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血宋

正文 第三回 害忠良千古奇冤 奉禮教毀卻良緣4 文 / 任我*飛揚

    第七節

    設宴的地方是位於禹跡寺邊上的沈園,這裡的庭院雖然不大,但園林深處曲徑通幽、繁花競妍,是山陰城郊最有名的風景勝地。後院水池邊的假山重巒疊障中環抱一處平台,是山陰文士們常常聚會的地方。

    今日之會只有數十名文學之士參加,他們大都並不介意外面對易安居士的那些不利的傳言,只想會會這位奇女子而已。

    此時的易安居士李清照,正由唐婉陪著在院中漫步。

    這些年的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把一位原本光彩照人的絕代佳人,磨成了滿臉皺紋的老婦人,但那縱橫的才氣卻給這位老婦人身上增添了奪目的光華。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一面隨意漫步,一面低吟起自己剛寫不久的《聲聲慢》,心目中一陣淒苦,一時間恍惚迷茫。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唐婉重複了一句,被這淒然的詞句勾起心事,想到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心中也不知是什麼滋味,但看著易安居士那無助的表情,她很快冷靜下來:「易安居士所做堪稱千古絕唱!難怪您以詩詞為天下所稱道。不過,我還是喜歡您的那首詩。」

    「哪首?」

    「《夏日絕句》!」唐婉微笑著回道,然後滿含感情的吟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些朝廷裡的大老爺們,看了這首詩應該羞死才對。」

    李清照有趣的看著身邊這名並不美艷、卻十分靈動的少婦,她已經從前去邀請她的人那裡知道,今天設宴相請自己的主人便是身邊這位年輕的陸少夫人。聽說她出身於書香門第,可看唐婉的行為方式和為人氣度,實在不像是個從小養在深閨的女子:「陸少夫人,謝謝你能邀請我來赴宴,只是,如果被別人知道了,對你只怕會有不好。」

    「有什麼不好的,不就是說您改嫁、還出賣後夫,溝通金人那點兒事嗎?這些士大夫,不能為國出力,只會坐在那裡嚼牙花子!」

    唐婉不以為然的說道,她不屑的撇撇嘴:「『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說的是誰?總不至於是指老百姓吧。這些無恥的高官們自己又乾淨在哪裡?欺負一個無力反抗的女人,一群可惡的東西。居士,您不要見怪,我跟著父親在外當官、遊走四方,養成了有什麼說什麼的習慣。對您,我們夫婦早就十分敬仰,今天能有這個機會,是我們的幸運呢。」

    「多謝了,少夫人。」在這樣無依無靠、呼告無門的時候,能聽到這種話,李清照的心中浮現出了溫暖的感覺:「只是,不是所有人都會如你一樣的想法,我真的怕我會連累你們。」

    「沒什麼好怕的,身正不怕影子斜。您還是不要這樣稱呼我,我是晚輩,家裡人都喊我婉姑,您也這樣叫我吧。」唐婉並沒把李清照的話當回事,她輕鬆的說道:「已經很久沒有討論詩詞了,今天機會難得,我們希望您能好好指點指點呢,客人們應該都到了,我們去赴宴吧。」

    唐婉和陸游都沒想到,宴請易安居士的事讓陸老夫人知道後,她竟然大發雷霆之怒,立刻把剛剛回家的小夫婦叫到中堂厲聲訓斥。

    陸老爺從外面訪友剛剛回來,才到門口,管家便迎了上來:「老爺,您快進去看看吧,老夫人又在對三少爺和三少奶奶發脾氣呢。」

    僕人們都喜歡這位善良、和氣的少夫人,她不像自己的婆婆那樣講規據,對下人們也十分寬容,從不在他們跟前擺自己夫人的架子,還常常照顧有了困難的僕人和侍女。所以,僕人們當然對陸老夫人常常欺負少夫人不滿,只可惜他們沒資格幫助少夫人。

    「這又是怎麼了?到底為了什麼事生這麼大的氣?」一進中堂,陸老爺竟然看見小夫妻雙雙跪在地上,吃驚的問道。

    「看看你的好兒子、好兒媳!他們居然學會和長輩頂嘴了!」陸老夫人坐在正中,怒氣沖沖的回答。

    「務觀,究竟為什麼把你母親氣成這樣?」陸老爺到現在還不知道發生了多麼嚴重的情況,只好向兒子追問。

    陸游看了母親一眼,低聲回答:「我和婉妹宴請易安居士,母親責怪我們不該和她會面,故而大發雷霆。」

    「哦,易安居士來山陰了?」陸老爺追問了一句,然後說道:「定是你們忙於應酬,又忘了學業,所以才惱了你母親?」」不是,母親說易安居士不守婦道、不守貞節,還有通敵的罪名,不該與她有交往。我跟母親解釋了幾句,母親說我頂嘴,就生氣了。「陸游無奈的解釋,他也沒料到自己的母親會對易安居士那麼反感。之前,母親對李清照的詞還是很喜歡的,有的詞還是母親抄給自己的,可這回母親的態度幾乎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他實在是無法理解。

    陸游雖然聰明,卻想不到李清照實際上是受了無妄之災,陸老夫人在意的,並不是外面所傳言的所謂罪名,而是兒子在這件事上的態度,他又和兒媳站在了一起。

    在一心盼望兒子陸游能出人頭地的陸老夫人心中,已經對兒媳十分的反感,認為唐婉會把兒子的前程耽誤貽盡。偏偏兒子現在只聽信兒媳的話,自己的話全被當成了耳旁風,陸老夫人已經快忍不下去了。

