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2卷 崇禎即位,凌雲平倭 第一百四十六章 剛剛開始 文 / 塞外白龍

    朱由檢提醒妹妹,凌雲現在是四品的游擊了,不再是千戶了。其實,無論是四品還是五品,在公主的眼裡無非都是小吏而已,都是無所謂的事情。畢竟公主大人是在北京長大的,地地道道的北京戶口,本人也相當於郡王的待遇。北京城那是什麼地方,扔一塊磚頭能砸死一堆三品以上的大員。凌雲這樣的四品武職,在北京的話,根本就沒有和公主見面的機會,說話的資格。

    但是朱由檢不這麼想,他缺少的是什麼,是人才。只要是人才,肯為大明朝廷效力的人才,他朱由檢什麼好處都能許諾,什麼官銜都捨得給。別說是個四品游擊,只要你凌雲真有那個本事,我就給你提供那個舞台。只要你有本事,就自己去掙你自己的功勳也就是了。只要你能亮出自己的本領,讓我看到實際的效果,我別說一品二品,就算封你個侯爵、國公都沒問題!

    幾個人都互相的見過禮以後,朱芷晴看了一下朱由檢,又看了一下劉鴻和凌雲,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讓他們都迴避一樣。劉鴻和凌雲對視一眼。劉鴻說道,「王爺與公主相逢不易,我和凌雲就先行告退,至於公主今晚的住處,就由小女劉雅來安排,斷然不會委屈了公主。」。

    這半天,凌雲一直都快意恩仇的來復仇,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他也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錯,殺人者償命,尤其是殺害了自己兄弟的人,更沒有理由繼續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是,有死有餘辜的人,就有無辜的人,至少劉雅是無辜的。在回山海關之前,他無數次想過這段問題,劉雅對他的感情肯定是不摻假的。但是自己卻對她,只能有一絲歉疚。所以,這次回關,第一件事情,就是跟他說清楚,免得以後在落下什麼麻煩,第二件事呢。就是拿回自己的竹蕭。

    回關以後,凌雲一直在忙公事,所以也就沒有顧上這事,就是剛才,劉鴻提到劉雅,凌雲的心中輕輕的一震。

    不過,一震之餘。他還是迅速恢復了平靜,「總兵大人說的是,王爺,就此告辭了。」,朱由檢卻說,:「不不,凌雲,劉大人,都不能走。」,他又對朱芷晴說,:「蓮花,你多慮了,我雖然沒有什麼實權,只是個空殼子王爺。但是我怎麼會沒有幾個心腹呢。這位凌兄弟是在盛京城,血裡火裡跟我闖過來的,沒有什麼話是可以背著他的,你就說吧。」。

    雖然凌雲不願意攙和接下來的事情,朝廷是一個大染缸,離核心越近,離機密越近就死得越快,現在的凌雲,只想快點把事辦完,去過那閒雲野鶴的生活。不過,既然王爺這麼說了,他也不能再說別的,只好說,:「王爺抬愛了,您身份貴重,我凌雲不過是邊關一小卒,怎麼敢和王爺論交情呢。不過,既然王爺看的起凌雲,凌雲也不是不識抬舉的人。那我就在帳外等會,隨時聽候王爺的傳喚也就是了。」

    蓮花公主和丁香都是一驚,暗暗為凌雲叫好,心說這個人的心思果然縝密,一心不願意蹚渾水,也刻意的和王爺保持著距離。就像他說的,不敢攀交情。真是個聰明人啊。不過,能做到他這樣子的也是實在不容易的。舉朝上下。誰不知道這位信王是皇上的弟弟,而且是唯一的弟弟,現在和他搞好關係,將來的前途就是不可限量的。朝廷的官員們都擅長燒冷灶,不過,就信王本人來說,即使他是個沒有差事的王爺,他的前途也絕對不可限量。凌雲能故意不接受王爺的主動示好,保持開這一定的距離,也是他的過人之處。

    朱由檢伸手阻攔,「唉,豈有這樣的道理,凌雲,我一直想與你平輩輪交,至於你劉大人,在朝廷是守正文臣,出鎮邊關後,更是國家的一方柱石,我朱由檢是以長輩視之的,不過是因為你們都是臣子,我是王爺,你們或許出自各方面原因,不願意和我走的太近。怕落下藩王結交邊將的罪名,這我也理解,朝廷的規矩嘛。不過,我也大禮不辭小讓,大行也不顧細瑾。所以,你們也無須如何避諱,該避諱的地方,我是明白的,你們都不要走,沒有什麼值得相避的事情。」。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兩人想走也不能走了,早有中軍又搬了了兩把椅子來,讓公主和丁香坐下,但是丁香也沒敢坐。公主和王爺在這裡,豈有自己的座位,不過公主執意要她坐下免得彆扭,最終她還是依從了。

