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節 文 / 史鐵生
四十二
愛,即孤立的音符或段落向著那美麗與和諧的皈依,再從那美麗與和諧中互相發現:原來一切都是相依相隨。倘若是音符間的相互隔離與排拒,美麗與和諧便要破壞。但上帝的音樂豈容破壞?比如說,地球的美麗是不容破壞的,生態的和諧是不容破壞的,被破壞的只可能是破壞者自己,比如說,上帝之手將借助乾旱、沙塵暴、艾滋病、環境污染、臭氧層破洞……刪除造成這一切不和諧的贅物。癌症是什麼?是和諧整體中的一個失去控制的部分,這差不多是對無限膨脹著的人類慾望的一個警告。艾滋病是什麼?是自身免疫系統的失靈,而生態的和諧正是地球的自身免疫系統。上帝是嚴厲而且溫柔的,如果自以為是的人類仍然聽不懂這暗示,地球上被刪除的終將是什麼應該是明顯的。
四十三
書架上的書,一本一本幾千本,看似各成一體相互孤立,其實全有關聯。幾千年的消息都在那兒排開,穿插、疊摞,其相互關聯的路徑更是玄機無限,鬼神莫測。真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但其中任何一本都是「不識廬山真面目」。
我猜想,基因譜系也並不是孤立的每人一份,上帝不見得有那樣的耐心,上帝寫的是大文章,每個人的基因譜系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段落,把這些段落連成一氣才可能領悟上帝的意圖。領悟,而非破解。用陳村的話說,上帝的手藝哪能這麼簡單?比如,基因譜系中何以會有很多不知所云的段落?不知所云只是對人而言,只是對「嶺」和「峰」而言,是整體對部分而言。部分只好是「知不知,尚矣」。這便是命運永遠的神秘,便是人要對上帝保持謙恭,要對他說「是」,要以愛作為祈禱的緣由。
四十四
聽說有個人稱「易俠」的人,《易經》研究得透徹,不僅可以推算過去,還能夠預測未來。我先是不信,可是說的人多了,有的還是親身體驗,我便將信將疑地有些怕——倘那是真的,豈不是說未來早都安排妥當,那人的努力還有什麼用處?再那麼認真地試圖改變什麼豈不是冒傻氣?但後來想想,也沒什麼可怕,未來的已定與未定其實一樣,已定也還是得往前走,前面呢,或一個死字擋道,或一條無限的路途。這就一樣了——反正你在過程之外難有所得。
我寫過,神之下凡與人之下放異曲同工,都是「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很可能「改造客觀世界」倒是瞎說,前面終於是死亡或無限,你改造什麼?而「改造主觀世界」確鑿是你躲不開的工作。比如戲劇,演員身歷其境,其體會自然與旁觀者的不同。下凡與下放大約就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下去吧,親身經歷一回,感受會不一樣。倘「易俠」的預測真的準確,就更可以堅定這改造的決心了——是呀,劇本早都寫好了,演員的責任就很明確:把戲演好,別的沒你什麼事。何謂演好?就是在那戲劇的曲折與艱難中體會生命的意義,領悟那飄蕩在燈光與道具之上的戲魂,改變你固有的迷執。
四十五
說文學(和藝術)的根本是真實,這話我想了又想還是不同意。真實,必當意味著一種客觀的標準,或者說公認的標準,否則就不能是真實,而是真誠。客觀或公認的標準,於法律是必要的,於科學大約也是必要的,但於文學就埋藏下一種危險,即取消個人的自由,限定探索的範圍。文學,可以反映現實,也可以探問神秘和沉入夢想;比如夢想,你如何判定它的真實與否呢?就算它終於無用,或是徹底瞎掰,誰也不能取消它存在與表達的權利。即便是現實,也會因為觀察點的各異,而對真實有不同的確認。一旦要求統一(即客觀或公認)的真實,便為霸權開啟了方便之門。而不必統一的真實則明顯是一句廢話。
四十六
不必統一的真實,不如叫做真誠。文學,可以是從無中的創造,就是說它可以虛擬,可以幻想,可以荒誕不經,無中生有,只要能表達你的情思與心願,其實怎麼都行,惟真誠就好。真誠,不像真實那樣要求公認,因此他可以保障自由,徹底把霸權關在了門外。
