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Apple II 新時代的曙光 邁克馬庫拉 文 / 沃爾特·艾薩克森
這一切都需要用錢。「塑料箱子的加工要花費大概10萬美元,」喬布斯說,「實現量產需要差不多20萬美元。」他又回去找諾蘭·布什內爾,想讓他投資一筆錢,換取小部分股權。「他問我能不能投人5萬美元,他會把公司1/3的股權給我,」布什內爾說,「我當時自認為很聰明,拒絕了他。現在想想這件事,覺得挺有意思的,當然更多的是欲哭無淚的感覺。」
布什內爾建議喬布斯去找唐·瓦倫丁(DonValentine)試試。唐是個心直口快的人,曾在國家半導體公司任營銷經理,後來創辦了風險投資界的先驅企業——紅杉資本。瓦倫丁開著奔馳來到了喬布斯家的車庫,穿著藍色西裝和系領扣的襯衫,打著稜紋領帶。布什內爾回憶說,瓦倫丁後來給他打電話,半開玩笑半嚴肅地問:「你為什麼要讓我去見那些連人類都算不上的怪胎?」瓦倫丁說不記得是否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了,但他承認自己當時覺得喬布斯的樣子和身上的氣味都很怪異。「那時候史蒂夫努力要成為反主流文化的化身,」瓦倫丁回憶說,「他留著一撮鬍子,非常消瘦,看上去就像胡志明。」
當然,如果僅僅以貌取人,瓦倫丁也不可能成為硅谷的頂尖投資者。讓他煩惱的是,喬布斯對市場營銷一竅不通,而且滿足於到各個電子商店挨家叫賣這種銷售模式。「如果你想要我給你投資的話,」瓦倫丁告訴他,「你必須找一個合作夥伴,這個人要瞭解銷售,還要能寫商業計劃書。」當有長者給喬布斯建議的時候,他有時候會憤怒,有時候則又顯得很熱切,在瓦倫丁這兒,他表現出的是後者。「給我三個推薦人選吧。」他回復說。瓦倫丁照做了,喬布斯見了這三個人,並與其中一個一拍即合——這個人叫邁克·馬庫拉,他在蘋果公司未來20年的發展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馬庫拉當時才33歲,但已經處於退休狀態,之前他先後供職於仙童公司和英特爾,後者上市之後,他憑著股票期權賺了幾百萬。他是個謹慎而又精明的人,作為高中時期的體操運動員,每一步行動都力求精準,同時他還精於定價策略、銷售網絡、市場營銷以及財務。在享受自己新賺來的財富時,儘管已經有所克制,但還是顯得極盡奢華。他先是在太浩湖邊給自己建了一座房子,之後又在伍德賽德的山區建了一座超大豪宅。他第一次去喬布斯的車庫與其會面時,沒有像瓦倫丁那樣開深色奔馳,而是開著一輛珵亮的金色克爾維特(Corvette)敞篷車。「我到車庫的時候,沃茲就在工作台邊,他立刻就開始展示AppleII,」馬庫拉回憶說,「我沒有太關心他們兩個的長頭髮,而是被桌上的東西吸引了。頭髮什麼時候都可以剪嘛。」
喬布斯立刻就喜歡上了馬庫拉。「他個子不高,在英特爾的時候尋求晉陞市場營銷的最高職位遭遇過失敗,我覺得這些都讓他很想要證明自己。」他的正直和公正也給喬布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以看得出來,即便他有能力騙你,他也不會那麼做。他有很強的道德意識。」沃茲尼亞克也對他印象頗佳。「我覺得他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他說,「更棒的是,他真的很喜歡我們的產品!」
馬庫拉向喬布斯提議一起撰寫商業計劃書。「如果計劃出的結果很好,那我就投資,」馬庫拉說,「如果不好的話,你也免費得到了我好幾個星期的時間。」喬布斯開始在晚上拜訪馬庫拉家,考慮各種方案,整夜整夜地談話。「我們作了很多設想,比如有多少家庭會擁有個人電腦,好幾個晚上我們都工作到凌晨4點。」喬布斯回憶說。最終,大部分的計劃書是由馬庫拉完成的。「史蒂夫會說,我下次把這一部分帶給你,但他一般都不能準時完成,所以只好我來做。」
馬庫拉的計劃中設想了一些方法,來開拓業佘愛好者以外的市場。「他談到了將電腦帶入尋常百姓家,推廣到普通人當中,用來做一些諸如記錄食譜、記賬這樣的事情。」沃茲回憶說。馬庫拉作了一個大膽的預測:「兩年之後我們就會成為一家《財富》500強的公司。」他說,「這是一個產業的萌芽,十年一遇的機會。」蘋果公司最終用了7年時間才躋身《財富》500強,但馬庫拉的預言中蘊含的精神得到了證實。
