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英雄無敵魔法門之眾星傳說

正文 第八章 節 吾生也有涯 文 / 照見五蘊皆

    第一次旅行,對青少年成長期的言羽來說十分重要,形成了他後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後來工作和生活中,他果然也走遍了千山萬水,收穫頗豐。

    而且峨嵋山轎夫和挑山工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也影響到了言羽,他們那種在山林之間溫潤清新的空氣中、在泥土花草間芬芳自然的氣息裡,用力勞作、盡情呼吸,那種投身天地間,人與天地合,徜徉自在,沉浸其間的感覺,讓久居城市,整日沉迷於書捨的言羽,也得到了久違的寧靜,和一種別樣的快樂。

    初高中其實是人生成長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很多人的叛逆和轉型期。

    夢想總在讀書時代。

    很多人的人生夢想,其實就是在初高中時期形成的。

    而經過了峨嵋山的人生第一次旅行,言羽已經能夠理解同學阿望的夢想,理解為什麼阿望立志要當一個徐霞客一樣的遷客騷人,遊俠義士。

    這不禁讓言羽想起了自己讀到的一句英文詩:

    somebirdcouldnotcaged;

    theirfeathersarejusttoobright.

    有些鳥兒,注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

    因為它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而阿望和言羽,無疑就是這樣的鳥兒,他們的夢想,從小就已經在幼小的心靈中那一片無比廣闊的藍天中翱翔。

    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甚至哪怕只是在心裡想一想,你也會感到一種無上的幸福。

    而為了夢想,人們可以咬牙堅持,不怕吃苦,身體再苦再累,心裡也覺得幸福。

    言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從小就不怕吃苦。

    在老家還有在峨嵋山旅遊時,言羽都見到山裡人背的大竹筐,又叫大背簍,像個扁圓型的大喇叭,口大底小,用竹條層層編製而成,十分密集,縫隙小得可以裝沙土也不會漏。從底部到中間,還繫著兩條背帶,人們背著它負重上山,可以盛裝很多雜物和農作物等,比手持重物要輕鬆很多。

    而在城裡,言羽也經常見到農民工使用它。農民工將兩條背帶掛在雙肩之上,裡面裝滿沉重的沙子,石頭,水泥,磚瓦等。

    後來言羽也跟著搬家工人,學會了用大背簍搬閒散物件之類的東西,省時省力,十分方便。

    言羽家裡就有一個大背簍,搬東西時經常用到它。

    言羽還從小喜歡看爸爸修電器修車修水管什麼的,從小就喜歡搗弄爸爸的各種工具,自己也會修修自行車什麼的節約錢,能省下來不亂花的錢,絕不亂花。

    因為家境窮苦,言羽從小缺乏營養。小時候因為有了妹妹媽媽又讀書實在養不起,就把言羽抱回老家去餵養,結果因為農村人無知,不知道奶粉怎麼用,一包奶粉竟然一兩個月都沒喂完,言羽差一點被養死掉了。

    後來言羽讀書時,又經常省吃儉用,通過剋扣伙食費省下錢來租書買書、玩電子遊戲,所以一直到初中畢業,言羽的個頭都極為矮小。

    中考剛結束時,初中畢業了,言羽的個子都還很矮小,才一米四九,不到一米五。

    不過言羽經常鍛煉,身體很好,大家常說言羽「瘦是瘦,有肌肉」。

    而且言羽的球類都打得特別好,無論乒乓、籃球、足球、排球,甚至連檯球,也因為常跟斑蝥等人偷偷出去玩,打得也不錯。

    因為言羽個子矮小,以前每次打籃球的時候,初次交鋒素不相識的人,都會很驚訝言羽這麼個小的個兒,竟然除了能中投遠投,居然還可以在無比高大的後衛面前直接上籃得分。

    其實很多事情僅僅是因為熟能生巧而已,只要你願意學,多練習,世上就沒有多少學不成的事。

    小時候言羽跟爸爸媽媽512煉鋼廠裡的工人們一起打籃球,學到了不少秘技訣竅,比如有人追擊和封蓋時,上籃用打板反彈擊打籃球架上木板的小黑框,比如直接投空心進籃筐容易很多。

