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八章 燕軍蠢蠢動 文 / 風過而

    第八章燕軍蠢蠢動

    平王所率的齊軍及諸國聯軍與秦軍、陳軍交戰正酣,突然收到魯城發來的密函:燕軍向燕、齊邊境,正秘密集結大軍。

    齊王讓平王速回魯城議事,與秦國的戰事交給無憂王執掌。

    平王在安城外的齊軍帥帳,與無憂王交割了軍務,即帶著護衛親軍,急匆匆的趕回魯城。無憂王與軍中的眾將也都熟識,相互見過了,就聽眾將回報安城的戰況。

    平王回到魯城,馬上就去王宮面見齊王,齊王將桌案上的軍報讓平王一一看了。齊燕邊境的守軍,連日見到邊境的燕軍增加營帳,探馬細作也傳回消息,燕軍已經收服北蠻各部落,燕軍的人馬正秘密往齊國邊境集結。此時,在與齊國接壤的邊境上,燕軍的人馬已有十餘萬之眾。邊關守將的告急文書也是每日傳回。

    平王看了戰報,又隨齊王站到地圖前,仔細的看了,然後問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要如何處置呢?」

    齊王輕皺眉頭,回身看著平王,說道:「燕軍此時陳兵到邊境,我們不得不防。但是此時與秦國的交戰正相持不下,我軍主力皆調往秦國,此時若是燕國全力攻伐,我們在北面的防禦,恐怕還是薄弱了!」

    平王點點頭,沉吟了片刻,說道:「此時順王的龍驤軍盡在蜀國,青州軍也多調到秦國作戰,只有我的虎賁軍,還需拱衛魯城。急切間,還真缺少可調之兵,若只靠邊境的守軍,肯定是抵擋不住燕軍的衝擊。」

    說著,平王抬頭看著地圖,此時圖上在平王眼裡已經是遍地烽火。太子齊禕身為越王,正在越地平定局勢;大理、楚國,都已經出兵協助攻打秦國;蜀國新定,順王父子正在籠絡蜀國的民心;項國的軍隊與陳軍也正鏖戰;唯一可以借助的力量,就只有吳國了。

    想到這裡,平王對齊王說道:「陛下,如今只有與吳王知會,由吳國派遣一支人馬,協助我們防禦燕國。只等祀兒結束安城之戰,漢中之軍與安城之軍會合,那麼信城方向即可抽調一部兵力前來。」

    齊王也是注視著地圖,聽著平王的計策,點著頭,說道:「二弟所言不錯,我即刻修書給吳王,請他派出一隻人馬前來,就由二弟率領,前往邊境,防範燕軍。」

    在燕國邊境,燕軍大將軍郝得祿正在大帳與手下的將領飲酒。燕國王子趙晟此次從北疆調集了十萬人馬,悄悄的部署到齊國邊境,這郝得祿就是趙王子的親信大將。郝得祿來之前,趙晟就叮囑他,此來邊境,只靜觀其變,等候自己的命令。若是齊秦交戰,齊國獲勝,大軍佈防在此,也可防備齊軍對燕國的攻擊;若是秦軍獲勝,燕軍則揮師直下,趁機奪取齊國的疆土。

    郝得祿只知道唯王子趙晟的軍令是聽,他也不管什麼國家大事,只知道升任大將軍,統轄十萬燕軍,是件天大的榮耀,於是到了邊境,將大軍駐紮好了,便與手下的將領慶祝自己的榮升。眾將多是他的舊部,自然是阿諛奉承,都說著恭維的話兒,這更讓郝得祿是歡欣無比。

    燕軍到了邊境,已有數日,但是王子趙晟也未傳令進擊,只是讓郝得祿等候自己的命令。郝得祿也樂得在軍中耀武揚威,提撥任用自己的舊部。

    齊軍守軍初見燕軍大兵壓境,還是小心戒備,每日裡發告急文書。及至過了數日,燕軍只是駐守,並無進犯之意,齊軍也趁機加強防務,等候援軍的到來。

    平王在魯城等了不幾日,吳國的六萬大軍就到了。齊王在城中為平王壯行一畢,平王就率著本部一萬虎賁軍,連同助戰的吳軍向邊境開拔。

    平王在大軍行進前,就傳令:拉長行軍距離,多舉旌旗,對外宣稱是六萬吳軍、六萬齊軍,共計十二萬人馬。

    齊軍聲勢浩大的朝邊境進發,邊境的守軍也接到軍令,嚴陣以待,對於燕軍的任何挑釁,堅決反擊。

    對於齊軍大兵馳援的消息,燕軍很快就得著探馬的稟報。在營中看著戰報的燕軍大將郝得祿不由得大驚失色。他原以為齊軍絕不會在此時能徵調大軍前來,自己完全可以憑著十萬大軍,在邊境耀武揚威些時日。可是沒想到齊軍馬上就從吳國借兵,揮師十多萬,迎頭而來。自己現在在這裡,面對即將到來的齊軍,是攻是守,心裡都還沒底。可無論攻守,一旦戰事既起,那麼自己還真的有些忌憚平王,這個齊國的親王,那可是久經沙場,南征北戰,戰功赫赫。誰不知道平王手下的虎賁軍都是以一當十的勇士,平王操訓的青州兵,也是一隻悍勇無比的軍隊,自己手下這十萬人馬,恐怕不是平王的對手。

