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風雲大趙

正文 第二章 月劍雕鞍(17) 文 / 竹月下幻想

    左英操相當的鬱悶,暗道,這些華夏人的射箭功夫怎麼比我們匈奴人還高了?

    他早已忘記自己也曾是個華夏人了。

    這些華夏人從遠處奔來,到匈奴人的射程之外就下馬,拿出「重弓」向匈奴人射箭,匈奴人紛紛落馬,等匈奴人冒死衝過去,剛接近弓箭射程時,華夏人已翻身上馬,取出騎弓邊跑邊和匈奴人對射,這些人一半是倒坐在馬上向後射箭,一半是正坐馬上,但也能回身射箭,各個射術精絕,他們的騎弓也比匈奴人的射程稍遠一些,因此除了少數一些力猛弓強的匈奴人外,其他匈奴人的弓箭仍然對他們造不成威脅,就是這些匈奴人的箭射到防護嚴密的趙軍身上,也傷害不大,而匈奴人卻紛紛落馬。

    還好,只有不到一百人,對近五萬的龐大匈奴軍隊造不成實質威脅,只是總被動挨打,雖然有大單于在軍中,不致軍心崩潰,但對士氣的打擊卻是致命的。

    「要是別折也失還在就好了。」左英操恨恨的想道,別折也失是他的親兵和未來親兵隊長的不二人選,他派他加入巡邏隊有加強警戒和早期阻擊的用意,他猜到孟闕必然利用夜色突圍,卻沒想到孟闕會用「亡靈」詭計,別折也失就那樣不明不白的死在了孟闕的「亡靈軍」手下,這些華夏人定是穿了從匈奴死人身上扒下來的衣服混在被綁在馬上的匈奴人死屍群裡乘機殺人並加劇匈奴軍混亂的。

    匈奴人不止一次的從後追擊,只是這些華夏人的馬力似乎永無窮極,匈奴人竟追之不上,這可真是難以理解啊。

    「大當戶,末將願領本部精兵良馬,定追殺到此一小隊華夏騎兵。」說話的是頭曼的親軍統領左大將猛俄斯仁。他的官職本在左應操之上,只因為大單于頭曼非常尊敬自己的師父左英操,對他幾乎言聽計從,所以連帶著軍中凡是擁護頭曼的都非常尊敬左英操,自頭曼不能理事後,除鳴鏑火先部不甩左英操外,其他的頭曼部下無不唯左英操馬首是瞻。

    左英操搖了搖頭,道:「不可,保護大單于要緊。」

    「唉!」猛俄斯仁狠狠歎了口氣,卻也只得遵命。

    鳴鏑火先手下千(夫)長脫不花喇素不服猛俄斯仁,於是對鳴鏑火先請令道:「左谷蠡王,末將願選精兵良馬追這些該死的華夏人,就給我一百人好了,我定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匈奴好漢的威風。」

    鳴鏑火先道:「一百人不行,那孟闕始終沒出現,此人多半以己為後援,他雖猛惡,我選二百精兵足以敵他,再加二百,五百人足以滅此眾華夏賊與孟闕了,我准你在其他部隊中再挑四百人,點五百精兵速速待命。」

    「是,謹遵左谷裡王鈞命!」

    脫不花剌剛剛點齊精兵,李遠率九十五名手下再次遠遠奔來,李遠激情勃發,他還從沒打過這麼痛快的仗,自己的手下只有幾個人受了點輕傷,竟無一陣亡,而匈奴兵被打的人仰馬翻,死傷無數,這可多虧了夢郎將軍的雙馬之術啊,跟著這樣的將軍,也不枉自己棄城追隨於他了。城池想是已被李牧所得,自己失土當斬,此後在燕軍中算是除名了,但從此征戰草原,痛殺匈奴,卻是更趁心意。

    脫不花剌看見李遠目中無人的狂妄表情,立刻怒發如狂,大喝道:「兒郎們,與我殺此狂賊,展我匈奴神威!」

    兩軍狂奔如滾滾鐵流,邊接近邊放箭,這五百匈奴人都是力猛弓強之輩,雙方的弓箭射程差不多,對射中華夏兵與匈奴兵都紛紛中箭,匈奴人多,雖幾乎人人中間,但這些悍勇之極的傢伙落馬的卻不多。

    華夏兵也大多中箭,只是防護比匈奴好,尚未有人落馬,李遠大呼撤退,華夏兵縱馬狂奔,弓箭仍不斷從手中射出。驀地有兩人先後落馬,李遠心中一疼,卻也顧及不得了。

    脫不花剌率軍猛追,他們的馬匹也都是精選的,這些人的騎術又高,竟然追了個不即不離,戰場上狂風追逐狂風,箭雨追逐箭雨,血花四濺中又有十幾個匈奴人,三個華夏人落馬。

    驀地前方出現了一個兩山夾一溝的地形,山溝寬闊,足容十馬並行,李遠的手下潑風般衝入,脫不花剌卻突然勒住了馬匹,他一揮手,道:「兒郎們且停。」卻突然發現早在他發令前所有的匈奴兵都已自動自覺的停住了馬蹄,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孟闕。

    孟闕那「噬天老魔」的威名,殺人如麻的手段實在對所有的匈奴人都是一個如山般巨大的心理陰影。

    脫不花剌猶豫了一下,忽然心中升起一個以前絕不可能出現的無賴想法,既然大王不曾跟來,他怎知我如何作戰,我只說把這些人追丟了,大王又豈能罰我。他正欲與手下訂立「攻守同盟」,忽然兩旁的草叢中飛蝗般射出無數利箭,驟不及防間匈奴人成排的落馬,脫不花剌也覺得耳畔勁風刺耳生疼,脫不花剌全神祇顧防備孟闕了,此時一箭射來,不及躲避,被這一箭從左耳射入,右耳穿出,當即落馬斃命。

