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七回 乘大勢絞殺大金 誓雪恨祭奠英豪5 文 / 任我*飛揚

    第九節

    只是,喜歡找人麻煩的老天爺似乎覺得大宋的進軍太過迅速,在北方的秋季很少見的連綿的秋雨突然打斷了宋軍進軍的勢頭。

    溝渠和低窪地裡都積滿了水;寬闊的官道上滿是泥濘,運送後勤和給養的輜重大車不時的陷進泥地,而道路兩邊的農田因為戰爭,還有不少作物未能收穫,全部泡在雨水裡。

    細雨飄飛,氣溫驟降,寒氣襲人,由於不絕的秋雨使得後勤一時應付不及,秋衣不足,不少士兵還穿著夏天的薄裳,身體稍弱一些的士卒耐不住寒氣,已病倒了數千人。

    在這之前,幽雲地區被徵調的民夫太多,青壯年幾乎全部被調取一空,靠那些留下的人進行農業生產就已經是不可能之事。

    戰爭來臨之後,金軍再次大量徵用糧食、壯丁、船隻、牲畜,所有軍隊用的上的隨時可能失去,不少百姓逃離家園,田地大部被放棄。現在,一場下了數十天的秋雨,又把秋收的問題提到了眼前。

    陰氣沉沉的天空依然飄著零星的小雨,剛剛抵達大名府的天子趙惇,換了便服,帶領一幫子隨臣來到了近郊,查看幽雲現今的情況。

    離開汴京城的時候,看到的情況還要好一些,這裡停駐的宋軍多,而且是大宋故地,百姓對軍隊的信任要高的多,在他們的幫助下百姓的田地大都收割完畢。可稍稍遠離一些的地方,情況就不怎麼好,尤其是幽雲舊地不少農作物就躺在地裡,被水泡著。

    如果不盡快組織秋收,一旦這些作物全部腐爛,明年幽雲和大宋故地就會有一次可怕的大饑荒,大宋的負擔將驟然加大,甚至會影響到大宋的北伐。

    道路已經全部讓出來給軍隊使用,道路兩旁的土埂已經被逃亡的百姓踏成了泥漿,他們大都神情陰鬱而憂傷,看上去沒有絲毫的生氣,扶老攜幼的蹣跚而行,也許他們也不知道該到哪裡去。

    剛剛來到天子趙惇身邊的任欣德臉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他現在是天子行在左僕射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還兼任著北伐中軍的軍師一職:「陛下,這樣下去不行,如果這一季不能收穫,明年的饑荒只怕會成為極大的負擔。」

    「是啊,雖然幽雲一地多年人口增加緩慢,但現今也有數千萬人,不可不顧。」

    天子趙惇接口贊成,無意一偏臉,卻見身邊不少文官的臉上露出了不以為然的表情,心中一動,但還是繼續問道:「修文,你看此事該如何處置?」

    「立刻停下軍隊北進,先幫助百姓秋收。」

    一名年輕的文官一驚,立刻出聲反對:「不行,北伐乃是重中之重,怎能停止?!」

    「我們北伐是為了什麼?」任欣德聽到有人出言反對,並沒有生氣,心平氣和的說道:「收復失地、直搗黃龍,最後都要控制住新收的土地,而要控制住地,就必須收取人心。雖然軍隊停下,看上去會耽誤了北伐,可是一旦能夠收取幽雲百姓之心,後面的戰事將更加的容易。」

    旁邊不再有人出聲反對,但明顯有不少人並不服氣。

    天子趙惇暗自歎息一聲,他很清楚,大宋臣民中歧視幽雲人的狀況雖然已經有所好轉,但還是不少:「有什麼話只管說出來,不必藏著掖著。朕也明白,你們中有不少人並不認為大宋能夠真的收取幽雲民心,是也不是?」

    「陛下所言甚是,不是我們無法信任幽雲之人,而是他們實在太過首鼠兩端。」一名文官出聲應對,他皺著眉頭指向路邊的幽雲百姓那冷漠的臉,搖搖頭:「陛下請看,自從大宋軍隊進入幽雲以來,一直在救濟幽雲之人,可他們還是不信任我們,根本不願意回到自己的家園去,寧可在外面流浪。」

