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三章 相帥五國(27) 文 / 竹月下幻想

    孟闕其實已注意到這個男子,他當初下「不可殺手無寸鐵之人」的命令時原就是怕誤傷百姓,這人腰掛寶劍而不動手,顯然是從趙軍的行為上看出了自己的軍令,他雖佩服他的機智,但也有點看不起他的懦弱,此時聽他自報名號叫「李斯」,不禁一驚,李斯的大名,可也是千古皆知啊,竟是此人嗎?

    李斯看到孟闕注意他了,忽然又靈機一動道:「諸位秦人百姓聽者,夢郎大帥不殺手無寸鐵之人,只要你們放下手中武器,夢郎大帥絕不會殺害你們,夢郎大帥不屠城,不搶劫,不侮辱婦女,你們還抵抗什麼?」

    這李斯嗓門極大,這條街又不是太長,因此整條街道的百姓都聽到了他的喊聲,其實此時這些百姓的一時血勇已快耗盡了,趙軍訓練有素,豈是這些百姓能比的,在大量傷亡後,他們的鬥志已經快要崩潰了,此時不過強自支撐而已,李斯的話音方落,已有人放下刀槍,大多數人卻還在猶豫,但手腳也慢了下來,有些趙軍收不住手,又傷了不少秦人百姓,於是戰鬥又激烈起來,但也比方才緩和,孟闕暗恨自己先前沒教這些趙軍喊「繳槍不殺」,正想也高宣幾句政策,忽聽前方傳來一聲大喝,道:「住口!」

    這一聲是如此響亮,滿城皆聞,孟闕抬頭一看,見一人站在宮牆頭上,手持青銅大劍,雖只一人一劍,卻有威霸天下之勢,正是秦王政。

    只聽秦王政接著說道:「大秦臣民聽者,百年來只有我大秦攻城略地,戰無不勝,天下人誰不畏我大秦,誰不畏懼我老秦人,今日反倒被別人打上門來,咸陽將陷,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老秦人血不流乾,死不休戰,只有拿著刀槍戰死的老秦人,哪有放下刀槍求活的老秦人,殺!孤王與你等同生共死,誓保大秦!」

    秦王政聲震滿城,慷慨激昂,連孟闕聽的都有幾分熱血沸騰,何況秦人,蓋秦國百年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已成席捲天下之勢,秦國臣民也早已養成了「大國自信」,他們是絕不許別人欺負到家門口來的,秦人的勇氣再次爆發,捨死忘生的前衝,而趙軍一來剛才已有收手之意,二來氣勢也被秦王政所懾,竟一時措手不及,被秦人攻得連連後退,好半天才穩住陣腳,卻離秦王宮更遠了。

    孟闕並未後退,他輕揮巨斧,已將身旁的秦人百姓和士兵擋在一邊,這些人隨著退卻的趙軍前進,此時他眼前的街道已空出一段距離,正對宮牆。

    秦王政身旁的御林軍引弓欲射孟闕,卻被秦王政揮手制止,蓋秦人百姓在孟闕身後,真要發箭未必射得死孟闕,卻很可能誤傷百姓,當此時刻,焉能失卻哪怕一點兒民心。

    孟闕眼望秦王政一個念頭湧上了他的心頭,的確,我不殺華夏人,但那是指普通的華夏人,你秦王政雄才大略,威震海內,你若死了,想必秦國短時間內出不了像你這樣的傑出君王,則天下各國都會有短暫的喘息之機,那時我大趙再乘隙發展,然後聯合諸國攻秦,想必更有把握,嗯,你秦王政這樣的人想必寧死不屈,生擒不易,那就讓我孟大帥來殺了你吧,這叫「殺一人而救天下」,安得不殺!

    孟闕想到這裡,大吼一聲,先狂奔助跑,然後凌空躍起,巨斧高擎,已向秦王政劈去!

    這一斧,孟闕有絕對的自信,雖然他曾敗在秦王政手上,但自在魏國得朱亥廉頗兩位高人指點,又在長江口外「戰海」後,孟闕早已自信爆棚,因此,他有絕對的自信,這一斧能要了秦王政的命。

    這一斧孟闕用盡了畢生功力,此時他雖非處在「魔化」狀態,但所提聚的真氣較「魔化」狀態也不遑多讓,斧子頭前仍然出現了一個長有數米,寬有近尺的「斧氣刃」,這「斧氣刃」帶著狂濤巨雷之音,猛的劈了下去。

    秦王政眼中迸出如閃電般的光華,雙手擎著青銅重劍,猛迎而上,「斧氣刃」與渾圓無鋒的青銅重劍相擊在一起,突然聲音全無,而「斧氣刃」也不可思議的突然被吸進了劍身裡。

    「吸星**!」孟闕脫口而出,心中驚駭欲絕,卻見忽然從秦王政的重劍鋒頭上出現了一道青銅顏色的劍芒,以神龍經天之勢帶著狂龍怒吼之音猛的擊向孟闕胸口!

