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十章 糧草盡歸齊 文 / 風過而

    第十章糧草盡歸齊

    安城內的城樓上,李弼望著城外亂作一團的戰局,已經是心急如焚,若不是嚴泰命人攔著,他早就衝出城去,要去解救城外的人馬。

    嚴泰也看到了外面的戰事,但是他只是嚴令守軍,加強守備,沒有他的軍令嚴禁任何人打開城門出城。嚴泰知道,齊軍此時最希望自己傾城而出,那樣,在城外齊軍的重甲騎兵和強弓硬弩就能發揮最大的效力,加之齊軍於聯軍的兵力佔優,圍殲秦軍的可能更大。城外的糧草和數萬秦軍以及陳軍,或許只是齊軍故意留下的誘餌,就是要引誘他出城去救援,到時齊軍就會一擁而上,與秦軍決戰。

    李弼雖然暴怒,但是被嚴泰的手下奮力攔阻,也無法出城。李弼指著嚴泰大罵,拔出佩劍要斬了嚴泰,但嚴泰卻仰頭伸勁,任由李弼來斬。李弼也就無奈的收起佩劍,焦急的看著城外。

    嚴泰見李弼已經不似開始那樣發怒,才上前說道:「王子息怒,不是末將見死不救,貪生怕死,實在是末將要守衛安城,不敢輕易出兵。王子請看,這城外齊軍、楚軍足有十萬之眾;遠望兩翼,還有齊軍整裝未動,就是在等我們出城。我們據城而守,或可還能堅守些時日,若是出城與齊軍決戰,則難免落入齊軍的圈套。齊軍慣會用重甲騎兵衝鋒、弩箭傷人。我們一旦出城,暴露在齊軍眼前,那麼我們的輕騎和步兵怎麼能擋住齊軍的衝擊,還不是一觸即潰,到那時,城中再無守軍,齊軍就可隨意攻進城來。末將的苦衷,還望王子明鑒!」

    李弼聽了長歎一聲,轉身望著嚴泰,有氣無力的問道:「那依老將軍,我們該如何是好?難道就眼睜睜看著數萬人馬仔城外被齊軍剿殺,看著運來的糧草落入齊軍之手?」

    嚴泰咬咬牙,抬頭看著城外,然後對李弼說道:「王子,那就看您該如何掘斷了。要麼我們人糧盡失,要麼就丟糧保人。現在鳴金收兵,讓邢將軍放棄糧草,數萬大軍還有機會進城;若是再耽擱些時候,齊軍的重甲騎兵衝鋒幾次,我們的人馬就將大亂,再也無法組織起來,那時只能是任齊軍分割圍殲,糧草盡失不說,人馬也就所剩無幾了。」

    李弼走到城牆牆垛前,以手扶牆,焦急的望著外面。西門外的戰局正如嚴泰所說,齊軍的重甲騎兵往來衝鋒,意圖分割開陳軍和秦軍。只要秦軍和陳軍被殲,糧草自然就是齊軍的,所以齊軍任由糧草車輛停在陣中,卻無人去搶奪,倒是秦軍和陳軍還一直試圖要接近糧草車隊,想要奪回糧草。

    李弼猶豫了片刻,還是心有不甘,對嚴泰說道:「嚴將軍,我知你所言極是,但是我終是心有不甘,你給我三千人馬,我衝出城去,接應邢將軍他們回城,能搶得多少糧草,就搶回多少!」

    嚴泰搖搖頭,說道:「王子殿下,若是您被齊軍包圍,我也只能棄城而出,全力救您。那樣一來,和此時就放棄安城有何區別。若是王子執意與齊軍一戰,那麼我這就傳令,全軍集結一起出城,戰得勝則勝,戰不勝則棄了安城撤回咸陽。」

    李弼聽嚴泰說的慷慨激揚,頓時無語。只得點點頭,對嚴泰說道:「那就由老將軍來傳令吧!」

    嚴泰聽李弼說完,倒是乾淨利索,馬上傳令,在城頭鳴金,同時弓箭手全部做好準備接應。

    邢玉星在陣中廝殺,突然聽到安城內金鑼聲響,城上旗幟變化,是傳出收兵回營的訊號。邢玉星也知道再戰無益,趁著此時秦軍還能組織起來,趕緊撤回城內才是上策。於是,邢玉星對身邊的軍兵吩咐一聲,就分頭去傳下軍令,一起往安城方向撤退。

    王憲泉也看到了安城的旗幟變換,鳴金聲響起,知道是讓收兵回城,也就顧不得糧草,吩咐手下,往安城撤去。

    齊軍和楚軍也看出秦軍、陳軍的退意,倒是沒有全力阻攔,只是又衝殺了一陣,就由著秦軍與陳軍撤到城下,然後次第的退入城內。

    西門外的楚軍大營內,遍地是雙方的死傷者,還有無數的糧草大車。齊軍於楚軍一面戒備著,一面整理戰場,收攏傷者和被俘的秦軍、陳軍降兵;一面將糧草都趕到後面去了。

    李弼在城樓上,看著外面的齊軍歡天喜地的呼喊、跳躍,心裡暗自惱恨,咬著牙,握緊拳,狠狠的砸在城牆上,牆磚被擊碎,李弼的拳頭一時鮮血直流。

    邢玉星和王憲泉帶著押運糧草的秦將,上城參見了李弼,幾人說起這半日來的戰況,都是懊惱不已,大罵無憂王用兵狡詐。

    此時的齊軍帥帳內,眾將已經得著喜訊,西門外戰事已畢,殺傷秦軍及陳軍近兩萬人,俘敵萬餘,截獲秦軍的糧草無數。

    聽著各方的將領不斷的傳來的捷報,無憂王也是頷首輕笑。

    這次對秦軍糧草的阻截,無憂王與霍遠等人早有安排;先是讓東方義傳令楚軍,故意略加阻攔,即放秦軍突破營防,到九道嶺去。而後根據擒獲的秦軍供述,獲知了秦軍呼應的信號。一到入夜,從其他各處增援到西門的齊軍就將楚軍大營往西延伸了十里。

