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秦家有女

正文 第82章 姻緣已定 文 / 無痕之歌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秦敏與孟煥之說定親事,心中頭等大事放下,細品茶茗,盤問前情,因自嘲說:「老夫門第淺陋,當年竟未留住你。」

    孟煥之坦然面對往昔,直視秦敏陳情道:「說來慚愧,當初修遠年少魯莽,瞧不得世間混沌,立意清高,原以為可守得青雲志,不沾凡塵。數年間在外行走,瞧遍世間眾生相,賤民如草根,逢著災年賣兒賣女;富賈腦肥腸滿,一心牟利投機;為官者,清明稟正之人寥寥無幾,更有甚者,以搜刮民脂為榮。始知見識淺薄,才體會到祖父在朝中不易,上承天子意,下理百官事,通曉各地民情,行事不能以黑白一概論之。祖父真可謂中流柱石,支撐朝政。」

    秦敏揮手道:「當不起,只求無愧於心。你這般年歲有此等見識,已是不凡,何況身邊無長者教誨,單恁一己之力參悟。所幸未曾劍走偏鋒,變得恨世嫉俗。」

    孟煥之一哂,微笑說:「修遠也曾厭惡世間所有不平之事,深恨自己身單力薄,日夜不得寐,鬱結在心,幾欲發狂。後來終是想通其中關節,也算萬幸,不曾步家祖後塵。」

    提及故交,秦敏唏噓不已,輕歎道:「世事無常,當年曲折是非,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會被擊垮。更不說仲白賢弟孤立亂世,操守高潔,稟承正氣終落到不堪下場,後半身幾如廢人。此後種種事,非他之過,唯留賢名在世間。」

    孟煥之悟通前情,不避諱說祖父及往事,俊顏現出凝重神色:「先祖父種種往事都如雲煙,已隨他遠去,不應留下事端為人所用。修遠在外常聽聞朝中有人借他名義生事,擾陰靈不寧,深為不齒。」

    秦敏手指輕敲膝,冷哼道:「都是些跳樑小丑,不用放在心上。聽你之意,終願入朝為官,施展身手。」

    孟煥之吐出肺腑之言:「不敢當此誇獎,修遠只想學以致用。苦讀詩書,萬不該賦閒在家,旁觀世事沉淪,任胸中韜略空對風月。與其讓旁人駕舟,不如自己掌舵。任天台高遠,基石不可動搖。修遠出去歲未至年初,守在江南,親眼目睹諸事,觸目驚心,有人恐要興慶父之亂,不可等閒視之。」

    秦敏起身在房中來回踱步,緩語道:「司馬清有才無德,心懷鬼胎,六足蛇妄想飛龍在天,當真笑話。」

    孟煥之瞧得秦敏成竹在胸,嚥下未盡之言,捧起茶碗做沉思。秦昭在旁也若有所思。

    *****

    前院書房內三人暢談半下午,都覺相見恨晚。待秦楓回府,立被請到父親書房,聽聞自己的女兒被許配給眼前俊俏青年,笑意溫柔,心中越瞧孟煥之不順眼。爺的開心果就這麼早早出嫁,她才十二歲,滑稽透頂,這小子能好生對待她?不納妾,還不得有十個八個通房。花狐狸想及此處,笑得更溫柔,翁婿果然是仇敵。

    秦敏焉能不知兒子心中所想,閒聊數句,眾人挪步到後宅,拜見方太君。

    方太君見到故人之後儀表堂堂,眼淚立時盈眶,拉住孟煥之不放,詳細問及家中諸事,當聽聞秦敏許諾知言年內嫁到孟家後,她也愣住,轉頭再細瞧孟煥之,人是不錯,長得俊俏,決不是泛泛之輩。

    自己的孫女當是心頭寶,知言不在府裡,若是在,兩人站在一起,好不搭配,知言太過年幼,孟煥之老成,喜怒不形於色。光聯想情景便忍俊不禁,差點笑出聲。

    方太君不禁擔心起來,心中頭一回埋怨起秦敏,死老頭子,不是說好再過幾年讓知言嫁到孟家,趕得這麼急,跟火燒房子一般,傻孫女能攏住姑爺的心?真是沒底。

    孟煥之代為解釋,做出允諾安慰方太君:「只因家中祖母身體不好,所以修遠想在年內成婚,多有冒犯,還望見諒。請老太君放寬心,修遠娶妻,當視結髮情義最重,盡自己終生之力護她周全,不說富貴顯達,只求同甘共苦,不離不棄。」

