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四十六章 皇后張嫣 文 / 塞外白龍

    東廠,明朝大臣們的噩夢。緹騎,就是這個噩夢的執行者。在神話小說裡,有兩個催命鬼,叫做黑白無常,主要的任務,就是勾取人的魂魄。而東廠的緹騎,就是大明朝的黑白無常。

    所謂緹騎,按照百度的說法,就是騎著快馬執行抓捕任務的穿著紅色衣服的公職人員,雖然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緹騎這兩個字,變成了東廠特務的代名詞。

    已經出發了,在路上了。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劉總兵這條命應該是交代了。那就讓他先消停一會吧,我們已經說了太多後宮的事情。那麼,不妨就繞著後宮這個話題再多說幾句。

    有讀者說,這是小說不是歷史解讀。不能總以解讀式的方法來表述,其實我也表示沒有辦法,我總得把一些大概的背景交代清楚是吧。

    天啟(稱天啟皇帝太費勁,一下提到他的時候一律簡稱天啟)回到了宮裡,他很高興,因為自己終於雄起了一次,下令處決為害國家的蛀蟲和奸臣,劉鴻。

    和他的父親一樣,天啟同樣也是個病秧子。清清瘦瘦的,一臉的蠟黃之色,病容明顯。

    他決定去和皇后聊聊天。這位皇后可是了不得,只說一點就足以證明了。因為這個皇后是天啟自己冊封的。有人可能會說,這豈不是廢話嗎,皇后不是皇帝冊封,難道還由得別人來冊封嗎。

    這個話應該這樣說,這個皇后,是天啟本人,沒有聽從魏公公和客奶媽的建議,執意要冊封的。這就很清楚了。前面說過,天啟為了討奶娘的歡心,甚至表示,我要和哪個宮妃去睡覺,完全您來安排,所以,宮裡的女人雖多,都在客氏和魏忠賢的控制之下。

    粗略的算算,天啟大概有十一位有名號的老婆,大多下場不太好,比如張裕妃,段純妃,都是被客氏活活餓死在冷宮內的。再比如馮貴人,只是給皇帝提個建議要罷免內操,就被幹掉了。這些人,完全不掌握自己生命的主動權,皇后是個唯一的例外。

    很簡單,因為皇上很喜歡她。

    天啟元年,一個來自河南的十五歲小女孩進了宮。她叫做張嫣。

    如果有人想知道什麼叫做漂亮,那麼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就是,張嫣就是漂亮的標準典型。古人會說什麼燕瘦環肥,什麼沉魚落雁。我覺得,那都是一種太過於籠統的說法了。

    粗略說一下,明朝選皇后的八條標準。

    第一級是「海選」。在皇帝屆大婚年齡時,派遣宦官到全國各地挑選十三至十六歲之間的良家美少女,從中海選出五千名。這五千人相當於拿到了一張選美「准考證」。皇家則支付若干銀幣作為聘金與路費,令被選少女父母按規定時限送女兒京城應選。

    第二級叫初選。這初選得選擇一個大場子,由太監們把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齡大小排序,逐一察看後,把那些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的少女淘汰。這初選便會淘汰掉一千人。

    第三級叫復選。一般於初選的第二天,這些初選過關的少女繼續列隊,太監們用十分挑剔的標準,仔細察看每人的五官、頭髮、皮膚,當然也包括「三圍」,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即令「靠邊站」。然後就是讓大家自報門第、姓名、年齡等,以考察音色、儀態,淘汰掉嗓音粗濁、口齒不清、儀態欠雅者。如此又篩掉二千人。

    第四級是精選。太監們用尺子細量少女的手足,再讓她們走上幾十步「台步」,看看步姿與風韻。於是,那些腳稍大的,手腕稍粗的,舉止不端的,又遭淘汰。最終留下一千名美女召入宮中繼續參加「考級」。而太監們的使命也至此打上了句號。

    第五級是留宮。分頭安排宮中的老宮娥,將美女們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其體檢的嚴格程度不亞於選「航天員」。通過體檢,確定其中的三百人成為入選留宮的宮女。

