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英雄無敵魔法門之眾星傳說

正文 第三章 節 春江花月夜 文 / 照見五蘊皆

    《春江花月夜》,只聽名字就很美,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張若虛。

    言羽覺得,張若虛的名字取得好,虛懷若谷,若有若無,虛無飄渺,若隱若現,不僅他的生平事跡少之又少,而且他的詩作也長期湮沒無聞。

    後人研究,在唐代,似乎沒有張若虛的詩集傳世。從唐至元,他的《春江》一詩幾乎無人所重。今存唐人選唐詩十種、唐人雜記小說,宋代《文苑英華》、《唐文粹》、《唐百家詩選》、《唐詩記事》,元代《唐音》等唐詩選本,均未見其詩作。不僅唐詩選本無載,而且在由唐至明的二十餘種詩話中也無一字提及。最早收錄他的《春江》詩的本子,是宋人郭茂倩的《樂府詩集》卷四十七,共收《春江花月夜》同題詩五家七首,張若虛一首也在其中。然而這僅僅是作為樂府宮體詩收錄的。直至明人楊高柄《唐詩正聲》選本,仍然沒有把他的詩選在「正聲」之列。

    不過幸運的是,張若虛的《春江》詩總算有宋人郭茂倩收於樂府,從唐代保留下來了。是金子,總有機會閃光。他的這首長詩傑作,一直等待了千年,命運才開始扭轉,漸漸為人所知,被人所賞。

    明嘉靖年間,李攀龍選編《古今詩刪》收錄張若虛的《春江》詩以後,萬曆年間的三種選本《唐詩所》、《唐詩解》、《唐詩歸》,崇禎年間的《刪補唐詩脈箋釋會通評林》七言古詩、《石倉歷代詩選》,明末成書的《唐詩鏡》都選錄了此詩。

    最早提及張若虛及其詩的詩話,是成書於萬曆年間的胡應麟《詩藪》。及至清代,張若虛的詩聲似乎更好些,有關唐詩的重要選本,如成書於康熙年間的季振孫《唐詩》、徐增《而庵說唐詩》、《御制全唐詩》,成書於乾隆年間的沈德潛《重訂唐詩別裁》、管世銘的《讀雪山房唐詩抄》等等,都收錄了他的《春江》詩,有的還附錄有關此詩的評論。

    其實張若虛與唐代賀知章、張旭、包融齊名,號「吳中四士」,當有很多優秀的作品,但世間流傳下來的詩,卻僅有兩首。除了這首後世廣為流傳的《春江花月夜》,還有一首小詩《代答閨夢還》,餘下的詩,都在漫長的歲月中散失了。

    言羽很喜歡張若虛的詩,詩中抒寫了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和詩人名中『若虛』的意境十分相符。

    其實詩是人生世相的返照,每首詩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像兩個要素。而被清人王閻運稱之為「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的詩人張若虛,竟以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蓋全唐,贏得了他在文學史上的一席之地。

    聞一多先生曾給這首詩以極高的評價:「在這種詩面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瀆褻。」又說「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其實《春江花月夜》這一詩題,原本是樂府舊題,是寫艷情的「宮體」詩,相傳為陳後主所創,本非張若虛首創。自古有無數詩人以此為題寫過詩,隋朝以及初唐時期有人仿作,並逐漸將其改變為寫景詩,但仍為五言短篇。

    可是,這一舊題到了張若虛手裡,突發異采,獲得了不朽的藝術生命。

    時至今日,人們甚至已不再去考索舊題的原始創製者是誰,而把《春江花月夜》這一詩題的創作歸屬歸之於張若虛了,足見此詩影響之大。

    詩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常有佳句。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集中凸顯了五個傳統意象,即春、江、花、月、夜正面與背面的雙重意蘊,並將其精巧而和諧地編織在一起。

    全詩以月為紐帶逐層描寫,以暗含的熱烈而真誠的『情』總領全篇,有著深厚、典型的中國傳統儒釋道文化底蘊和美學價值,蘊含著人文關懷的因子,通過對生命、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生動、自然、立體、傳神,融美景、哲理、情感於一體,創造出了優美、深美、淒美、情景交融的絕美意境——禪境,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宇宙觀藝術化地表現出來,從而使整個詩歌畫面空曠、形象鮮明、神秘深遂、意境高遠,使作品有別於傳統的言情題材,格調更高一籌。正是這種清幽絕美的意境,使其富有獨特的魅力,成為古詩精品中的精品。

