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四章 我必伐燕(8) 文 / 竹月下幻想

    孟闕知道趙軍騎兵早晚能打敗燕軍騎兵,而牛皮戰車雖然厲害,對於趙軍大營陣前的鹿角拒馬也無可奈何,再加上騎馬步兵在燕軍背後的進攻,燕軍必敗。

    孟闕本人就在迂迴到燕軍步兵之後的騎馬步兵之中,待到了燕軍步兵之後,卻忽見遠處旌旗招展,竟是有另一隻燕軍趕來增援——或者本就是作為伏兵的預備隊。

    孟闕正然驚歎田雙的用兵之妙時,忽有親兵大呼道:「大王快看,開陽堡那面有狼煙,我們的糧草被襲了!」

    孟闕大驚,糧草被襲,短時間內決不能得到有效補充,軍無糧不穩,大事壞矣。

    想不到慕容倍廣不曾親自去偷襲開陽堡,卻派人去了,從交戰地點到開陽堡,輕騎不過大半日的路程,但這半日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了。

    孟闕立刻下令扈敢(扈勇的弟弟)帶兩萬五千人去支援李振,自己則帶兵向增援來的燕軍迎去。

    **********

    燕太子丹正指揮一萬燕軍騎兵分三隊輪番攻擊開陽堡城牆。

    一萬人對一萬人,攻城方的兵力無疑少了點,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的事,就這一萬人還是他做了絕大的努力才調來的。

    太子丹當然不是慕容倍廣派來的,他是自己來的。

    這個偷襲開陽堡的計劃最初就是太子丹自己想出來的,他和慕容倍廣以及田雙商量後本來決定的是夜襲,由慕容倍廣帶領一萬五千鮮卑騎兵和兩萬燕軍騎兵突襲開陽堡,另有兩萬步兵在後跟隨,以便一旦騎兵攻城不利,就用步兵增援,那時開陽堡只有七千守軍,極有可能被攻下。

    但突然有一天慕容倍廣對他說,計劃洩露了,卻不說是如何洩露的。

    慕容倍廣當然不可能撒謊,於是原計劃取消。

    但在這次田雙掛帥出征前,太子丹忽然找到田雙和慕容倍廣要求再次夜襲開陽堡。

    田雙卻道孟闕戰無不勝,乃算無遺策之輩,既然偷襲計劃已經洩密,他必然在開陽堡城內外佈置重兵,雖然據報城內只剩下了一萬人,但一來這個數字可能是假的,二來就算城內只有一萬人,在城外某處也必然隱藏著重兵,去了徒損兵力,毫無用處。

    慕容倍廣也持此意見,太子丹卻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孟闕雖然智謀無雙,但這次他絕不會料到我們已經被放棄的計劃還能重新執行。

    三人相持不下,最後官司打到了燕王喜那裡,燕王喜也支持田雙的意見,太子丹無奈只得作罷,燕王喜遂留一萬騎兵在薊城,由太子丹率領。

    燕王喜的意圖自然是一旦兵敗,薊城再保不住,就依靠這一萬騎兵飛速逃跑,因此這一萬騎兵自然應該掌握在自己最信任的親生兒子太子丹手中,燕王喜有這種念頭一點也不奇怪,趙國現在的威名相較秦國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當然這是建立在把胡族騎兵的兵力也計算在內的結果上的,孟闕不願動用胡族騎兵介入華夏之爭,但沒有任何一個諸侯國的國王相信這一點,在他們看來孟闕早晚要用胡族騎兵,只是不知是在什麼時侯而已。

    待田雙走後,太子丹越想越不甘心,他認為這些人包括慕容倍廣,都是被孟闕以往的名聲嚇怕了,於是他打算親自出馬接管前線兵權,仍然偷襲開陽堡並一舉擊潰趙軍,成就不世功業。

    這當然不容易做到,於是他想起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他打算「竊符救燕」。

    能出入王臥內的當然不只有王妃,還有宮女,於是太子丹用重金買通了燕王喜身邊的一個近身宮女,並拘禁了她的父母做威脅,威逼利誘之下令這個宮女盜出了虎符。

    這耽誤了幾天時間,然後太子丹就帶著手下的一萬騎兵趕赴前線。

    到了前線後他先找到田雙,出示虎符,言道大王要他接替田雙掌兵,田雙當然不信,並要派人向燕王喜查實,時荊軻已死,田光不在身邊,太子丹身邊並無朱亥這樣的高手可以重施信陵君的故智,於是只好提出由自己親自帶領手下的一萬騎兵去偷襲開陽堡。

    田雙言道,一萬騎兵,無論夜襲還是白天攻城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太子丹言道,田將軍可以和我同時發動夜襲,必收奇效。

