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八十五章 戰地回眸 文 / 洪天水

    天漸漸的大亮了,東方吐出了一抹魚肚白。

    一隊隊的的蒙古兵被手持快槍的太平軍戰士押解著,向著伏牛山一帶走去。跑到鎮子外的戰馬也被兵士們重新牽了回來。臨汝鎮內的百姓們都湧了出來,爭相看著這些打敗蒙古兵的隊伍。

    站在街道兩旁的百姓當中,有些人還是識貨的,當他們看到這些隊伍中兵士的服色髮飾的時候,就互相傳告著,這些人就是從江南來的長毛啊!於是,大家就竊竊私議,更有些人就趕緊拉著自己的人關門閉戶,收拾著東西,準備逃離這是非之地了。

    硝煙尚沒有完全散盡的時候,盧森就帶著秦書萍一行,輕車簡從的來到了這激戰之後的臨汝鎮,他要親自看看,顢頇的、不可一世的蒙古鐵騎是如何被消滅掉的。

    盧森身穿粗布箭衣,騎在馬上,身後的秦書萍與一干親隨女官也都是一身男裝,看上去,倒也是別具風采。

    一路之上,他們這一行人是往臨汝鎮行進,而被太平軍押解著的大隊蒙古士兵則是垂頭喪氣的向著他們來的方向行進著。

    騎在馬上的小楊就信口說道:「我的天兒啊,這麼多的蒙古人,進了山之後,可哪有那麼多的糧食給他們吃呀?還要他們有什麼用處嗎?」

    大家聽了小楊的話,都會心的笑了。

    盧森就接著小楊的話茬兒說,這些蒙古人雖然吃得多,可是,只要吃飽了的話,力氣也大呀,留著他們,準備專門教咱們女營的姐妹們摔跤唄,而且,越是力氣小的人,越是要送去和蒙古人學的呀!「

    小楊就接口說:「他們還能摔跤啊,我看要是再讓他們吃幾頓飽飯的話,那大肚子就更大了呀,那麼大的肚子還摔什麼跤呀?自己走路都得摔跤吧?誰願意學就去學,反正我是不和大肚子的蒙古人學的!「

    大家聽了都笑成一團,就連盧森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進了鎮子,盧森就覺得氣氛有些不對,本來這臨汝鎮就是個不大的地方,所以,巷尾有點動靜就會街頭都知道的。

    盧森騎在馬上看去,一隊隊的太平軍戰士逐戶正驅趕著百姓,而且,還似乎特地分出男女老弱,然後,就押解著往指定的地方送。

    盧森看得皺著眉頭,他悄悄的問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秦書萍,要她告訴自己,這些太平軍的士兵在幹什麼,是奉誰的命?

    秦書萍就苦笑一聲,一手掩口,小聲的告訴他,這就是團營啊。

    團營?盧森就覺得這名詞怎麼這麼的熟悉呢,看著盧森皺著眉頭,一副不解的樣子,秦書萍就告訴他:

    太平天國每當攻佔清妖的一處城池,一般都要首先把城內的男女分開,其次,再逐次的分開壯年,兒童、老弱等等,然後,各自為營,略加訓練之後,有負責隊伍後方補給的,有做為隊伍補充兵員的,特別要是準備守住一座城池的時候呢,這一套就更加的有用了。如此一來,整個城裡,再沒有空閒的人了,也可以說,都是守城的人,也算得萬眾一心吧。

    哦,盧森明白了,他心裡暗想,我說呢,這太平天國動輒就是幾十萬人上陣,而且,長期以來,清軍似乎也明白了這一點,他們就是幾千人的人馬,也敢於去打太平軍的幾萬甚至更多的人馬,這不,就在年初,忠王李秀成所謂的60萬大軍馳援天京城就成了一場大戲,幾十萬人就是攻不破當時曾國荃的5000疲病之兵。

    如此可見這團城之法的簡單無用之處了。

    說話之間,就見忠王李秀成已經快步迎了過來,見了忠王,秦書萍等人趕緊下馬,見過忠王,李秀成一向對於秦書萍也是十分的尊敬,二人也互相行禮,忠王李秀成就躬身把盧森讓到一側的一處剛收拾出來的寺廟當中。

    盧森下了馬,仰臉看去,高高的門臉上寫著三個大字「妙水寺」。

    盧森一步邁進寺院的門檻,又回身制止後面的人,示意他們不要把馬匹牽進寺院之內。眾人不解之時,盧森已經踱進了寺內,一眼望去,僧人卻是半個也無。

    盧森就回身問忠王李秀成,「忠袍,這寺院裡的僧人呢?」跟在身後的忠王李秀成一愣,心裡嘀咕,天王是不待見僧人的呀,怎麼會找僧人呢?他這裡心裡核計著,就一時沒有說話,盧森就乾脆的吩咐他,去把寺院的住持師父請來。

    既然聽見天王這般的吩咐,忠王李秀成就趕緊叫親隨去把這妙水寺的住持和尚找來。

    盧森就背著手,瀏覽著寺內的景象,可是,他看見幾個太平軍的兵士在進進出出,似乎在搬運著寺內的桌椅板凳一類,就連忙吩咐忠王李秀成,叫他立即把寺內的兵士全部清除寺院山門之外,原來寺內的東西,統統歸還給寺院。