    黑格爾曾經說過:「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而作者借用了春、江、花、月、夜五種虛擬的藝術化背景來襯托,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於一體,表現出宇宙的無限、神秘和人世間的有限、渺小這種憂患意識,把讀者帶進一個澄澈空靈優美邈遠的意境之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美不勝收。

    言羽眼中,《春江花月夜》既非傳統意義上的閨怨抒情詩,又非單純描繪自然山水的景物詩,更不是純粹抒發人生感慨的哲理詩。但是詩文背後蘊含的深刻的中國文化底蘊和唐宋時代背景,投射出了全人類生命成長所面臨的共同的困惑。

    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宗法社會是非常講求家族人倫親情的;封建社會同時也是一個農業社會,人們的家族意識和親情觀念是極其濃厚的。到了唐代,文人們在建功立業思想的鼓舞下,紛紛走出家門,尋求建功立業之路。

    而要建功立業,就要外出交遊,就要結交權貴,尋求權貴的舉薦。人說「朝裡無人難做官」,像杜甫,兩次參加科舉,因無人舉薦,均以失敗告終。後來他就四處奔波,「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結交權貴,以求舉薦。

    那時候交通不便,外出郊遊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仕途勞苦,在外奔波,時間長了,自然就產生思鄉思親之情。因此,唐代許多士人心中一方面懷著建功立業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情結,兩者又很難調和,這必然引發詩人強烈的內心衝突,在「建功」與「思鄉」的天平上,有時是建功的一邊重一些,有時是思鄉的一邊重一些,而在漂泊途中,這天平就自然向思鄉一邊傾斜了,那麼這首詩又是怎樣抒寫思鄉之情的呢?

    以下不妨一起細細品味詩中的妙韻。

    春—江—花—月—夜,五個字代表五種意象。全詩緊扣這五個字來寫,但又有重點,這就是『月』。

    『月』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藝術靈魂;而該詩的藝術魅力與成就,亦主要有賴於『月』意象的成功運用。詩中「月」意象暗含時間意蘊,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效果。從時間上說,寫了「月出—月懸—西斜—月落」四個階段作者的不同感受,詩人從『海上明月共潮生』寫起,一直寫到『落月搖情滿江樹』,概括了前一天的夜幕初臨到次日清晨的曙光乍現,概括了完整的一個夜晚,這是一條很明晰的線索。

    而從結構層次上說,全詩暗分為三層,一是繪江月之景、二是闡人生之理、三是抒相思之情。

    第一層先從景物寫起。

    前兩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開篇入題,有春、有江、有月,有月就有了夜,描繪了一幅春江潮漲、江海相連、月潮共生、江天一色、波瀾壯闊的畫卷。

    要特別留意的是詩裡沒有用升起的「升」,而是用了生長的「生」,這字很妙,賦予了明月和海潮活潑潑的生命,寫景中滲入了詩人的主觀想像,體現了古代文人對月的特別感情。唐代詩人好像對這個『生』字情有獨鍾,如張九齡在他的詩作中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句子、王灣也寫過「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可謂一字一境界,著一『生』字,境界全出。

    第三四句:「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月光皎潔,波光閃爍,這空靈迷濛的景象本來就已經很美了,但作者還要把我們帶到目力所及之外,展示一幅想像中更美的景象:視角由近及遠,不管千里萬里,潮水走到哪裡,月光就跟隨到哪裡,哪一處春江沒有月光的閃耀呢,真是春江帶月,月隨波轉,一望無垠。這和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文學的魅力也在於此。

    接下的四句:「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由江寫到花,由花又回到月,用其它景物來襯托月光的皎潔。「芳甸」就是生滿鮮花的郊野。「霰」是雪珠。「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是說江水繞著生滿鮮花的郊野,曲折流過,明月隨江水而來,把它的光輝投到花林上,彷彿給花林撒上了一層雪珠,「空裡流霜不覺飛」,因為月色如霜,所以空中的霜飛反而不能察覺了。「汀上白沙看不見」,是說在潔白的月光之下,江灘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在這裡作者雖然寫的是江流、花林、白沙,但無不暗含『月』的存在:月照花林,那花都好似潔白的雪粒;黃沙在如霜的月光籠罩下,變成了白沙。

    以上是第一層,主要描繪月下春江、江上明月的景象,突出寫了「月之色」。景物壯闊、空靈、朦朧而又眾星捧『月』,飽覽這一幅美景,留於心間的似乎只有一輪明月,「春、江、花、夜」都作了「月」的陪襯。