    中軍也聽到了剛才的話,所以他把椅子放下也就出去了,出去的時候,凌雲吩咐,把所以的將士都撤到離大帳數丈之外。不得任何人靠近,總兵大帳的安全,完全無需擔心,有自己負責。中軍雖然不曾親眼所見,但是凌雲在舞劍之間,殺人與無形,連屍骨都沒有留下的事情,他還是相當清楚的。所以,他也相信總兵大帳只要有凌雲在這裡,是會肯定沒有問題的。

    看人都退的差不多了,蓮花公主這才輕聲說道,「哥哥,你可知道,我這次孤身涉險,出京來尋你,究竟是所為何事?」,看著妹妹一臉的凝重,朱由檢也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回答說,:「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私自出京,是因為看不慣閹黨肆虐,再說,我也想去盛京城轉轉,看看那滿洲八旗究竟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我沒想到你會只帶著丁香一個人就敢出京。我想,肯定是北京那邊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了吧,否則,斷然不會如此急切。」。

    「沒錯,哥哥你說的對,不僅是大事,而且是天大的事情,北京城就要變天了!」。朱芷晴說的很簡單,但是此言一出。帳內的幾個人,都嚇了一大跳。北京城就要變天了,難道是那魏忠賢已經不滿足現在的局面,就要謀逆篡位了嗎。

    凌雲和朱由檢,劉鴻三個人,迅速的交換了眼神,他們三人都是這個心思,皇帝危險,閹黨要有所行動了,他們猜的對,卻也不全對。閹黨確實要有所行動了,但是皇帝的危險卻並非來自閹黨,而是他自己的搖搖欲墜的身體。經過長時間的透支,和一群只會用米粥治病的蒙古大夫的折騰,他現在只剩了一口氣了,好在,到現在,他還沒有嚥氣,在朱由檢回京之前,他是不能嚥氣的,不然,這是極度危險的事情,很容易就會被京城的閹黨控制住局勢。

    蓮花公主接著說,:「你們只說對了一半,閹黨確實已經蠢蠢欲動了,但是局面卻還不至於到失控的地步,哥哥你知道,皇上一向是寵信魏忠賢的,不管怎麼樣,魏忠賢為了既得利益,也不會鋌而走險的。所以,現在的情形是,皇上病重,且身體也就快撐不住了。我去叩見過皇后了,她的意思是,請信王哥哥即刻回京,趕在皇上晏駕之前,控制住局勢,早登大寶。」。

    真是一番令人心動的話啊,作為皇上唯一的親弟弟,毫無疑問,朱由檢將是皇位唯一可能的繼承人,這已經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無法改變,也不會改變了。朱由檢的心中止不住的一陣激動,想到太和殿那個位子以後會是自己的,朱由檢的心裡就止不住的心潮澎湃。他曾經不止一次的想過,如果是自己坐在那個位置上,成為執掌大明朝廷一切的皇帝,自己會怎麼做,自己會一改哥哥留下來的所有的弊政。讓大明的江山重新在自己的手裡,煥發它應有的活力,百姓再不會有疾苦。

    然而現在,他激動卻不是因為這個,比較是天啟嫡親的弟弟,即使再和這個皇帝哥哥沒有感情,也畢竟是手足至親,哥哥要死了,自己如果還歡喜著接班的話,那自己的品行首先就是有問題的。所以,他更多是對哥哥的惋惜和無奈。聽到這個消息,他更加急於回京,他想見哥哥最後一面,陪他說說話也好。

    劉鴻也是頗多的感慨,他是在朝廷上不得志,才自動請纓,來山海關做總兵的,這在別人看來,那都是發配邊疆的苦差事,可劉鴻仍然對朝廷,對皇帝十分忠心,時刻心存感激,所以,聽到這個消息,他心中的悲痛也是自然的。不要跟我說這是讀書人的那種愚忠,在那個時代。一個普通的民家子弟,想要登堂入室,必須科舉做官,那官位是誰給的?你總不會覺得應該讓他去信玉皇大帝吧。

    只有凌雲心中是無比的平靜的,心說,這一天,早晚都會來。現在到來,也許都是太晚了,憑歷史對朱由檢的記載,他一定是不會放過這些閹黨的。自己的就擦亮了眼睛看吧,看他怎麼折騰。

    朱由檢,就此開始你波瀾壯闊的一生吧,你哥哥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屬於你的歷史,才剛剛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