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名著佳作 > 史蒂夫·喬布斯傳

第六章 Apple II 新時代的曙光 一體機 文 / 沃爾特·艾薩克森

    喬布斯在個人電腦節的展廳考察了一番後,意識到ByteShop的保羅·特雷爾說對了:個人電腦應該以整套設備的形式呈現給消費者。他決定,下一代的蘋果電腦需要自帶一個漂亮的箱子和內置鍵盤,整合其他關鍵元素,從電源到軟件到顯示器。「我的想法是製造第一台整合所有部件的電腦,」他回憶道,「我們的目標客戶不再是少數喜歡自己組裝電腦、知道如何購買變壓器和鍵盤的業餘愛好者。希望電腦拿到手就可以運行的人,其數量是業餘愛好者的1000倍。」

    1976年的那個勞工節週末,在他們的酒店房間裡,沃茲尼亞克在完善新一代機器的樣機——也就是後來的AppleII,喬布斯希望這台機器能將他們的事業帶上一個新的台階。這台機器只被他們帶出過房間一回,是在某一天的深夜,他們將它帶到了一間會議室,連接上彩色投影電視進行測試。沃茲尼亞克有一個絕妙的想法,可以讓機器芯片運行出色彩,他想要看看這種方法在一台使用投影儀顯示圖像的電視機上能否起作用。「我想,投影儀使用的色彩電路不同,和我的色彩生成方法一起工作的時候可能會發生錯誤,」他回憶道,「所以我就把AppleII連接到了這台投影儀上,結果運行非常完美。」他在鍵盤上一番敲擊之後,彩色的線條和螺旋圖案就在屏幕上出現了。唯一一個見到AppleII的局外人是酒店的技術員。他說他見過所有的機器,但這一台才是他願意購買的。

    要生產整套的AppleII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於是他們考慮將股權出售給更大的公司。喬布斯去找了阿爾·奧爾康,希望能得到機會向雅達利的管理層進行推銷。奧爾康安排他與公司的總裁喬·基南(JoeKeenan)會面,此人相比奧爾康和布什內爾要保守許多。「史蒂夫進去向他推銷,但是喬根本無法忍受他,」奧爾康回憶說,「史蒂夫的個人衛生狀況讓他很不滿。」當時喬布斯光著腳,還一度把腳擱到了桌子上。「我們不光不會買你的東西,」基南吼道,「還要請你把腳放下來!」奧爾康回憶自己當時的想法:「完了,沒戲了。」

    9月,康懋達電腦公司(CommodoreComputer)的查克·佩德爾(OiuckPeddle)來到喬布斯家中觀看他的演示。「我們打開了史蒂夫家的車庫門,讓陽光照射進來,查克走了進來,穿著西裝,戴著牛仔帽。」沃茲回憶道。佩德爾非常喜歡AppleII,他於數周後在公司總部為高層人員安排了一場演示。「你也許有興趣花幾十萬買下我們公司。」喬布斯到那兒後說了這樣一句話。沃茲尼亞克記得當時自己被這個「荒唐的」建議驚得目瞪口呆,但喬布斯堅持要這麼做。幾天之後,康懋達公司打來電話說,他們認為研發自己的電腦更加省錢。喬布斯並不沮喪,他全面考察了康懋達公司後,認為該公司的管理層太「卑劣」了。沃茲尼亞克對於失去了這筆投資並不感到遺憾,但是當9個月後,該公司推出了他們自己的電腦「CommodorePET」的時候,他作為一名工程師,在感情上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那玩意兒讓我覺得噁心,」他說,「他們太急於求成了,所以做出這麼一個蹩腳的產品。他們本來可以擁有蘋果的。」

    對康懋達公司的這次出售未果也讓一直暗藏在喬布斯與沃茲尼亞克間的衝突浮出水面:他們對蘋果公司的貢獻真的一樣多嗎?他們之間的利益又該如何分配?傑裡·沃茲尼亞克一直都認為工程師的價值要遠超過企業家和營銷人員,他覺得大多數錢都應該歸他兒子所有。喬布斯來家裡作客時,傑裡當面向他提出了自己的不滿。「你不配得到這麼多他告訴喬布斯,「你沒有做出過任何產品。」喬布斯哭了起來,這在他身上是很常見的事情。他一直都不擅長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後也不會擅長。喬布斯告訴沃茲尼亞克,願意停止他們的合作關係。「如果我們不能對半分賬的話,」他對自己的朋友說,「你可以全部收為己有。」然而,沃茲尼亞克比自己的父親更加瞭解自己與喬布斯之間的共生關係。如果不是喬布斯的話,他可能還在家釀計算機俱樂部的會議上免費發放自己設計的電路板的原理圖,是喬布斯將他的技術工程天賦轉化成了蓬勃發展的生意,正如當年的藍盒子一樣。他同意繼續保持合作關係。