    古代士人,有一顆敏感的心靈,所謂「臨風落淚,對月傷心」。自從有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句話後,流水就成了年華流逝的象徵,似水流年,光陰和生命彌足珍貴。而望月,則更是古人闡發人生哲理的難得契機。月的永恆與人生短暫,兩相對比,自然使人要思考人生的大義和生命的價值。

    接下來的兩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看似寫景,實則是向第二層人生闡理的過渡。詩眼全在一個「孤」上。整個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色,彷彿被淨化了似的,此時,孤獨的作者站在這一輪孤月之下,口內悱惻的低吟,心頭婉轉的情懷,自然只有對月發問了: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在這江畔,是哪個漂泊異鄉的遊子最初看到了這輪明月?明月又是何時照著第一個遠離故鄉的遊子?這既是一個天真稚氣的問,又是一個深沉的問,也是一個永無答案的謎。追問當初誰第一個見到了這一輪孤月,江月照著的第一人是誰,表面上看毫無意義,有些幼稚。但要反覆琢磨的話,就會發現,這又是一個深沉的發問,發問中蘊藏著無限的玄機,有著人類曠世的孤獨。

    是人先發現月,還是月先照亮人,這是一個永無答案的謎,探尋這個問題,就像世人喜歡追問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

    關於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的問題,言羽和萬敏也曾有過一場深刻的討論。

    少年時,除了研讀詩文,常常和夥伴們交流學習心得,討論世間最美妙的數理。

    言羽覺得,萬敏在數理方面極有天賦,言羽一直希望萬敏有朝一日,能拿到比諾貝爾獎更難拿到的數學菲爾茲獎。

    但是在語言和藝術等方面,萬敏生來就有很大的缺陷,很簡單的語文和英語,萬敏卻常常在低分線下徘徊。

    關於雞和蛋的問題,言謹和萬敏最後討論的結論是,最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真的是太搞笑了,答案其實再簡單不過了,除非定義有雞不是卵生的而是類似於像孫猴子一樣是由石頭生的,否則肯定是蛋生雞啊。

    為什麼呢?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界定什麼是蛋,什麼是雞,什麼才算是第一隻雞。

    首先要承認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所有雞都是卵生的,卵也就是蛋。不管具體從哪一天開始,不管具體是哪一隻動物被首先稱作是世界上第一隻雞,這隻雞一定是從某個蛋裡孵出來的,無論孵化它的究竟是個什麼卵蛋,無論這個蛋是不是叫「雞蛋」,但無疑第一隻雞肯定是蛋生的。

    所以肯定是先有蛋,後有雞;而自從有了第一隻雞以後,它生了蛋才能被叫做「雞蛋」,那麼所有在它之前有的蛋包括孵化出它的蛋,都不可能是它生的,也就是說,不可能是雞先生蛋,不可能是先憑空有雞,然後雞先生蛋,再蛋生雞。一定是有蛋先於這隻雞,孵化了這隻雞,才有了雞這個物種,才有了「雞蛋」。

    和雞蛋問題無休無止一樣,後世的詩人,仍然無窮無盡地發出類似張若虛問月的疑問。

    李白《把酒問月》問:「青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蘇軾《水調歌頭》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可以說,對月的發問,是人類探索宇宙奧秘、思考人生哲理的開端。

    言羽少年時就常常讀到這些詩句,年少時卻從來沒有產生過更多的思考。

    然而在與萬敏等小夥伴們一起渴望求知、不斷探索的研讀探討的過程中,年少的言羽心中,卻常常會升起一個疑問。在大自然表面複雜萬千的表相背後,卻都隱藏著那樣多的自然法則,無論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每一條新學會的法則,都能讓言羽沉醉其間,讚歎不已。那麼究竟是誰創造了這些法則,並且讓世間這諸多不穩定性、模糊多選擇和無限的不可預測性,背後都遵循這隱藏的自然之法則?人類不斷地探索和揭示這些法則,卻如古希臘哲學家芝諾的圓一樣,越是瞭解和揭示這些法則,就越發現人類自身的無知。難道所有這些天道至理背後,真的沒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沒有一個看不見的上帝?

    後來言羽終於因緣際會,發現了月球飛行器的秘密,及其背後隱藏的三千大千世界、諸天外星眾神的秘密,這才真正領悟到人類起源之宇宙本源之秘,不由得深深感歎:正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少年時所學的這一句詩中,沒想到竟然包含有如此多的諸天玄機。

    人類其實也就像是卵生的雞一樣,是無數後來衍生的星系種群中的一種而已,是先有外星系物種,而後有地球人類,正如先有蛋,而後有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