    第六級是晉嬪。這三百名留宮的美女,由皇帝的特派專員詳細觀察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是否性格溫柔敦厚,是否具有智慧並且賢惠。據此,再篩掉二百五十人,剩下的五十人便自動晉級為嬪妃。

    第七級是「選三」。所謂「選三」,就是由皇太后或太妃從五十人中選出三個供皇帝欽定。這倒有點類似科舉廷試後張榜的「一甲三名」。以明熹宗選後為例,當年由太妃劉氏親召五十人,「與之款語,試以書算詩畫諸藝」後選定三人,即皇后張嫣,貴妃王氏、段氏。

    第八級是欽定。劉太妃先把張嫣等三人的美態轉告皇帝,熹宗再親自召見三人,直接進行面試。熹宗見著三個姝艷絕倫的美人,真有些左右為難,舉棋不定,便讓趙選侍決斷。趙建議定張嫣,於是欽定張嫣為中宮皇后,王氏封為良妃,段氏封為純妃。是年,張嫣年方十五。

    最後說一下,為了防止費勁,以上八條是我直接在描寫明宮的書裡直接照搬來的,屬借鑒,非抄襲。

    看得出來,按照這個標準來進行海選的話,能最終留下的幾率是多少。然而,張嫣成功通過了,並最終留了下來。

    時間繼續回到天啟元年。客奶娘闖進皇帝的寢宮,跪在地上就開始哭天抹淚。天啟很是鬱悶的把奶娘扶起來。「奶娘這是怎麼了?」。

    「河南待選的妃子張嫣,其父張國紀本不是什麼良善之輩,我已經決定,發放些銀兩,妥送她回鄉也就是了。」。奶娘終於說出了自己的來意。

    天啟似乎並沒有聽明白他的話,他淡淡說道,「您說的是河南的張嫣,太妃已經下令,明日由禮部頒發金冊金寶,冊封正宮皇后。」。

    客氏感覺有迎頭一棒子的感覺,她再次使出自己的絕招,哭,大哭,哭出了自己的花樣,「繞床而哭」。天啟在床頭,她就哭到床頭;天啟在床尾,她就哭到床尾。

    然而,天啟沒有妥協,他不想得罪奶娘,也不願意送走張嫣。看來,只能委屈一下奶娘了。你有砌牆術,我有過牆梯。奶娘,對不住了,任你千哭萬哭,我只好就當成聽不到了。

    張嫣就此成為皇后,她後來在歷史上的名聲很好。史稱「懿安皇后」。有了這個小插曲,也就有了張皇后和魏忠賢,客氏的解不開的過節。

    入宮封後那年,張嫣十五歲。可是在宮裡,時刻充滿著你死我活的皇宮裡,沒有人因為你年紀小就會照顧你。張嫣自己知道,魏公公和客奶娘一刻也不會放棄對自己的打壓。因為自己永遠不會和他們同流合污。

    皇上做木匠活之餘,喜歡和自己的大老婆去聊聊天,天啟去了皇后的宮裡,發現皇后在看書。天啟本人是不看書的,因為看不懂。皇帝好奇之下,問,:「梓童看的什麼書呢?」。皇后回答:「《趙高傳》」。天啟默然無語,離開了皇后寢宮。

    他雖然不喜歡讀書,卻知道趙高。他也知道,張皇后所指的這個趙高,到底是誰。他不能做出答覆,也不知道如何做出答覆。因為,魏忠賢和客奶娘,實在是能讓他可以覺得舒服的兩個人。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魏忠賢的耳朵裡。他決定報復。此時,張皇后恰好懷孕了。客奶媽很是熱心的安排人去給做了按摩,於是,皇后小產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懷上孩子。

    此仇不共戴天!失去孩子的那一刻,張皇后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讓客氏和魏忠賢,付出應有的代價。

    事實證明,即使沒有孩子,張嫣依然是天啟最喜歡,並且最終信任的人。是這個原因,最終讓朱由檢登上了帝位,成為後來的崇禎皇帝。也是這個理由,把在鬼門關上轉悠的劉總兵給拉了回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