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十二章 無章憂訪各地 文 / 風過而

    第十二章無憂訪各地

    十萬大軍午後出兵,在鋪天蓋地的箭雨後,齊軍、楚軍及越軍一股腦的衝上安城的城牆。安城內的秦軍面對著密密麻麻的敵軍,只是象徵性的抵抗了一陣,就大部棄械投降了,只有嚴泰帶著千餘親軍退守將軍府衙。

    霍遠在府衙外命軍兵喊降,嚴泰看著無法挽回敗局,在府內自刎身亡,身死成仁。

    嚴泰的軍兵見主將已死,也就抬著嚴泰的屍身出府,向齊軍投降。

    無憂王聽說嚴泰自殺身亡,也是唏噓不已。隨即傳令將嚴泰的死訊遍告安城內的百姓,百姓聞信,都怒其在安城守衛的兩月中,強征民糧,奴役勞工,餓死親鄰,紛紛湧到齊軍營中,要分食嚴泰。齊軍勸慰百姓:其人身死,罪不及屍身,可以其生前盔甲著於木人上,由百姓以樹枝抽撘洩憤。結果不消片刻,衣甲及木人即被擊打的粉碎。

    無憂王在營中聽了軍兵的回報,也是長歎一聲,吩咐人將嚴泰秘密葬於九道嶺山中。而對外宣稱,嚴泰為守安城,致使百姓餓殍滿城,被百姓分食其身。

    秦王聞訊,在咸陽城為嚴泰立衣冠塚,加封嚴泰侯爵之位,三代世襲。

    無憂王既然得了安城,秦國東南再無阻礙,所獲得糧食也即可運到漢中交付子龍。

    齊軍大勝秦軍,佔得安城的消息也傳到燕國。燕王即刻飛書王子趙晟,讓他與平王和談,願意與齊國一道,對陳用兵。

    平王在邊境一直對燕軍保持強勢,逐步壓迫燕軍,使燕軍退回邊境近百里。待聽到無憂王已經取了安城,知道燕軍肯定會改變策略。所以對於趙晟提出的燕齊結盟,共伐陳國也就不覺驚奇了。

    平王飛書報與齊王,說了燕國所提的結盟與伐陳之事。齊王恩准平王之請,齊軍與燕軍分頭像陳國進軍,夾擊平關的陳軍。

    陳王得著消息,對當日陳夢珠所料之事,不由得暗暗讚許。幸好早做了防範,陳琦率領大軍在平關屯集,依據地勢足以防禦齊軍於燕軍。

    燕軍急於向齊國示好,除了配合齊國攻打平關,又由王子趙晟率領,進襲了陳國東部的疆土。

    平王所率的齊軍與項王的項軍會合,對平關攻打了兩次,並未奏功,也就不再攻打,而是退回項地,與平關的陳琦相對峙。燕軍見齊軍無意攻打陳國,也就止住攻勢。趙晟與平王議定了燕齊結盟諸事,也就率領大軍退回燕地,邊境恢復往常的態勢。平王爺樂得罷息刀兵,因為嚴冬將至,對於大軍而言,冬至雪降,已經無法展開大軍的征戰。

    而這個冬季,大雪比往常更早的下了起來。各國的戰事也就暫時告一段落,齊軍將秦地與陳地的大軍、已經連接成線,糧草、衣物的運輸也十分便利。至於蜀國的治理,在李國公的輔佐之下,齊祿已經完全掌控了蜀國的軍政。

    齊祿也與楚國新月公主完婚,在成城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蜀王與順王親自為齊祿和公主主持新婚大典,齊王、楚王、吳王、越王以及大理王也都派了使臣前往成城,送去了豐厚的賀禮。當時秦國內交戰正酣,無憂王無暇前往祝賀,也派古月天送去了賀禮。

    及到華夏大地,北疆飄雪,萬里河山,銀裝素裹,無憂王看著戰事也已停滯,就將漢中軍務盡委子龍與段王子,而安城軍務全權交給霍遠、東方義,臨城、荷城屬地及焦城的軍務由諸葛青雲統轄。自己則帶著呂征、葉行等人,離開了安城,前往成城,探望順王,順便找齊祿和新月公主補上喜酒。

    齊祿聽到無憂王要來的消息,自然是滿心歡喜,他此時已經是蜀國的監國,名為監國,實際上蜀**權盡在齊祿的掌握。

    無憂王到了蜀地,幸好蜀國雪勢不大,蜀道雖難行,但無憂王一行走來還是輕鬆自如,自安城到了達城,隨即趕赴渝城,先見了蜀王與順王、李國公及蜀國的各位臣工。順王此時傷勢雖未痊癒,但已能下地稍微活動,只是不敢過度勞累。

    無憂王特意去了李國公府上,見到了李瓏。李瓏此時已經又長了一歲,較之以往也沉穩了許多。無憂王問起李玲的傷勢,得知李玲已經基本康復,只是因為霍遠常年在外征戰,所以就陪著霍王妃住在杭城。李瓏聽說無憂王是去成城,要見齊祿夫婦,臉上滿是落寞。無憂王自然知道她的心思,但是也不肯點破。李瓏問到瑩兒如何不曾和無憂王同行,無憂王就呵呵一笑,推說前方戰事正緊,而此時道路又是難行,所以就沒有讓瑩兒同來。

