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特種兵

第1卷 小將出道,收復遼東 第四十五章 劉鴻命運 文 / 塞外白龍

    用了很大的篇幅來介紹了明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的爺爺,還有他的父親。下面似乎還應該介紹一下對他生命產生決定性影響的兩個人物。一個就是奶娘客氏,另一個就是權傾朝野炙手可熱的九千歲魏忠賢。

    奶媽就不用說的太細,據說是個妖艷的沒法說的女人,據說是保定府侯家村村民侯二的老婆,具體年齡不詳,據說十八歲的時候,就生了第一胎。同時被選入宮中,成為天啟皇帝乳母。

    當時的天啟帝,還不是什麼皇太孫,也不是什麼天潢貴胄,他只是朱常洛的兒子,一個失學兒童,一個生下來就得活著憋屈的人。因此,選為朱由校的乳母也並非什麼太值得高興的事。

    人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時來運轉了。萬曆四十八年,朱常洛順利即位為明光宗,身為長子,朱由校從事實上獲得了繼承人地位。

    最讓人怎麼想都想不明白的事情發生了,按說,乳母的責任就是餵奶,等到所哺育的皇子斷奶了。也就該收拾收拾拿工錢走人了。似乎客氏沒有這個走人的打算,因為朱由校斷奶了,她沒有走。朱由校成年了,他仍然沒有走,直到朱由校當了皇帝,她還是穩穩當當在宮裡住著。

    冬天有碳敬,夏天皇宮專有為她消暑的冰塊儲存著,出入宮禁坐著三十二人抬的大轎子,長驅直入一點不見外。相比之下,那些朝廷大員,甚至內閣的大臣們都寒酸了許多,不管幾品大員,進皇宮也別想乘轎,溜躂著走吧。

    寒窗多少年,官場拚殺多少年,好不容易熬出來了,回頭看看,自己的待遇甚至遠遠不及一個保姆,真正是豈有此理了。

    豈有此理的還在後面,天啟二年,天啟皇帝結婚了。可以說,這是極大的喜事,宮裡宮外的忙活的不行,都喜氣洋洋的。事實上,不高興的人,只有一個,這就是奶媽大人,客氏。

    史載。「客氏不悅」。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皇上結婚,奶娘不悅,很容易被人猜想,這裡面有什麼值得說道的東西。而「不悅」之後的事情,更是從一個側面驗證了這一點。天啟並未生氣,而是找到這位奶娘,拍著胸脯表示,「您呢也別生氣,以後這麼著,你安排我去哪過夜,臨幸哪個嬪妃,我完全聽你的指揮,你看這樣好不好。

    豈有此理,真是豈有此理了!

    作為本書作者,我也是一個對已經過去的歷史有些小小憤青的發燒友,可是歷史就是歷史,過去了也就是過去了,無法改變,也無力改變。畢竟我不能穿越回過去的時代。

    我不可以,但是凌雲可以。他也許會幫我完成一些探索和改變。

    再說說魏公公吧,此魏公公不是山海關監軍太監魏全孝,而是他的乾爹大人魏忠賢。很久很久以前,這個魏忠賢還不叫魏忠賢,而是叫做李進忠。

    滄州肅寧人。肅寧,現在還叫肅寧。現在的發展狀況如何不清楚。但是從前,經濟情況確實不佳。

    經濟不發達是大背景,踏實的種地過日子也就是了。偏偏這個李進忠不是個安分的人,他游手好閒,好賭好嫖。為他說一句公道話,人家魏公公還真不是沒見過世面沒見過女人。在他狠下心挨了那一刀之前,他曾經轉悠遍了大小妓院,那也算得上是風流陣裡的急先鋒了。

    人哪,有幾樣東西實在是要不得,酒色財氣。這四樣,是既傷身,又傷財。偏偏這四樣,就被魏公公佔了個全面發展。

    魏公公實在是個好賭的人,然而也實在是個賭運不佳的人,這麼些年了,愣是沒贏過錢。這點家當也輸得差不多了。沒錢怎麼辦,想辦法。自己不是還有個老娘嗎。讓她改嫁,給自己掙點彩禮錢。

