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六章 陳使會無憂 文 / 風過而

    第六章陳使會無憂

    朝堂上,由龍溪黨提出要發兵征討西匈奴,陳忠心裡暗暗好笑:這是三王子與許博雄、李灝的謀劃,想著效仿大王子,擁兵自重,割據一方,但依陳國當下的態勢,如此也是最好的辦法。

    待下面群臣議論的差不多了,陳忠看看三王子。然後對群臣說道:「諸位愛卿所言極是!我陳國現在東有燕國、南有齊國、西有匈奴,虎視眈眈,大王子為解朕憂,親赴平關;老元帥陳琦也出兵北疆,征討蠻夷。這西邊的匈奴之患,是該好好應對了!」

    聽了陳王的這番話,三王子自然也明白了。三王子上前一步,稟奏道:「陛下,臣弟願率大軍,前往西疆,將那匈奴之患蕩平。」

    陳王點點頭,讚許道:「三弟真是我陳國的重臣,棟樑!能夠為朕分憂,朕心甚慰!三弟也是到了該建功立業的時候,如此,朕就命你自禁軍西營中挑選三萬精兵,即刻前往西疆征討匈奴部眾。」

    三王子陳義聽了陳王的這番話,就是一愣,他沒想到陳忠會答應的如此痛快,但是他更沒想到,陳忠不給他提出條件的機會,就下了旨意。陳義一時呆住,不知道該如何說好:若是不遵旨,那就是抗旨,而這帶兵前往的請求時自己提出的;若是遵旨,區區三萬禁軍離自己的想法差的太多。

    許博雄見狀,急忙上前稟奏:「陛下,三王子赤膽忠心,替陛下分憂,既是盡臣子的本分,也是顧念與陛下的兄弟之情。他出兵西疆,其心可嘉,但三王子畢竟年幼,還需有良將相佐,臣提議,由大將軍利好作為副帥,一起前去,確保一戰功成;同時,匈奴遊牧之部,騎射尤勝我們陳軍,臣以為,還需多派人馬才能確保速戰速勝!」

    李灝待許博雄一說完,也馬上出班,請命道:「陛下,臣願帶本部人馬全力協助三王子,征討匈奴,畢其一役!」

    陳王在朝中的親信起初並不明白陳王兄弟有何爭執,也就少有言語,如今一聽自然就知道了癥結所在。於是就有大臣出班稟奏:「陛下,現今大王子與陳琦元帥已經分兵而出,國內兵力已感不足,而且齊國與蜀國交兵在即,難免波及我們陳國,西南防衛尤為重要,禁軍萬萬不敢抽調太多人馬出征,以防各地有變。三王子此次出征,有李灝將軍為輔,三萬禁軍精銳足矣!」

    陳王的親信眾臣也都紛紛附議。一時間龍溪黨與帝黨的臣工爭執起來。

    陳王見下面亂哄哄的爭吵了一一會兒,也沒有個結論,就抬手示意了一下,眾人停聲,一起看著陳王,陳王就說道:「眾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但兵者是國之大事,不能不慎。若是將禁軍西大營盡調西疆,恐被他國探知,覷盱我陳國。所以此次三地出兵,先與李將軍率三萬禁軍西營精銳出發;而後再有兵部負責,漸次將西營大軍分批增援,此事就由許丞相來辦理。」

    陳王既然旨意已下,眾臣也不好再爭執,三王子與許博雄、李灝互望一眼,隨著眾臣一起領旨謝恩。陳王這個緩兵之計,一是先讓三王子離開洛城,但不肯盡數將進軍西大營的人馬交給他;但又讓許博雄的龍溪黨負責後續的增援,這樣可以稍稍安撫三王子一系的心。

    許博雄和李灝見陳王的旨意已下,而且再爭執下去也不會改變什麼,畢竟朝中此時已經不是龍溪黨獨大,而且也不是和新王鬧翻的時候,能夠爭到三萬禁軍精銳,也是不錯,後面西大營的指揮權還是在並不韓蒙的掌控下,也就還在龍溪黨的手中。所以,這個折中之議,三王子他們也還是能接受的。

    陳忠和陳義兩人各懷心思,陳義知道留在洛城只能是和新王反目,不如先避其鋒芒,保存實力,和大王子一樣,擁兵自重,尋找時機。而陳忠也知道,大王子和三王子並不會臣服於自己,但現在大王子和三王子主動離開洛城,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處理辦法。雖然這樣可能造成兄弟三人分處三地,割分了陳國,但總歸好過兄弟直接反目成仇。而且大王子和三王子離開,也正好給了二王子整頓朝堂的時機,他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將洛城的禁軍姥姥掌握在手裡,再將龍溪黨的勢力慢慢削弱。

    三王子陳義帶著三萬大軍向著西疆進發,李灝與三王子同行。等大軍出了洛城,陳王就秘密派遣肖天祐也出了洛城,前往臨城,去見無憂王。

    臨城屬地王府中,無憂王與來訪的肖天祐緊緊的擁抱在一起。無憂王對肖天祐說道:「大哥來到小弟這裡,萬事休提,我要與大哥先痛飲三天!」

    肖天祐也知道,此行所議之事不會是一朝一夕可定的,索性先放在一邊,和無憂王先述兄弟情分。

    無憂王將所有事務盡委派給諸葛青雲,自己帶著肖天祐在臨城、荷城,縱情山水,每到一處就飲酒作樂,直待盡興方離開。這樣過了三五日,肖天祐也是跟著每天半醉半醒,與無憂王幾乎形影不離。