    中考結束後,因為放鬆了,不再學習了,每天光是玩,天天開開心心,吃得又好,言羽積壓多年的身體,一下子爆發成長了,暑假裡短短幾個朋就竄了20公分,長到了一米六幾。

    高中再打籃球時,以前總是被別人蓋帽的,現在終於也有機會可以給別人蓋帽了。

    言羽從小膽子很大,喜歡結交朋友,喜歡從廣大勞苦大眾和勞動人民身上學習領悟生活的智慧和樂趣。

    以前住在512煉鋼廠裡統一的宿舍樓裡時,樓後面有一大片採石場,有很多工人,總是不知疲倦地用右手的大鐵鎯頭敲打左手的堅硬鋼條,把白色的巨大岩石打磨成一塊塊長方形的條狀大石塊,有些石塊表面還刻意敲打出一道道平行的傾斜條紋。

    言羽結常和陌生的鋼鐵工人、建築民工、清潔工、農民搬運工、採石民工在一起,趁他們休息抽煙的時候,聽他們擺龍門陣講故事,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有人抽老式的旱煙,那種老頭子手握著煙頭深吸一口的樣子,看上去很陶醉,很舒服。

    言羽很喜歡和勞動人民在一起,他們那種工作時很累很苦但很認真,而休息時很開心很幸福的生活方式,那種平和寧靜、樂觀開朗的內心精神狀態,讓言羽覺得很舒服。

    而自己的爸爸媽媽雖然都是知識分子,但也都上過山、下過鄉,當過農民當過翻沙工,所以言羽和這些人都感覺很親。

    言羽身體很棒,能吃苦,而且很愛鍛煉身體,一直希望自己能再長高長壯些,一直覺得體力勞動能出點兒汗是很舒服很愜意的事,所以從來沒覺得體力勞動者有什麼不好。

    言羽覺得,孟子所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說法,或許有失偏頗。

    因為在他看來,像自己這樣,從小節儉慣了,沒有太多的物質消費要求,只要有一技傍身,就足可以衣食無憂,走遍天下也能活得開心幸福,比起自古那些文人墨客,為了爭個一官半職,勞心費神,勾心鬥角,尚不可得,何苦來哉?

    正如李白的詩中寫道,與其勞心費神,苦苦追求名利,還不如散發弄扁舟,當個峨嵋同的轎夫或者船夫輕鬆自在呢: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讀書時,老師常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鼓勵學生們要「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刻苦學習。

    老師們常說,「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一定要認真讀書,才能考上好的大學,有了好的學歷,才有機會找到好的工作,以後才能有榮華富貴,飛黃騰達,才能有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等等。

    然而初中畢業拿了班裡第一,假期外出旅遊以後,言羽才發現,很多勞動人民,其實並沒有機會讀書,但是他們非常純樸,也非常快樂。而人的很多快樂和幸福,其實是和學歷和成績無關的,比如似乎不需要太多的錢,甚至根本不需要錢,就可以享受到旅行的樂趣。

    比如初中時結識的忘年交,一位流浪漢叔叔,常人眼中的老叫花子,但是在言羽眼中,卻非常有魅力。他雖然得了癌症,卻把錢財都留給家裡,自己身無分文,就外出遊歷。

    雖然重病在身,卻遊歷四方,每天還堅持鍛煉,打太極拳和動靜相生五禽戲。在長年的旅途跋涉之中,他的身體反而慢慢地好了,沒有任何不適了,而且活得非常健康快活。

    從他的身上,言羽領悟到不少人生的道理。

    回想起以前爸爸教過,爺爺說過的話,國家都講「德智體」,而言家更講究「體德智」,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就像那些千千萬萬的勞苦大眾挑山工一樣,其實思想品德不用多麼高尚,只要自己身體好,能健健康康地活著,就能幫助別人,回報社會,能不給家人和社會添負擔,這比那些空有夢想卻沒有身體去實現的病號空想家要好得多了。

    而如果身體垮了,就算書讀得再好,真的有用嗎?

    比如那個流浪漢,原來是湖南大學的高材生,在社會上工作得很好棒,但是因為常喝酒得了肝癌,工作也丟了,老婆也跑了,父母兄弟也照顧他照得實在累了,他不想再拖累家人,就離家出走,外出獨自遊蕩。

    只因身體垮了,所有的理想抱負,無論千鍾粟、黃金屋、顏如玉,豈不都化作了黃粱美夢,水中泡影?

