麼時候開窩,誰家養的雞多,收的蛋多,說著說著,說到了天氣,今年風調雨順,沒澇著旱著,田里地裡收成好,指望著明年天公作美,也能是個好年頭,嘮了一路就是沒說,誰家的小子閨女說沒說親。

    蕭景文趕著牛車,聽幾個婦人嘮著覺得有趣,卻不答話嘴角微微笑著。水牛往前奔著,呼扇著大耳朵聽著。

    蕭玉珠用手托著下巴,聽得入迷,雖然說的都是些家常,但每個人臉上的表情各異,看著看著像是看戲一般。

    傻蛋一個人垂著頭玩著草桿子,彎來繞去,看不出編的什麼花樣子。

    蕭玉珠突然感覺到臉上癢癢的,扭頭一看,傻蛋拿了草秸稈擾她,蕭玉珠拾了草桿子擾他,擾得他癢癢的,連連躲過頭去,傻兮兮地笑著。

    「我看著旦兒倒像是好了,病沒犯了吧!」范氏問。

    傻蛋娘乾笑兩聲,「大病是沒怎麼犯過,小病倒是不斷,前些日子,不知他從哪裡捉來的麻雀,放進小雞娃裡養著,我數來數去,怎麼小雞娃子越數越多,迷糊了幾日,才看清雞窩裡混了幾隻麻雀。」

    大家聽了前俯後仰地笑著,傻蛋娘又道,「有幾日,他撿了個石子,貼身帶著,餵著石子吃飯喝水,對著石子說一堆胡話,聽不清說的是什麼……」

    靈山寺是石雨縣遠近聞名的寺廟,離蕭家村十來里路,一路顛簸,牛車走了近兩個時辰,才到達靈山腳下,靈山山勢陡峭,遠遠地看見一座寺廟掩在半山腰,煙霧繚繞,上山的路曲折,彎來拐去,牛車是走不得了,留下蕭景文看守,一行人下了牛車。

    在殿中鄭重的燃起三柱香,跪在蒲墊上對著菩薩拜了拜,蕭玉珠望著大殿上供著的菩薩,難道冥冥之中,真的有神靈在注視著他們?

    范氏對她使了個眼色,蕭玉珠跟著趴在地上,磕了三個頭拜了。

    拜完菩薩,范氏往功德箱裡添了些香火錢,算是還願。楊氏和傻蛋娘要去抽籤,兩人慢慢搖動著籤筒子,分別抽出一張簽來,蕭玉珠站在楊氏身後,見她抽的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用說,這肯定是上簽,正應了眼前的事。

    楊氏不識字,把簽遞給師父,那師父道,「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乃上上籤。」

    楊氏大喜,急忙讓師父說下去。

    「這位施主,問姻緣還是問運程?」師父半瞇著眼睛道。

    「問姻緣。」楊氏上前一步答道。

    「儘管施主眼下蒙難,處境不好,但這段日子會很快過去,馬上就會有大好事。若求的是姻緣,今年冬天喜事將近了。」

    一番話聽得楊氏和范氏大喜,連連謝了師父。

    傻蛋娘遞上手裡的簽。

    「臨風冒雨去復歸,沒沒其身似燕兒,銜得泥來欲作壘,誰知壘壞復成泥。」師父念完搖了搖頭,「難啊!」

    傻蛋娘身子一斜,「難道旦兒的病沒有指望了?」

    「此簽說的是燕兒啣泥作壘,卻事事難料,也不是沒有希望,想要事成恐怕得費勁周折,歷盡艱辛,總會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師父捋了捋鬍子,歎了口氣。

    一席話下來,傻蛋娘整個人面無神色,彷彿丟了魂兒,手牽著傻蛋一路話少。靈山寺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傻蛋顛著腦袋,左看看右瞧瞧,覺得稀罕,小手到處亂指。

    「可別衝撞了菩薩。」傻蛋娘拍了他的手怨道。

    蕭玉珠看著這些虔誠的香客們,興致不高,聞著那股子檀香味,快要醉了,整個人都酥了,昏昏沉沉,「事在人為,人定勝天,這世上的事豈是天天吃齋念佛就能如願的?」

    楊氏和范氏要去求平安符,傻蛋娘今兒求的是下下籤,想著傻蛋下面只有三個丫頭,倘若傻蛋的病好不了……臉上悻悻地,托玉珠看著傻蛋,自個偷偷去了送子觀音的廟堂。

    蕭玉珠拖著傻蛋的手在附近的石凳上坐下,聽著廟裡的撞鐘聲,山上煙霧繚繞,配上這渾厚迴盪的鐘聲……

    蕭玉珠正在默想,回過頭來,旁邊的石凳空空如也,傻蛋不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