    剩下的匈奴兵立刻亂了陣腳,有的往後撥馬就逃,不但多被射死,僥倖一時沒死的,慌張間也不知撞傷了多少自己人,有的向左右撥馬衝突,一些人馬頭還沒轉過來,就被射落馬下,另一些剛轉過馬頭,側翼又是箭如雨下,原來李遠又殺回來了。

    忽然一聲大喝傳來:「爾等還不下馬投降,更待何時。」

    這一聲正是出自孟闕之口,聲震全場,眾匈奴人於生死間一瞥眼見孟闕執巨斧出現在側後的草叢裡,盡皆心理崩潰,眾華夏人也都停止放箭,於是匈奴人紛紛下馬投降。

    孟闕讓他們拋下兵器,忽有匈奴人道:「神之戰狼,你不可屠殺投降士兵。」

    孟闕道:「那是自然,我又不是李牧。」

    等這些匈奴人都拋下了兵器,孟闕讓人把兵器收繳,又牽走了馬匹,道:「你們走吧。」

    眾匈奴人大喜,皆磕頭謝恩,然後相互攙扶而走。

    孟闕對李遠使了個眼色,李遠忽的大叫道:「孟將軍答應不殺你們,我李遠可沒答應,射!」

    眾華夏兵箭如雨發,這些人欲逃無路,紛紛倒地,有些跑的快的,也被華夏兵騎馬追射而死。

    **********

    鳴鏑火先和左英操互望了一眼,又馬上把目光移開,兩人勾心鬥角,誰也不願意讓對方看出自己想什麼,但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一絲恐懼。

    這二人是絕不信孟闕是什麼「噬天老魔」的,都知道他只是個極強的勇士而已,但鳴鏑火先派出的五百精兵豈是一般匈奴兵可比的,這五百人就算殺不了孟闕,也足以全殲他的手下了,至不濟也能全身而退啊,怎麼這許久一個也沒回來。

    「他們來了,『噬天老魔』,老魔帶著他的手下來了。」匈奴人驚恐的大叫。

    鳴鏑火先看到,孟闕此時身上穿著半身鎧甲(長城畔陣亡華夏兵的鎧甲),右腰懸錘,左腰掛著脫不花喇仍在滴血的頭顱,脫不花喇死不瞑目,面上似乎還帶著恐懼與不甘的神情,而其他的近百華夏兵卻都腰掛數個匈奴兵的頭顱,這些匈奴人一個個呲牙裂嘴,華夏兵卻趾高氣揚,近兩百隻眼睛凶光四射。

    匈奴人的整個隊伍都震動了一下,但無人後退,畢竟這是兩軍對壘的戰場,軍中單于和左谷蠡王俱在,而孟闕雖然可怕,卻只有不到百人,匈奴人雖恐懼,但軍心尚存。

    孟闕忽的仰天大笑,聲傳數里,天回地響,匈奴人的軍陣又騷動一下,但終於穩住。

    孟闕回身對李遠道:「李將軍且請安坐馬上,看某單騎衝陣,挫動彼等銳氣,再做道理。」

    說罷,一拍馬,他此時騎得是流電,流電比雪練更快,閃電般衝向匈奴兵。

    鳴鏑火先一聲令下,萬箭齊發,他自己卻沒放箭,他得找機會,能一箭射死孟闕再說。

    孟闕大斧舞得風車般相似,上護其身,下護其馬,這半身盔甲雖不如孟闕原來那套銅盔鐵甲防護好,但巨斧輪開,防護力也極驚人,雖然人馬都中了幾箭,但馬未傷到要害,人則入肉不深,皆無大礙,好在流電速度極快,轉眼衝過箭雨,來到匈奴軍前。

    孟闕在和匈奴兵前陣即將相撞時已巨斧平端,巨斧斧刃朝前,但見巨斧斧刃頭前,匈奴兵的人頭和斷臂韭菜般被切掉,凌空飛舞,而斧柄一端也有無數人的脖頸被打的血肉模糊,連帶著歪在一邊的半個頭顱也一起被擊碎,碎骨腦漿和著鮮血四濺。

    孟闕藉著馬力一路橫行,匈奴人死傷無數,但畢竟軍陣太厚,馬速漸慢,左英操看出便宜,暗道這正是自己在全軍立威的時候,於是一提絲韁,擺寶劍而來。

    此時孟闕已不能純借馬力橫斧了,但大斧仍盤旋飛舞,砍瓜切菜般殺人。驀地見一人馬到近前,忽的下馬衝來,此人在步下竟比在馬上更快,直奔自己馬側,一劍橫斬而來。

    孟闕此時斧子在外門,不及收回,急忙一歪身子,打的是翻身下馬步戰的主意,馬速即失,與其在馬上當活靶子,不如發揮自己步戰的長項。

    不料一翻之下,自己的一隻腳也掛在了馬鐙裡,左英操果然陰險狠毒,竟沒刺馬,流電仍在前奔,將孟闕在地上拖著前行。

    不過孟闕和頭曼遇到的情況不同,頭曼是在已經被孟闕拋飛的馬上被馬鐙掛住腳的,衝力太大,當即昏迷,孟闕是在馬上栽落的,力量較小,他落地前已盡力將頭上抬,他腿又長,肩背挨地,而那半身鐵甲是一個極高大的戰士留下的,孟闕雖也身體長大,那鐵甲卻也能遮到孟闕臀部,他竟幾乎沒怎麼受傷。

    此時孟闕巨斧未曾撒手,仍然揮舞如飛,身上匈奴人的殘肢斷體亂舞,威風不減,只是無法起身,形式十分危險。

    鳴鏑火先冷冷一笑,搭上了弓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