    方太君動容,點頭讚許說:「你是個好孩子,我信你。九丫頭雖小愛貪玩,卻是自幼長在我身邊,別的不說,孝心最重。往後夫妻相處有不妥處,你直說便是,她是個心大的孩子,能知錯就改。今天正好她不在府裡,你們見不上面。」

    孟煥之笑說:「無妨,親事已成,總歸有見面的時日。再者家祖母常提及老太君賢名,經您教養長大,萬不會有錯,倒是修遠高攀。」

    方太君心定,又說及其他,孟煥之一一做答,談吐不俗,恃才不自傲,通曉世俗艱難。方太君越看越滿意,喜從心中生,笑意真切。

    秦楓心中那個氣,火冒三丈,爺的小棉襖比誰都要貼心,便宜你小子,光長得花裡胡哨,哄人開心。

    各房老爺太太聞得喜訊,不不不,應該是奇聞,紛湧到正榮堂瞧個究竟,見過新出爐的九姑爺後,各人心思不同。

    大太太為知嫻惋惜,歎她錯過眼前這麼個品貌出眾的人。

    二太太朝著三太太打眼色,你家九丫頭真有福氣,撿漏也能撿個好姑爺。這運氣,嘖嘖,讓人不服都不行?怪不得都說她有福。

    三太太回想庶女的點滴,身條未長開,沒半分淑女嫻靜。幸好她不在,免得姑爺當場退貨。

    六太太心中鬆一口氣,終於可以不用哄自己的憨侄兒。話說回來,九姑爺長得俊俏,要是能把相貌分給侄兒一半就好囉。

    眾姐妹也躲在屏風後偷瞧來人,竊竊私笑,相互間約好,等九妹回來好生打趣她。

    用過晚飯,孟煥之好不容易脫身,離開秦家諸人各色打量的眼神,出府時輕搖頭,娶個半大的孩子回去,能讓祖母安心?事已至此,斷無回頭路,先托韓兄代為操辦定親諸事,

    自己回滄州一趟,待娶親之日再來燕京城。

    門房諸人得知今天來人轉身變做九姑爺,乍舌不已,想及下午打賭之事,晚間又是一番經濟帳。

    ******

    喬驍聽聞外祖家新出趣事,略坐片刻告退回府,送走他之後,知言坐在方太君身旁,聽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敘說過程,面無表情報怨道:「好歹捎個信,讓我趕來見一面,光聽你們說,我怎麼知道他到底有多俊俏。」

    眾人噎語,正常不是這麼回答的,二太太笑說:「九丫頭,眼看也快要出嫁,不用等兩月,就能見到姑爺的面,就怕你天天瞧著發膩。」

    知言不開心,衝著方太君撒嬌:「五姐姐大我三歲,都沒有出嫁,我在家沒呆夠日子,緩兩年不行?」

    方太君語重心長,細說內中隱情:「孟家老太太恐怕熬不到來年,你公婆皆故去,孟家留姑爺一人,眼下是受委屈。你想啊,陪著姑爺守孝這份情義世間難得,不怕他將來黑心腸辜負你。」

    知言才不信,守孝三年就叫有情義,世間男子都若做此想,那來小星通房。只有老狐狸最得利,扯出沖喜的名義,把庶出孫女許配給孟家,還能博兩聲美名,名利雙收。

    這叫狗屎運呢,還是人品太不好,姐姐們都親眼瞧過夫婿,婚前也有書信往來,上巳節出遊面對面交流。輪到自己,只聽其名,不見真身,親都定了,只有等掀蓋頭才能見著真容,跟個沒見過面的人過下半輩子,想想畫面美不可言。

    知言更鬱悶了,十二歲的秦知言嫁二十歲的孟煥之,初中生配大學生的感覺。孟先生做何想不知,現在覺得一萬隻烏鴉從頭頂飛過,果然是驚喜連連,只有想不到沒有碰不到。

    知嫻安慰道:「九妹不用愁,孟家的事我聽得最多,待閒時與你詳細說來,決對是門好親事。」

    瞧著知言不開竅的樣子,六太太終忍不住哈哈大笑,伸出手指著知言道:「想著都有趣,原先定好三侄兒年底娶親,不曾想九丫頭倒趕到前頭去了。」

    知自議親後,天天被知言取笑,今天為報前仇,調笑說:「真是佛祖顯靈,不枉我天天念著,九妹果真最早出嫁,家中可得寧日。」

    知言輕嗤:「七姐少來,定是你盼著早早出嫁,心不誠,報應到我身上。」

    知口舌向來爭不過知言,氣結道:「可算是有妹夫管你,老祖宗又減了負擔。」

    知言更不開心,纏磨方太君,老人強忍笑安慰,知言終是怨念:「我都沒見上人。」

    眾人做哄堂大笑,原來九丫頭在愁這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