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二章 由茶葉到咖啡 文 / 洪天水

    且說那李鴻章坐在大綠呢轎子裡,正看著英國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的翻譯本呢,只聽得轎子外面親隨在輕聲的提醒著他,禮查飯店到了。

    一直等到轎子落得穩穩地,坐在大轎子裡面的李鴻章還是紋絲兒沒動。

    外面的親隨按照規矩,也端正的守候在大轎子的兩側,其他的人呢,騎在馬上都一動不動。

    這時候,禮查飯店門口的4個紅頭阿三就走了過來,一見這陣勢,就知道是清國的大官來了。於是,領頭的一個就討好的伸手來掀轎簾子,結果,當即被一個親隨用馬鞭把他的手給擋在了一邊,轎子旁的親兵用低沉的喉音發出呵斥,親兵衣帶上刀環與腳上穿的西洋馬靴的馬刺發出不耐煩的聲響。

    另外的人就曉得這不是輕易能招惹的,相繼退到後面,而門童早就飛跑著去報知飯店經理去了。

    片刻,從禮查飯店的旋轉門中,飛快的走出一個洋人來,這人有50歲左右,一臉的絡腮鬍子,頭上戴著深色短沿兒紳士禮帽,黑色的禮服,雪白的襯衣,臉上笑容可掬。

    這洋人大步走到大轎子的前面,先向轎子兩側的親隨點了點頭,然後向著轎子裡躬身說道:「親愛的巡撫閣下,歡迎您於百忙之中蒞臨禮查飯店,」說著,才伸手慢慢撩開轎簾子。

    隨著轎簾子被這洋人躬身打開,江蘇巡撫李鴻章從轎子中探出身來,這洋人趕緊伸出右手,李鴻章就扶著他的右胳膊,緩緩地走下轎子。

    這洋人就是這禮查飯店的經理休斯頓,他見過一次李鴻章,那是在一次禮查飯店運送牛肉的車子被淮勇查扣之後,休斯頓親自去這位江蘇巡撫的宿處,拜謁了李鴻章,此後,就算成了朋友。

    李鴻章雖然身為亞洲人,可是,身材確實十分高大,竟然有1.83的個頭,偏這美國人休斯頓的個子卻只有1,70出頭,加之李鴻章頭戴著紅頂子雙眼花翎帽,身上著正二品的官袍,往那裡一站,越發顯得氣勢逼人。

    向著飯店門口走了不過三步,李鴻章就停住了腳步,卻背轉過身子,看著街頭的人眾,由於這禮查飯店是四面臨街,所以,好奇的百姓都圍攏來看「獅子補」大官,原來,只有正二品以上的官員才能夠在官袍的補子上繡著獅子圖案的,現在,眼見著一個威風的「獅子補」大官就站在洋人的飯店門前,大家都擁擠過來,想看個熱鬧。

    站在一旁的禮查飯店經理休斯頓急的直搓手,可是,這架子非常大的李巡撫就是不肯在自己的引領下進入飯店,他也一時手足無措。

    恰在此時,一陣大笑聲從禮查飯店的門裡傳出,隨即,旋轉門裡,走出了一個洋人,只見他老遠就張開雙臂,笑著向李鴻章迎了過來,一直等他到了李鴻章的身後,江蘇巡撫李鴻章才悠然的轉過身來。

    這個洋人就是金能亨。

    就這樣,李鴻章在美國駐上海副領事金能亨、上海禮查飯店經理休斯頓的陪同下,走進了禮查飯店。

    賓主落座之後,一旁的侍者用托盤端上了兩杯茶,分別放置在李鴻章和金能亨的面前,細心的休斯頓發現李鴻章看也不看眼前的茶杯,他就趕忙問道:「尊敬的巡撫閣下,您對禮查飯店的茶葉有什麼見解嗎?」

    聽到休斯頓的問話,李鴻章就呵呵一笑,說道:「喝茶的人都知道一句話,飲茶要新,喝酒要陳,新茶清香撲鼻,芽葉舒展,茶色澄清,剛沖泡時色澤碧綠,慢慢轉為微黃,飲後舌感醇和。你這茶,眼見得色澤變暗、香氣沉悶、茶湯渾濁泛黃、茶葉條索鬆散,似乎是年上的春茶,叫本撫台如何下口啊?」

