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秦家有女

正文 第26章 懷安憶 文 / 無痕之歌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有人笑,有人憂,更有人流淚。正榮堂內阿福被一陣哭聲打斷美夢,難得女魔頭九姑娘不在府,可以睡個安穩覺,何人如此不識情趣。睜眼伸頭看見一位未曾見過面的婦人纏著老太太哭泣,好不心煩,伸個懶腰,出門呼妻喚妾去也,不願辜負這大好春時。

    方太君正坐冷眼瞧著女兒哭泣,秦梅只哭道:「前年父親做壽帶芳兒來,誰知她在堂中見了大嫂娘家外甥,從此鐵了心只認得王郎一人。在京中他們兄弟論做詩,芳兒隔著簾子湊到一處也做出幾句詩,那王慎誇她才情出眾。回徽州時雖分舟而行,芳兒常托她弟弟代向王慎請教學問,女兒未曾生疑。王慎本也要同去韓家做客,不料半路被舅家派人急招回。世芳回去後纏著老太太說瞧上一人,只他家中已定親。老太太立時要問是何人,雖定親又有何難,韓家自有法子讓解了婚約,得知是司馬家外甥再不做聲,芳兒尋死覓活求不動她。正月裡,有訪客道王慎去歲六月已成婚,芳兒聽言立志欲束髮做女冠。老太爺發了怒,女兒才能帶她出來尋個前程。」捂臉痛哭。

    方太君不為所動,只冷哼:「這王慎本就是多事的人,你道他為何前來,原是背是親舅舅來燕京為你父親祝壽。你大嫂之異母大哥寫來親筆信斥責你大嫂,道她存心不良,挑唆舅甥離間,不認她做妹妹,你大嫂前年冬上因此大病一場。誰料還惹出這等事來。」

    秦梅滿臉淚水抬眼看著母親:「那世芳,聽聞旭兒和大伯家華兒親事已定。」

    方太君氣女兒糊塗:「你家三姑娘穩妥大方,主意堅定能掌住家。你父親點頭首肯方定下,再是改不了。」

    秦梅張惶地撲到方太君懷裡:「那明兒呢,聽聞他還未定,還有昭兒。」

    方太君面帶痛色看著女兒:「明兒的親事也有五分准,是你二妹牽線她家姑太太的女兒,長武伯家的嫡女,不日便抵京,待見了人就能拍板定下。昭兒你父親最看好,再說世芳現如今那般模樣,我替你兄弟做主娶她做兒媳,背後你兄弟和弟媳指不定怎麼罵我。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讓我如何?」

    秦梅對母親撒潑耍賴:「我不管,母親一定要幫幫世芳。」

    方太君發怒:「你家老太太把孫女寵得不知天高地厚,有本事她護著一輩子,如今縮脖子裝了王八,倒要我出頭,你可真是韓家的好媳婦。」

    秦梅剛欲開口,只聽秦敏的聲音響起:「因何事這麼急匆匆回來,一進門便惹你母親生氣。」

    話音響完,秦敏著家常服放下簾子大步進屋坐到正首上座。原是他下朝回府聽聞長女突回京,換過衣服往後院來,因是方太君母女說私房話,遣走下人,只雙福雙喜在廊下看守,秦敏示意不用通報,欲掀簾便聽見老妻發怒。

