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四十七章 攜劍隨君 文 / 塞外白龍

    山海關已經是一刻都不能再逗留了,回京迫在眉睫。劉鴻知道,凌雲知道,朱由檢自己也知道,現在,時間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切,意味著皇帝那個位置,究竟是由朱元璋的子孫來繼承,還是被魏忠賢來篡逆。

    凌雲看看朱由檢,說道,:「既然如此,王爺,我看由劉大人安排軍校沿途護送您回京才是妥帖。而我,就此跟您別過了。以後山高水長,但有用得著凌雲的地方,只需吩咐一聲,凌雲便是在天涯海角,也可朝發夕至。」,說著,給朱由檢作揖,就想走人。

    劉鴻有點覺得抹不開面子,也覺得凌雲這個人有些過於的倔強了。王爺給你天大的面子了,一再挽留,你還想怎麼著呢。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難道,你再是閒雲野鶴也好,還能離開大明的疆域不成。在朝也好,在野也罷,還不一樣是為了朝廷效力嗎?何必非要追求什麼隱士生活呢。

    對於劉鴻的不自然表情,朱由檢早就看在眼裡,他也是個洞察人心的人,自然知道劉鴻心裡在想些什麼,不過,他卻一點也不點破。只是輕輕點點頭,又歎口氣說,:「凌雲啊,你這個性子,是八匹大馬都拉不回來了吧。看起來,你是去意已決了。不過,你也不急著就走。我呢,也不願意強人所難,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同意你辭官,不過,我把我的腰牌留給你。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遇到什麼麻煩,或者想管什麼閒事的時候,只需要拿出來,就像是見到我一樣,大明的官員都會對你客氣的。」。

    這樣的恩典,凌雲卻不想接受,他跪下給朱由檢磕了一個,然後抬起頭來說,:「王爺,這樣的恩典,也可以稱得上是天高地厚了。可是我凌雲卻不敢接受,您的腰牌,我要是拿了,這就不是您對我的賞識了,這是有違禮制的事情,我凌雲雖然是鄉野粗鄙之人,也讀過幾天孔孟,知道國家的體制禮數。所以是斷然不敢接受的。王爺請收回成命。」。朱由檢連忙是雙手相攙。「凌雲,你是救過我的命的,在我的面前,有什麼值得這麼拘謹的呢,國家是有法禮,但也不外乎人情嘛。我說過了,我是王爺,你是官也好,是民也罷,我們之間雖然不可平輩輪交,但畢竟還不至於生分到如此的地步嘛,你說呢?」。

    凌雲站起來說,「王爺說的是,這些天來,凌雲跟隨在王爺之側,也著實給自己長了不少見識,懂了不少從前不知不明的事情。王爺剛才說的,凌雲還是不能接受。不過,既然王爺同意我辭官了。那麼我從現在開始,就不在是四品武職了,而只是一個鄉野草民了,這對我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不過,感念王爺天高地厚之恩,即便是結草啣環也未必能報答一二。所以凌雲想,如果王爺不棄,我願以布衣之身護送王爺回京。哪怕京城有個風吹草動的。只要凌雲在,哪個也傷不得王爺的分毫。」。

    朱由檢聽到這話,簡直是大喜過望了,凌雲有什麼本領,他可是親眼見識過的,戰場上一點都沒有虛的,都是一刀一槍的拚命。然而只有這個看似不受約束放蕩不羈的凌雲,卻像是個搞行為藝術的。每一次看他殺人都是一種享受。能把殺人搞的這麼輕鬆,這麼具有藝術性的人。真是難得啊。

    這個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朱由檢的腦海裡忽然就浮現了,在那小樹林中被錦衣衛刺客襲擊的場面,大概十來個人吧。在幾分鐘內,被凌雲乾淨利落的就解決掉了,用的還是很具有個性的武器,袖箭。袖箭用完以後,那看似兇惡的錦衣衛們,竟然沒有衝上前來的機會,凌雲從容的摘弓搭箭,又從容的發射,就像把這群刺客們當做移動的活靶子,簡直是太刺激了。也太震撼了。

    在那個時候,朱由檢的心中竟然冒出來一個奇怪的念頭,幸虧這個凌雲是自己的護衛,而不是刺客,如果他是刺客的話,什麼樣的護衛能阻擋的住他的攻勢呢。想到這一層的時候,朱由檢的臉上滲出了細細的汗珠,但是很快,他就恢復了常態,包括凌雲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他這點微小的,一瞬間的變化,但是他自己是心有餘悸的。

