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揚眉,劍出鞘!

正文 第091章 落井下石 文 / 漠長歌

    古硯軍發現,自己已經欲罷不能的愛上了落井下石這種「卑鄙」的伎倆。比如這一次,在畑俊六和岡村寧次的傷口上再撒上一把鹽。

    就在畑俊六和岡村寧次還在為損失的幾千日軍而黯然傷神的時候,兩天以後,更重磅的消息傳了出來。《大公報》、《文匯報》、《新華日報》疙瘩新聞媒體,都用最大的篇幅刊發了頭條新聞——侵華日軍公然違反《日內瓦公約》,在中國戰場上悍然使用生物和化學武器,致使中**民遭受重大傷亡,其中絕大多數是手無寸鐵的平民。

    輿論一出,舉世嘩然。日本政府和日軍頓時成了殘暴不仁、野蠻凶殘的形象代言人。不僅中國政府強烈譴責抗議,要求國際社會對日本進行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全面制裁,美、英、法等國也在忙著譴責日軍,日本竭力想要拉攏和靠近的盟國——納粹德國、意大利等國,這個時候迫於輿論壓力,也只能是暫時明哲保身,宣佈日軍的行為是不人道的,兩國要和日本「保持適當的距離」,就連向來鋼板一塊、水潑不進的日本國內,這個時候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不少人認為,雖然日軍需要不斷的勝利,但是應該採取正大光明的手段,以彰顯大日本帝國皇軍的武威和天皇陛下的聖眷。如果單純的只是用殺戮來威懾中國人的話,恐怕只會激起更多的反抗,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畑俊六和岡村寧次早就預料到,一旦使用毒氣彈的事情曝光,肯定會把侵華日軍乃至整個日本都推倒風口浪尖上,只是他們對情況的預料還是過於樂觀了。現在所有人,都在等著看日本人的笑話,同時也在觀望著,看看唄放在燒紅了的鐵板上煎熬的日軍,會怎樣收拾這場殘局。

    畑俊六和岡村寧次焦頭爛額的時候,古硯軍和血刃的隊員們,正悠哉悠哉的坐在從上海返回武漢的客輪上。幾天以前,經過接近一個月的轉戰,這個經歷了無數次戰鬥的小隊,終於秘密潛入了大上海。現在的上海,各方面勢力魚龍混雜、盤根錯節,鳩佔鵲巢的日偽政權、租界裡面的歐美各國勢力、國民政府撤退時留下的秘密組織、延安政權積蓄和發展的地下力量,還有土生土長的上海本地幫派各方勢力在大上海的十里洋場上博弈、角力。

    整個上海,就一個字——亂!形勢錯綜複雜、瞬息萬變。誰也不敢保證,今天還風光無比的某個人或者某個組織,還能夠看到第二天的日出。

    不過,古硯軍所看重的,恰恰是這個「亂」字。在各種勢力的對決中,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血刃小隊,絕對是力量最薄弱的那一方。和這些勢力哪一方正面對決,都是穩輸不贏的結果。既然如此,索性就把水徹底攪渾,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緒,看不清自己下一步的真正意圖所在。自己在渾水中等著摸魚就是了。

    上海陷落前,國民政府撤退之前留下了不少的暗樁,軍統在上海也建立的臨時的秘密聯絡點。但是現在,對於這些暗樁,古硯軍一個也不敢相信。誰知道經過這麼久的鬥爭考驗,這些人裡面有沒有變節通敵的?自己貿然找上門去的話,對方給自己設個圈套,那可就徹底完蛋了。

    至於那些地下組織,古硯軍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自己初來上海,現在又掛著一個國民革命軍少將的軍銜,和北方局的關係雖然近一些,但是和南方局的關係卻是一般。自己這麼貿然的找上門去求人家幫忙,難免顯得冒昧了,能否得到真心的幫助也很難說。綜合考慮之下,古硯軍果斷的放棄了這個念頭。

    琢磨來琢磨去,古硯軍也沒有找到個萬全之策。手裡頭攥著日軍暴行的鐵證,卻難以昭告天下,這讓他鬱悶的不得了。想想還在日軍鐵蹄下苦苦掙扎反抗的同胞,更是讓他心急如焚。以為在這裡耽擱的每一天、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鐘,都有自己的國人在受難、犧牲。

    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時候,一個名字忽然閃過了他的腦海。當初徐州會戰,台兒莊戰役,**之所以能夠以弱勝強,給日軍以重大殺傷,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運籌帷幄的情報工作。第五戰區的情報工作,當時甚至超越了中統、軍統、藍衣社等專職的特務情報機構,更是將國民政府國防部的情報部門斃的滿地找牙。以致於後來國防部收到了最新的情報,都要找第五戰區情報部門來驗證真偽。

    第五戰區的情報工作之所以能如此出類拔萃,和一個人絕對有極大的關係,這個人,就是隱藏在日軍高層,級別最高的間諜——夏文運!