    秦梅瞧見父親不禁慌神,她原欲磨得母親心軟應下婚事,再去求父親,現瞅見他不怒而威的樣子,輕聲向父親請安後便不再做聲。還是方太君把事情首尾原本道出。

    秦敏氣定神閒地坐在上首,看著長女說:「你欲如何?」

    秦梅先瞧瞧母親,再開口:「世芳婚事無著落,我想讓家裡的侄兒娶她。」

    秦敏再問:「徽州無合適之人配得上外孫女。」

    秦梅連忙道:「倒也有幾家人,老太太和女兒都怕世芳嫁過去受委屈。」

    秦敏看著女兒面色無波:「你把世芳喚來,為父親自問她。她看上家中那個表兄弟,老夫便成全。即使是旭兒也成,橫豎是與韓家結親,韓二姑娘和韓三姑娘沒甚區別。」

    秦梅張口半晌,終是說:「芳兒她鐵心只瞧得上王慎一個,別人恐她不願。」說到最後語氣放慢,聲音放低,眼神飄浮望向方太君求助,方太君閉眼做老僧入定。

    秦敏語氣平靜:「世芳執意墜落沉淵,你等欲推個人下去給她墊背,別人老夫管不著,用不著拉老夫的孫兒幹這行徑。」

    秦梅眼看所求無望,情急之下口不擇言:「父親當初能應下二妹,如今為何不能應下女兒所求。」

    方太君聽言大驚失色,劉姨奶奶和她所生的兒女是秦敏的逆鱗,自己尚不敢硬對硬。觀秦敏神色不動,此人養氣多年,喜怒外人難窺,但方太君知他必是動怒。

    秦梅也知失言,囁嚅道:「父親」

    秦敏輕笑:「你二妹當初是看上有夫之婦讓老夫逼人休妻再娶,還是對方有婚約逼得解約娶她,她當何要嫁到侯府去,你不是不知,她乃一心為你四弟才做此決定。若不是司馬家勢大,又與秦家幾欲撕破臉,你莫非還求我逼王慎退親娶世芳吧。公主們尚不敢奪人夫婿,韓家真是能耐。」

    秦梅悔之晚矣,不做辨解,面帶歉意靜靜望著父親。

    秦敏再言:「韓家情形你未嫁時便明瞭,你婆母跋扈專橫,韓家老大夫婦能脫身到燕京來,為何你夫婦兩人脫身不得。還不是你兩人貪戀書院聲望虛榮,你更為了掌管家事,把世芳自幼送到婆母身邊換她心喜,我與你母親多次去信勸說,你未聽得進一言。如今一個小小女兒婚事,攪得兩家不寧,你還想讓為父如何?!」

    秦梅被父親說透內裡情形,羞愧難當,默然看著父親清淚長流。

    秦敏歎口氣:「老夫自以為瞭解你的性情,覺得你五分像你母親、三分像老夫、二分跟了你祖母。如今一看全錯,你五分隨祖母、三分隨母親、二分隨父親。平日穩妥,若有事抗不住,便丟盔卸甲潰不成軍,再不做抵擋。」

    秦敏思索片刻後再問秦梅:「說吧,帶小女兒上京又是為何?」

    &nbsp

    秦梅拭淚回道:「我與夫君及公公商議過了,想讓世英留在燕京,托母親教養長大。」

    秦敏抬起眼皮:「橫豎是管著一眾孫女,多一個也無妨。只一樣先說定,孫輩裡頭秦韓兩家已結親,不欲再結姻親。你給世英說透,家中兄弟多,免得她自幼胡思亂想誤了自己,待將來我必為她相中一不輸於舅家兄弟之人做夫婿。」

    秦梅點頭,看向秦敏張口欲言。不料秦敏揮手制止:「父女骨肉之間不用客套,只你母親跟著我半生操勞,如今尚不得享清福,還要管著一眾孫女。你不能替她分憂便罷,總是要體恤她,莫讓她跟著你勞心受累。」

    方太君拿手帕拭淚,夫君能想著自己不枉跟他半生奔波操勞。她抬眼見秦敏欲起身離去,開口留道:「用罷晚飯再忙也不遲。」

    秦敏揮手道:「不了,還有好多公務」又指秦梅對方太君道:「你再勸勸梅兒。」

    方太君點頭應下,母女兩人目送秦敏出屋,秦梅怯怯地看向母親,方太君瞪女兒一眼只道:「你呀!」

    *****

    秦敏出得正榮堂,腳步不由己走向後花園,信步閒踱轉過假山聽見有人喊:「祖父。」轉頭看向小徑,不禁一笑,原是知言頂著半邊蓬鬆的亂髮飛奔過來。他彎腰伸臂接住孫女,問道:「你怎在此,頭髮也亂如草窩。」說罷再揉揉知言的亂髮。

    知言回房後才想起姑母今次來定有隱情,方太君心煩,怎好又磨她自己所求之事。心底惆悵無聊閒逛出院,瞧見阿福挺胸從眼前慢步踱過。小樣兒,兩天不收拾,還示起威來。

    她帶著丫頭追阿福到後園,不備被樹枝掛住頭髮打亂髮髻,綁發的紅繩穿著南珠被挑落到何處遍尋不著。正欲打道回府,看見老狐狸進了花園,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才迎上來。