馬庫拉成為了擁有公司1/3股權的合夥人,作為回報,他主動提出為公司提供高達25萬美元的信用貸款。蘋果成為了股份有限公司,馬庫拉、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三人各持26%的股份,剩下的股份保留,用以吸引未來投資者。他們三個在馬庫拉家游泳池邊的小屋會面,簽訂了協議。「我當時想,邁克也許再也見不到自己那25萬美元了,我很欽佩他敢於承受這種風險。」喬布斯回憶道。
這時候有必要說服沃茲尼亞克全職加入蘋果公司了。「為什麼我不能在這邊工作,同時保留惠普的職位作為我的鐵飯碗呢?」沃茲問道。馬庫拉說這樣是行不通的,他給了沃茲幾天時間作決定。「創辦一家公司,我覺得很不安穩,因為這就意味著我要督促周圍的人去做事,還要對他們加以控制。」沃茲回憶說,「很久之前我就決定了,我永遠都不想當發號施令的人。」於是他跑到馬庫拉的小屋,宣佈自己不會離開惠普。
馬庫拉聳了聳肩,說好吧。但喬布斯非常沮喪。他給沃茲打電話,對他好言相勸。還讓朋友幫忙去說服沃茲。他又哭又叫,大發雷霆。他甚至跑到沃茲的父母家,痛哭流涕,尋求傑裡·沃茲尼亞克的幫助。這時候沃茲的父親意識到,利用AppleII真的可以狠狠賺上一筆,於是他站到了喬布斯這邊。「不管是在公司還是在家,我開始接到父母、兄弟和很多朋友打來的電話,」沃茲說,「他們每個人都跟我說,我的決定是錯誤的。」但這些沒有起到絲毫作用。接著,艾倫·鮑姆——高中時代巴克魚苗俱樂部的好友——給他打電話了。「你真的應該放手一搏。」艾倫說。他說如果沃茲全職加人了蘋果,並不一定非要進入管理層,還可以繼續當工程師。「那正是我想聽到的,」沃茲尼亞克說,「我可以待在組織架構的最底層,當一個普通的工程師。」他給喬布斯打電話,告訴他自己準備好入伙了。
1977年1月3日,新的公司——蘋果電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它買斷了9個月前喬布斯和沃茲成立的舊公司的全部股杈。幾乎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那個月,家釀計算機俱樂部在會員中作了一次調查,發現在181名擁有個人電腦的人中,只有6個人擁有蘋果的產品。但是,喬布斯深信不疑,AppleII會改變這一局面。
馬庫拉對於喬布斯來說,是一個父親般的人物。他像喬布斯的養父一樣,遷就他的強烈意願;最終卻和他的生父一樣,拋棄了他。風險投資人亞瑟·羅克(ArthurRock)說:「馬庫拉和史蒂夫之間就是一種父子關係。」他開始向喬布斯傳授市場和銷售方面的經驗。「邁克真的非常照顧我,」喬布斯說,「他的觀念與我也十分一致。他強調說,你永遠不該懷著賺錢的目的去創辦一家公司。你的目標應該是做出讓你自己深信不疑的產品,創辦一家生命力很強的公司。」
馬庫拉把自己的原則寫在了一頁紙上,標題為「蘋果營銷哲學」,其中強調了三點。第一點是共鳴(empathy),就是緊密結合顧客的感受。「我們要比其他任何公司都更好地理解使用者的需求。」第二點是專注(focus)。「為了做好我們決定做的事情,我們必須拒絕所有不重要的機會。」
第三點也是同樣重要的一點原則,有一個讓人困惑的名字,灌輸(impute)。這涉及人們是如何根據一家公司或一個產品傳達的信號,來形成對它的判斷。「人們確實會以貌取物,」他寫道,「我們也許有最好的產品、最高的質量、最實用的軟件等等,如果我們用一種潦草馬虎的方式來展示,顧客就會認為我們的產品也是潦草馬虎的;而如果我們以創新的、專業的方式展示產品,那麼優質的形象也就被灌輸到顧客的思想中了。」
在喬布斯的職業生涯中,他一直十分關注——有時甚至過度關注——營銷策略、產品形象乃至包裝的細節。「當你打開iPhone或者iPad的包裝盒時,我們希望那種美妙的觸覺體驗可以為你在心中定下產品的基調。」他說,「這是邁克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