    還未及尷尬的休斯頓說話,一旁的金能亨就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他就一邊指著休斯頓說:「我休斯頓船長,你是不是忘記了?這裡是上海,而我們的巡撫閣下就是這茶葉世界的總督,他怎麼會看得上你炮製的茶葉呢?」

    李鴻章看著一臉窘相的休斯頓,就說:「你不要急,本府台回蘇州之後,叫人給你送1000斤上好的茶葉,不過,你得把它們放置好,最好用冰塊兒鎮上,這樣,就能用到明年春茶上市了。」

    啊?休斯頓一聽李鴻章張口就要送給他1000斤上等的中國好茶,簡直高興壞了,扎撒著雙手,滿心歡喜。

    金能亨就說:「那麼,我的船長先生,我有個建議,你能不能把你最好的咖啡拿出來,給巡撫閣下品嚐一下呢?」

    休斯頓一聽,恍然大悟,是啊,面對著身處茶葉產地的總督先生,不可能拿得出他稀奇的茶葉的嗎,早就應該為清國的巡撫端上道地的西洋咖啡的嗎!

    於是,他趕緊笑著答應,並且說自己親自去監督製作。

    看著休斯頓下去之後,金能亨就問李鴻章,「巡撫閣下對咖啡也有所研究嘛?」

    李鴻章就說,「本撫也多次品嚐,但是對於其中的源流、講究等尚且不知,如果領事先生曉得其中的端的,還請不吝賜教!」

    金能亨聽李鴻章這樣說,就翹起二郎腿來,仰著臉,給李鴻章一板一眼的講起咖啡的事情來了。

    「尊敬的巡撫閣下,迄今為止,咖啡何時第一次被發現,第一杯咖啡何時被飲用是並不確定的。有很多關於咖啡的傳說,但是沒有明確的書面資料或其他證據表明在早於中世紀有咖啡的使用。霍默和一些阿拉伯傳說講述了關於帶有刺激力量的神秘黑色苦味飲料,但是我們不能確定是否這種飲料就是咖啡。咖啡最有可能起源於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地區,然後向北傳播到埃及和古希臘,或者向東傳播到阿拉伯半島。

    關於咖啡的起源和發現過程有很多不同的傳說,最廣為流傳的是公元600-800年間在kaldi牧羊人的傳說,在東部非洲很可能是今天的埃塞俄比亞,一個晚上,牧羊人驅趕他的羊群到山腰上,在這裡他發現羊群表現的很奇怪。經過調查牧羊人發現當羊群食用過附近灌木叢中的櫻桃紅色漿果,它們保持清醒,一整夜又蹦又跳,甚至包括年長的山羊。出於好奇,牧羊人採摘和品嚐了一些漿果,他發現這些漿果讓他可以更長時間保持清醒狀態。正在這時附近修道院的修道士剛好經過,牧羊人告訴他關於山羊的事,修道士要求牧羊人把這種植物指給他看,kaldi就把這種植物指給修道士,這是矮小的灌木帶有略灰色樹皮,鮮亮葉子,細細的樹枝,在葉子的底部有一束束小白花並且混合了一串串小漿果,這些漿果有些還是綠色,稍微成熟些的則帶有亮黃色,有些已經在大小,形狀達到完全成熟,顏色為櫻桃紅色。

    修道士希望可以試驗一下這些漿果的效果,於是他把漿果碾成粉末然後倒入開水做成飲料。這也就是第一杯咖啡的問世,並不是到更晚當咖啡第一次被烘烤的時候。這種飲料使得修道士更長時間保持清醒而不影響他的智力,因為認識到這種飲料可以使得他和其他修道士在長時間的祈禱中保持清醒,他於是把這個新發現帶回到他所在的修道院。咖啡不久便從這個修道院流傳到其他修道院,並且被看作是天使從天堂帶給信徒的神聖禮物而變得很有銷路。