    忠王李秀成雖然覺得天王此番的做為有些詫異,可也沒空細察,趕緊就一切照辦而已。

    這時候,寺門吱呀一聲開了,幾個太平軍的兵士,扭著一個僧人的臂膀就押進門來,忠王李秀成見狀,趕緊揮手喝退2個兵士,那僧人卻認識忠王,衝著忠王,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忠王李秀成趕緊側身,示意僧人見過自己身後的這位,那老僧眼睛一瞭盧森,趕緊又合掌稱頌佛號,口中清晰的說道:「貧僧法忍,在此見過貴人菩薩!」

    盧森就笑著問:「你是這妙水寺的住持師父嗎?」這法忍趕緊合掌當胸:「貧僧不敢,貧僧正是小寺當家的僧人法忍。」

    「法忍師父,本軍在此擊退蒙古人的騎兵,之後呢,要打掃戰場,暫時借住貴寶剎,還請你擔待一二啊!」

    盧森微笑著向法忍師父點頭示意著。

    這法忍和尚一見盧森開口之間,言語清雅,舉手投足,都及其客氣,身邊的幾位長毛大頭領又都不離左右,心裡就斷定,這人絕對不是一般的人物!

    這時,忠王李秀成見天王不肯進大殿休息,就吩咐手下,搬來幾把椅子,放置在大雄寶殿的前面,請天王就坐。

    盧森馬上示意,讓把椅子搬到大殿一側的鐘樓邊,看著兵士把椅子貼著鐘樓擺好,盧森才慢慢的就坐。

    看著忠王要說昨夜的戰事,盧森就擺手,

    「忠袍,我先說一件別的事,這臨汝鎮是個小地方,我剛才來的時候,看見你們在團營,這件事,我就先不多說,你一會兒馬上吩咐下面,不要搞了,我們不會在此停留,也沒有時間訓練這麼多的百姓,全部放歸他們還家,所有財物,都不得充公沒收!」

    李秀成趕緊答應著,並且立即派人出去傳達這個詔旨。

    接下來,忠王李秀成就開始向天王詳細的匯報這次襲擊臨汝鎮的情況。

    首先,他向天王報告了僧格林沁的死信。

    僧格林沁在最後的關頭,竟然沒有聽從陳國瑞等人的苦勸,他帶著小股的親隨,就想直接衝破太平軍的隊伍,結果被炮隊的排炮直接擊中,當即就斃命了。

    這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原本有10000人之多,加上陳國瑞、陳振邦二人的兵勇,一共就有12000餘人。

    前些日子,這只隊伍長途奔襲,來到了臨汝鎮,擊潰了捻子朱老紅的隊伍,自己基本上沒有什麼損失,可是,由於捻子分散逃逸,為了收住其中的兩個大股兒,僧格林沁分別向臨汝境內的廟下、十里鋪派出了2000人的騎兵。這兩股人馬呢,至今沒有回來,估計是尾隨朱老紅的捻子殘部進了山東的境內。

    接著,忠王李秀成又向天王講了精色布庫這1000人的蒙古騎兵因為內部發生了內訌而逃離了臨汝大營的事情。

    這樣,僧格林沁的隊伍就是不足9000人,而昨夜一戰,從俘獲的陳國瑞的營兵口中得知,陳國瑞、陳振邦二人炮口逃生,他的兵勇帶出去的殘兵有1000人左右,其它被俘600餘人,蒙古騎兵俘獲竟然有近4000餘人之多,最後核算,轟、斃對方有3000餘人,如此,蒙古兵失蹤或逃出的有300人左右。

    此役俘獲戰馬6000匹左右。

    而我聖兵只死傷不到120人,其中戰死76人。

    這一仗,我們是徹底的贏了!

    盧森靜靜地聽著,一點也沒有打斷李秀成的話,可是,他的心裡非常的明白,這次的勝利,絕不是輕易得來的,如果沒有幾個月辛苦沉寂的練兵,改革軍制,像這樣的仗,根本就打不了的!

    見忠王李秀成已經匯報完畢了,盧森就輕輕的點了點頭。

    「忠袍,你首先叫人把僧格林沁的屍骨給收起來,盡量的收集全,然後,用一副上好的棺材裝殮了,寫上牌位,之後呢,找他的親隨衛隊的人,約莫有百人左右吧,給他們戰馬、糧食、銀錢,再找一掛3馬大車,拉上僧格林沁的棺材,隨他們去吧」

    忠王李秀成點頭答應著,當即就吩咐身邊的人,立即就去收斂僧格林沁的屍體,接著,他就補充說,戰事剛剛平息,他就令人把僧格林沁的屍骸收攏到一起,現在有人看管,以備天王驗看。

    盧森想了想,「好吧,朕就去看看,這僧王爺是如何的樣子?」

    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一個所在,這裡好像原本是一個磨坊,寬大的石頭碾子上光光的,巨大的青石碌碡已經被炮火震碎。

    僧格林沁的屍體就停放在這石碾盤上,身上覆蓋著一塊很大的布,已經看不出什麼顏色了,走到近前,哦,原來是蒙古騎兵的旗幟,竟然是一面黑色的旗幟。

    見天王走到碾盤前去觀看,忠王李秀成就只得親自到了跟前,示意兵士把殘破的旗子掀開一半,因為身子已經炸爛了。

    盧森用眼睛一瞥,卻是一個50多歲的老頭,圓圓的面龐,看著似乎很和善的臉,只是臉色蠟黃,面上無須。

    盧森點了點頭,一擺手:「告訴兵勇,不許侮辱屍骸,找人來,給洗淨顏面,鄭重入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