    孟闕在生死之間再次暴發了驚人潛力,他撒手扔斧,身形猛的後仰,同時雙拳使出一招「斷龍十八拳」中的「雲在天上」,一擋一擊兩道猛惡拳風向上發出,果然秦王政的重劍同時順勢下擊,和孟闕的兩道拳風相繼一撞,渾圓的劍芒隨即散去,但孟闕卻一口鮮血噴出,從半空落下,這還虧得秦王政的劍芒是渾圓的,若是利刃型的,只怕孟闕的拳風還擋不住,饒是如此,孟闕也被震得五臟移位,氣血沸騰,落地之時,他勉力運氣於背,將地面砸得塵土飛揚,後背劇痛,又一口鮮血噴出,他忙將落在旁邊的斧子柄抓住,但手臂顫抖,渾身劇痛,卻站起不來了。

    他本來料定秦王政還會使出那招「飛劍決浮雲」凌空擲劍擊他,此時能否再擋得住,實無半點把握,只能聽天由命了,誰知預想中的那一劍居然沒來,卻見秦王政舉劍向天,胸腹之間也在劇烈起伏,原來秦王政並不會使什麼吸星**,他剛才使出一招新創的「祖龍問世」擊敗了孟闕,又一招「鞭笞天下」將孟闕擊下城去,實也已用盡了畢生功力,尤其那招「祖龍問世」,他是先將孟闕的「斧氣刃」吸進劍內,再合著自己的劍氣一同擊出,這才有那等神龍怒吼經天之威,看似簡單,實際上轉換真氣之間極耗心力和本身真元,因此他此時也是渾身氣血亂竄,不能再發招了。

    剛才兩招電光石火,絕大多數秦國百姓和士兵由於背向秦王宮不曾看到發生了什麼事,趙軍卻多有見到的,秦王政這兩招變招極快,如同一招含兩式,趙軍見秦王政一招之間就擊敗了在自己人等心中戰神般存在的「天下第一風流浪子武宋玉夢郎」孟大帥,並將他擊得口吐鮮血,無不驚駭欲絕,竟被秦人衝擊得更加後退不已。

    秦王政看了看孟闕,見他雖連吐兩口血,但似乎仍有一戰之力,也不禁心驚,他不願下去與孟闕纏鬥,於是提氣高呼道:「大秦的臣民們聽者,五國聯軍的統帥,那所謂無敵的夢郎已經被我一招擊敗,倒地吐血不起,我大秦之威,正如同我重劍之威,我們秦人才是真正的天下無敵,戰鬥吧,我的子民,本王與你們同仇敵愾,我們必能擊敗敵人,將他們趕出我們的家園,殺呀!」

    秦王政聲震寰宇,天回地響,趙軍被他氣勢所懾,連連後退,秦人抽空回頭,見敵軍主帥躺臥地上,胸前全是鮮血,不由士氣大振,廝殺更勇,有幾個秦人轉身衝到孟闕跟前想撿便宜,孟闕此時氣血稍平,於是翻身站起,隨手幾斧,將這幾人輕輕擋開,自有忠勇趙軍士兵猛衝過秦人阻擋,衝到孟闕身邊保衛他。

    孟闕見趙軍士氣已洩,知道暫時是別想攻下秦王宮了,於是也緩緩後撤,李斯混跡趙軍之中,孟闕關照趙軍也保護於他,畢竟這李斯剛表明了立場,難保不有秦人恨而欲殺之。

    趙軍一直退到長街之尾才算勉強穩住陣腳,而秦人百姓也已筋疲力盡,無力再行進攻,兩軍竟脫離接觸,在交戰雙方之間空出數米遠的距離來。

    孟闕這一路其實是攻得最接近秦王宮的,另三路也被阻在秦王宮外,卻是離得更遠了。

    忽聽城外也是喊殺震天聲傳來,孟闕大驚,難道秦軍這麼快就來援了,莫非咸陽附近有駐軍?

    **********

    項燕只見遠方火把如數條金龍亂舞,馬蹄震得地面發顫,待到近了卻見數條金龍分成幾路衝向不同方向,自己這面有上萬騎兵直奔自己把守的城門而來,料那幾個城門也有騎兵奔去,而天際仍有火把的光芒晃動,料是敵軍步兵,項燕軍旅精熟,已看出敵方最少也有十萬馬步軍來援,不由心中既驚且燥。

    秦將李信大吼一聲,舉三亭大砍刀直奔城門的趙軍衝來,身後是萬馬奔騰的秦人雕鞍馬軍。

    項燕見敵軍邊沖邊變陣,轉眼已變為三角形的騎兵陣,顯然訓練有素而且來勢兇猛,一面忙令身旁的騎馬步兵迅速退入城內,關城門上牆佈防,一面帶領兩千江東子弟營,亦成三角騎兵陣高呼吶喊著衝向迎面來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