    田雙卻道,鐵牛陣乃是為了對付趙國騎兵,夜襲顯不出效果,況且孟闕智勇雙全,必會防備夜襲,因此夜襲也沒什麼效用,不如你我二人在白天同時發動進攻,你的一萬騎兵雖然打不下開陽堡,但也可以禍亂孟闕的軍心,或者能間接幫助我打敗孟闕,太子丹無奈只得同意。

    卻說此時太子丹攻了半天,開陽堡毫無被攻下的跡象,他不由得十分氣餒和不甘。

    太子丹自認為天縱英才,絕不下於孟闕,甚至可能猶有過之,且不說當初結交荊軻,刺殺李牧,一舉奪回了燕國被佔領土的事,就是眼前明明開陽堡內只有一萬軍隊,城外也沒有重兵埋伏,足見自己一切料中,可惜田雙等人震於孟闕的威名,竟將他想的算無遺策,白白放過了偷襲並焚燒他糧草的機會,此事讓人如何不痛心。

    太子丹知道自己這樣是無論如何也攻不下開陽堡的,一會兒孟闕的援軍來了自己就得鎩羽而歸,雖說真的可能因為糧草被襲而擾亂孟闕的軍心,使田雙的軍隊能打敗孟闕,但只要糧草尚在,孟闕就能再度穩住陣腳,並實施反擊,到那時時間拖得稍久,孟闕就可能會想出破鐵牛陣的招數,那時就勝負難料了。

    太子丹想到這裡,心亂如麻,無意識的開始遊目四顧。

    忽然,他發現了一棵參天大樹。

    由於所帶都是騎兵,雖然他也學趙國的騎馬步兵那樣帶了一些可以拼接的簡易雲梯(戰爭中的智慧是傳播最快的),但並無巨木沖車等攻城利器。

    這時看到這棵參天大樹,他立刻靈機一動,想到了衝擊城門的巨木,於是立刻令士兵伐樹。

    「國家有倒山之力」,軍隊倒一棵樹也不在話下,這樣一根很可能長了一千年以上的參天大樹很快就被伐倒並做成了衝擊城門的巨木。

    太子丹當初為了夜襲需要,還預備了很多同樣學自趙國騎馬步兵的攀爬城頭的帶鉤繩索,此時用二十條這樣的繩索綁在巨木上,由二十匹戰馬拖著,飛跑著撞向城門,而兩邊另有上千名騎兵護衛,更調動所有剩下的騎兵向城頭射箭以掩護撞城巨木。

    城上的趙軍也發現了燕軍的意圖,密如飛蝗的箭雨不斷射下,拖著巨木的戰馬紛紛中箭,待跑到城門跟前已有超過一半的戰馬中箭死亡,剩下的一半戰馬也都無一例外的身上或多或少的插著箭枝,這死去的一半戰馬都用繩索連在巨木上,這種爬城的繩索極為堅韌,非一兩刀所能砍斷,所以活著的戰馬只能拖著死馬和巨木一起奔跑,嚴重的影響了馬速和撞城的力度,饒是如此,城門在巨木的撞擊下還是猛的一顫,連帶著似乎整個城牆都抖動了一下。

    隨即其他的戰馬也就都紛紛再度中箭倒斃而死。

    太子丹見把巨木拖回來重新配備馬匹太費事,於是命令一千士兵下馬衝到城門口代替戰馬用人肩扛著巨木撞城。

    兵隨將領草隨風,一千士兵立刻下馬衝向城門,無數人在途中被趙軍弓箭射死,更多的人在搬運巨木身上的死馬時被射死,但最後還是剩下了三百人,這三百人中立刻有一半的人負起了抗木撞門的重任,他們大部分直接用肩扛,另有一些人將繩索繞在肩上,齊心合力抗起巨木,先向後退十餘步,再向前撞去,大門立刻轟隆響了一下,搖搖欲墜,這過程中不斷有人中箭倒下,也不斷有人上前補充,連撞數下後,終於驚天動地一聲巨響,城門倒下了。

    太子丹早就亟不可待了,於是一馬當先的衝進了城裡。

    在太子丹的印象裡,一旦騎兵衝進了城門,那剩下的事就只有屠殺敵軍的城內步兵或百姓了。

    但他剛衝進城裡就發現了情況的不對,他面前所面對的居然是另一座城池,確切的說這是一個凹形的城池,在他的前方和左右兩方的城頭上都是張弓搭箭的城兵,由於事先絕沒想到這種情況,他此時早已深深的衝進了這大鐵甕般的內城裡。

    他還沒回過神來,從三個方向就射來無數的雕翎箭,太子丹立刻被射成了刺蝟,轉瞬氣絕,在死前的最後意識裡,他心道,「孟闕,你或許不會料到我會來偷襲,但這種城內有城的設計,足以殺死任何事先毫不知情的的偷襲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