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江山入畫

正文 第五章 兄弟三分陳 文 / 風過而

    第五章兄弟三分陳

    齊國的舉動,各國的探馬自然都回報了各自的君主。

    蜀國再次向秦國、陳國求援。秦軍還未出動,就接到邊關告急的書信,說是齊國大軍自臥龍山而出,穿過陳國之地,已經兵臨秦國邊境,請秦王速速派兵馳援。秦王與滿朝文武計議了,決定派王子李弼率領五萬大軍南下漢中,進駐廣元城,作出救援蜀國之勢;另派大將軍李定坤率領三萬大軍前往平城,抵擋齊軍的進攻。

    燕國卻依舊是按兵不動,除了繼續向北方拓展疆土,並沒有增加與陳國、齊國邊境兵力的意圖。

    陳國新王陳忠得到了齊國的許諾,就著手開始對陳國的治理。陳忠首先拒絕了蜀國的求援,而是將晉城的軍隊往洛城逐步調集。然後逐步對朝中的官員進行任免,將自己在晉城的大批親信安插進來,以分解龍溪黨對朝堂的控制;同時與三王子陳義暗地聯合,決定對西北的蠻夷之地用兵,派遣陳琦率兵出征。

    陳琦與大王子此時也發覺,已經被新王和三王子排擠,若是抗旨不遵,勢必引起兄弟反目,陳國內亂。陳琦老將軍的孫女陳夢珠獻了一策:陳琦借出兵征討蠻夷,向新王要兵兩萬;大王子陳誠主動提出去平關駐守,防範齊國與燕國之敵。這樣,就避免與新王發生直接衝突,保存陳國實力,出兵時,又向朝廷索要了大量軍餉、糧草。

    陳王為了將大王子逼出洛城,自然是答應了陳琦與陳誠的要求,從禁軍東西大營中個抽調一萬軍兵交付陳琦。又撥了充足的糧餉給陳琦和陳誠,讓兩人盡快奔赴各地。

    陳琦到了西北之地,以兩萬禁軍加上當地的守軍,屢出奇兵,襲殺蠻夷之敵,戰果頗豐,擄獲了大量的戰馬;陳誠到了平關積極的擴充人馬,很快就將陳國東北之地控制在自己手裡。

    陳誠一走,新王與三王子的矛盾就凸顯出來。首先是朝堂上,雖然新王沒有撤換龍溪黨的人,但隨著大量晉城官吏的進入,龍溪黨的權力已經被分化。新王在朝中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大,語氣自然就慢慢硬起來。隨後,新王又借口禁軍軍備懈怠,要進行整訓,將自己的晉城軍將領往李灝所掌握的西大營逐步滲透進去。

    這天夜裡,在三王子的府中,丞相許博雄、大將軍李灝被叫到密室裡。三王子面色陰沉的看著眼前的兩個人,密室的燭火跳動著,使三個人的神情都顯得有些怪異。

    三王子陳義註釋著李灝,良久才說道:「大將軍,我看你這禁軍總教習也快要被人趕出禁軍了,這個大將軍快要有名無實了!」

    李灝苦笑了一下,回道:「王子殿下,我李灝是陳國之臣,一切皆以陳國為重,我的這個職位本就是先王賜予的,我只是進我的本分。若是新王對我不滿,要裁撤我,我又怎麼會有怨言。」

    許博雄在一邊呵呵笑笑,說道:「李大將軍這是說的什麼話!你乃是我陳國的大將軍,為我陳國是立下汗馬功勞的,我許博雄最佩服的就是大將軍這樣的人物,就是先王對大將軍也是稱讚有加。」

    三王子也緩緩的說道:「李將軍,我是覺得,你如果只是這麼忍讓,那麼你的大將軍之位可能就真的不保了。現在新王是咄咄逼人呀,在朝中遍插親信,又開始往你們西大營派人。李將軍該想個對策才好呀!」

    李灝看看三王子,又看看許博雄,想了想,沉聲說道:「王子殿下,許丞相,老臣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許博雄一愣,然後望了眼三王子,隨後說道:「李將軍有話請講!」

    李灝又沉吟了一下,然後說道:「新王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是亙古不變的,王子和新王是兄弟,我們外臣本不該多說。但王子殿下。新王登基才多久,就將大王子驅出洛城!又將老元帥派去征討蠻夷。如此就等於將大王子趕出朝堂。當初先王遺命是大王子與王子殿下、許丞相、陳老元帥和肖大將軍輔佐朝政。但如今大王子和老元帥都被擠出朝堂。接下來,我猜著該是要對王子殿下和許丞相動手了吧!」

    三王子哼了一聲,說道:「他敢!」

    許博雄卻是止住三王子的話,接口道:「李將軍所言有道理呀,現在我在朝中,說話幾乎是沒有什麼份量了。李大將軍應該也看得出的。如此下去,我這丞相也快成一個空架子了!」

    李灝聽著就嘿嘿一笑,卻沒有再說什麼。

    許博雄看著李灝,往前探探身,然後弟弟的說:「李將軍,我們總不能這樣坐以待斃,被新王一點點的把我們除去吧,到時這陳國恐怕就危險了!而且我聽說新王居然和齊國結成盟約,對於齊國侵佔蜀國不聞不問。這樣下去,齊國日盛,我們陳國與虎相鄰,終將危難呀!」