    知言答道:「追阿福被樹枝掛到,綁頭髮的南珠又弄丟了,這是最後一對。」

    秦敏笑道:「回頭讓人給你再送些過去,回房去吧。」

    知言腳下不動看著老狐狸:「我有話要對祖父說」

    秦敏哦了一聲,慢步向前:「想說什麼」

    知言跟上:「我想和四哥一起去西北」

    秦敏轉頭看向知言,腳步不停:「誰人說他們要去西北」

    知言明白在聰明人面前不能撒謊,回道:「是四哥讓大哥來告訴我。」

    秦敏輕笑:「一群小鬼頭」。行到前面涼亭中,他倚欄坐下,知言也坐到他身邊瞪大眼睛望著。

    秦敏吩咐跟著的人:「讓人把晚飯擺到這兒來,給她找把梳子。」手指著知言。

    不過時立冬遞過一把象牙梳給知言,知言遞到秦敏手中。他輕輕地給孫女梳著頭問道:「又是你祖母私下裡給你的。」

    知言被人拽住頭髮不好點頭,回答:「是,聽說是父親送給祖母的年禮,一套有十幾樣,祖母挑出兩樣給了我。」

    三房的情形方太君如何不知,每逢三房使人往京中送東西,方太君必從自己那份中挑出一兩樣給知言道是三老爺點名給她的。

    秦敏問道:「你給祖父說說,是為了你父親還是別的原因,要跟哥哥們去西北。」

    知言玩著剩下的一顆系發南珠,實話實說:「孫女聽二叔公說起故里鄉情,好生有趣,很是嚮往,想藉機親眼瞧瞧。」

    秦敏說:「老夫便知道。」說完向知言要手中紅繩。

    知言把紅繩遞給他,他用紅繩綁住頭髮道好了。知言伸手一摸麻花辮,一秒變村姑。

    秦敏側身望著遠處的荷花池,慢聲道:「待會和祖父一起用飯。」

    知言點點頭,又想起老狐狸看不見,回道:「好,孫女想吃窩窩頭。」

    秦敏招手讓長隨上前:「看前院廚房可否備了窩窩頭,如有送上來。」

    那人點頭應下。

    知言百無聊賴,玩著裙上系的葫蘆,原先那個給了秦昌,這只是秦昭後來送的,哥哥最帖心。老狐狸今天情緒不對,好像有煩心事。知言抬頭打量起秦敏,他好似老了許多。美人欲老眼先衰,眼袋下垂,眼皮輕耷拉。鬃染蒼白,鬃角依稀有幾點老年斑。

    三月春光,園中垂柳籠綠煙,春花綻繽紛。秦敏背影蕭索,左手扶欄,右手平放在膝,手指修長,手背皮膚鬆弛,布著幾個斑點。這是秦家的頂天大樹,自己兄妹都是樹上的無憂鳥,受他庇護才能過錦衣玉食的生活。只這棵樹根基太淺,樹冠茂盛,他在用力往深扎根,以求大樹常青不倒。知言看得入深,不防秦敏回頭問她:「想什麼呢?」

    知言脫口而出:「想祖父是棵大樹,孫女是樹上的小鳥。」

    秦敏輕敲食指,又問知言:「你那麼喜歡秦家故里?」知言點頭,那裡不僅是你的故里,也是我的故鄉。

    秦敏笑道:「老夫應了你。」

    知言跳下地喜笑顏開,真的,太好了。

    秦敏道:「老夫命九丫頭替祖父母看管好某人。」他竟開起玩笑。

    知言捂臉裝哭:「我不想去,孫女要陪著您兩位。」

    秦敏哈哈大笑,道:「那便不准去。」

    知言心道:完了完了,演過火。露出苦相,觀得老狐狸一臉戲謔,反應過來原是他逗自己玩呢。

    一時晚飯

    送來擺好,知言伸頭一看還真有窩窩頭,兩人用飯,下人都在亭外,知言伸手抓起一個窩窩頭啃,瘋玩一整天真是餓了。

    秦敏看著心情更好,邊吃邊問:「你怎麼從小喜歡吃這個?」

    知言一副理所應當的樣子:「有家鄉的味道。」不算拍馬屁,這是知言所想。

    秦敏卻稍顯黯然,仔細看看知言,再不說話。

    話說錯了?誰知道。反正答應過的事他不會悔改,再過一個月知言就能撒馬出京城,知言繼續好心情。可是,飯都吃完了,你為麼還不放我離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