    身在燕國都城的燕王和王子趙晟自然也得知了消息。原本派郝得祿率軍到齊國邊境是件秘密的事情,可是這郝將軍卻是唯恐天下間不知道自己擔任了十萬大軍的主將,一到邊境就整日與營中的將領慶祝,還大肆搜刮駐地周邊的財物,搞得是任人皆知。

    如今齊國聞訊,居然立刻調集大軍相迎,眼看兩軍相遇,一場大戰就要爆發。而此時的燕國,絕對是不想插手其間的。燕王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秦國與陳國纏鬥齊國,待兩邊拚殺的筋疲力盡,自己再確定是站到哪邊,坐享漁翁之利。現在和齊國就交兵,自己反而成了齊國攻擊的目標,倒叫秦國和陳國減輕了壓力。

    於是燕王趕緊傳旨,命王子趙晟親往邊境,節制燕軍,不得與齊軍摩擦,遇事忍讓,切不可引起戰火。

    燕軍這邊接了軍令,自然是小心應付,而平王的大軍一到,則是氣勢洶洶,齊軍守軍在巡邏邊境時,也是故意走到燕國地界。見燕軍並無反應,齊軍則直接將大營扎到燕國境內。平王對自己的軍兵下令,遇有燕軍,只管上前,若是燕軍膽敢相應,則迅速上前廝殺,一定要讓燕軍覺得齊軍是故意滋事,只為挑起事端。同時傳令虎賁軍隨時備戰,一旦有戰事,則馬上撲上去,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將燕軍擊潰,在氣勢上壓制住燕軍。

    兩軍的主帥,下達的是截然相反的軍令,如此一來,齊軍是咄咄逼人,而燕軍處處忍讓。燕軍本是大軍先至,結果倒是被齊軍逼迫的倒退了數十里。

    趙晟見齊軍全無停手的意思,只是往前逼迫。而據吳國和齊國傳回的消息,吳國又調集了數萬人馬,準備增援平王,齊國境內的軍隊也是多有動作,在魯城進出的軍隊,每日不斷。齊王爺傳諭軍民,說是秦國之戰寧可暫時擱置,也要將乘機入侵的燕軍擊潰。

    趙晟聽了這些探報,心裡對郝得祿是暗罵不止,若不是這個蠢材如此張揚,齊國斷不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擊,事到如今,燕軍倒有些騎虎難下了。與齊軍交戰,實非本意;若是撤軍,齊軍已經大軍壓境。

    齊軍與燕軍在邊境對峙,得到這個戰報的秦王大喜,急忙飛書安城的王子李弼,讓他接應糧草進城,而後伺機對安城的齊軍反擊;同時又傳旨白定周和所屬的秦軍,也要趁機對漢中的齊軍進行襲擾。

    陳王初時得到消息,也是心裡一動,悄自到陳元帥府,要將這個喜訊告訴自己的未來王后陳夢珠。

    陳夢珠聽了陳王帶來的這個喜訊,卻是輕搖著頭說:「陛下,這恐怕不是什麼好消息。」

    陳王聞言就是一愣,他也知道這陳夢珠有女諸葛之稱,對於天下大勢,看得極準,於是就問道:「夢珠,為何如此說呢?!」

    陳夢珠就對陳王說道:「陛下,燕國出兵,並非是在秦國邀請出兵之時,卻是在齊國與秦國交戰後,待到我們陳國也參與戰事了,卻出兵邊境,這是燕國要坐收漁利。若是齊國勝,則可出兵相助齊國;若是齊國敗,則趁機侵佔齊國。對於我們來說,這都非喜訊:若是燕國相助齊國,那麼他們會與齊國攻擊誰呢?若是齊國敗了,燕國攻佔齊國,也是與我們爭利。」

    陳王聽了,恍然大悟,說道:「聽夢珠一說,我仔細想來,卻是有此可能。但是齊國已經命平王出兵迎敵,齊燕兩軍已在邊境相持,這也是千真萬確的呀!」

    陳夢珠望著陳王,輕聲的說道:「陛下,燕國和齊國的大軍,可能會交兵,也可能談和,轉而一起對我陳國用兵呀!我覺得此時,陛下倒不得不防燕齊合兵,一起對我陳國進犯!」

    陳王一聽,驚呼了一聲,點著頭說道:「夢珠倒是提醒了我,不管燕軍和齊軍是否交兵,我都該提防他們。我這就命老元帥回兵平關,小心提防燕齊。項國之兵不足懼,若是燕國和齊國此時大軍襲來,那麼我陳國以東,就形勢堪危!」

    陳夢珠點下頭,對著陳王笑道:「陛下英明,果然看的透徹!」

    陳王曬笑了一下,就對陳夢珠擺擺手,然後說道:「夢珠,朕能娶你,如獲百萬雄兵。朕這就回宮傳旨,再派大軍前往平關,協助老元帥鎮守邊疆。」

    說罷,陳王擺架回宮,陳夢珠送走陳王,回到自己的房中,遙望著窗外,久久站立,也不知在想著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