    這個傳說應該是歐洲傳說,在阿拉伯咖啡傳說中沒有找到相似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最古老書面資料寫成於1671年,由羅馬的東方語言學教授antoinefaustusnairon所完成。這個故事在1699年已經被法國學者antoinegalland所批駁過。

    在阿拉伯文獻中有很多關於咖啡起源的傳說,最廣為流傳的是大天使加百里為了賜予穆罕默德更多的力量和忍耐力而賜予了他一些咖啡。

    另一個有名的阿拉伯傳說講述了sheikomar在1258年間被驅逐出穆哈城的故事,在他的旅途中他收集並水煮了一些漿果,這樣的飲料突然賦予了他更多力量而神奇漿果的故事也傳到了穆哈城的麻風病人聚居地。因為咖啡可以醫治麻風病,sheikomar也作為英雄返回了穆哈城。

    誰在何地發現了咖啡仍然未知,事實表明咖啡植物起源於非洲,從這裡傳到了也門,阿拉伯半島和埃及,並在這裡發揚光大,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今天在埃塞俄比亞仍然可以找到野生咖啡,也門的大港口穆哈成為了咖啡交易的中心,而現在穆哈(摩卡)的名字也成為咖啡的同義詞。咖啡早在15世紀甚至更早就在也門被栽培。

    最初,也門的權威人士積極鼓勵飲用咖啡是因為考慮到阿拉伯茶的巨大副作用,阿拉伯茶是一種灌木,它的芽和葉子被做成具有刺激作用的飲料。第一個咖啡館在穆哈開張並被稱為『kavehkanes『,咖啡館迅速地在阿拉伯世界傳播開來並成為進行下棋,閒聊,歌唱,舞蹈和音樂欣賞等活動的成功場所。它們都進行了豪華的包裝而且每個咖啡館都各具特色。咖啡館和以前出現的任何場所都不同:它是一個社交和商業可以在舒適場合進行的地方,它是任何人為了喝咖啡都可以去的地方。

    阿拉伯咖啡館不久便成為政治活動的中心而遭到鎮壓(第一次在穆哈,1511年)。咖啡和咖啡館在隨後的幾十年間被廢黜了很多次,但是它們總是會重現。最後一個解決方法終於被找到,那就是對於咖啡館和咖啡進行徵稅。

    阿拉伯人把整個咖啡漿果放在水中沸煮很長時間來製作他們的咖啡飲料。結果這種飲料被命名為『qishr『,這個名字是漿果甜外殼的名字。咖啡豆第一次被烘烤是在16世紀的土耳其。16世紀的時候意大利植物學家prosperalpinus在他1592年去埃及的旅途中發現所有兩種咖啡飲料的共存,16世紀晚期黑咖啡在整個阿拉伯世界廣泛傳播而且成為最流行的飲料。

    第一次關於咖啡豆的描述被荷蘭植物學家carolusclusius於1574年正式印刷出來,(他也將鬱金香帶入了歐洲)。clusius是從他的一些意大利同事那裡得到了關於咖啡豆的信息,而這些同事是從埃及的亞歷山大瞭解到咖啡的知識。

    1582年德國人leonartrauwulf發表了他在阿姆斯特丹累范特地區的遊記。他是介紹阿拉伯飲咖啡習慣和阿拉伯咖啡館出現的歐洲第一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於1616年在穆哈開始了咖啡貿易,而在17世紀上半葉開始了荷蘭在阿拉伯世界和亞洲的咖啡貿易。那時咖啡在歐洲並沒有需求。

    17世紀早期咖啡進口到歐洲主要是通過威尼斯商人。開始咖啡主要被賣給檸檬水商人並被認為有醫藥作用。歐洲第一家咖啡館於1683年在威尼斯開張,最富盛名的是於1720年在聖馬可廣場開張的的caffeflorian,時值今天仍然在營業。