    無憂王在榆城住了有兩日,期間劉暢也隨蜀王與無憂王見過一面,劉暢此時看上去再無往日的神采,只是作出維諾的樣子,小心的討好無憂王。無憂王倒是不以為意,對於過往一笑置之。過了兩天無憂王就辭別了蜀王、順王及李國公等人,動身去成城。

    成城外,齊祿帶著新月公主迎出了三十里,將無憂王接到城內。新月公主看得出也是對這位王兄早有耳聞,及見了無憂王,又見無憂王謙和文雅,全不似自己聽聞的那樣。起初新月公主還對無憂王心存懼意,但隨著無憂王的幾句笑語也就全無了那些畏懼,只覺得這位王兄倒比自己身為楚王的親兄長還要親切。

    無憂王看著齊祿已經變成一位威武的統帥,渾身散發著一股英氣,有著上位者的威嚴,不怒自威。不覺也是暗自讚許,再看到新月公主每每看向齊祿的眼神,都是那種對英雄的崇敬,想來小夫妻應該是相處的不錯。

    無憂王住在驛館內,齊祿本是給無憂王準備了一處院子,但無憂王卻說自己住著一處宅院,實在是空蕩,不若在驛館有人來人往。齊祿就在王府另為無憂王準備了客房,每日裡拉著無憂王就是飲酒、談心。新月公主也是時常跟著,經常的就會問道無憂王與瑩兒的往事。無憂王猜著,這些許是齊祿對新月公主講的,倒把新月公主羨慕的不行,對於無憂王此來,未能帶著瑩兒嫂子同來,深以為憾。

    無憂王見齊祿有時和自己飲酒到夜深,就不肯回去,定要與自己同眠,心裡就覺奇怪,人家新婚燕爾,都是如膠似漆,兄弟手足都顧不上的,這齊祿卻是之念兄弟情深,竟捨了新婚的嬌妻。好在新月公主,對於無憂王是極為敬重,也不為意。這倒叫無憂王心裡略感不安,在成城住了不幾日,就向齊祿夫婦辭別,要轉道大理,去越國見越王。

    齊祿也知道無憂王這段時間一直在秦國交兵,也是許久未見太子了,也不好強留,就親自送出百餘里,才依依不捨得分別。

    無憂王帶著呂征又途徑宜城,見了唐金虎,在唐金虎府上盤桓了兩日,就取道去大理。北疆雖然是冰天雪地,大理卻是氣候宜人。無憂王先去王宮拜見了大理王,又與銀屏公主見了,送去段王子托自己帶回的禮物。無憂王與大理的諸位王公大臣也都熟識,連著應酬了兩三天。

    這一天無憂王總算得暇,就帶著古月天和呂征出了驛館,喊了輛馬車就讓車伕趕著,網聚英樓而去。呂征騎馬跟著,無憂王與古月天坐在車廂內,古月天看著無憂王,面色古怪的問道:「王爺,你又是想要怎樣?不會是要去聚英樓鬧事吧!這聚英樓的張裕,我也是有些耳聞,是大理及南疆的豪俠,為人光明磊落。」

    無憂王也不答話,只是笑著,望著窗外。

    聚英樓在大理的名號,絲毫不弱於大理王宮,這聚英樓修建的也是具有氣勢。三面勾連,樓高三層,樓下進出的都是些王公貴族,也不乏英雄豪傑。無憂王下了車,吩咐車伕先在一邊尋個地方等著,然後就與古月天走了進去,呂征拎著布包跟在後面。

    有在樓下待客的夥計看著有客人過來,就先打量了兩眼,看著無憂王三人氣度不凡,知道定是外地文明而來的公孫或是大家子弟,於是就上前照應,道:「三位公子,是初來我聚英樓吧,不知道您是來訪客,還是來玩耍?」

    無憂王不等古月天說話,就對夥計說道:「我是來尋你們張裕大爺的,你們這裡有位蔣大,他是識得我的。」

    夥計一聽無憂王要找自己當家的,又與管事蔣大相熟,就趕緊往裡邊讓著,然後示意別的夥計去喊蔣管事。

    無憂王這裡剛走不幾步,就聽到裡邊傳來哈哈的笑聲,蔣大已經從裡面快步的接出來。嘴裡喊著:「齊公子,呵呵,我今早就覺著有喜事登門,一直在樓上觀望,看著公子下車,我這就趕緊迎下來。來來來,齊公子,快隨我去樓上,我們當家的正巧在家,他對齊公子也是仰慕的緊呢!」

    無憂王沖蔣大一笑,就隨著他往樓上走。一行人引得兩邊的眾人紛紛側目,這聚英樓的蔣管事,也是一個眼高於頂的人,平日裡除了聚英樓的當家人張裕,其他人多半不瞧在眼裡。今日倒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對著三個陌生的外鄉人,如此禮重。

    無憂王幾人隨著蔣大上到主樓的頂樓上,蔣大在一處房間外,止住腳步,示意了無憂王一下,隨即上前敲敲門,然後對裡面說道:「當家的,我常跟您提到的齊公子,今日前來相見。」

    裡面隨即傳來『哦『的一聲,接著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走出來,看著年歲有三十上下,滿臉的笑意,看著無憂王三人一眼,然後注視著無憂王,就抱拳拱手說道:「這位是齊公子吧,我是心裡神交久矣,今日總算是得見真容,來來,齊公子,快些裡面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