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秦家有女

正文 第63章 因風起 文 / 無痕之歌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長盛二十六年,知言十一歲

    秦府花園中紅梅吐艷,疏影暗斜,斗雪清香,景致唯此時正好。因是知言生辰,幾個姐妹相約賞花折梅,遊玩半日才各自回屋。

    早在前幾日,各房的兄弟姐妹送了賀禮,或筆墨、或針線;幾位嬸嬸和嫂子也都有禮,嬸娘們都是衣裳或首飾;常氏也特地為知言裁出幾身新衣裳。

    大奶奶送來一座玉雕盆景,高約五寸,長七寸寬,四寸有餘,亭台樓閣,花草樹木,兩隻仙鶴,一位貴族小姐帶著丫頭餵魚嬉戲,細到髮絲根根可見,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

    知言帶著丫頭捧折來的紅梅,親去道謝,卻被長嫂調笑:「你大哥因說未曾謝過九妹牽線搭話,才尋個機會補上。」

    知言知是托辭,再三謝過,逗弄大姐兒發笑後,又去了二奶奶處。因二奶奶送知言一副字畫很是面熟,找出房中上回秦昭送來畫作,兩下比對,起筆轉承似是同一人所做,或許能在她處探問出其章。

    二奶奶正盯著小丫頭給秦旭熨衣裳,見到知言,拉到一旁親熱說話,又命丫頭們上茶。

    知言先謝過嫂子,倒不繞彎,直說來意:「二嫂所送字畫與我房中一幅山水圖好生相像,原也是韓家大哥哥送給四哥之物,後四哥送到我處。」都是人精子,跟她們繞彎,只會把自己繞進去找不著北。

    二奶奶驚訝道:「原先那幅也在妹妹手中,正好湊齊,本是給妹妹的謝禮。」

    今天這日子,吹得什麼風,借口都找一致,跟對過口供一般。

    知言再問:「二嫂可知何人所做?」

    二奶奶搖頭道:「大哥一位舊交所畫,他們外院的事務從不說給我聽。我出嫁時,大哥挑出字畫原說要給你哥哥,夫君前兩日說九妹學著做山水圖,挑揀半日,唯看中這幅對你心意,托我送給妹妹做生辰禮。」

    二奶奶言中無虛,秦昭從不對眾位妹妹言及外頭結交朋友名姓,略講一二趣事,眾姐妹都當閒時笑話,不往心裡去,更不會開口詢問外男詳細來歷。

    再閒話幾句,回到三房用晚飯。

    秦楓從衙門回來直奔三房,堪堪趕在知言前進屋,眾兄弟姐妹都在,依是少了秦曠。秦九郎春節守在營中苦練,除夕回家團聚,只待了三日便回軍營。數日不見,冷傲中帶出硬朗,軍中鍾練當真不可小視,前幾日托英國公身邊校尉交給秦昭一副馬鞭,說是給知言的生辰禮。

    小兒生辰,全家吃頓便飯即可,太過隆重恐折福。秦楓和常氏笑語恭賀知言添歲之喜,知言真心實意謝過父母及屋中姐妹兄弟。

    席間給壽星一小碗銀絲面,一根面做就,中途不許咬斷,吃完才好。知言很是不解,從小到大每回吃壽麵都要中途做停歇,不小心咬斷,今天也不例外,幾個姐妹面露惋惜,知輕歎:「又與前些年一樣。」

    知言心中納悶,按理自己才是女漢子,豪放型,一碗麵吸溜下去不在話下。比不上眾姐妹淑女狀,小口輕嚼,一顆花生米做兩次咬,吃起壽麵姿態優,一氣吞入。是自己人品不好麼?

    秦楓笑得可親,常氏捂嘴笑說:「九丫頭,今年又咬斷了,歲歲平安,不必當真。」

    知言點頭謝過:「借母親吉日,女兒福壽不減。」

    飯後在方太君處閒話,方太君也在嗔怪:「我活了六十多歲,可是沒見過吃壽麵回回都咬斷的人,福氣全張到臉上,壓不住如何是好。」

    知言鼓起腮旁子,示意方太君不要再說,老人呵呵笑說好。

    老狐狸理完公務回後宅,調侃知言:「才添一歲,淘氣頑劣恐也要添一成,老夫門檻扎得不緊,讓你成天往外跑,燕京中都快關不住。」

    知言忙釋清:「孫女再沒有去過外頭酒樓、商舖,從別院跑馬回來直奔家中,車簾捂得嚴實,不透一絲風。」神情肯定,生怕對方不放自己出門。

    秦敏笑意舒暢,對著方太君說:「這孩子幼時寡言,一丁點大的人躲地遠遠的,跟誰都不親近。我原以為是個冷性子,誰料越長越活泛,一個人比她幾個姐妹加起來都要熱鬧。」

    方太君贊同:「說的正是,我可是擔了好一片心,一晃眼便長這麼大,至多能留四五年,你我如何不老。」上了歲數思及老邁,總帶出傷感。

    知言耍寶,單腳跳著端茶哄他兩人開心,秦敏接過輕笑。知言正為方太君捧茶,只覺頭暈,身形不穩,趔趄栽倒在地,茶碗打碎,碎瓷片扎入手心。

    知言暗吸氣,忍痛拔出碎片,不對,屋樑上因過年掛起的五彩玻璃彩穗宮燈晃動厲害,天眩地動,屋中家俱相撞,發出「彭彭」聲響,几案桌上幾件瓷器也都搖落至地摔碎,地震了!