不過,當然,在真誠的標牌下完全有可能瞎說,胡鬧,毫無意義地扯淡——他自稱是真誠,你有什麼話講?可是,你以為真實的旗幟下就沒人扯淡嗎?總是有扯淡的,但真誠下的扯淡比真實下的扯淡整整多出了一種自由,自由的思想,自由的靈魂。倘不是沒有自我約束的自由,那就叫做真誠,或者是謙恭吧。
四十七
不過,我對文學二字寧可敬而遠之。一是我確實沒什麼學問,卻又似乎跟文學沾了一點兒關係。二是,我總感到,在各種學(包括文學)之外,仍有一片浩瀚無邊的存在;那兒,與我更加親近,更加難離難棄,更加纏纏繞繞地不能剝離,更是人應該重視卻往往忽視了的地方。我願意把我與那兒的關係叫做:寫作。到了那兒就像到了故土,倍覺親切。到了那兒就像到了異地,倍覺驚奇,到了那兒就像脫離了這個殘損而又堅固的軀殼,輕鬆自由。到了那兒就像漫遊於死中,回身看時,一切都有了另外的昭示。
四十八
有位評論家,隔三差五地就要宣佈一回:小說還是得好看!我一直都聽不出他到底要說什麼。這世界上,可有什麼事物是得不好看的嗎?要是沒有,為什麼單單擰著小說的耳朵這樣提醒?再說了,你認為誰看著你都好看嗎?誰看著你看著好看的東西都好看嗎?要是你給他一個自以為好看的東西,他卻擰著你的耳朵說:「你最好給我一個好看的東西!」——你是否認為這是一次有益的交流?也許有益:你知道了好看是因人而異的。還有:但願你也知道了,總是以自己的好看要求別人的好看,這習慣在別人看來真是不好看。
好看,在我理解,只能是指易讀。把文章盡量寫得易讀,這當然好,問題是眾生思緒千差萬別,怎能都易到同一條水平線上去?最易之讀是不讀,最易之思是不思,易而又易,終於弄到沒有差別時便只剩下了簡陋。
四十九
不知自何時起,中國人做事開始提倡「別那麼累」,於是一切都趨於簡陋。比如文革中的簡易樓,簡易到沒有上下水,清晨家家都有人端出一個盆來在街上走,裡面是尿。比如我座下的國產輪椅,一輛簡似一輛,有效期遞減;直到最近又買了一輛進口的,這輛真是做得細緻,做得「累」,然而坐著卻舒服。再比如我家的屋門——80年代的作品,我無力裝修故保留至今——不過是蓋房時空出一個方洞,擋之以一塊同大的板,再要省事就怕不是人居了。
五十
愛因斯坦說:「凡是涉及實在的數學定律都是不確定的,凡是確定的定律都不涉及實在。」因為,任何實在,都有著比抽像(的定律)更為複雜的牽繫。各種科學的路線,都是要從複雜中抽像出簡單,視簡單為美麗,並希望以此來指引複雜。但與此同時,它也就看見了抽像與實在之間其實有著多麼複雜的距離。而文學,命定地是要涉及實在,就是因為在諸多科學的路線之外看見了複雜,看見了諸學所「不涉及」的「實在」,看見了實在的遼闊、紛繁與威赫。所以,文學有理由站出來,宣佈與諸學的背道而馳,即:不是從複雜走向簡單,而是由簡單進入複雜。因此我常有些很可能是偏頗的念頭:在看似已然明朗的地方,開始文學的迷茫路。
五十一
簡單與複雜,各有其用,只要不獨尊某術就好。一旦獨尊,就是牢獄。牢獄並不都由他人把守,自覺自願地畫地為牢的也很多。牢獄也並不單指有限的空間,有的人滿世界走,卻只對一種東西有興趣。比如煽情。有那麼幾根神經天底下的人都是一樣,不動則已,一動而淚下,諳熟了彈撥這幾根神經的,每每能收穫眼淚。不是說這不可以,是說單憑這幾根神經遠不能接近人的複雜。看見了複雜的,一般不會去扼殺簡單,他知道那也是複雜的一部分。倒是只看見了簡單的常常不能容忍複雜,因而憤憤然說那是庸人自擾,是「不打糧食」,是脫離群眾,說那「根本就不是文學」,甚至「什麼都不是」,這樣一來牢獄就有了。話說回來,不是文學又怎麼了?什麼都不是又怎麼了?一種思緒既然已經發生,一種事物既然已經存在,就像一個人已經出生,它怎麼可能什麼都不是呢?它只不過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名字罷了。可是文學,以及各種學,都曾有過這樣的遭遇啊!
