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七章 安城議糧草 文 / 風過而

    第七章安城議糧草

    李弼前來安城救援,沒想到安城守將嚴泰居然只關心糧草,而不在意自己和所率的數萬人馬。李弼心下惱火,氣洶洶的就要到城內巡視。嚴泰也是自知說的太急了,惹惱了王子,畢竟李弼身為王子,親身犯險,率兵來救,自己作為守將,理應先稱頌一番才是。

    嚴泰見李弼起身就走,也趕緊帶著安城內的將領一起,跟著出來。

    李弼隨著嚴泰四下看了,也不覺暗暗叫好,李弼本想藉著巡城,找些嚴泰的毛病出來,但是看看安城的佈防,李弼也是暗挑大拇指。嚴泰雖然說話得罪了自己,但是老將軍對於安城的守備卻是無懈可擊。

    李弼轉了一圈,心中的怒氣也就消了,回去時並馬和嚴泰一起走著,說了好些讚許的話。

    嚴泰為人不善鑽營、諂媚,他的為人如同他的戰法,總是最直接,在他看來,如何能打敗敵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他全不在意。這也是他侍奉了兩代秦王,卻只能在偏遠的安城為一名守將,卻不能在秦都擔任個好差事。

    嚴泰初見李弼不悅,也知道自己說話惹惱了王子。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解釋;現在看李弼又誇讚自己,也就知道這位王子已經不再惱恨自己了。於是,嚴泰依舊是問起糧草之事。李弼見問,就回道:「老將軍但請放心,我在來時已經傳令沿途的城防,加強守備,確保咸陽運糧到這裡的通暢。齊軍都在城外集結,也無力阻斷我們,我再飛書給陛下,讓他多派軍兵,多運糧草過來!」

    嚴泰聽了李弼如此說,才算是放下心來。他也知道,若是只有自己在安城防守,只怕是不會有人給自己送一顆糧食、一根草料的。但是這王子在此,秦王是一定會將糧草不斷的運來。

    只要城中有糧,嚴泰自問守住安城絕無問題,待到冬季來臨,齊軍必然將退去。那時,是守是退,就可由著自己來決斷了。

    不出兩天,陳軍大將軍王憲泉也率著三萬陳軍到了安城外。嚴泰率軍裡應外合,將陳軍接進城內。王憲泉進城,就與李弼和嚴泰見了禮,各自道了辛苦。王憲泉此次來安城,也是帶著三萬輕騎,隨軍帶著三日的口糧。

    至此,安城已經前來兩隻援軍,共計有十萬大軍。李弼與嚴泰、王憲泉計議了,認為此時秦軍和城外的齊軍旗鼓相當,不應再固守,而是應主動出擊,擊退圍城的齊軍,而後打通安城到咸陽的通道,再尋機收復安城附近的城池。

    嚴泰對於擊退齊軍沒有多少想法,但是也認為打通到咸陽的通道是當務之急。於是李弼就傳令秦軍,以自己所帶的三萬秦軍,出城向咸陽方向衝殺,務必衝開這個防線的齊軍。

    在李弼與嚴泰、王憲泉看來,城外十萬齊軍,四門圍困,每面也就三兩萬人馬,自己的三萬輕騎一出,衝破齊軍防線是易如反掌。但是,等李弼站在城樓上看見城外的齊軍層出不窮,生生的將三萬秦軍截住,秦軍左衝右殺,卻怎麼也衝不過去。李弼這才覺得不妙,急忙命令鳴金收兵,出城的秦軍這才急忙撤回城內。

    出城的秦將先請了罪,而後向李弼稟奏,城外當面的齊軍應不少於五萬人馬。李弼在城樓上自然也看的分明,他有些吃驚的看著嚴泰老將軍,問道:「嚴老將軍,你說齊軍只有五萬,加上越軍五萬,這總共是十萬人馬而已,怎麼在西門一側就集中了五萬多人,難道是知道我們要突破往咸陽的方向,而在此門增設了軍兵嗎?」

    嚴泰皺著眉頭想了想,覺得也只有這個解釋了。於是王憲泉提出第二日,由自己帶人衝擊西門,李弼再派人從北門衝殺出去,待衝開北門的齊軍,繞到西門的齊軍後方,兩相夾擊,自然就可擊潰齊軍;嚴泰依舊帶著守軍守備城池。李弼和嚴泰也都覺得此計甚好。

    第二天,王憲泉帶著兩萬陳軍就殺出西門,往齊軍營中衝殺,李弼也派大將率領兩萬秦軍出北門,往北衝殺。

    李弼與嚴泰站在城牆上瞭望,就見陳軍一遇齊軍,就被齊軍迎擊,齊軍之眾,不弱於陳軍,兩軍交戰,陳軍漸有被包剿之勢;而北門出城的秦軍,同樣遇到齊軍的迎擊,衝到齊軍營前的秦軍,先是被齊軍的箭雨射傷,接著就遇到齊軍的重甲騎兵,兩邊的齊軍輕騎也迅速包抄,秦軍的情勢堪憂。

    嚴泰急忙和李弼說了聲:鳴金收兵!然後就吩咐趕緊鳴金。同時,在兩城門各派出五千輕騎接應。陳軍與秦軍各自退回安城,齊軍只是迎擊了敵軍,並未乘勢追殺。待王憲泉和秦軍的將領回城,嚴泰才急忙的問詢兩人:「王將軍,西門之敵你瞧著可是齊軍?邢將軍,北門之敵是齊軍嗎?」