    記得前幾年有一部比較火的電視劇,叫做《康熙王朝》,大致講的是清代康熙帝的故事,我這個人向來是不追劇的,那些年,也看了幾天,當時正演到一個情節,說的是納蘭明珠去台灣招撫,結果被鄭經給涮了。就在黑蛟崖上,自認為必死的明珠還打算拉上施琅做墊背的。硬是把來支援鄭經的施琅說成是朝廷派來幫忙的。結果很明顯,鄭經信了。炮轟施琅,並且把施琅在島上的全部親人家眷殺死。最後施琅沒辦法了,一咬牙一跺腳,投了清廷,降了康熙。最後就任福建水師提督,提一支部隊殺回台灣,把鄭經幹掉了。台灣三十六島嶼寫降書遞順表。

    這個事,不算是個小事,鄭經這傢伙呢,也就不能算是個合適的領導,至少不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施琅在台灣水師干了十五年的統領,被明珠一句話就給逼到康熙那邊去了,鄭經到了那個地步,仍然不相信自己的部下,相處了至少十五年以上的部下,反而相信即將被他殺死的明珠。當然,為了保留和朝廷談判的後路,他也沒有真的打算殺明珠。只是讓明珠極為灰頭土臉的回去了。

    在這事情上弄了個大灰臉的明珠回去以後,不但沒有受到任何相應的責罰,反而掙了一支三眼花翎戴上了。這事鬧的。都說頂戴花翎,頂戴花翎,其實並非所有的官員都有花翎可帶的。有的督撫大員,能混個單眼花翎的,也算是極度的恩寵了。花翎這玩意,除了侍衛們帶,領侍衛內大臣帶,就是親王什麼的帶。而能帶三眼花翎的,基本上,除了王爺,就是比較牛的駙馬,這個駙馬的老婆,一般還得是皇后生的。看出來花翎有多值錢了吧,尤其是三眼花翎。明珠這次簡直是撿到了意外的驚喜,他本以為,這次最輕也得弄個撤職查辦什麼的。結果一不留神,還帶上了三眼花翎。這一切都源於康熙皇帝的一個想法,用他自己的話表述就是,「像施琅這樣的將軍,即使不能為朕所用,只要不為鄭經所用,也是朝廷的福分。

    耗費了這樣大的篇幅,不只是為了說明這個三眼花翎有多珍貴,更重要的是,人才難得。21世紀最缺乏的是什麼?是人才。同樣,大明朝缺少的也同樣是人才。人才這東西稀缺啊。要說三條腿的人都不難找,兩條腿的人才卻是稀少的很。在朱由檢見識了在小樹林中凌雲精彩的殺人表演以後,他就堅定了一個念頭。那就是,凌雲這樣的人,即使不能為我所用,也絕不能讓他與我為敵。不!這個人一定要網羅到自己的藩邸才行,這樣的人,是不可或缺的,是朱由檢不可缺少的,也是大明朝廷不能缺少的。

    這一趟的山海關之行,朱由檢是有喜有憂,憂的是終於發現了個可用之才吧,這人還玩了命的非要辭官不幹,卻做什麼閒雲野鶴去。就像自己說他的話那樣,真的是八匹大馬都拉不回啊。悲的是自己的哥哥生命即將走到盡頭,自己雖然和他算不上那麼有感情,畢竟手足之情,不能一點也無動於衷。還有喜,喜的就是,自己在夢中設想過許多次的藍圖終於要實現了,兄長過世之後,這朝廷的擔子,早晚要落在自己的身上。所以,這些複雜的情感幾乎就在一天之內完全加之於朱由檢的身上,一時之間的他,有些無所適從了。

    不過,好在這個八匹大馬都拉不回來的凌雲,已經答應了已布衣身份跟隨自己回京,這就妥妥的了。只要你不走,只要你還跟著我,我就不信我收不了你,是吧。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感之以恩嘛。你凌雲的心也是肉長的,我就鐵了心的對你好,我看你還好意思說不跟我混。雖然說在三國的時候也有過那個關雲長土山約三事,掛印封金的故事,但畢竟當時是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各為其主嘛,現在就一個大明朝廷,你也沒有什麼別的說法啊。所以,這情況,跟關羽的情況不一樣,你跟了我,你保準就走不了。我就有這份自信。

    所以,他隨即說道:「既然如此,凌雲,你現在不是朝廷的官員了,但是你是我朱由檢的朋友,你是為了保護朋友才願意跟我回去的。這份情分,我心裡都記住了。你看,我們什麼時候啟程回京合適呢?」。

    「王爺,事不宜遲,要立刻動身,不過,今日天色已晚了,我看就明晨出發,您和公主也早些歇息,下面,我們還不知道有面對多少事情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