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四十八 不要多想 文 / 塞外白龍

    其實按朱由檢的意思,他是想連夜就走的,早走和晚走區別是很大的,這個消息讓他無心在山海關繼續逗留下去,換句話說,再留下去也沒有了實際意義,他來山海關,也無非就是借個道。現在既然已經如此了,再留在這裡,就是浪費時間了。

    但是凌雲的理由也很充分,在下一場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可能出現的危機到來之前,每一個人,都需要足夠的休息。用來維持自己的體力,有句話說的好,叫做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凌雲其實還有一層意思沒說,朱由檢也沒明白,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這走夜路,萬一有個一差二錯的,護衛不及。更重要的是,凌雲本人,在山海關還有沒完的事情。

    綜上所述,這一夜哪怕是再著急,也得在這過了。凌雲看看朱由檢,覺得他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也就準備繼續說了。其實,在這整個過程中,凌雲都有些不好意思,從一出盛京城開始,到現在,凌雲是一直都沒有客氣,也沒把自己當外人,實打實的一路把自己當成了信王的代言人,來到山海關,還成了劉總兵的實際指揮者。說句不好聽的了,你凌雲算是幹什麼的,幾個月前你還是個小小的火頭軍,驟然之間就升任游擊了。要說游擊這個官職吧,說大也不大,說小呢,還不算太小,不過,公平公正的說,在山海關,即使他是四品武職,也排不上號。

    山海關的總兵官劉鴻先生,是文官出身,朝廷一向是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以文制武。所以,文官的在那個時代的社會地位,要高於同樣級別的武官,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個四品武官寧前道袁崇煥,能指揮好幾位三品銜的參將,他們還一點脾氣都沒有,除了袁崇煥他老人家本人比較狠之外,還是因為他是文官,在邊塞地區,文官的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寧遠大捷以後。即使滿桂升為從一品武官,右都督,但是,還得受三品文官袁崇煥的節制。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總之,不服不行。

    劉鴻先生跟凌雲的案底還不一樣,凌雲是個當兵的出身,別說是四品武職游擊,就算是升到了參將或者副總兵,他也改不了這個案底,當兵的出身,在當初那個社會,通常會被人看不起。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大概是明朝中期吧,除了李成梁和戚繼光他們老幾位,邊疆的主帥大部分都是文官改行干的。這文進士改行殺人,似乎小效率更高,也似乎有了一定的光榮傳統了。比較出名的就是曾銑,袁崇煥。等等。比較不出名的就是歷史上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留下記載的山海關總兵劉鴻。所以,劉鴻從朝廷的都察院二品都御史,調任二品山海關總兵,看起來,似乎一切都沒有什麼變化,似乎很正常。畢竟是平調級別,正二品還是正二品,其實,實際的社會地位已經不知不覺中就降低了。

    皇帝,或者是皇后大人本人,在不久之前,似乎是為了安慰鎮守邊關的劉鴻,也是為了慰勞他做出的成績。山海關雖然還不至於成為銅牆鐵壁,但是至少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為朝廷爭取了時間,積蓄了力量,只此一點來看,劉鴻已經是功不可沒了。所以,朝廷本著有功就得賞的原則,重重的賞賜了總兵大人。不要誤會,絕對不是錢,很遺憾,朝廷現在基本上拿不出錢糧來了,很多時候軍餉都供應不上,怎麼還有那閒錢來賞賜功臣了。沒錢嘛。那只好就賞賜榮譽好了,所以,劉鴻官位上升為從一品,賞穿麒麟服。這在很多人看來,是無上的榮耀,對劉鴻來說,不過只是多了件衣服而已,謝恩歸謝恩,這件不實用的衣服還是被及時的壓箱底了。

    其實還是不實際,武職的從一品,依然不如文職的正二品地位高,有意義。其實還是皇后沒轉過來這個彎,你給劉鴻一身衣服,就不如給他個實際意義上的官銜來得比較實際一些。比如說,總兵還得照常幹著,職位還是照常兼著,然後給個遼東巡撫銜之類的,那就比較好了。不過,這只是我的想法,代表不了皇后娘娘的想法。您問為什麼皇上一直沒發表意見,我只能很遺憾的說,他很忙。沒生病的時候,忙著做木匠活,現在已經病入膏肓了,忙著喝小米粥,而且,很快就應該連小米粥都喝不下去了。

    說起這小米粥來,我就來氣,這小米粥是幹什麼的。孕婦喝了催催奶,平常人喝了保養一下胃口,本也是個好東西。不過,什麼時候,能成為挽救人生命的良藥了,為此,我還專門為了這個所謂的仙方靈露飲去查了本草綱目,事實證明,我實在是想多了,極有可能連這個名字都是霍維華先生本人臨時編出來的。

    好吧,說起來天啟先生就來氣,我們就不不提他了。有傻帽的領導肯定有糊塗的員工。不過,我似乎有點跑題了,往回拉一把,我想說的是,即使像劉鴻先生這樣的一品武職,也不過就是個衝鋒陷陣的差事,何況是凌雲的四品游擊了。在剛才,這眾將雲集的大帳內,四品職銜以上的武職人員,大概也有十五個以上。怎麼就顯著你了呢,剛才是在氣頭上,畢竟自己的兄弟無辜慘死,此仇不報誓不為人。冷靜下來,想想,你凌雲算是幹什麼的。竟然私自調用王命旗牌。

    問題就出在這裡,信王朱由檢全程看著這樣的越禮行為,竟然一句話都沒發。自己這究竟做了些什麼,事情最怕往後想,往後想,就有後怕啊。奶奶個孫子的,這事,現在這位信王爺沒心情。以後成了崇禎皇帝,會不會算後賬啊。

    凌兄啊,你算是多慮了,你看信王那一副離不開你的樣子,他怎麼會找你的後賬。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不讓你走才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