    王憲泉搖搖頭,說道:「我看著西門之敵絕非齊軍,也非越軍,齊軍於越軍皆是齊軍的班底,作戰最善弓弩威懾、傷敵,其後是重甲騎兵居中衝擊或防禦,兩翼輕騎襲殺或掩護。而西門之敵卻是與我軍正面對攻,其戰力倒不足懼,只是人馬眾多,一時被他包抄,險些中招。」那位邢將軍倒是點點頭,說是當面之敵絕對是齊軍無疑。

    嚴泰聽王憲泉和邢將軍說完,就沉吟道:「我也與齊軍有過交手,齊軍無論攻防,皆是以長弓硬弩為先,這個倒是和我大秦的戰法相近,只是齊人的弓弩如今更利。但是西門之敵既非齊軍,又非越軍,卻是哪裡的軍隊?!」

    嚴泰說道這裡,望著李弼,然後又與王憲泉對視一眼,三人一起驚叫道:「難道是楚軍?!」

    說著,嚴泰急忙走到地圖前,看著漢中至安城一帶,到吸著冷氣,而後長歎道:「看來齊軍是要將我們困死在這安城,難怪王子殿下與王將軍的援兵來的如此輕鬆,齊軍居然都沒有阻攔。看來齊軍是料到援軍必至,所以從漢中調集楚軍前來,意圖就是要將我們困死在安城內。」

    李弼也看著地圖,還似有些不信,就問道:「漢中距安城也有數百里路程,即便輕騎疾進也要三兩日路程,如此多的楚軍是如何到的這裡?!我也曾聽得探報,楚軍此次出兵有五萬人馬,這可不是一支千百人的游騎。」

    嚴泰也是皺著眉,搖搖頭,然後看著李弼與王憲泉,說道:「我也不知楚軍是如何到的,但是若依王子殿下所言,楚軍盡至,那麼此時我們安城外就有十五萬敵軍,齊軍這是要將我們圍住在這裡。當今之計,我們或是固守,或是衝出重圍,撤回咸陽。」

    李弼一聽連連搖頭,說道:「若是撤回安城之軍,我們又何苦派兵增援,只在城外接應就是。安城若是被齊軍奪去,那麼齊軍從東至西將一馬平川,軍隊聯接成片,我秦國東南之地盡失。安城若在,齊軍的糧草供應就難順暢,漢中的齊軍只能靠蜀地的供援。蜀地難行,及至入冬,漢中之敵缺少糧草、衣物,必然要撤回蜀地,則我們就可奪回漢中。若是安城一失,齊軍前往漢中,再無阻礙,糧草等物供給的過去,漢中再想奪回,殊為不易了!」

    嚴泰聞言長歎一聲,王憲泉卻是沉默不語。李弼看看兩人,說道:「老將軍以不足四萬之眾,抵禦齊軍月餘,現在我們足有十萬大軍,即便是要突圍,想那齊軍也不是盡在一方,我們大軍一股腦衝出去,突圍不在話下。但是我們既來此增援,就是要助老將軍守住安城。將軍憂心糧草,我也早已飛書給父王,不日就會有大軍押運兩月的糧草即至,到時我和王將軍衝殺出去,接應的糧草進來,我們堅守到入冬是不成問題的!」

    嚴泰聽了點點頭,說道:「只要有糧草,我嚴泰的幾萬人馬也能守住安城。」王憲泉看看兩人,低聲的說道:「王子殿下、嚴將軍,我近日接到我軍的戰報,齊軍已經出兵佔領了焦城,齊軍前鋒直指晉城,晉城的陳軍一時是指望不上了,依我的看法,這安城要守住,還需再調派人馬過來才好。」

    李弼皺著眉頭看看王憲泉,輕聲說道:「不瞞王將軍,我軍在漢中一戰,損失近十萬大軍,如今秦王已經調集各地秦軍佈防在咸陽一帶,抵禦漢中齊軍的攻襲,再想增援安城,恐怕兵力不足。這安城的守衛,還要靠我們一體同心!」

    王憲泉一聽就呵呵一笑,說道:「王子不必多心,我只是隨口一說,我王憲泉雖是陳將,但是秦陳已是盟國,我受命前來,當然要聽從王子的軍令,無論攻防,絕不退後。」

    李弼聽了,沖王憲泉就是一抱拳,說道:「王將軍如此深明大義,李弼在此感謝了!」

    嚴泰也是沖王憲泉一笑,而後指著地圖,對李弼和王憲泉說道:「王子,今日出戰,我們也已探明,西門之敵是楚軍無疑,楚軍雖眾,但戰力偏弱,而且我們的糧草運來,也應是從西門這個方向而入,你們看這西邊,有一處山隘,官道正要經過此處,待到糧草來時,我們若是接應,還需搶佔下這個山嶺。」

    李弼也看了看地圖,點著頭說道:「依我的估計,糧草在六七日就可運到城外,我們還需提前搶佔此處山隘,才好護送糧草車隊過來。」

    嚴泰看看地圖上的情勢,對李弼說道:「王子殿下,糧草此來,定是聲勢浩大,我就怕齊軍也勢必盯著我們的糧草,所以您還是和秦王回稟,請秦王多派軍馬押送。隨時告訴哦我們車隊的位置,需要接應時,我們則以重兵殺出,接的糧草進城來,萬勿被齊軍截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