五十二
文如其人,這話並不絕對可信。文,有時侯是表達,是敞開,有時侯是掩蓋,是躲避,感人淚下的言詞後面未必沒有隱藏。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驗,常在渴望表達的時候卻做了很多隱藏,而且心裡明白,隱藏的或許比表達的還重要。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心裡明白卻還要隱藏?知道那是重要的卻還要躲避?
不久前讀到陳家琪的一篇文章,使我茅塞頓開。他說:「『是人』與『做人』在我們心中是不分的;似乎『是人』的問題是一個不言而喻的事實,要討論的只是如何做人和做什麼樣的人。」又說:「『做人』屬於先輩或社會的要求。你就是不想學做人,先輩和社會也會通過教你說話、識字,通過轉換知識,通過一種文明化的進程,引導或強迫你去做人。」要你如何做人或標榜自己是如何做人的文學,其社會勢力強大,不由得使人怕,使人藏,使人不由地去籌謀一種輕盈並且安全的心情;而另一種文學,恰是要追蹤那躲避的,揭開那隱藏的,於是乎走進了複雜。
五十三
那複雜之中才有人的全部啊,才是靈魂的全面朝向。劉小楓說:「人想整體開放的部分只有靈魂,或者說,靈魂是人聲上最靠近整體的部分。」又說:「追求整體性知識需要與社會美德有相當程度的隔絕……」要看看隱藏中的人是怎麼一回事,不僅複雜而且危險。最大的危險就是要遭遇社會美德的陰沉的臉色。
五十四
我一直相信,人需要寫作與人需要愛情是一回事。
人以一個孤獨的音符處於一部浩瀚的音樂中,難免恐懼,這恐懼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心願,卻不知道別人的心願;他知道自己複雜的處境與別人相關,卻不知道別人對這複雜的相關取何種態度;他知道自己期待著別人,卻沒有把握別人是否對他也有著同樣的期待;總之,他既聽見了那音樂的呼喚,又看見了社會美德的陰沉臉色。這恐懼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來,藏到甚至連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但其實這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麼和藏在了哪兒,只是佯裝不知。這,其實不過是一種防禦。他藏好了,看看沒什麼危險了,再去偷看別人。看別人的什麼呢?看別人是否也像自己一樣藏了和藏了什麼。其實,他是要通過偷看別人來偷看自己,通過看見別人之藏而承認自己之藏,通過揭開別人的藏而一步步解救著自己的藏——這從戀人們由相互試探到相互敞開的過程,可得證明。是呀,人,都在一個孤獨的位置上期待著別人,都在以一個孤獨的音符而追隨那浩瀚的音樂,以期生命不再孤獨,不再恐懼,由愛的途徑重歸靈魂的伊甸園。
五十五
奇斯洛夫斯基的《情戒》,就是要為這樣的偷看翻案,使這背了千古罵名的行為得到世人的理解,乃至頌揚。影片說的是一個身心初醒的大男孩,愛上了對面樓窗裡的一個成熟女人,不分晝夜地用望遠鏡偷看她,偷看她的美麗與熱情、孤獨與痛苦。當這女人知道了這件事後,先是以不恥的目光來看他。幸而這是個善良的女人,善良使她看見了大男孩的滿心虔誠。但她仍以為這只是性的萌動與飢渴,以為可以用性來解救他。但當她真的這樣做了,大男孩卻痛不欲生,驚慌地逃離,以致要割腕自殺。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期待遠不止與性啊!他的期待中,當然,不會沒有性。其實身心初醒就像剛剛走出了伊甸園,感到了誘惑,感到了孤獨,感到了愛——這靈魂全面且巨大的吁求!性只是其一部分啊,部分豈能代替整體?尤其當性僅僅作為性的解救之十,性對那整體而言就更加陌生,甚至構成敵意。大男孩他說不清,但分明是感到了。他的靈魂正渴望著接近那浩瀚的音樂,卻有一種籌謀——試圖把複雜的沉重解救到簡單的輕盈中去的籌謀,破壞了這音樂之全面的交響。
五十六
當然,這大男孩會逐日成熟,就像人出了伊甸園會越走越遠。未來,他也許仍會記得靈魂所期待的全面解救,性從而成為愛的僕從,部分將永久地仰望整體。但也許他就會忘記整體,沉緬於部分所擺佈的快樂之中;就像那個成熟的女人,以為性即可解救被逐出了伊甸園的人。未來什麼都是可能的。但現在,對於這個大男孩,靈魂的吁求正全面撲來,使他絕難滿足於部分的快樂。所幸者,在影片的末尾,那成熟的女人似也從這男孩的迷茫與掙扎中受了震動,彷彿重新聽見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