    17世紀晚期咖啡館在整個歐洲包括荷蘭廣泛的傳播開來,英國和法國都在不同的阿拉伯港口開始了咖啡貿易。

    在這個時期,所有的咖啡都從阿拉伯國家進口,因為販賣可繁殖的咖啡豆或者植物是被禁止的。綠豆(沒有外殼的漿果)或烘烤過的咖啡豆是不可以繁殖的。

    從17世紀早期,前沿的歐洲植物學家出於科學研究目的而非貿易目的試圖得到咖啡植物。到1690年咖啡在歐洲變得非常流行,而阿拉伯國家的政治問題威脅到了咖啡的進口,不同的歐洲國家出於貿易目的試圖得到咖啡植物。

    得到活咖啡樹或咖啡豆的競賽最終由荷蘭勝出。他們很可能是在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所管轄的馬拉巴爾海岸(印度)得到了咖啡植物。1696年,馬拉巴爾海岸的荷蘭管理者把咖啡植物送給他在巴達維亞(現在的雅加達,印度尼西亞)的朋友和同事。在1699年這些植物險些被破壞,但是在1704年這些咖啡成長的很好,管理者出於商業目的而開始在爪哇種植種子。voc,(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進行了差不多一個世紀的咖啡貿易,也從中得到了咖啡種植方法和咖啡產地的相關知識。

    1711年咖啡第一次從爪哇出口到歐洲,約450千克重。十年後的出口量已經達到60000千克。

    1706年第一株咖啡植物從巴達維亞被送給阿姆斯特丹市長作為禮物。他嘗試在當地植物園的溫室裡種植咖啡。到1713年,歐洲咖啡第一次從這棵樹上被收穫。在1711到1724年間,阿姆斯特丹花園和其他歐洲植物園調換咖啡植物,在1714年,阿姆斯特丹城更向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王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展示了咖啡樹。這棵樹被種植於jardindesplantes,這個地方成為了有名的旅遊勝地。

    咖啡種子出口到加勒比海地區的法國島嶼馬提尼克島,並且從這裡出口到南美洲的其他港口。法國並不是出口咖啡樹到新世界的第一個國家,因為荷蘭人早在1712年已經在他們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蘇裡南種植了咖啡。蘇裡南咖啡於1718年被進口到荷蘭,馬提尼克島種植的咖啡第一次被出口是在1726年。

    1715年咖啡大約從蘇裡南被介紹到了海地。1727年北部巴西開始了咖啡種植,但是不良的氣候條件逐漸推移著植物,開始是到里約熱內盧最後(1800-1850年)到聖保羅洲和minas,在這裡咖啡植物找到了理想的生長環境。

    在1730年英國人把咖啡帶到了牙買加,這裡現在以生產最好最昂貴的藍山咖啡而聞名。1825年咖啡第一次在夏威夷被種植,這也是唯一生產美國咖啡的地方。在19世紀咖啡又被重新帶到了歐洲國家在非洲的殖民地。

    直到19世紀中葉,生長在阿拉伯半島之外的咖啡主要來自於從荷蘭的雅加達進口和生長。

    在阿姆斯特丹的第一次咖啡交易發生在1711年,以1.39盾每磅(500克)售出,這在當時是很貴的價錢。這使得咖啡貿易有很大的利潤可圖,到1725年已經有1百30萬公斤咖啡被進口到荷蘭

    起初咖啡主要從印度尼西亞進口到荷蘭,也有少部分來自於蘇裡南和錫蘭(斯里蘭卡),但是直到這個世紀末咖啡主要來自於蘇裡南。整個18世紀荷蘭人統治著國際咖啡貿易,而他們在世界貿易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國則主要控制茶貿易。19世紀末法國成為主要的咖啡貿易商。英國則從荷蘭手中奪取斯里蘭卡,大大地增加了咖啡產量,這樣使得英國在19世紀成為咖啡的第一進口商。

    到18世紀末再整個歐洲範圍內咖啡的價格大跌,咖啡從奢侈品成為所有社會層面的日常飲品。」

    這邊的金能亨說的是口沫飛濺,好不得意,那廂坐著的李鴻章可是活活的遭了洋罪了。什麼西洋咖啡的起源啊?什麼牧羊人的故事啊?還有金能亨嘴裡時不時溜躂出來的洋文,真是讓李鴻章傷透了腦筋,可是,今天自己是有大事要求這個洋鬼的,咋辦?只能且讓他再癲狂會子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