    這是個明智的決定。要想讓AppleII取得成功,需要的不僅僅是沃茲尼亞克傑出的電路設計能力。AppleII需要成為一台完整的全功能消費產品,這就需要喬布斯施展拳腳了。

    他第一步便是請以前的合夥人羅恩·韋恩設計一個箱子。「我想他們沒什麼錢,於是我就做了一款不需要使用工具加工的箱子,普通的五金商店就能製造出來。」他說。他的設計結果出來了:一個有機玻璃製成的殼子,附帶有金屬條以及一扇可以蓋住鍵盤的卷門。

    喬布斯並不喜歡這個箱子。他想要的是筒單又精緻的設計,可以讓蘋果電腦從那些配有笨重的灰色金屬箱的電腦中脫穎而出。有一次他在梅西百貨的家用電器通道閒逛時,廚藝公司(Cuisinart)的食品加工機觸發了他的靈感,他決定要一個光滑的機箱,由輕便的模制塑料製成。在一次家釀計算機俱樂部的會議上,他出價1500美元,請一名當地的技術顧問傑裡·馬諾克(JerryManock)將這個設計製造出來。喬布斯的著裝形象讓馬諾克有些半信半疑,他要求喬布斯預支報酬。喬布斯拒絕了,但馬諾克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幾個星期後,他就做出了一個簡單的發泡成型的塑料箱,整齊簡潔,看上去很友好。喬布斯十分激動。

    接下來是電源的問題。像沃茲尼亞克這樣的數字極客是不大會關注電源這種不起眼的部分的,但喬布斯認為這是一個關鍵部件。具體地說,他想要的——也是他整個職業生涯一直追求的——是在不使用風扇的情況下供電。計算機內部的風扇有悖於禪意,它們的噪音會讓人無法集中精神。喬布斯去雅達利公司咨詢奧爾康,他瞭解老式的電氣工程。「奧爾康把一個叫羅德·霍爾特(RodHolt)的聰明傢伙介紹給我,這是個煙不離手的馬克思主義者,結過多次婚,精通所有事物。」喬布斯回憶。和馬諾克以及其他第一次見到喬布斯的人一樣,霍爾特打量了他一番,滿腹狐疑。「我收費很高的。」霍爾特說。喬布斯感覺到此人一定物有所值,於是說錢不是問題。「他就這麼說服我為他工作了。」霍爾特說,他後來加入蘋果公司,成為了一名全職員工。

    霍爾特並沒有使用傳統的線性電源,而是製造了一個與示波器等儀器上使用的相類似的開關電源。這就意味著,在一秒鐘之內,通斷電的次數不是60次,而是上千次,這樣電源存儲電能的時間就大大減少,散熱量也隨之減少。「那個開關電源和AppleII電腦上的邏輯電路板一樣,都是革命性的發明,」喬布斯後來說,「羅德並沒有因此得到太多的讚譽,但他應該名垂青史。現在所有的電腦都使用開關電源,而這都是盜用了羅德的設計。」儘管沃茲尼亞克天賦異稟,電源設計卻非他能力所及。「我只大概知道開關電源是個什麼東西。」他說。

    喬布斯的父親曾經教導過他,追求完美意味著:即便是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對其工藝也必須盡心盡力。喬布斯將這一理念應用到了AppleII的內部電路板佈局上。他否決了最初的設計,理由是其中的線路不夠直。

    這種完美主義的激情也讓喬布斯更加放縱自己的控制欲。大多數的黑客和業餘愛好者都喜歡定制和改裝自己的電腦,往上面插上各種部件。對喬布斯來說,這會威脅到無縫的用戶體驗。骨子裡還是一名黑客的沃茲尼亞克並不同意。他想要AppleII帶上8個擴展槽,可以讓用戶隨心所欲地插上小型電路板或者外接設備。喬布斯堅持只能有兩個擴展槽,一個給打印機,另一個給調製解調器。「通常我是個很好說話的人,但這一次我告訴他:你要是只想要兩個擴展槽的話,就自己去做一台吧。』」沃茲回憶道,「我知道,像我這樣的人最終總是會想出點兒東西來加到電腦上的。」這場爭執以沃茲的勝利告終,但他能感覺到自己的影響力正在減弱。「當時我還能有那樣的話語杈,但我不會一直都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