    「話不能這麼說,幽雲之人不完全信任大宋也是事出有因。」另一名文官接下了話頭:「當年大宋與金人合謀出賣幽雲漢人,經歷過的人有不少還在,他們怎麼可能完全信任大宋?!想也知道。」

    「自從當年幽雲之事後,漢人逃的逃、死的死,現在的幽雲人中,漢人已經不足一半。」任欣德聽到這裡,再次開口說道:「契丹人、渤海人、沙陀人都在此地混居,後來迪古乃又強迫大批女真人移居過來,華夷之防在此地根本就不存在。當年大宋還可以和大金分一下各族,現在,不要說分清楚,就是想查明白到底各族有多少人口都不是容易的事。」

    一名跟隨的年輕宗室聽到這裡,忍不住開口:「那為何朝廷還要管這些外族之人,不如就讓他們自生自滅,死光了我們控制起幽雲來還更容易。」

    大家給他嚇了一跳,誰都知道天子趙惇甚是厭惡歧視幽雲人的行為,這個年輕宗室如此說,怕是要惹得天子發怒了。

    誰知,天子趙惇只是輕輕的撇了那人一眼,並沒說什麼,而是領先向著路邊走了過去。

    大家連忙跟上,前面是一塊處在大樹下面稍微干一點的土地,一架破爛的大車停在上面,車上躺著一人,而車子的旁邊則是守著七、八個老少和年輕婦女。

    看到一群人走來,三名年輕女子本能的向著老人們的身後躲避,一名老者開口安慰她們:「不要緊張,宋人不會強搶民女,沒事的。」

    走到跟前的趙惇聽到了老人的話,開口問道:「老人家,你怎麼知道宋人不強搶民女?」

    「宋軍早就發了命令:強搶民女、搶劫百姓者死。」老人皺紋密佈的臉上出現了笑容,他打量了一下走過來的幾十個人,明顯可以看出他們身份定然不凡,便準備下跪行禮。

    趙惇連忙跨下道路,伸手將老人扶住:「老人家不必多禮,在下不過是大宋的一個小官吏,正想向您打聽一些事,還請賜教。」

    「大人有什麼話請問吧,老朽定然知無不言。」

    「佔領幽雲部分地區的宋軍已經下令,請百姓返回故里,還有救濟,你們為何還在逃難?」

    老人猶豫著,一時沒有回答。

    第十節

    掃了這一群逃難的百姓一圈,大家都看出這些人定然不是一個民族,更不用說是一家人,跟在身邊的一位年輕人好奇的開口:「老人家,你們不像是一家人,這裡面不只有漢人吧?」

    「這……」老人再次猶豫了一下,看著面前這些放下身份以禮相待的大宋官員,終於下了決心:「既然諸位大人能折節下交,老朽也不敢隱瞞。這裡的確不只是一家人,還包括契丹人、渤海人和女真人。」

    「你們為何會一起逃難?」

    「從當年幽雲被金人佔領之後,除了女真人,其他民族也都成了一樣的下等人。一起生活、一起受罪,互相通婚。」老人臉上明顯現出了傷感的神色,他幽幽的歎了口氣:「為了生存,我們這些小民也不得不互相幫扶著活下去。」

    「那這裡面怎麼還有了女真人?」

    「金主迪古乃硬把女真人給遷到了南邊,他們剛來的時候根本無法適應這裡的生活。女真人中有好有壞,也有善良的普通百姓,生活在一起十幾年,漸漸的就和大家融洽起來。」老人回頭掃視了一眼身後的老少:「我們都是鄉鄰,青壯年都被徵用走了,就留下些老人、婦女和孩子,還有一個打仗廢了的殘疾人,大家也只能抱成團兒。雖然宋軍不會對漢人不好,契丹人、渤海人也還能生活,可那個殘疾了的女真人該怎麼辦?還有他的妻子和孩子,我們也只能帶著他們在外面流浪。」