    過了些日子,這點錢也花完了,想了想,自己還有個女兒,長得還算不錯的,也就賣了吧。

    他的老婆,實在是個聰明人,在女兒賣掉後不久,就收拾東西回了娘家,這實在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因為如果她不走,等這點錢再賭完了,下一個被賣的無疑就是她。

    房子早就賣了,娘和閨女也賣了,老婆也跑了,自己還剩下點什麼呢。被一群人圍著要賭債的魏公公忽然想到,沒錯,自己身上還多了個什麼東西,只要把這個東西捨棄了,還能有錢花。

    這個東西是什麼,不說大家也都明白,也就不多說了。現在的魏忠賢,當年的李進忠,以大無畏的精神,揮出了那一刀。最終,成功進入宮中,慢慢的混到了現在的位置。

    所謂的大無畏精神,不是說他能狠得下這個心,是說他的自我閹割技術實在是不錯,因為這種手術,一般都是專業人員來做的。想想看,在男人的身上摘除一個器官,還是要害部位,稍不留神就能要命。而魏公公在沒有任何人幫助,沒有什麼醫療條件的前提下,就這麼自己割了,還奇跡般的活了下來。

    無語,真的是無語。只能說,他的命大。

    他一直是個賭徒,但是賭錢不合適。賭命,他贏了個頭彩。他幹掉了自己的老上司王安,幹掉了自己結拜兄弟魏朝,和客氏結成了對食關係,成為事實上把持朝政的第一號人物。

    差不多也就介紹到這裡吧,一個太監一個奶媽,本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偏偏就在那歷史的大背景之下,順了風,得了勢,倒騰出一些大動作。偏偏就影響了朝局影響了社會。

    但是小丑終究是小丑,由著他們蹦躂,也蹦躂不了多高。

    不過現在,魏公公還是風頭正勁的時候,他躥騰皇帝上朝並非是要把自己好不容易騙來的權力還給他。而是他想接著皇帝的名義,為自己的乾兒子幹點事。

    魏全孝的奏折和私信都很快到了北京城。魏忠賢想過以後,覺得自己下手黑了劉鴻,似乎不太合適。比較他是邊帥,輕易對他下手的話萬一弄出個病變,就不好收場了。

    還是那句話,階級敵人亡我之心不死。魏忠賢很快就想到,自己說話不好使,皇上說話還不好使嗎。不管是劉鴻,還是他手底下那八千子弟兵。那不都是大明朝廷的人嘛。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是聖人的規矩,劉鴻既然自認是儒將,就給他一個儒家的說法吧,看看他還有什麼話講。

    地點,金鑾殿。

    大臣們終於見到了皇帝,這樣的概率在天啟帝即位以來,實在是比較破天荒的事情。比中彩票的幾率還要小一些。

    文東武西列立兩旁,大家都弄不明白,是不是這位天啟皇帝朱由校準備勵精圖治了,這樣的概率比他上朝的概率還小,幾乎不是零,而是負值。

    天啟帝一直以來,都是個沒什麼脾氣的人,然而這次,他實在是怒了。出離的憤怒了。他真是想不到,有一個叫做劉鴻的山海關總兵,竟然是如此的十惡不赦,如此的罔上欺君。

    放縱屬下投敵,自己居中接應,對朝廷派出的監軍也不放在眼裡,要不是魏全孝聰明機靈,恐怕山海關現在已經被後金擊破了。山海關一丟,整個遼東就算全部淪陷了,再換句話說,北京城就岌岌可危了。這筆賬。朱由校算的出來,所以,這個劉鴻,必須死。

    大臣們唯唯諾諾,這很正常。天啟六年冬,此刻的朝廷內外,已經多是魏公公的人了。別指望他們來挽救劉鴻的命運,他們只會添油加醋的說幾句聖上英明神武,劉鴻罪該萬死之類的話,來證明天啟皇帝大人專門為了這個事情上一次朝是多麼的正確,此事,似已板上釘釘。

    照這樣發展下去,唯一一個結果就是,劉鴻死定了。

    一道聖旨將傳向山海關,宣判了對劉鴻的最終判決,此判決由大明帝國最高領導朱由校公佈,在法律上,已經生效。劉鴻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押赴山海關城外,斬決!

    宣佈完這事,皇帝大人急匆匆的走了,因為前方等待他的,還有似乎永遠都忙不完的木匠活。

    東廠的緹騎就此出發,目的地:山海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