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秦家有女

正文 第51章 雙簧計 文 / 無痕之歌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今日學堂裡姐妹們課間閒話都在說著新來的丫頭,知畫處理完早間事務也趕來,因上學堂都帶著心腹也不避諱,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我房裡新來的叫香玉什麼的,今兒早上埋怨床咯得慌。」

    另一個說:「我那也是,聽蘭花說,竟嫌府裡的吃食不精細,不知她們在家都過何等日子,難道比我們姐妹還要金貴?」

    知插話:「若說真是蹊蹺,老祖宗這回挑的人都不穩妥。早起聽白芷嘀咕,給我的那個丫頭居然嫌小丫頭的衣裳料子太粗,磨得她身上皮痛。我原先同父親在外頭時,也見過江南漁家的兒女鞋都沒得穿,有個衣裳護住身子已不錯,那有這般挑揀。」

    知靜不以為意地說:「她們的爺娘在外作威作福,想著把女兒塞到府裡混上兩年,討了身契放出去,還指望主子能賞幾兩銀子。」

    知嫻驚訝道:「竟有這種事,怪不得給我的兩個丫頭腰來腿不來,使喚不動。」

    知儀也說:「我房裡的那個丫頭,一來直奔二等大丫頭的空額,三等丫頭都看不上,奶娘說正是他們莊子二莊頭的女兒,素日做惡慣了。」

    幾個姐妹停住議論,或伏在桌,或支著頭思索,韓世英笑說:「外祖母給我的兩丫頭也是,奶娘說一看就不是安分人。」

    知畫輕笑:「老祖宗這是叫咱們先練練手,幾個丫頭還怕了不成,只管放開手腳處治。」

    知恬許久不出聲,慢慢說道:「我房裡的那個丫頭昨晚搶著上來服侍,現被嬤嬤罰了,剛出來時在院裡鬧著。」

    知畫美目含威:「那還了得,十妹妹,總歸是你房裡的事,自個要掌起來。三姐姐當年也是這般性子,被老祖宗逼著管了一年家,如今強了許多。」

    知恬面上帶出不好意思,輕點頭。

    知婕探頭問知言:「九妹為何一直不說話。」

    知言悶悶地說:「我院中來了一位老太太屋裡的丫頭,另西莊那上千畝地大莊頭的孫女。」

    姐妹們都拿同情的眼神看著知言。

    此後諸日,秦楓仍是忙得不見人影,府裡各個小姐房裡吵翻天。

    知畫關起院門對兩個丫頭立規矩、狠敲打,幾天下來她們氣焰盡消,變得老實安分。知、知儀也各用法子收住身邊的人,唯知恬心有餘力不足,在奶娘和教養嬤嬤的幫襯下勉力壓住;三個小妹妹都由身邊的人鎮場,知靜悄悄地把兩個丫頭磨得喘氣的功夫都沒有。更知嫻的丫頭屑想秦旭,托個婆子送荷包,被抓現形,大太太命人先關在柴房裡留後處置。

    *****

    知言院裡氣氛一天比一天怪異,銀花、嬌玉受不住日日立規矩,心中不平蠢蠢欲動。

    銀花頻頻托人尋舅母,秦旭奶娘許是聽得風聲不敢伸手,縮脖子不出來。銀花托人尋秦旭身邊的婆子找路子,也該這婆子倒霉,不知銀花用何打動她,竟時時來知言院中和丫頭婆子們敘家長,話裡話外拉出秦旭。

