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十一章 秦軍棄安城 文 / 風過而

    第十一章秦軍棄安城

    李弼看到城內守軍,已經幾無鬥志,如此下去,不用齊軍攻打,城內的秦軍自己就恐怕內亂了。李弼將糧草被奪、安城內已經無糧的戰況飛書給秦王,然後提出要率兵突圍,回撤咸陽一帶。

    秦王看了戰報也是長歎一聲,與朝中的心腹大臣計議了,飛書給李弼,與他約定好擇日突圍,再由咸陽派出人馬接應。

    秦王旨意既下,安城內的秦軍與陳軍就紛紛準備。

    嚴泰又曉諭城內的百姓,秦王所運之糧,盡被齊軍搶奪,此時要想尋食,只要沖去齊軍大營,就有糧食可吃。然後讓百姓集聚於四門,趁著夜色打開城門,讓百姓當先衝去齊軍大營。隨後李弼率軍在中,邢玉星率軍在前,王憲泉率領陳軍在後,大軍從西門殺出,直衝楚軍大營。嚴泰則自請帶著一萬秦軍,守在城中,以掩護李弼的大軍突圍。

    夜色下,近十萬安城百姓,拖拖拉拉,蹣跚踉蹌的就出了城門,向著四面齊軍的營盤衝撞而去。

    巡邏的齊軍游騎發現了暗影晃動,無數的人湧向大營,一面示警,一面回防。齊軍各營紛紛嚴陣以待,看見衝來的人群不聽喝止,也就亂箭射出,可憐無數的百姓才出安城,就被箭弩所中,倒在血泊中。及至有沖的近前的,看著不是秦軍的衣著,齊軍才止了射擊,也不敢讓百姓接近大營,高聲的讓百姓在一箭之地外待著。初時百姓並不聽令,還是往前衝湧,齊軍只得再次以弓弩射止。東、南、北三面的百姓這才慢慢止住。

    西面的百姓則就慘的多了,前面是齊軍的箭弩,後面接著就是秦軍和陳軍的踐踏。八萬多秦軍和陳軍一股腦的尾隨在百姓身後,就衝向楚軍的大營,楚軍先是以箭弩射止百姓,看清是百姓了,剛剛停住箭弩,秦軍就衝了上來。楚軍一時就有些慌亂,被秦軍突進營內。

    邢玉星也不戀戰,只管往前衝殺,後面是李弼和王憲泉的人馬,緊緊跟隨。楚軍看清秦軍意圖,再行阻攔,已經被秦軍衝開一條血路。加之後面湧上來的百姓,一股腦的在楚軍大營內四處亂竄,到處尋找食物,楚軍對秦軍的截擊也就難以迅速的進行。東方義無奈,一面吩咐軍兵收攏百姓,一面派人去齊軍帥帳通報,然後親率一隻輕騎就跟在秦軍後面追擊。

    邢玉星率領的秦軍突過楚軍大營,聽著後面秦軍已經跟上,夜色裡也無暇顧及其他,催動人馬就往西北方向撤退。邢玉星自己率著百餘名親軍,等在路邊,等李弼趕上來。待見到李弼了,邢玉星就隨著李弼的中軍繼續往前行。

    秦軍正在撤退,前面就到了九道嶺一帶,只聽著前面鼓聲大作,接著無數的火把點起,在九道嶺下殺出一隻軍兵。衝在前面的秦軍被一通亂箭射來,死傷無數,剩下的人馬急忙止住隊形。

    李弼和邢玉星聽到前面的戰鼓聲,就知道是有齊軍在前面阻擊,也急忙率人到了陣前,見山下正有一支齊軍,點著火把,將道路堵住。李弼與邢玉星對視一眼,此時也顧不得什麼陣勢了,唯有全力衝過這個山隘,才能脫離齊軍。於是李弼對身邊眾將大喊一聲:「衝!」秦軍在邢玉星的帶領下,就往前衝了過去。齊軍依舊是箭弩齊射,而後阻殺了一陣就退到兩邊的山上。

    九道嶺山勢不高,只是有九個低矮的山頭而已,李弼來時也曾看過此處的地勢,並無什麼險要可守,所以他也不怕齊軍在山上有什麼埋伏。秦軍剛進入山中,卻見前面突然有無數的火箭射來,隨即路上及兩邊就燃起大火,李弼這才注意到,整個道路及兩邊的山林,全部堆放了大量的乾草,火箭射來,乾草被引燃,隨後山林也就燒了起來。

    秦軍前鋒被火勢阻斷,無法繼續前行。而後面的秦軍卻被齊軍和楚軍追擊,繼續往前湧來,困在火海中的秦軍無法脫身,被烈火燒死無數。

    李弼和邢玉星見已經無法前行,就傳令秦軍趕緊往回衝殺,想要繞過九道嶺,迂迴撤離。

    而此時的齊軍後面,尾隨而至的楚軍和接應而來的齊軍已經追上來。慌亂的秦軍和陳軍也顧不得什麼軍令了,各自朝著兩邊就逃。

    九道嶺上山火熊熊,後面是大隊的楚軍和齊軍,每有秦軍或陳軍衝來,就以弓弩齊射。秦軍和陳軍只得沿著山嶺往兩邊撤退。跑在前面的秦軍卻隨即發現,山嶺兩邊早被齊軍挖了無數的陷坑,連人帶馬落進坑中的不少,而齊軍只是在後面用長弓硬弩側擊,中者紛紛落馬或是倒地不起。

