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我們的洪流

正文 第六十五章 小涼山的槍聲 文 / 洪天水

    夜色中的伏牛山輪廓依稀,月光隱隱映照在秀山腳下閃爍著光亮的溪水中,連水中的蛙兒也鳴叫的累了,和著淙淙的流水聲在草叢中無了聲息。

    盧森披著衣服,斜躺在木床上,木床的兩側分別懸掛著兩盞油燈,照的眼前一片通紅。晚飯過後,他就開始規劃眼前要做的事情。

    首先,扶王陳得才和遵王賴文光送來的2萬人已經開始參與新軍的訓練,正在井然有序的融入自己的新軍訓練的計劃之中。

    除此之外,原班的人馬練兵已經都初見成效,正在進行的就是穩固和發展的階段,這樣的話,他就開始考慮準備要把前軍的5000人抽調回來,投入練兵了。

    可是,當他在和史密斯說起自己的計劃的時候,這個英國人卻搖頭不同意一下換回前軍的5000人回來訓練,他告訴盧森,如果一下子把千軍的5000人換防回來,派過去的人起碼需要5—10天之內才能夠熟悉弄清山谷一帶的地形地貌,這樣的話,新軍的強勢就不能體現在第一道防線上,就成了弱勢的一面,而撤下去的前軍呢,到了後方的訓練地,又只能是等待訓練的備用兵員,如此,就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一方面是1萬人的隊伍由於配置不當作用顯失,另一方面,伏牛山的門戶及其容易被攻破,而一旦谷口被攻破,山谷內的幾萬人是分散駐紮的,這雖然是有利於訓練、休整,可是,遇到緊急情況就會各不相顧,甚至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後果難以想像。

    盧森聽了也覺得很有道理,就徵詢史密斯的想法。這個太平軍的「軍訓部長」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對於開始訓練前軍的想法要施行,可是,一定要採取「漸次抽換法」進行。

    盧森就緊著問什麼是「漸次抽換法?」

    史密斯就手舞足蹈的給盧森講起了他的「漸次抽換法。」

    所謂的「漸次抽換法」應用在前軍的移防就是說,先從前軍抽出1000人回防,接著,從參加第一批軍訓的人中選1000人接防,之後,過5天左右,再依次調進1000人,抽出一千人,這樣,就能保障前軍的力量既能不斷增強,又不至於全部換血以致倉卒之際不能與實地有益處的問題。

    盧森當即就同意了史密斯的想法,同時,他也從內心裡佩服這洋人考慮問題的科學縝密之處。

    思忖之際,突然覺得油燈的光焰跳動了幾下,隨之,變得更加的光亮起來了,哦,原來是秦書萍在依次剪掉了燈芯上已經長長的一段。

    頭腦有些昏沉,這幾天一直也沒有睡好,秦書萍就勸說著他趕緊歇息,正說著呢,就聽外面突然爆豆一般的響起了槍聲,間或有吶喊聲傳來,二人都吃了一驚,還沒沒等走出帳外,鄭阿珍就一步闖了進來,秦書萍就急忙問她發生了什麼事?鄭阿珍說好像是在小涼山一帶,大家在帳外仔細聽去,果然是小涼山,槍聲正在激烈響著。

    這小涼山是駐兵的最後段,那裡駐紮著新編的女營近2000人。

    這樣,大家都緊張了起來,怎麼會從後面打了起來了呢?

    盧森就急忙要派人去找忠王李秀成,想讓他派人火速去小涼山解圍。

    秦書萍馬上提醒他,尊王劉慶漢就在後梁山附近駐紮,他聽到槍聲一定會去援助的,同時,忠王負責前軍,如果是對方佯攻後小涼山的話,這谷口的兵力不在於多少,而是一撤動就會有危險,在這個時候,不能把大門口的力量削弱。

    看著盧森緊張的思索,秦書萍就建議,天王如果不放心,就派人去樂山找那英國人史密斯,著他速派一隊,馳援小涼山,如此,加上尊王劉慶漢兩路並保,估計小涼山就可以不出太大的紕漏了。

    於是,派出人去後,大家就站在山樑上,眺望著小涼山方向,又過了半個時辰左右,槍聲卻稀稀落落的停了下來,眾人就覺得奇怪,越發的擔心起來。

    強自被勸進帳內的盧森坐在桌子前,獨自對著明亮的燈火,卻是心驚肉跳,不得安然。

    想當初,在天京城的時候,那是天造地設,原來如此的條件所限,他也沒有太大的辦法能改變局面,只能把僵死之局面暗暗的拖延和挪移。可是,現如今,這得來不易的形勢來的是太不容易了呀,眼看著這軍制的改革就要大功告成了,再給自己一段時間,就可以使這只隊伍煥發出全新的風貌,可是,莫非真是天有不測風雲,這嚴絲合縫的山谷內是如何進來的進攻者的呢?