    李灝聽完點點頭,看著三王子。

    三王子則咬咬牙,說道:「大不了就和他翻臉,現在大哥不在洛城,我們的力量並不弱於他,直接和他挑明,我看他怎麼說!」

    許博雄有些無奈的看了眼三王子,然後說道:「王子殿下,我們若是與新王翻臉,那該如何相處,陳國百姓盡知是新王登基,我們若是忤逆,就是作亂,民心也不會歸向我們。大王子和陳琦還有自己的落腳之地,我們卻連個落腳地都沒有,若是在這洛城拚鬥起來,只會兩敗俱傷,被別人得利,對我們陳國是大大的不利。」

    三王子恨聲的說道:「他若是不念兄弟情分了,難道我還要坐以待斃?!」

    李灝偷眼看看許博雄,然後小心的說道:「王子殿下,臣以為殿下不如學大王子,主動請命,率領人馬去鎮守寧城,那裡雖然偏遠,但是與西部的草原部落相鄰,我們可以趁機向西擴張,或者與部落結盟,慢慢擴充自己的實力!」

    李灝說著,看著三王子陳義的臉色,見陳義聽的仔細,似乎被自己的說法打動,於是就接著說道:「到時,我們再看洛城這邊的動態,若是大王子和新王起了衝突,我們就可以漁利,若是新王不再生事端,那三位王子,三分陳國,三足鼎立也未為不可!」

    許博雄聽了,點著頭,連聲說道:「好,李將軍此計可行,到時王子與李將軍去寧城慢慢發展,老臣我在朝中與新王糾纏,咱們裡應外合,還是不落下風!」

    李灝接過話頭,說道:「而且禁軍西營的大權這樣也不會旁落!」

    三王子聽李灝和許博雄說完,一拍桌子,說道:「好,那我明天早朝就向二哥說起!」

    許博雄提醒道:「你得稱呼新王為陛下,萬萬不可再直呼二哥了!而且此事還是由我安排他們來奏報,到時王子再出面請命為好!」

    三王子哼了一聲,說道:「我二哥又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我們的心思,何必多此一舉!」

    許博雄搖搖頭,說道:「心裡知道是一回事,說破了又是另一回事,我們總還得給新王留足面子,好多要些糧餉。」

    李灝在一邊也是連連稱是。三王子也就不再爭究,三人又商議明日早朝改如何提起此事。商量到夜色西垂,許博雄和李灝才從三王子府中出來,各自悄悄的回府去了。

    肖天祐安排在三王子府外的細作,自然是看得分明,待許博雄和李灝回府,跟在後面的習作就趕緊去向肖天祐稟報。肖天祐得了消息,不敢耽誤,立馬就去了王宮。肖天祐將所探聽到的消息和新王陳忠說了,陳忠邊聽邊是歎息一聲,然後看著肖天祐說道:「看來三王子是要有所舉動了。肖大人猜測他們此次會有什麼打算?」

    肖天祐搖搖頭說道:「陛下,微臣不知,微臣只知道惟陛下指令是從!」

    新王點點頭,然後說道:「陳義還是個黃口小兒,倒是不足畏懼,倒是這許博雄許丞相和李灝李大將軍,這兩人老奸巨猾,一個控制著龍溪黨,一個掌管著近十萬禁軍,若是在朝中、軍中發難,我們應付起來還真是難辦!」

    肖天祐在新王的桌案前垂首立著,只是不語。陳忠見肖天祐不語,就接著說道:「肖大人,你速回東大營,做好準備,若是i李灝那邊有什麼異動,你趕緊率兵進行圍剿。我也將傳令晉城軍與你一起行動,到時兩面夾擊。」

    肖天祐點著頭,待新王吩咐完了,就說了聲:「得令!」然後轉身出去了。

    陳忠想了想又吩咐侍衛:「去傳薛侯爺來見我!」侍衛下去,不多時,薛侯爺就急匆匆的到了王宮,來在新王面前,垂手而立,新王陳忠就對薛侯爺交代著:「薛愛卿,你即刻帶領手下的人馬,嚴密控制王宮及周圍,若有人作亂犯科,立斬無赦。再就是安排些人在三王子、許丞相、李將軍府四周,若是他們有什麼異動,馬上稟報,但有謀亂的跡象,先擒拿了再報與我知也可。同時加強對西大營的防範,已有異常立即關閉城門,做好守備。」

    薛侯爺聽了馬上躬身領命,待陳忠又叮囑了幾句,就轉身出去準備了。

    第二天,洛城又迎來新的一天,一切看上去還如往常一樣安靜。

    滿朝的文武聚於大殿,等待新王上朝。隨著太監的一聲陛下架到,新王陳忠步入大殿,坐到龍書案後,環視了一眼殿中的文武群臣,開口問道:「眾位愛卿,今日可有何事稟奏呀?!」

    話音剛落,一位龍溪黨的重臣就站出來啟奏:「臣兵部侍郎韓蒙有事啟奏,現今先王離去,西部匈奴部眾就蠢蠢欲動,意圖犯我邊境,臣請陛下降旨,發虎狼之師,討平匈奴,捍衛我陳國疆土!」

    韓蒙的話音剛落,大殿上就紛紛議論起來,以龍溪黨為首的眾人,都說應出兵征討。陳忠聽了,也大概知道三王子昨天所議何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