    嬌玉被大寒管教甚嚴,急燥得不行,立冬又把這兩人放在一屋,粗使婆子悄悄說她倆人夜夜嘀咕著什麼。

    這日清晨,知言早起梳妝,立冬打開軟鏍鈿官皮箱,出聲驚呼:「姑娘,你那枝蜜蠟海棠怎會不見。」

    知言也慌神:「今日要給父親母親請安,姐妹們都戴著,就我沒有,如何是好。」

    眾人急得團團轉。

    立冬衝著冬至問話:「昨晚是你收拾首飾,莫不是看著眼饞戴回房,忘了拿回來,好妹妹,別再開頑笑,快交來。」

    冬至面現怒色立眉道:「要是那等眼小手長之人,立時讓我爛手腳,若是有半句謊話,嘴裡生濃瘡不得好死。」

    立冬面現慍色:「我只問了一句,便招來這麼多話,你不是心裡有鬼是什麼?」

    立冬邊說暗掐冬至一把,冬至哭起來:「你我兩人自小服侍姑娘近十年,素日你在姑娘面前出風頭得好處,我在背地裡下苦力,倒也沒什麼。如今你空口白牙,讓我背上個賊名,我不服,求姑娘評個理。」

    知言勸解兩人:「兩位姐姐都莫吵,都是自小跟我長大,知根知底,我信你們就是。一件首飾不值什麼,我同父親說不小心弄丟,他不會把我怎樣。」

    立冬跺著腳:「姑娘說什麼渾話,那東西說丟就能丟,若不見,滿院子十來個人加一塊都抵不上。我只是問順口問一句,冬至就賭咒發誓,有種她把東西亮出來讓我瞧一眼,也好撇得清白。「」

    冬至抹淚發狠說:「亮就亮,不過可說好,我也看你的箱籠,別想混過去。」

    奶娘勸不住,只在一旁哭,幾個婆子和房裡的丫頭都願開箱讓眾人查驗,冬兒賣身為奴隻身進府,也隨聲附合。銀花和嬌玉相互使著眼色,又不能現在回房,早有婆子盯著她兩人,只得說自己也願證明清白。

    從冬至、立至到幾個丫頭並奶娘和婆子們箱籠查看個遍並無不妥。輪到嬌玉時,她氣嘟嘟拿出鑰匙開箱,摔到眾人面前,知言見了都微訝,幾塊綢緞料子,一包金銀,數件金首飾並玉鐲子比知言素日用度差不到那去,不過沒一樣府裡的東西。

    冬至歸置好箱籠,親自鎖上將鑰匙交到嬌玉手中陪笑說:「嬌玉妹妹,你大人有大量,都是姐姐的不是,我也有不得已之處,為大家好才想出笨法子。」

    嬌玉橫眉立目硬聲說道:「別拿我跟你們這號人比,

    若不是我爺爺和爹爹發話,我才不想進來遭這份罪,攆出去倒好,回到莊子上比這裡清靜得多。」

    知言冷聲道:「就怕你爺爺沒這麼大的本事,把你從這府裡接出去。你現在還是我房裡的人,跪到院子裡去。」

    嬌玉氣呼呼摔簾出去,兩個婆子跟在身後緊盯著。

    最後輪到銀花,她手抖抖嗦嗦打開箱子,立冬一一細翻,雖也有幾樣不尋常的首飾,但沒有蜜蠟海棠。大雪從銀花褥子底下掏出一個布包,打開包裹著的三層綢布赫然是枝海棠,交到立冬手裡。

    銀花一見大驚失色,語無倫次:「不是,不是奴婢,明明我把它送到……」想起什麼用手摀住嘴。

    立冬追問:「送到哪裡?姑娘的海棠花首飾可是一對,說,你把另一隻送到何處?」

    銀花眼淚撲撲落下,輕顫著嘴皮跪下哭訴:「月前大早上除掃時,我在老太太院裡海棠樹底下撿得這件物什,並不曉得有多金貴。去尋表姐求她掌個眼,因她不在,碰到菊香姐姐。菊香姐姐說也是平常的首飾,她倒是喜歡這個花樣,給了奴婢兩枝包金的釵子換了去。」

    聽聞牽扯到二房,早有婆子上前先抽銀花兩個大嘴巴子:「胡沁,定是自己藏到什麼地方,不要亂攀扯。」

    銀花捂著嘴哭道:「奴婢不敢撒謊,真的親手交到菊香姐姐手裡,因她一口咬定是件丫頭們戴的尋常首飾,奴婢怕是老太太屋裡幾位姐姐的東西故沒敢聲張。九姑娘,你就饒了奴婢這次,奴婢再也不敢了。」