    其實中國人重文憑,重學歷,早已有之,隋唐時候就有例子。

    唐高宗時期,有個叫薛元超的中書令,也就是宰相,很有才華。唐高宗曾說過,中書有了薛元超,其他人也就多餘了。薛元超這樣一個如此成功的人,有一回卻對左右說,我雖貴為中書令,卻有三樁遺憾:

    「第一,不是進士出身;

    第二,老婆不是貴族出身;

    第三,不能參與編寫國史。」

    因為薛元超在朝當官,是承襲父親勳位,是頂職上來的;所以他因自己不是科舉出身而耿耿於懷,哪怕做到宰相也嫌不夠。可見學歷的位置,在中國古代天下人的心目中有多重!

    而且不僅做大臣的如此,甚至皇帝也有這種心態。

    隋朝雖然腐化,但它開創了科舉取士的歷史,並將其擺到了中國歷代很高的位置。

    隋煬帝曾對大臣說:「我的學識才華,不比你們差,哪怕參加科舉考試,也能奪第一名的。」話這話的心態,似乎沒拿到科舉的文憑,連做皇帝都氣短,可見古人心目中學歷有多重要。

    而在言羽看來,這些都是不必要的。

    從小到大,言羽一直都有一個疑問,就是大家都這麼看重狀元看重第一名,其實第一名真的有那麼重要嗎?一個班裡同學那麼多,很多成績的不好的同學,身上都有很多優秀的品質讓言羽喜歡,但是最終能拿第一名的,僅僅只有言羽一個,難道這些朋友,就都值得老師那樣經常有事沒事地批評痛罵嗎?

    中國傳統教育把學歷看得太重了,似乎人的美好前程、快樂幸福,都必須要維繫在這小小的一紙學歷之上,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言羽覺得用流浪漢就讀的湖南大學來對比,這個事就很清楚。其實中國近代兩位偉人,**和蔣介石,都沒有上過真正的大學,用現代人的觀點來看,就根本沒有文憑。

    **是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的,而蔣介石則是在陸軍速成學堂修學的(他還冒充是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的,可見他對學歷也十分看重)。

    他們都只接受了中等教育,沒有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他們卻都能在中國的政治、軍事和歷史舞台上佔有極重要的一席之地。

    而**可以橫渡長江的健康身體,正是他所有一切功勳的基礎,如果他身體不好很早死掉了,又怎麼可能有後來的建國立業?

    這個道理,可惜流浪漢叔叔的爸爸媽媽沒有教過他。他後來重病,雖然領悟到了,也看破了生死,但可惜晚了些,事業家業都丟了,人生也有了殘缺。

    不過流浪漢那種以天地為家,恬淡寧靜,以苦為樂,自強不息的流浪生活方式,卻也讓言羽開了眼界,十分佩服。

    很多年以後,言羽都還記得,清秋的傍晚,在郊外的河邊,流浪漢伸出手來,對他說:「你看,手心上是天,手背下是地,握緊了拳頭,就是你自己。不靠天,不靠地,關鍵還是要靠自己。」

    還有流浪漢側身仰望蒼穹,對言羽說道:

    「古人曾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件事現在我都可以說是已經做到了。『朝聞道,夕死可矣』,正是『海到無崖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這輩子其實我已經再沒有什麼大的遺憾。」

    當時流浪漢叔叔那一份悠然自得,卻暗中豪情萬丈的話語,一下子就印在了言羽心間,久久難以忘懷。

    在言羽看來,孟郊的《勸學篇》,立意就比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要好一些,其實正如勞動人民的幸福一樣,人生的快樂幸福,並不是一定要與學歷與功外利祿相關的,讀書並不是為了學歷和功名利祿,而是為了掌握知識,領悟天地自然的大道,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任何事情也必須通過學習,通過自己去實踐,才能提高自己的才能,才能更好地領悟世間大道,享受幸福的生活。

    老師常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言羽後來認真查證了,其實這句話,出自《莊子?養生主》,原句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意思是說,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會失敗的。

    言羽後來多年以後從事慈善扶助在幫人助人找到幸福方向的過程中,才慢慢領悟到,其實這句話潛藏的意思是,人要用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要學會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精力,用在更適合自己的地方,去學習喜歡和擅長而且有助於他人的事情上,而不要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總想把什麼都佔全,刻苦努力去追求那些其實本不可得的東西。

    因為父親是考上四川大學,改變了命運,從農村跳到城市的,言羽小時候很想讀大學時也報考父親就讀的四川大學。

    然而經歷了第一次旅行之後,言羽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多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決定以後大學不讀父親的川大,而要報考外省的大學。而且一定不要只看重學歷,貪圖名聲名利,而要珍惜幸福的讀書時光,讀取自己喜歡的專業,度過真正幸福美好的浪漫一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