    秦敏與方太君坐在羅漢榻上身形被晃倒,總是年事已高,不及起身,第二拔震動來襲。

    知言敏捷地翻起身,與立冬拉住兩個老人的袖子往屋外跑,屋裡丫頭才反應過來,擠擁著出屋。

    天已擦黑,廊下點著羊角明燈,依在晃動,火苗搖曳,有幾個燈被火舌掃到,燃將起來,此時卻人上前撲滅。

    滿院喧嘩,人聲嗡嗡,婆子丫頭如沒頭蒼蠅四下亂竄,雙福扶著方太君,呵斥院中眾奴僕:「慌什麼,都回到自己位子上去。」

    小丫頭們沒經過事,站迴廊下聽候,神色慌張,相互打著眼色。幾個婆子略磨蹭,雙福出聲發落:「三聲之內還是這般,明兒全

    全打發出去。」婆子們聽言躥得比兔子都快,各就其職,搬來椅子讓方太君和秦敏落座,挑下燈籠滅火。

    秦敏和方太君坐下,示意眾人都莫慌,院門外一陣急促腳步聲,家中幾位老爺和太太並爺和小姐都急匆趕至正榮堂,面帶慌色。此時地動已停,府中諸奴僕也都被壓制,喧鬧之聲漸平息。

    大老爺上前相請:「雖此時平靜,恐依有地動,前院地闊,請二老屈尊挪過去,」

    眾位老爺、太太也都相勸。

    方太君輕吁氣:「無妨,想是地搖已過去,以前比這厲害的都有,這回離得遠,定不在京薊之地,。」

    秦敏也勸老妻:「孩子們一片孝心,先過去暫時歇腳,讓閒雜人避開,不傷大。」

    方太君嗔怪:「你如今也糊塗了,燕京真要地動山搖,前後院有甚分別。此乃天災,公務繁雜,你自去忙。」

    秦敏點頭:「最早今晚便有八百里加急公送抵,我去宮中守著,你也要多加小心,晚上別睡實了。」

    方太君點頭笑說:「好,我在家中有這麼多人守著。你去吧,多帶幾個得力的人。」

    老狐狸起身大步走向外院,大老爺並幾位老爺送父親出去。

    方太君對眾兒媳揮手:「我身邊有她們姐妹陪著,你們也都回屋去吧。」

    幾位太太依是攙扶方太君進屋,指揮丫頭們清理地上碎片,大太太恩威並用敲打眾奴僕一番,這才帶著弟媳、兒媳離去。

    知言手心傷口,方才慌亂顧不得,此時緩過神,鑽心痛,輕拿手帕拭血,好深一個口子。知畫命拿來藥粉等,親為妹妹灑藥包紮。

    那廂方太君衣袖上也沾上血漬,換過衣裳出來,叮囑道:「仔細點,別是還有碎片紮在肉裡,明天再尋個擅外傷的太醫來,可不能留下疤。」

    知言忍痛,笑著開解:「孫女剛想尋個借口,不再練琴,老祖宗你不能壞我的好事。」

    眾姐妹笑出聲,氣氛活躍幾分,閨中女兒都未曾經歷過此等天災,相守在一處互做安慰,總是心定有所依靠。

    方太君安慰眾孫女:「無事,先帝在時,靠著京城邊上遭了地動,你們父輩都還小,嚇得眼淚汪汪,府裡頭有幾處屋舍倒塌,死了兩個下人。今天頭回震過去,再是沒有這麼大的動靜。」

    稍坐片刻,方太君發話:「都回去吧,晚上警醒著點。」再喚過身邊服侍的人,叮囑她們注意事項,眾姐妹這才回房。

    *****

    次日,便有消息傳來,山東地震,波及京薊,損毀民宅不計其數,死傷難估,萬萬平民流離失所。老狐狸及眾位叔伯忙於公務,鎮日不見身影。

    後宅方太君及大太太等憂心大姐知琴一家安危,數日心神不寧,茶飯不思。待山東知琴帶去的陪嫁親來送信,道孔府無恙,只幾處年久失修、無人居住房屋倒塌,家中一幹上下人等未見傷者。諸人方心定,睡個安穩覺。

    孔府又可藉機要銀子,修房蓋捨。

    另此回地動,有個頂要緊的人沒了——魯王出城打獵,因天黑不及回城宿在山中別院,山上滾落的大石紛多,別院被夷為平地。

    如此良機,桂王怎麼沒跟去打獵呢?老天定是疏忽了,拉了一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