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九十一章 驛丞家史 文 / 塞外白龍

    周德興,濠人。同裡,少相得。從定滁、和。渡江,累戰皆有功,遷左翼大元帥。從取金華、安慶、高郵。援安豐,征廬州,進指揮使。從討贛州、安福、永新,拔吉安。再進湖廣行省左丞。同楊璟討廣西,攻永州。元平章阿思蘭及周文貴自全州來援,德興再擊敗之,斬朱院判。追奔至全州,遂克之。道州、寧州、藍山皆下。進克武岡州,分兵據險,絕靖江聲援。廣西平,功多。洪武三年封江夏侯,歲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是歲,慈利土酋覃垕連茅岡諸寨為亂,長沙洞苗俱煽動。命德興為征南將軍,帥師討平之。明年伐蜀,副湯和為征西左將軍,克保寧。先是,傅友德已克階、文,而和所帥舟師未進。及保寧下,兩路軍始合。蜀平,論功,帝以和功由德興,賞德興而面責和。且追數征蠻事,謂覃垕之役,楊璟不能克,趙庸中道返,功無與德興比者。復副鄧愈為征南左將軍,帥趙庸、左君弼出南寧,平婪鳳、安田諸州蠻,克泗城州,功復出諸將上。賞倍於大將,命署中立府,行大都督府事。德興功既盛,且恃帝故人,營第宅逾制。有司列其罪,詔特宥之。十三年命理福建軍務,明年,五溪蠻亂。德興已老,力請行,帝壯而遣之,賜手書曰:」趙充國圖征西羌,馬援請討交址,朕常嘉其事,謂今人所難。卿忠勤不怠,何忝前賢,靖亂安民,在此行也。」至五溪,蠻悉散走。會四川水盡源、通塔平諸洞作亂,仍命德興討平之。十八年,楚王楨討思州五開蠻,復以德興為副將軍。德興在楚久,所用皆楚卒,威震蠻中。定武昌等十五衛,歲練軍士四萬四千八百人。決荊州岳山壩以溉田,歲增官租四千三百石。楚人德之。還鄉,賜黃金二百兩,白金二千兩,文綺百匹。

    居無何,帝謂德興:」福建功未竟,卿雖老,尚勉為朕行。」德興至閩,按籍僉練,得民兵十萬餘人。相視要害,築城一十六,置巡司四十有五,防海之策始備。逾三年,歸第,復令節制鳳陽留守司,並訓練屬衛軍士。諸勳臣存者,德興年最高。歲時入朝,賜予不絕。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驥亂宮,並坐誅死。

    上面這一大段,是江夏侯周德興的傳記,這出自《明史》的記載。大致的意思是,周德興是個比較牛的人,文武雙全。有許多的野戰功勳,也擅長出謀劃策,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後,被封為江夏侯。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這個江夏侯到底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爵位了。

    大家也許沒有幾個人知道周德興,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劉伯溫,這位劉老先生,在後世被稱作可以和諸葛亮比肩的人。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評價。可是這位劉伯溫老先生,雖然作為淮西集團的文官領袖,他的封爵卻僅僅是一個誠意伯。有些人認為,這個伯爵和侯爵似乎也差不多了。我只能默默的告訴各位,差多了。僅就這個爵位俸祿來說,劉伯溫的年俸是多少,是二百四十石,周德興的是多少?是一千五百石。所以,這個江夏侯,雖然只比誠意伯高一級,但是差之毫釐就差之千里。劉伯溫再眼熱,也沒什麼用。

    另外就是,稀缺性。開國的時候,只封了六個公爵,十個左右的侯爵。所以,這個侯爵也並不比公爵差多少。另外還有一點,就能看出來,朱元璋開國後,把自己的兒子一律都分封到各地為親王,親王之子大多數都封為郡王。郡王一年的俸祿是多少呢,大致是兩千石。由此,也可見一斑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表達一個意思,這個意思的中心思想是很明確的,那就是周德興這個人很牛。按照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原則,那麼他的後代應該也是很牛的。你看人家張玉的後代張維迎,到現在也是門生故吏遍天下的人,魏忠賢厲害吧,那就是整不了他,很多人來了又去了,張維迎一直在那裡。

    所以,讓張章感到很奇怪,周德興是誰他並不清楚,但是他知道江夏侯是個什麼位置,這個年頭,除了皇族,能封侯爵的有幾個人呢。這個江夏侯是開國的侯爵,必然是有丹書鐵券的。也就是所謂的免死牌,其子孫,也可以世襲侯爵,雖然由於職位的稀缺性,只能由其中一個世襲。但是這位周揚老兄,即使是周德興的旁系子孫,也不至於混的這麼慘,何況還是一位中過二甲進士的人。折讓張章百思不得其解。