    肖天祐看看這樣下去,也不知道無憂王何時才能和自己談論正事,於是就在這天清晨,直接到了無憂王的房中。無憂王也是剛剛起床,正在洗漱,見肖天祐進來,就吩咐侍衛在外面看茶,自己整理停當,就出來與肖天祐相見,開口就問道:「大哥,今日我們去山上狩獵如何?就在山中野炊!」

    肖天祐一咧嘴,搖著頭說:「王爺,賢弟。老哥我實在是吃不消了,這天天宿醉,總要緩緩才好!」

    無憂王就點點頭,說道:「那我們尋處農舍,吃些山野青蔬,喝著清冽山泉如何?」

    肖天祐趕緊點頭說好。無憂王就拉著肖天祐,兩人一起出了府衙,帶著呂征和幾名護衛,就往就近的桃園而去。

    此時的臨城已是夏季,桃園內枝繁葉茂,早有軍兵去園內和園主說了,那園主站在園門處垂手候著。無憂王與肖天祐騎馬到了園門,看到門口有幾個人站在那裡。無憂王就翻身下馬,和那園主招呼了,園主趕緊迎上去,小心的問候了,然後在前面引著眾人往裡走。

    園內有處瞭望的木樓,無憂王與肖天祐就隨園主上樓,木樓上有涼棚,西下是護欄,坐在上面極目四望,整個桃園盡收眼底。遠山近水,鳥語花香,清風徐來,倍感愜意。

    無憂王待那園主出去茶具,就讓他下去,準備些清淡的野菜,中午就在這木樓之上用餐。園主下去,侍衛們或是跟著去準備飯菜,或是去河邊捉魚,有的在樓下四周守衛。呂征也到了樓下,坐在板凳上,擦拭自己的大戟。

    肖天祐見樓上只剩自己和無憂王了,就笑了笑說:「賢弟,愚兄真的是羨慕你,過得如此逍遙自在。我在陳國整天忙的焦頭爛額,還是到了賢弟這邊,才跟著清閒了幾日!」

    無憂王也知道這幾日,肖天祐雖然是和自己天天飲酒作樂,其實心裡是焦慮不安的。無憂王就為肖天祐倒了一杯水,然後說道:「大哥,我不過是個閒人。國之大事有君王,有能臣;兵之大事有猛將,有勇士。民之為耕,商之為賈;各有所務,自然國泰民安。我也就只管逍遙快活。」

    肖天祐點點頭,然後歎息了一聲,對無憂王說道:「賢弟所言我也知道,但如今各國紛爭,我陳國先王剛剛離世,新王登基未久,國事繁雜,我們做臣子的也是想著為陳王分憂呀,所以日夜難安!」

    無憂王就順著問道:「但不知大哥有何難事,看小弟能幫上一二嗎?!」

    肖天祐等的就是這句話,聽無憂王說了,趕緊起身,對著無憂王就是深施一禮。無憂王爺趕緊起身還禮。一面嘴裡說道:「大哥這是何意?折煞小弟了!」

    肖天祐說道:「賢弟,愚兄這一禮是想請你幫我一個大忙。」

    無憂王拉著肖天祐的手,請他坐下,然後問道:「大哥有事儘管說,只要兄弟我辦得到,定是竭盡全力!」

    肖天祐看著無憂王,然後對無憂王說道:「賢弟,我想你也知道,如今我們陳國新王登基後,陳國已經三分,大王子與陳琦元帥在東;三王子與李灝將軍在西;陳王居中。我們陳國如此下去終將分裂,那時又將是戰亂不止。」

    無憂王點點頭,說道:「大哥能將這些事直言告我,是不見外與我,大哥的意思,是否是要助陳王,削除大王子與三王子之患!」

    肖天祐聽了無憂王如此問,凝眉想了一下,說道:「賢弟所猜不錯,既然賢弟猜到了,那我就直說了吧!我們陳國與你齊國,曾經交戰多年,這次你們齊軍伐蜀,我們陳國還曾出兵助蜀,說來我們陳國內亂,該是你們齊國所願!」

    無憂王聽著淡淡一笑。

    肖天祐接著說道:「但齊蜀一戰,恐怕也非一年半載,雖然你們聯合了吳楚、大理諸國,前面的戰事順暢,但到了蜀國腹地,蜀軍有地利,有民心,屬地多山隘,恐怕你們齊軍也難以一時功成。在此期間,若是我們陳國與秦軍出兵參戰,你們齊吳楚越的聯軍恐怕也將陷入苦戰。」

    無憂王點點頭,略一沉吟,說道:「大哥所言無虛!」

    肖天祐見無憂王認同,就點著頭,繼續說道:「如今我願代陳王答應,絕不出兵蜀國,亦不與齊國相惡,但兄弟你能否答應我們陳王,你們齊國及項國,不參與我們陳國的國事?」

    無憂王想了想,緩聲說道:「項國那邊,肖大哥可以不必擔憂;我屬地的齊軍沒有我的軍令也不會對陳國首先開戰。齊王那邊,正如大哥所說,對蜀作戰乃是我們齊國的首重,料想不會再與陳國為難,何況陳王也已與齊王結盟。」

    肖天祐聽無憂王這樣說,就長出一口氣,說道:「我是真的想與兄弟能如此把酒言歡,單元你我兄弟不要在戰場相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