    第八節

    「這算個什麼事嘛?!好了,夫人,不要為這點小事生氣,消消火。」陸老爺實在有些無可奈何,自己的夫人無理取鬧,可自己卻根本管不了她,也只能在一邊吹吹風、降降溫,讓小夫妻早些過關。

    「這怎麼會是小事?老爺,你不要總是在中間和稀泥。」陸老夫人又轉臉向陸老爺開了火,生氣的說道:「李清照身為官員的夫人,理應格守婦道、謹言慎行;可她以文才自居,四處招搖,處處都要壓丈夫一頭,不守規據。不僅不讓自己的丈夫向父母盡子女的孝心,還寫詩挖苦公公,沒有婦德。如今,丈夫亡故,她又急不可待的另行更嫁。如此一個無德之人,才氣再高有什麼用?!」

    「這……」

    到了這個時候,反應較慢的陸氏父子才有點兒回過神來,敢情陸老夫人是在借易安居士的事敲打唐婉。

    兩父子心中無奈,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在這兩個婆媳之間,唐婉並沒有什麼過錯,實在是無辜的很;可陸老夫人的脾氣實在太拗、也過於霸道,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勸解。

    唐婉實際上早就明白了婆婆的意思,只是要她為了自己而違心的斥罵易安居士,她實在是無法做到。

    現在聽婆婆這樣說,唐婉長長出了一口氣,平靜的開了口:「公公、婆婆,易安居士所作所為是有違婦道、還是沒有,這不是我們能定論的。至於她另行改嫁一事,只怕也有太多的曲折。婆婆,請原諒,我並不認為易安居士有什麼太大的過錯。如果婆婆因此認為我是在頂撞長輩、違拗公婆,那我也無話可說。」

    「你……好啊,你就是這樣孝敬公婆、遵守家禮的?!老爺,你看看你的好媳婦。」陸老夫人更加憤怒,指著唐婉,氣的臉色鐵青:「這就是她的好家教,真不知道你的父母是怎麼教你的!」

    「婆婆,您怎麼說我都可以,但請不要扯到我父母身上。」唐婉聽到婆婆居然歪怪自己早已過世的父母,心裡十分不滿,但還是強行忍下了火氣,只是回答了婆婆一句:「我現在的這個樣子,並不是我父母教的,和我的家教沒關係。」

    「你們看看她,我說一句她頂一句,是不是想把我氣死啊?!」陸老夫人氣的全身都在發抖,最終下了決心:「這樣的兒媳婦,我們陸家要不起!唐琬結婚至今尚且無子,按七出之條,把她休了吧。」

    「什麼?!」陸游大吃一驚,嚇得魂飛魄散,連忙百般懇求:「母親,我不能休棄婉妹,請您收回成命。」

    旁邊的陸老爺也嚇了一跳,沒想到自己的夫人如此絕決,考慮了一下,這才小心的開口勸說:「夫人,按禮法,七出之條是結婚三年無子。你不看僧面看佛面,仲俊大哥還在外面任職,你現在把婉姑休了回去,她沒有了可依靠的人,大哥豈能安心?!外面人也會說我們太過刻薄。還是再給婉姑一次機會吧。」

    陸老夫人聽到丈夫如此相勸,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兄妹之間的情誼還是很深的。

    唐婉畢竟是大哥唯一的女兒,若真的現在就休掉唐婉,將來哥哥回來之時自己也無法交待,陸老夫人思慮再三,才終於歎了口氣:「好吧,看在大哥面上,這次我不和她計效。但以後務觀給我住在書房裡,沒有我的話,不許再到唐婉的房間裡去。」

    一對剛剛成家的小夫妻,就這樣活生生的被強行拆開,只能是相看淚眼。

    陸游不敢違背母親的意思,只得瞞著母親,一有機會就偷偷前去與唐婉重續鴛夢。

    無奈紙總是包不住火的,陸老夫人很快就察覺了二人背地裡的來往,心中十分不快。可強行休掉唐婉,既擔心哥哥那裡的反應,也擔心兒子和丈夫會堅決不同意。再三考慮之後,陸老夫人想出了個好辦法。

    這天,陸老夫人以秋試快到,請佛為陸游祈禱為由、請佛為陸游祈禱為由,將一家人都聚集在一起。還請來了城外無量庵中的老尼妙因,為家人卜算、祈福。

    妙因經過一番掐算,大驚失色,煞有介事地說:「三少奶奶與三少爺今年的年運不好、八字有克,搞不好會有性命之憂。」

    「大師,有什麼辦法降解嗎?」陸老夫人也是一臉的焦急,著急的追問。

    妙因又擺弄著手指算了半天,這才回答:「這段時間,三少奶奶與三少爺不能再見面了,要避劫。三少爺可以提前出發去赴試,三少奶奶先離家暫避一時,回娘家躲過災劫,就不會再有事了。」

    唐婉冷眼旁觀陸老夫人和妙因的表演,她才不會相信這個老尼姑的鬼話。如果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自己這位嚴厲的婆婆使的小把戲,想把自己趕走,又不會在面子上過不去。

    唐婉對婆婆早已沒有什麼指望,她目睹眼下的狀況,只是想看看陸游會怎樣去做。她仍然愛著陸游,從內心裡希望陸游能挺身出來保護自己,哪怕能說一句公道話也好。

    可是陸游迫於母命難違,最終答應親自送唐婉回娘家避災。也許他在幻想著,婆媳分開一段時間,等母親氣消了中,還有可能再次相處。如果自己能得到一官半職,母親就不會再責怪唐婉,到時就可以再把妻子接回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