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六十六章 夜戰後的反思 文 / 洪天水

    天亮了,山谷間還瀰漫著昨夜的硝煙,實際上,昨天這一個夜晚裡,這裡幾乎所有的太平軍戰士,上上下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

    在秀山帥帳外,桌椅有序的排列著,大家都聚集在天王的面前,有匯報戰績的,有熱切聆聽的,有羨慕問詢的,有熱血沸騰的。

    在英國人史密斯的身旁,隨時都圍攏著不斷提出問題的人們,自從新式練兵以來,史密斯成了整個伏牛山中最為忙碌的人。他幾乎夜以繼日的思考著如何使用最簡潔而又實效的方式來訓練這些對太平天國赤膽忠心而又純樸可愛的士兵們。

    這一夜間驟然而至的勝利也震動了忠王李秀成等人,因為一切都不言而喻,一隻由天王府內的女官等人組成的女營竟然獨自打勝了這一場反偷襲的陣仗,如果沒有這場新式練兵活動,那麼,僅僅依靠每個人對天國的忠心是絕對打不贏這一仗的。

    這一場幾乎是送上門來的戰鬥成了人們自衝出羅網以來一路勝利的又一個漂亮的龍擺尾。

    此次夜戰,女營只是傷了15人,還有7個是失腳摔的,而這一戰卻擊斃這苗霈霖的練勇近200人,擊傷達600人,活捉1000餘人。

    而最重要的是通過這一仗,就最有力的證明了新式戰法的實用性,還有練習新軍的無比正確性。

    在以往,太平軍在很多的戰鬥甚至戰役當中,都是動輒就幾萬乃至幾十萬人的上陣,如果是勝利了,那當然就是一鼓而下,可是,一旦失利,就裹挾著大隊,一敗塗地,不可收拾。

    很多的攻守戰役當中,都凸顯出這個毛病,可是,絕大多數的太平軍將領樂得人多勢眾,好像是人多就會地盤大,人多就會勝利來的容易似的,可實際情況往往相反。

    在小涼山戰場上,太平軍戰士正在仔細的打掃戰場,還沒有死的練勇都被送到督醫隊,在這裡,有幾百名醫生認真的救治著這些傷兵,敷藥,處理之後,這些人就會被暫時安置在一個所在,除非隊伍撤走,不然,就不會棄之不管的。

    太平天國實際上在早期起事的時候開始,就及其注重醫療救護的事情,每當進入城市,也關心百姓的疾病防護和救治。

    洪天王早就提出「努力保持老幼男女病傷,總要個個保齊」的總體原則。建都天京後,太平軍的典章制度更加完備,其醫療機構分為「天朝政府、軍隊、地方」三大系統。具體醫治傷病的部門也隨著戰事的發展逐步完備。

    太平天**制規定一軍事13000人,這當中就要設一名督醫將軍,主管醫務,下設內醫(內科)、掌醫(外科)、拯危急)急救員)、理能人(護理人員、負責看護傷員,管理茶飯、湯藥)、馬醫等。

    當年隨著形勢的不斷發展,有不少民間郎中自動加入太平軍,天朝曾出示招請民間各科大夫,並制定了許多優待政策,對醫生的選拔極為重視。

    為了便於大眾就醫,天朝還安排60名大夫於天京城通衢之處,專為天京人眾治病。他們大量推廣簡單易行且所費用甚廉的針灸治療,與此同時,還組織人辦採辦和收集藥材,設總藥庫並委派專人管理,統一調配供應藥物。太平天國還十分關懷傷殘兵士。

    早在10年前,在東王楊秀清的主持下,就編纂了一部。《行軍總要》,這本書主要是總結了太平軍的治軍經驗,使太平軍的整個軍事生活實現了條令化。另一方面,這本書中就專門有條目「體惜號令」,對對傷員的運送、治療、調養等均作了具體規定。

    為了保障廣大軍民的健康,太平天國十分注意環境衛生和公共衛生。

    《行營規矩》明令禁止隨地便溺。每攻克一城,軍隊都要清理戰場,掩埋死屍,搞好環境衛生,每天令「老民殘廢館」中收養的老幼及有殘疾者,打掃街道,撿拾字紙。這些措施有效地保證了環境衛生。太平天國實行了「公醫制度」,無論軍內還是百姓,所有的傷殘病者一律由政府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

    同時還免費為居民耕種牛痘,預防天花,開闢了近代全民免疫接種的先例。老弱殘疾的人由公家即「老民殘廢館」供養。太平天國在農村中的醫藥衛生組織也很嚴密,設鄉兵日間管理各戶灑掃街渠。以防傳染疾病。