    知言見不似做假,示意婆子堵了她嘴,先關到房裡好生看管,再等著魚兒上鉤。此時正是早間上課時辰,知言沒去學堂又院門大開,動靜鬧得滿府皆知,院中跪著一個丫頭,房裡綁著一個丫頭,院外的婆子丫頭們相互使著眼色。

    不出所料,最先來的人是銀花的姨母李媽媽,進院門陪笑:「我來給九姑娘請安。」

    大寒和燕子立在屋外回絕:「姑娘不見客,媽媽請回。」

    李媽媽好歹知道分寸,姑娘的屋子不能硬闖,又是陪笑,又是塞荷包,無奈這兩人都是認死理的主,不為所動。李媽媽提出想見銀花一面:「也不知這孩子犯了何事衝撞到九姑娘,我見了好說道幾句,讓她改過。」

    燕子操著西北口音,大聲說:「銀花趁人不注意偷偷到姑娘房裡拿首飾,媽媽怎麼讓她改過?」

    李媽媽苦著臉,見求不動眾人,歎氣出了院子去尋人。李媽媽沒請動秦旭的奶娘倒是請來他身邊常來知言院中的婆子,這婆子一進門直奔知言正屋。大寒和燕子經立冬提點過,略微攔阻放她進屋。

    知言舒一口氣,你說演半天戲,正主不上鉤多沒勁。此時她正倚在單卷頭浮雕貴妃榻上看書,抬眼看到一個四十來歲的婆子,眼睛透著精明見了知言笑稱:「哎喲,九姑娘,今日可是見著你的面,姑娘這生得俊俏,老婆子真是眼饞。」

    知言不起身,質問:「你乃何人,不經通稟跑到我房裡來。」

    那婆子臉上笑容不變:「姑娘,老奴是二爺身邊的人,一直在外院,姑娘不認得並不見怪。」

    知言指著房門斥責:「出去」

    婆子臉上強撐笑容:「姑娘,你聽我說,是二爺使老奴來,聽說銀花犯錯事,讓姑娘看在他的面上饒過這一回。」

    知言轉轉眼珠,輕聲問:「真的是二哥這麼說?」

    婆子見知言面上神情緩下來,坐在榻邊:「那能有假,老奴不敢打馬虎眼,給姑娘透個底,銀花的舅母是二爺的奶娘,這丫頭的爹又是和二管事的乾兒子。一個府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姑娘稍抬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姑娘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和二管事即秦和是秦嬤嬤的長子,外院的二管事,乾兒子沒有一百,也有數十個,真當成寶了。

    知言猶豫一下開口說道:「好說,立冬,使人請二哥來,若是請不到,請大伯母來也成。我倒想問問何人手這麼長伸到我房裡,若是大伯母發話我也不說什麼,二哥說了也不成,他就這般當兄長欺負庶妹,祖父和老祖宗還在。」邊說落淚,你妹,手帕上辣椒抹太多,眼睛好痛。

    婆子慌神,站起身求饒:「姑娘,您聽我說,今兒來是老奴一個人的事,不關二爺和大太太,求你發發慈悲莫驚動他兩位。」

    立冬一早出去傳話,婆子撲到門口,被燕子叉腰攔住,進屋容易出門難,婆子跪在地上衝著知言磕頭,聲淚泣下。

    知言不是不動心,只是秦旭為保奶娘全身而退,一早扔出這麼個替罪羊,自打她第一次進知言院子就被劃到黑名單上。要怪,就怪身為棋子不由己。

    知言也想主宰自己的命運,尚不能得償所願,何況一個奴婢。她閉眼等大太太前來,思索著另外一個訊息,家中幾個嬸娘唯二太太手頭最寬裕。若說知恬和知儀身邊的丫頭沒見識還說得過去,二房六姐知靜屋裡什麼稀罕物沒有,單她送知言那套象牙雕,論成色做工滿京城尋不出第二套來。初時預料到會扯出香草,倒也無妨,菊香在知靜身邊服侍十年有餘,會犯下此等錯?!

    真沒想到會節外生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