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問策 文 / 洪天水

    史密斯回答完了章王林紹璋的提問後,眾人一時無話。盧森就點手讓他坐下,自己卻看著梁王張宗禹說到:「現下我們的大隊就要著手準備過黃河,兵進山西或山東,最後要進入直隸,對於這一面的情況,你們誰更加熟絡些呢?」

    梁王張宗禹一聽這話,就樂了;「天王啊,您這可問對人了,現如今咱們這就有一人,對於這一方面的情由最熟絡,天王想要知道啥,他就知道啥!」

    「哦,這人是誰呀?他現在何處?」

    「回天王,這人名字叫宋景詩,現就在大帳的門外伺候。」

    宋景詩?好傢伙,盧森心裡說,這個名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啊?不是黑旗軍的首領嗎?難道今天還真能看到真人?

    想到這裡,盧森就吩咐,傳這人進來說話。一時間,大帳外一迭連聲的喊著傳宋景詩進帳,片刻,就聽得大帳的門口有守衛的女官在交代要進來的人注意事項,並且有摘下佩刀等的叮噹聲響,之後,就見門口人影一閃,一個人躬身走進了大帳內,入帳有3步大當口,就站住了,稟手向上道:「拜見天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盧森就說,「你抬起頭來,」這人就抬起了頭,盧森一眼望去,見這人竟然是個白淨的臉兒,身材也是高挑,長的竟然有些屬於眉清目秀,這和小時候看過的電影《宋景詩》裡的黑大漢迥然相異,盧森就覺得有些意外。

    「你就是宋景詩嗎?」

    「回稟天王,在下就是宋景詩。」

    「剛才朕與梁王、魯王敘話,朕問道一些情形,梁王說你對於北面的是由最為瞭解,是這個樣子嗎?」

    「啟稟天王,梁王千歲說的不差,在下這兩年在山西、山東等地與清妖不止百戰,對於當地的一些事情和清妖的佈置還是能說上諳熟於心。」

    「哦,那朕且問你,天朝的主力如果從此北進,過了黃河之後,你認為是進山西還是進山東為宜呢?」

    這個宋景詩聽了盧森的問話後,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啟稟天王,兩路都可以,如果入山西呢,那麼,就是輕車熟路,我們可以翻越太行山進入山西境內,然後,經垣曲、絳縣、曲沃、臨汾、洪洞五城,逼近省府太原。」

    「哦,那麼,如果我們的軍兵連克數城之後,還沒等到達太原城的時候,清妖已經在太原城佈置下大的埋伏,那天國的軍兵又當如何呢?」

    「如果事情果然像天王所說,清妖在太原城已經設了局兒,那麼,我們就由洪洞向東,攻克潞城、黎城,調動大量的清妖兵力後,重新翻越太行山再次進入河南境內,佔領黃河北岸,然後,再進入直隸境內。」

    盧森又問:「進入直隸之後如何行路呢?」

    「回天王,若是本軍進入直隸地界兒,那就是一馬平川了,我們可以從沙河、任縣、隆堯、柏鄉、趙州、欒城、蒿城、晉州這一路殺過去,等到了深州,眼見得離清妖的老巢北燕就不遠了!」

    盧森心想,這不就是當年太平軍北伐部隊所走過的道路嗎,如果這樣的打仗,消耗太大,

    於是,他就再問:「那麼,如果要是我們兵進山東呢,會有大的動靜嗎?」

    這宋景詩見天王這一問,卻更來了精神,他說:「天王,在下就是山東人,這些個年來,在山東地面兒上別的沒有,各地的朋友還是多多,此番要是能與咱天朝的隊伍一同回到山東,都不用分說,就會有大隊的人馬來相幫著咱天朝,到時候,僅就山東一地,就會鬧它個風起雲湧,足足的能給咱們天朝壯足了聲勢的!」

    「哦,你和山東的白蓮教有聯絡嗎?」

    盧森問到這裡,還沒等宋景詩回話呢,一旁的梁王張宗禹就搶著說到:「天王,這宋景詩就是白蓮教的黑旗教主啊!」

    盧森就做出一副驚訝不解的樣子,「那麼,宋先生,你能不能把這白蓮教的情形和朕講一講呢?」

    宋景詩趕緊躬身稟手:「謹遵天王的問詢,在下就說說這白蓮教在山東的傳流一脈吧。」

    在座的很多人也依稀聽過這白蓮教,可是,都不知就裡,所以,都凝神靜聽。

    這宋景詩就清楚的說道:

    「同治元年,在山東西邊的東昌府,就拉起了一些隊伍,他們都用白蓮教的名義成軍,最先起事的這幾股人馬分佈在丘縣、冠縣、堂邑、莘縣一帶。

    這白蓮教呢,咱當地人也管它叫做八卦教,說是打宋朝的時候就有,到了元明交界的時候,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借了這白蓮教的光彩,成就了些事業的。

    咱這一面兒的白蓮教在此地就叫做『丘莘教』,這個『丘』就是指是指臨清侯家莊,靠近丘縣的教首張善繼,『莘』是指莘縣延家營從家。

    丘莘教由5大旗組成:習乾兌的張白旗,習坤艮的張黃旗,習震巽的張綠旗,習離卦的張紅旗,習坎卦的先張藍旗後張黑旗。

    這丘莘教起事的主要原因也是由於地丁和漕糧負擔太重,白蓮教的說道兒呢,就分「文場」和「武場」。文場為門裡徒弟,武場為門外徒弟,

    文場領導武場。文場收徒弟須兩人介紹方能入教,中途不得退出;武場收徒弟由一介紹即可,中途可以退教。武場徒弟起義時入教,太平年月即可丟去,所以教又名「太平丟」。一般農民入白蓮教,都是所謂武場的門外徒弟。在山東的武場又有『大刀會』、『一心會』、『六趟拳』等名目。

    莘縣白蓮教教規主要內容有:(1)凡入會者,必須在黃表紙上寫上自己姓名,燒香禮拜,然後將黃表紙焚化;(2)每年十月十五日為『天元節』,全教徒弟集體上供一次,教徒必須自帶供品;(3)教徒父親死後,徒弟必須請教師到家中燒香上供,一家人跪在靈前,使死者『上天』,「不入地獄」,這叫辦『交差』、『了帳』、『辦會首』等;(4)徒弟稱師傅為「當家的」。

    丘莘教有五大旗共分三撥;

    一、丘縣五大旗:

    總首領:張善繼

    黃旗首領:張善繼或孫全仁,分首領張殿甲、張九春。

    紅旗首領:李興德

    白旗首領:石天雨。分首領安喜兒、安興兒。

    綠旗首領:楊福齡

    黑旗首領:宋景詩,分首領左臨明、姚泰來。

    二、冠縣五大旗:

    總首領:楊泰

    黃旗首領:張玉懷

    紅旗首領:蘇洛坤或郜老文,分首領靳三、靳四、張桐、

    張宗孔、穆顯貴、穆顯榮。

    白旗首領:程順書

    綠旗首領:楊泰或楊朋嶺,分首領楊朋山、楊朋海。

    黑旗首領:宋景詩,分首領朱登峰。

    三、莘縣五大旗:

    總首領:從世欽

    黃旗首領:張玉懷

    紅旗首領:延輪秀,分首領靳家。

    白旗首領:從世欽

    綠旗首領:程順書

    黑旗首領:宋景詩

    在下雖然未入白蓮教,可是,由於我和白蓮教的大頭目張玉懷、程順書等有著絕大的交情,因此我兼任了三個五大旗的黑旗頭目。

    咱這丘莘教提出的號令就是:『反清復明』或『興漢滅胡』。在冠縣,楊朋嶺起事布

    告上寫著『受氣二百年,咱也報報冤』。說到辦事兒上小的就是從『搶糧』到『劫富濟貧』。

    同治元年四月初八那天,咱們先劫了冠縣的大牢,一總兒都放了那些被折磨的要死了的囚犯。接著,就一把火燒了大老爺的縣衙,往出劫運糧物。五大旗分頭動了手,楊朋嶺率起事的隊伍一舉攻下館陶城,4月12日由西門出擊,渡衛河而去。4月28日,楊泰聯合丘縣起事的張善繼和范縣起事的王來鳳攻克濮州;5月1日,攻入范縣,乘勝攻佔直隸大名。5月9日,楊泰與張善繼攻克直隸曲周縣城。5月16日,攻入直隸清河縣城,繼而回攻山東的臨清和武城。5月22日,又攻下直隸廣平縣城。

    張玉懷率領的黃旗,向西南方向進攻。4月8日攻莘縣,城內官軍不戰而退。4月中旬,張玉懷以莘縣及大李王莊為大本營,舉兵圍攻朝城、觀城。4月13日,進入朝城,不久進入觀城。5月初,曾去聊城幫助我攻打東昌府。