    可是,現在的天朝屬於流亡政府的性質了,於是,就把所有的醫者、郎中、理能人等都集中在一起,這樣,更能達到救護醫治之功。

    而俘獲的1000多名練勇呢,盧森就決定把他們分散為10隊,分別補充到各個營中,這樣,既補充了員額,也裹挾著這些人漸漸的走上天國的道路。

    經過了這一戰,極大的鼓舞了山谷中太平軍上下的鬥志,特別是3000人的女營,女營的軍帥余娘娘的聲名一時鵲起,於是,自然而然,這經過實戰鍛煉的2000人的女兵們就被調到了秀山,成了盧森的近衛部隊。

    就在大家沉浸在勝利的喜悅當中的時候,谷口方面派人送來了一個信使,這信使不是別人,正是數次往返太平軍中的徐大及。

    這徐大及隨著吉字營的隊伍也駐紮在北泉寺,一段時間裡,也是閒的百無聊賴,正在此時,正果就找到他,也沒有多說,就說讓他進一趟伏牛山,見了軍兵就提自己的名字徐大及,說是來給秦軍帥來送信的就行。

    在這半年來,徐大及的內心世界發生了絕大的變化,由原來的謹小慎微、只求以醫術求進身、積攢銀兩回家起青石大宅子的想法中破陣而出。他越來越真切的感覺得到,如果李臣典這些人如果不是被九帥弄滅了陽火的話,自己總還是要被這些人壓著一頭的。

    所以,一聽說要派他出來送信,他的態度很積極,曾曰廣就派了20人的小隊,便衣快馬,護送著徐大及到了伏牛山的谷口。

    盧森看了密信,心裡也是吃了一驚,原來雖然隊伍隱藏在這伏牛山中,掩卻了旗號,也從不大隊外出,可還是被人家盯上了,喜的是,正果這人到底是軍隊中做過主官的人,做事情有條理,有決斷,能夠抓住時機,及時的掌握住這一帶的軍事統帥權,這一點,極其不容易做到的。

    正果在信中要他做出決斷,需要他如何配合?並且,正果這次提出一定要隨徐大及過去一些人,一是能在關鍵的時候幫助他掌握機要,二是來往聯絡不能總是沒有底細之人。

    盧森就和秦書萍對一些具體的事情或者可能出現的一些事情仔細的做了商量。

    最後,盧森就草擬回信,秦書萍親自密書謄寫,詳細的向正果闡明了兩下裡目前要做的事情以及具體的聯絡方式。

    在信中,盧森要正果統領吉字營和團練進到駐紮地的時候,一定以勘察地形的名義耽擱2天,這樣,抽空二人就可以見個面,有些個事情,比如長遠的方略還要當面說清。

    另外,盧森提醒正果,吉字營自從尾隨天京城出來的太平軍一路而來,已經多日了,一定要給安慶的曾國藩寫信,報說一路追剿的功績,這樣,才能使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兵力和權力得到充分的使用,以圖將來。

    至於正果要些人過去的事,盧森本來也不敢耽擱,就和秦書萍商量派那些人去,可沒成想,秦書萍提出了一個問題,令盧森也為難了。

    太平軍的士兵與官佐統統都是長髮及肩,有的更短,這樣,就與拖著長辮子的清軍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僅此一點,就不大好辦的。最後,只得信中約定,不日既派人過去,暫時不能隨徐大及前往了。

    送走了徐大及,盧森就趕緊要秦書萍派人去召集忠王李秀成、尊王劉慶漢、章王林紹璋、編練新軍的史密斯等人前來議事,剛說到這裡,盧森又問秦書萍,是不是也應該把余娘娘找來一塊兒議事?

    秦書萍就紅著臉搖手,連說不妥,她說如果軍力佈置上涉及到女營的話,就可以事後直接安排,不是別的緣故,只是一宗,這余娘娘的身份太特殊,她還是天王的娘娘嗎,怎麼能讓她與其他人坐在一起,共同商量事情呢?

    聽到這裡,盧森忽然好奇的問秦書萍,這余娘娘統轄的女軍的旗子上打的是什麼字號呢?

    秦書萍就一笑,說只能是女營二字,咱天國還沒有把女將的姓字標屬到旗子上的呢。

    另外,現在這余娘娘的軍帥只是屬於代理,因為在天朝的軍籍裡是沒有她的登錄畫冊的。

    盧森這麼一聽,心裡就挺彆扭,心說這余娘娘能夠放下娘娘的身段兒,聽從自己的號令,編入女營,這得多大的心胸啊?不但如此,還擁護自己的練兵號召,直到親自將兵,出沒彈雨槍林,到如今,還說什麼沒有軍籍?

    想到這裡,他就要秦書萍跟他走,秦書萍就吃驚的問去哪裡?盧森也不說話,大步就出了帳篷,慌得秦書萍急忙趕上,眼看著盧森就向不遠處的一道山梁處走去,那裡,就駐紮著女營的2000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