    正胡思亂想之間,就聽到外面有人大聲的喊,「快報與天王,快報與天王啊!」驚得盧森心裡一陣抖顫,三步並作兩步走,來到了帳外,只見一干人等簇擁著一個女營的人正向大帳過來,小楊等人想阻止卻又不好舉措,這女官看到天王陡然站在自己的面前就推開眾人,上前一步,跪在盧森面前:

    「啟稟天王,賊眾於一個時辰前突襲我小涼山女營,已被女營圍殲一部,其餘都被女營生擒了!」

    啊,賊眾?盧森心裡琢磨,難道不是清軍?這時,一旁的秦書萍搶步上前,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女子,邊上有湊上來幾支火把,火光的映襯下,這女官白皙的面龐被照射的通紅,盧森就覺得這是一張似乎很熟悉的面孔。

    再看一旁的秦書萍,眼神中一再暗示著,好像有引這女子進帳的意思,盧森就微微點頭同意。

    盧森在大帳內剛剛坐定,這個女子復又跪倒給他行禮,盧森正在疑惑之間,秦書萍就附耳輕輕地說了一句話:「這是余娘娘啊!」

    哦,盧森恍然大悟,這余娘娘是洪天王的一個地位很重要的娘娘啊,當年,就因為一見小事,竟然與賴娘娘爭執不休,以至於洪天王沒有辦法,只能是各打五十大板,都關了禁閉。

    這件事也足以說明余娘娘的性格。

    盧森就招呼她起坐,這余娘娘還是不肯,一旁的秦書萍就搬來了一個繡墩,放置在盧森的床前,強自讓著把余娘娘按著坐下。

    盧森就細細的問起剛才的情況。

    原來,這余娘娘現在就擔任著小涼山女營的軍帥,這些日子以來的訓練生活,刻板且又艱苦,余娘娘都身體力行,嚴格按照洋人教習的要求來做。

    晚飯後,她首先按照洋教習的規定,放出了流動哨、暗哨、在5個營房的前後,又分頭駐紮了小股的隊伍拱衛,在溫習了三遍白天的操典規矩之後,熄燈入睡。

    就在大家已經熟睡的時候,右營就傳出了槍聲,右營的流動哨和警戒排幾乎同時發現了摸上來的大股人群,問訊口令,回過來的卻是槍聲。

    就這樣,戰鬥就打響了,接下來,就如同在溫習每天洋教習的操典課一樣,5撥的警戒排和所有的流動哨都向右營集中,而營帳裡熟睡的女兵們則麻利的近乎整齊劃一的完成了規定動作,她們最後的動作就是順序的抓起了排列整齊的洋槍,這些洋槍,是撤出天京城的那一天才發到她們的手裡,而一段日子的訓練,使她們對於這洋槍的使用已經近乎得心應手了。

    在十多個教習和余娘娘的指揮下,這2000多女兵各自進入了自己的位置,相持了還不到一刻鐘,洋教習就看出了對方的軟肋,立即把女兵又分出兩隊,藉著夜色和對地形的熟悉,從一側迂迴到敵人的後面,突然斜刺裡發起攻擊,只一瞬間,就把對方的攻擊隊形切為兩半,幾乎就在同時,正面的女營官兵就吹起了衝鋒的號角,這也是太平軍新軍的第一聲號角,嘹亮的號角聲劃破夜空,最前沿的女兵向著倉皇后顧的敵人發出了一排子彈,壓的他們抬不起頭來,後面的迂迴進攻又使得他們心膽俱裂,於是,偷襲者的隊形馬上就四分五裂,向兩側竄去,這一流竄,就喪失了火力的優勢,於是,兩面的衝鋒就開始了,山谷中,到處都是喊殺的太平天國的女兵們,在敵人失去戰鬥力的同時,三股出擊的女兵又合圍成一個包圍圈,在尊王劉慶漢的隊伍加入的時候,大局就已經定了。

    捉獲的人交代,他們是從淮河邊上過來的,有2000多人,原本是苗霈霖的隊伍,跟著苗霈霖一會兒降清,一會兒降天朝,最終又擁護苗霈霖稱帝,結果,苗霈霖被人殺死,他們這些遺孽也就成了喪家之犬,人人欲誅之而後快。所以,他們就乾脆結成死黨,打家劫舍,襲擊糧隊、鹽船,一路就到了這伏牛山和大別山的地界兒,聽到說這伏牛山山谷裡不斷有人往裡面運糧食,他們就謀劃著要攻進去的話,就可以衣食無虞,這樣,這些人就開始圍著山谷打轉轉,他們很快發現,伏牛山的山谷谷口有重兵把守,易守難攻,他們這些人還沒有炸炮,所以,就乾脆放棄了強攻的打算,直到一個當地的獵戶告訴了他們一個辦法。

    原來,在小涼山的邊上,有一條亮子河,這河水看著就是繞山而走,可是,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在小涼山,亮子河的中段,竟然有一條暗河,這暗河可以通過船隻,直通小涼山,也就是徑直的進到山谷之內。

    就這樣,此次偷襲的初級階段就顯得極其順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