    紅旗向東南進軍。4月12日,郜四與蘇洛坤率領1000餘人,攻入陽谷縣城。4月19日,穆顯榮、張桐與雷鳳鳴攻克堂邑縣城。5月4日,由陽谷縣孫家樓至張秋鎮,渡河攻東阿。5月6日,回軍圍攻壽張縣城,連攻兩月不下。

    4月9日,白旗程順書與其妹程五姑在白塔集的騾馬大會上,率眾起事。他們手執繫著白飄帶的鍘刀、木掀等,並以白布纏頭為記,聲言不擾民。5月中旬,他們參加沙鎮之戰後,一連攻克運河沿岸的阿城鎮、七級鎮、官家口、周家口等重要渡口。

    5月1日,在下領著黑旗軍聯合紅、白旗教軍從堂邑梁家淺東渡運河,進攻博平(今屬茌平縣)未得手,主力集結於沙鎮。5月9日與清軍發生激戰。清道員明新、營總秦際隆受傷落馬,所部兵勇傷亡潰散。5月17日,我聯合張玉懷及在陽谷起事的王存重共五六千人,分南北兩路圍攻東昌府。攻打3晝夜,後因清軍援兵至而撤退。

    此時,臨清以南、黃河以北運河上的重要渡口,都在冠縣白蓮教起義軍掌握之下。

    丘縣白蓮教張善繼在3月間成立五大旗,和冠縣五大旗聯合作戰。到5月中旬,丘莘教軍接連克復冠縣、莘縣、館陶、丘縣、朝城、觀城、堂邑、陽谷、濮州、范縣、曲周、清河、廣平等13座縣城和運河沿岸重要渡口及數百集鎮,起事隊伍發展到5萬人以上。大軍在莘縣延家營也成了氣候。莘縣、朝城、冠縣各村十之**向延家營納糧,好多農民到這裡避難。那時流傳著『南京到北京,都是從家兵』之說。足見莘縣延家營起事隊伍勢力之大。

    楊泰在冠縣起事後,還當了兩個月的皇上。那時曾有歌謠說『南京到北京,都是楊家兵。搬倒咸豐爺,楊家坐朝廷』。

    當時,咱的丘莘教軍在直隸、山東交界地區13座縣城裡成了大勢,下管著人口百萬以上,可是,到了六月間,清妖就開始派出大隊的人馬來剿咱的地面兒了,隨著館陶失守,丘莘教軍退回了莘縣,我當時就領著楊勞顯及黃旗黃勞玉、綠旗黃學文、黃蘭枝等人,引兵由清平之左家橋、土閘,博平之李家圈、三孔橋諸處同時搶渡運河,想著進兵臨清,威脅清妖的後方,以擺脫清妖兩路夾攻的被動局勢。

    我們在攻克清平、博平沿河數十村莊後,為山東清軍烏爾貢扎布騎兵給攔住了,6月27日,被迫退回運河以西。

    7月3日,清將勝保率清軍攻陷冠縣東南白塔集、富義鎮等。7日又陷桑阿鎮。7月9日,勝保由桑阿鎮過肖家寺進攻莘縣。丘莘教軍集中兵力兩路夾攻,殺得勝保軍「死傷相屬,敗退40里。7月12日,勝保親自到馬橋指揮,先攻下大李王莊,再陷莘縣城。楊泰陣亡。」

    講到了這裡,宋景詩卻收住了話頭,盧森明白,接下來就是他曾經被勝保所收撫的一段兒事情,這當然不好說的了。

    於是,盧森就說道,「哦,朕知道,從前年年底,你又率眾與清妖死打,一直到與僧格林沁遇上了,被他的洋槍洋炮所難住,再後來呢,自然就是與梁王、魯王他們歸在了一起,對嗎?」

    這宋景詩見天王如此的體諒他,真是感激莫名,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說什麼好。

    盧森見狀就說,「你呢,也擁眾和清妖刀對刀、槍對槍的幹過,中間呢,也走過彎路,但是,誰能說看事情就那麼準呢?你說前年的時候,那苗沛霖逆賊尚且還是太平天國的王呢,誰想他一派狼子野心,竟然敢對我朝的柱石英王下了黑手啊?所以,你與梁王、魯王站到了一起,就是與天國站在了一起,這就好了,你還是英雄!」

    盧森說完了這番話,且不說宋景詩,在場的眾人也都喜笑顏開,覺得天王這話說的太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