    夏文運(1906∼1978)字承堯,化名何益之。出生於金州老虎山會大朱家屯。

    1913年入老虎山第一普通學堂,1917年考入關東州公學堂南金書院高等科,1919年考入旅順師範學堂。畢業後,由於各科全優,得滿鐵公費於1925年考入日本廣島高師。1932年3月,於日本京都帝國大學文學部畢業後回到大連。因其學歷過人,日語甚好,被日軍看重,於同年擔任侵華日軍參謀部第二課課長和知鷹二的隨身翻譯。1931年至1936年,中國處於軍閥混戰時期,與蔣介石對立的廣東和廣西二省均處於半獨立狀態。侵華日軍利用中國當時的分裂局面,煽動地方勢力派李宗仁同國民黨中央政府對抗,遂派出各色人物去廣州遊說李宗仁。和知鷹二多次與李宗仁會談,夏文運擔任談話翻譯。李宗仁在回憶錄中寫道:夏為人正派,年輕熱情,為搞清夏何以甘心事敵,曾秘約夏到私邸傾談,問夏:「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現在我們的祖國如此殘破,你的故鄉也被敵人佔據,祖國的命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你能甘心為敵服務無動於衷嗎?」夏經此一問,頓時淚下,當即向李表示:「如有機會替祖國報效,萬死不辭!」李見他語出誠摯,便與他私下約定,讓夏做其秘密情報人員,刺探日方機密。夏當即允諾,並謝絕任何報酬。

    1934年至1935年,夏文運將「日本派大批人員到印度支那半島和東南亞國家活動」的情報向李報告。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少壯派軍人土肥原等人得勢,侵華戰爭規模逐日擴大,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夏文運得到和知鷹二(反對侵華,屬北進派)庇護,在淪陷區行動自由,搜集日方許多重要軍事情報,通過設在上海法租界一位日籍友人寓內的秘密電台發出。中國第五戰區情報科以專用電台接收,專用密碼譯出。1937年12月,夏文運提供情報:日軍佔領南京後,即派其第13師團從津浦線北上作戰。李得此情報,即令桂軍第31軍空心退卻,誘敵深入,待敵竄至淮河北岸,再加以堵截,並令李品仙等第11集團軍在津浦鐵路兩側夾攻,制敵於淮河以南,使日軍不能會合作戰。1938年2月,夏又密報李:日軍第5師團板垣征四郎所部,從膠濟路南進蒙陰、沂水等地。李宗仁料定板垣將進攻臨沂,因此命令龐炳勳推近臨沂阻敵,又調張自忠部馳援龐部,導致板垣師團終不能與磯谷廉價的第10師團會合,從而使中**隊取得台兒莊戰役的重大勝利。此戰役殲敵2萬餘眾,磯谷師團的主力被徹底殲滅。1939年4月,夏又從上海發來密電,詳細報告日軍掃蕩五戰區的戰略及兵力部署情報。據此,李下定決心,巧妙佈陣,率部苦戰月餘,終於擊潰進犯之敵,斃敵5000餘人。1940年12月,夏到日本東京參加慶祝日本開國二千六百年紀念會,乘機搜集日本國內情報。回國後,夏向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詳細密報了搜集到的日本國內政治、經濟情報。

    李宗仁對夏文運提供的情報在價值及迅速、準確方面甚是欽佩,稱其情報在抗戰初期「是獨一無二」。國民政府軍司令部多次來電嘉獎五戰區情報科。李宗仁在回憶錄中感慨寫道:「何君冒生命危險,為我方搜集情報,全系出乎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如何君這樣的愛國之士,甘作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上海租界,夏文運因間諜嫌疑,險遭日方特務逮捕,被迫逃往山西太原,與李宗仁的情報聯繫從此中斷。夏在太原先後任偽《新民報》社社長,1943年至1945年4月任偽山西省政府建設廳廳長。1946年夏在北平被國民政府逮捕入獄,並移交山西省高等法院審判。期間,民國山西省政府建設廳函復山西省高等法院檢察處稱:「偽建設廳廳長夏文運罪行無案可稽」。1947年,夏經北平行轅主任李宗仁保釋出獄,1948年回上海定居。

    1949年上海解放後,上海軍管會將夏文運逮捕,不久即釋放。50年代初,夏去香港,轉而去日本與日本妻、子定居東京,曾任日本東京鐵道株式會社囑托。退休後,經營料理店為生。1967年,曾以日文出版《黃麈萬丈》一書,書中隻字不提為李宗仁密送情報一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