    這就是張章和凌雲的差距之處,張章是武將,是侍衛,不喜歡看書,自然知道的也就少了。作為崇禎在做藩王時候的親信,他其實也經常收到王爺的指示,多看書什麼的,但是他實在不是個做學問的人,拿起來書本眼前就金星直冒,哈欠連天,最後實在是沒轍了,只好放棄。

    不過聰明就是聰明人,他雖然沒有學會看書,卻學會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聽書。當然這個聽書不是現在的寶寶聽聽之類的東西。而是去一些茶樓書館之類的地方去聽書。當然聽的是一些演義小說,比如三國水滸之類的,久而久之的,肚子裡邊也算是有些東西了,跟別人說起話來,也不至於露怯。後來朱由檢知道了,捧腹大笑,真是虧得他能想得出來這樣的主意。

    而凌雲確實是知道這裡面的玄機的。江夏侯周德興,洪武三年封侯,洪武二十五年死。這二十二年內,的確是風光無限,要多牛有多牛,要說文的,獻計獻策,要說武的,帶著一群人追著元兵到處跑。並且把海防修的是堅不可摧。可以說是那個將星璀璨的年代裡一顆比較耀眼的星辰。

    野史的傳說中,有一個朱元璋炮打慶功樓的故事,說是建國之後,朱元璋請這些開國的元勳重臣吃飯什麼的。後來呢,朱元璋本人決定下樓去趟廁所什麼的,徐達老人家就跟著下去了。再後來,慶功樓上就著火了。功臣們就全死了。

    這當然只是小說家言,真正的歷史上,皇帝是不可能弄出來這樣的一出的,但是由此也可以知道,朱元璋對於誅殺功臣是多麼的不遺餘力,開國的將帥之中,因為胡惟庸案,藍玉案等幾個案子,幾乎被誅殺殆盡。而周德興竟然活過了這兩場浩劫,眼看就要成為功臣中碩果僅存的人。結果還是被朱元璋抓住了把柄,把柄是什麼,是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周驥,有一個情況被御史言官參奏了一本,說是霍亂宮闈。這是一個比較隱晦的說法,也就是說,他的兒子周驥在宮裡亂搞男女關係。這不管勾搭的是宮女還是嬪妃,反正沾上這條罪名的人肯定是跑不了的,周驥就此被凌遲處死。周德興連坐,被斬立決。

    一代將星就此隕落。隕落的似乎有些無厘頭,不過這樣的結局,似乎是作為一個名將來說注定的結果,因為周德興不同於耿炳文。之所以耿炳文能活到建文帝的年代,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就是耿炳文這人,能防守,不怎麼會進攻。耿炳文的封號是長興侯。就是因為他守著長興城十年敵人都打不進來,但是進攻就不行了。但是周德興這個江夏侯,可是實至名歸的。文武雙全,留這是個隱患。於是乎,這個很充分的理由就把周德興送上了刑場。

    卜逃卜守則不吉,這位當年給朱元璋算命的先生,現在可真是無處可逃,也無處可守了。正因為如此,所以對於這位驛丞之所以會在這裡做驛丞,凌雲是並不奇怪的。不奇怪是因為,他並不會是因為是周德興的後人就能得到照顧,沒受到什麼株連就算是相當不錯了。他不解的是因為作為一個二甲的進士,為什麼來做驛丞,僅僅是因為得罪魏忠賢嗎。以魏公公的個性,什麼六君子七君子的都被整死了,一個小小的二甲進士周揚,又算的了什麼呢。

    不解,但是也無需多想。至少現在,這個驛丞和公主是認識的,似乎還挺熟,那麼,這也許是一種契機。在這個臨近陝西邊陲的地方,他可以從這個驛丞的身上,獲得一些自己需要的東西。

    初到一地,人生地不熟的,你要是去找當官的打聽事,恐怕是沒人喜歡舉報自己的,要是找老百姓瞭解情況。人家不知道你是誰,當時知道縣官是誰,肯定也是不能說不敢說。這個比較神秘的驛丞,倒是一個比較好的突破口。

    凌雲目視著張章,張章很有默契,知道凌雲是什麼意思。笑著給公主和丁香讓座位,然後跟那位驛丞說,:「原來這位周兄還有如此經歷,老張我失敬了,快快請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