    到次日中午秦軍開始突破楚軍營盤時,楚軍的大營較前一日已經是加深了十里的,但邢玉星急於衝進城內,並未注意。待到城內的陳軍出擊,所遇到的秦軍車隊,乃是齊軍所扮,故意襲殺陳軍;而王天元所率的焦城軍,也是扮作陳軍,故意劫殺押運糧草的秦軍。及到陳軍和運糧的秦軍真的相遇了,兩邊也已經混戰了多時,三方也已分不清楚彼此,陳軍依舊和眼前的秦軍交戰,而初來的秦軍不明所以,也是和當面的陳軍、齊軍死拼。

    等到邢玉星分開廝殺陳軍與秦軍,齊軍的弓弩手和重甲騎兵也已經準備好,先是以箭弩挫傷陳軍,而後重甲騎兵往來衝鋒,將秦軍和陳軍衝亂陣腳。楚軍和齊軍從兩邊分割,圍殲。

    霍遠指揮著兩萬越軍埋伏在楚軍大營兩側,只等安城內的秦軍出擊救援,就將其截斷退路。倒是安城守將看出了齊軍的用意,不肯出兵,霍遠和他的伏兵也沒有派上用武之地。

    無憂王的用意很簡單,就是要以這些糧草為餌,誘使秦軍出城,這樣就可以與秦軍在城外決戰。嚴泰守城,齊軍攻城一時難以奏效,但是如果秦軍棄城而出,在城外決戰,則齊軍的優勢就可發揮到極致。一舉擊敗秦軍,奪占安城也就手到擒來。看著秦軍不肯出城,反而放棄糧草,將城外的秦軍和陳軍撤回城內,無憂王也就放任他們進城。因為無憂王知道,在城內的人馬越多,所耗糧草也越大,那麼城內的糧草估計也就很快耗光,到時秦軍還是只有突圍一條路好走。齊軍完全可以在秦軍突圍時再行截殺,則事半功倍。

    齊軍將糧草分割到各營一部,其餘的則運至安城東門外的齊軍大營內。城上的秦軍看著齊軍分運糧草,卻是無可奈何。此次西門外一戰,秦軍和陳軍損失不下三、四萬人馬,反而顆粒無收。

    李弼此時才意識到,當初自己率著三萬人馬輕鬆的進入安城,其實就是進了齊軍的口袋,這安城如今就是一個牢籠,齊軍要用它囚住數萬秦軍。再引誘秦國派軍來救,這樣正可與秦軍在城外決戰,使秦軍據城而守的地利,變為勞師奔襲,而齊軍則以逸待勞。

    李弼望著大廳內的幾位將領,但見眾人都是愁眉苦臉,城內此時雖有近十萬之眾,但是糧草卻已經不足三日的用度。城中百姓與軍兵的衝突也是不斷爆發,再無人肯為守軍做事,整日就是在軍營外聚集,每見秦軍用餐,就試圖衝進大營爭食。

    大廳中的沉悶,還是由陳軍主將王憲泉打破。王憲泉也看到出來,城內的守軍和新來的秦軍將領其實都已經對堅守城池頗有怨憤,覺得與其在這裡死守安城,還不如突圍而出,撤回咸陽防守。而秦軍將領忌憚秦王堅守安城的旨意,無人敢提出突圍而去。自己作為陳軍將領,是客軍,提出來倒是無妨,何況王憲泉可不願為了秦國,白白搭上自己和手下三萬陳軍的性命。

    王憲泉沖李弼一抱拳,說道:「王子殿下,此時我們的糧草盡被齊軍奪取,城中存糧已不多,估計不日就會糧草耗盡。預期再這樣堅守,坐以待斃,還不如趁著現在,衝出城去,撤回秦地,以作他圖。」

    聽了王憲泉的提議,廳中的諸將紛紛點頭,雖不敢大聲響應,但是都在悄聲議論。李弼當然也知道,過不了三日,城內糧草斷絕,軍兵也無可食之糧。到時不用齊軍攻城,只怕軍心渙散,內訌一起,自己就把安城丟了。

    李弼看下交頭接耳的眾將,又看了眼嚴泰。嚴泰只是昂然站在一邊,並不言語。

    李弼無奈,就對眾將說道:「安城至關重要,所以秦王才嚴命我等堅守,阻斷齊軍與漢中軍馬的聯接。若是我們一旦退出安城,則我秦國東南盡失。齊軍就將長驅直入,從南面和東面緊逼咸陽,就是陳國也將暴露在齊軍的攻擊之下。」

    說罷,李弼看了眼諸將,接著說道:「但是此次所運來的糧草被齊軍盡數劫掠,我城中已經所剩糧草不多,再堅守下去,十萬人馬將無米可炊。城中的百姓每日也是多有餓死,時日一久,只是讓百姓徒然枉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