    李弼在邢玉星等人的護衛下,跌跌撞撞的繞過了九道嶺,尋了咸陽的方向,就急忙往回逃去。好在齊軍只是在九道嶺阻殺秦軍,並未繼續追擊,李弼和邢玉星、王憲泉等人逃到天色放亮,才止住隊形,回望身後的軍兵,兩軍合計在一起也不過是萬餘人了。李弼見後面再無追兵,只是有凌亂的秦軍和陳軍,不斷的逃過來。就讓大家在原地休息,收整下逃過來的軍兵。

    看著眼前一個個丟盔棄甲,垂頭喪氣的殘兵,李弼心裡不覺悲憤難當。自己率領著三萬大軍,原想著能增援安城,堅守到齊軍撤退。如今卻是被齊軍殺得潰不成軍,狼狽不堪。想當初自己與齊祀也是屢屢針鋒相對,但是多被齊祀與齊禕兄弟打敗,如今兩相對敵,依然是被齊祀打敗,而且是敗得如此之慘。

    李弼想著,心裡越發惱怒,抽出佩劍,用力的揮過,眼前的一顆小樹,就被一劍斬斷。李弼以劍指著斷樹,恨聲的起誓道:「齊祀,我一定要親手打敗你,我要讓你跪在我面前求饒!」

    無憂王在帥帳中聽著前方不斷傳來的捷報,突覺鼻子一癢,就打了一個噴嚏。無憂王揉揉鼻子,就緩步走出大帳,望著眼前的安城。

    安城守將嚴泰居然會率軍留守,這讓無憂王多少有些吃驚。昨夜,百姓沖營,隨後齊軍和陳軍突破楚軍防守的西大營,這些都在無憂王的算計之中。無憂王早就料到秦軍會突圍,所以讓人將秦軍的草料佈防在九道嶺的山林中。再讓孟起率軍在此埋伏,待到秦軍潰敗到這裡,以火箭引燃乾草,阻斷秦軍退路,再在山嶺兩邊深挖陷坑,設置陷阱,殺傷秦軍。

    而後命王天元去取安城,王天元的齊軍剛到城下,卻被嚴泰的秦軍一陣滾木磊石,損傷了不少軍兵。當時尚在深夜,不明城中情況,無憂王就讓王天元暫停攻城,只傳令四面的軍隊,嚴密的守住,不要再放走城內的秦軍。

    此時天色已明,無憂王就出了大營,率領著眾將到了安城外。安城雖經昨夜的撤離,但是城牆上依舊飄揚著秦國的旗幟。無憂王不由得點頭讚許道:「這安城守將實在是個能將,居然在我十餘萬大軍圍困下,守得安城近兩月。若不是城中無糧,恐怕我也莫能奈何他!」

    說罷,無憂王傳令,讓軍兵上前喊話,勸降安城守軍。而安城上的守軍卻是悄無聲息,只見軍兵立在城牆上,並無人應聲。無憂王知道,這是那守將抱定了必死之心,要率領守軍與安城共存亡。

    無憂王也就不再說什麼,傳令軍兵繼續圍困安城,等著霍遠與東方義等人整理完安城以西的戰場回來,再商定攻城之策。

    嚴泰在城上也是緊緊的盯著無憂王,他看得清楚,齊軍營中出來的這位王爺,在派人喊過幾通話,卻也不急於攻城,而是又返回大營。嚴泰知道,這無憂王是要等各路大軍都回到營中,再一大軍猛攻,到時城外的十餘萬齊軍一起攻城,自己這萬餘秦軍,顧此失彼,根本就防衛不了。

    嚴泰本以為昨夜李弼與秦軍撤離,無憂王能急於進城,他就準備在城門處伏擊無憂王,使齊軍群龍無首,以險招求險勝。卻不料齊軍只是試探性的攻打了一下,就撤了回去,整夜再無動作。

    嚴泰暗自想道:自己還是小看了這位齊國王爺,這無憂王自統兵以來,每每攻城拔寨,絕非是因緣巧合,而是確有真謀略!可惜自己秦國國內,竟沒有一位王子有此本領,真是可歎!

    安城的守軍也知道,隨著這位嚴老將軍守城,其實就是自殺,十萬大軍尚且無法守住,如今只有區區萬人,而且還是一座空城,一座連一粒糧食也沒有的空城,面對外面十餘萬虎狼之師,只要大軍攻城,那突破城防也只是片刻之間而已。

    九道嶺的火勢漸漸小了,戰場也被齊軍清理了,俘獲的上萬名秦軍和陳軍士兵也被押解回大營。霍遠看著已經逃遠的秦軍,命人繼續清剿殘敵,做好警戒,隨後就帶著大軍返回各自的大營。

    無憂王見到霍遠、孟起、東方義等人,向他們先道喜稱賀,隨後給大家都記下了軍功,但等拿下安城一起稟奏齊王,給諸將請功。隨後,無憂王就對眾人說道:「如今秦軍大部棄城而逃,城內尚有一支守軍,我猜著應是嚴泰這位老將。料想他所留得人馬不多,我命人勸降,這老將軍倒是夠硬氣,不肯搭理,那我們就成全他。諸位將軍回營後,稍事休整,今日下午未時攻城,一句拿下安城。這嚴泰將軍若是能生擒,就給我擒了來,我要親自見見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