    「你們既然帶著女真人,為何不往北去?到金朝治下也許能有報答。」

    「不去,就算餓死也不去。迪古乃不是人,就算我們中有女真人,他們也不會善待我們,而且他們現在只知搜括百姓,去了就是死路一條。」

    「原來是這樣,老人家,我在南方的時候就聽人說,幽雲之人沒骨氣,不知您有什麼解說?」看到一群人臉上都出現了憤怒的表情,趙惇連忙解釋:「我不是瞧不起幽雲人,我祖上就有幽雲血統,只是對這個說法有些疑慮,才請教老人家。」

    「南方人說我們沒骨氣,也不能說人家完全錯了。」老人看到自己同行之人憤怒的表情,搖了搖頭,感慨道:「幽雲自從被割給大遼之後,改朝換代如家常便飯一般,遼人來時還反抗一二,最後還是歸順了大遼;大宋來時歸順大宋,金人來時歸順金人,不讓人覺得沒骨氣才怪。」

    「老人家,這也不能怪幽雲之人,畢竟,大家不能一起反抗到死絕了吧?!」趙惇勸了一句,然後追問:「不知老人家家居何處?好像還有些學識,不似一般人。」

    「不勞大人動問,老漢原是大名府治下的邢州之人,也讀過一些書,在家中靠教授學童維生。」

    「原來還是位先生,在下失禮了。」趙惇立刻拱了拱手,表示敬意,然後勸說道:「老人家,您還是帶著鄉鄰們回去吧,大宋已經下了命令,凡願意成為大宋順民的幽雲人與宋人一體對待,絕無偏私,不會歧視、傷害女真人。國家之間的戰爭,與你們小民無關。」

    「謝謝大人的忠告,老朽這就帶鄉鄰們還鄉。」看到趙惇一臉的真誠,老人終於點了點頭,應承下來。

    看著趙惇轉身重新登上了道路,老人還是忍不住追問:「請問大人,您祖上的幽雲血脈是漢人嗎?」

    「是!」趙惇回頭一笑,輕鬆的說道:「來自燕京郊外鄭家莊,大宋忠義郡王虞允文是我的外祖父。」

    老人和他的同伴一時都驚呆了,連大車上一直躺著不動的殘疾人都吃力的支起了上身,愣愣的看向趙惇離開的方向。

    「陛下!」

    終於,醒過神兒來的老人雙膝一軟,跪倒在地。過了好一會兒,老人才從地上站了起來,眼睛中出現了希望,轉頭對還跪在地下的鄉鄰們吩咐:「咱們上路,回家!」

    宋軍隨後放棄了前進,固守現在已經佔領的地區,並且開始幫助幽雲人重建家園、收割作物。宋軍的善意終於打動了幽雲人的心,等作物收割完畢之後,不少幽雲的各族百姓都主動報名當民伕,願意幫宋軍北伐,以早日結束這場戰爭。

    宋軍再次北進,與金兵在北清河一線對峙

    在之前的日子裡,是收穫作物的季節。現在,應該收穫的是報仇雪恨的快意,和復我河山的豪情。

    河北東路的河間府境內的永河衝擊平原上,金、宋兩**隊的前鋒已經在這裡對峙了數十日。這幾天,不斷的有趕來的援軍加入,雙方的營寨都在不斷的擴大。無數名將的旗幟飄蕩在軍營中,群星閃爍。

    在之前的戰鬥中,都是步兵互相進攻、防守,或是宋軍攻擊金朝的城池,大金最拿手的騎兵卻未能派上什麼用場。這也和作戰的地域有關,前面的戰場都在黃河兩岸,那裡河流眾多,並不適合騎兵對陣。

    如今宋軍已經推進到適合騎兵作戰的幽雲大平原上,騎兵對決就成為了必然。

    大金也想借騎兵來壓制宋軍的爭勝勢頭,在這之前,除了岳家軍曾經獲得過騎戰的勝利,還沒有其它任何一支軍隊能夠在騎兵的對決中戰勝金人騎兵,更不用說是戰勝「滿萬不可敵」的女真鐵騎。

    昨日,大宋天子的大纛和金帝完顏亮的龍旗都出現在了各自的軍營中,標誌著雙方的君主都已經親臨前線,準備決死一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