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轉折之華夏帝國

正文 第三十九章 海船圖紙 文 / 華夏大帝

    「不知過大家光臨有失遠迎,還請國公恕罪啊!」說話的正是那位身穿正二品官府的南京戶部尚書殷正,正如他的名字一樣,殷正為人很正派,但是就是死守著那套老祖宗的禮法不放,對皇上倒是忠心耿耿。

    「不怪,不怪,是我來的太突然,沒有事先奉上拜帖!」楊宇軒也是禮貌的回敬道。

    「呵呵,不知國公大人來到本府,是為何事兒來啊!」殷正把話換到正題,他知道楊宇軒無事不登三寶殿。

    「我也不瞞殷大人,我想去一下你們戶部的檔案室,去一樣東西。」楊宇軒直接說道,不跟殷正繞彎子。

    「請國公爺恕罪,這檔案室先皇下過死命令,如果沒有皇上的諭旨是不能進去的,更別說拿東西了,如果國公爺沒有聖旨還是請回吧,恕下官無能為力。」殷正緩緩的說道。

    「那如果我非要拿呢!」楊宇軒做出強勢的態度。

    「如果國公爺苦苦相逼的話,那就從下關的屍體上踏過去吧!」說著殷正也是不依不饒,手一揮,幾個官差便跟在了身後。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心想為了維護先皇的遺志,死也不放楊宇軒進去。

    「殷大人果然如別人所說的那樣剛正不阿啊!如此忠於大明朝廷真是大明之幸啊!」楊宇軒笑道。這時,殷正被楊宇軒給弄糊塗了,這國公爺到打著什麼算盤啊!一會兒嚴詞,一會兒笑。

    「南京戶部尚書殷正,上方寶劍在此,見此寶劍如見聖上,還不快快跪下。」突然楊宇軒抽出了尚方寶劍,橫在殷正及其屬下眾官差的身前,殷正看了看此劍,果然是尚方寶劍,他嚇得臉色鐵青,連忙跪了下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見到殷正下跪,他身後的官差也是跟著下跪,高呼萬歲。

    「我代表皇上命令打開戶部檔案室的大門,尚方寶劍只斬殺奸佞,不會妄殺一個忠臣的。」楊宇軒舉著尚方寶劍說道,這上方寶劍就和皇上的聖旨一樣,甚至比聖旨還好使,聖旨只是下達一道命令,而尚方寶劍卻是可以先斬後奏,上斬昏君,下斬讒臣。

    殷正知道這時真的上方寶劍,當今皇上好像只賞賜過一把,就是楊宇軒手上的這一把,這也充分顯示了皇上對楊宇軒的信任及其寵信,而且殷正也知道,這楊宇軒可是當今大明第一權臣,沒必要再與他糾纏下去,死纏著不放,那樣就會顯得自己矯情。

    「下官謹遵聖譽。」說完殷正便帶著楊宇軒向檔案室走去,戶部檔案室在戶部府衙的後面,有使命官差看守,見殷正來了便上前行禮,隨後便打開了這檔案室的門,楊宇軒前腳踏進去,殷正後腳就跟了進去,生怕楊宇軒破壞了這檔案室裡的東西,楊宇軒在檔案室裡翻閱著各類資料,他隨手拿出一卷資料,看了一會兒,然後又放了回去,然後他抬頭一看,原來在每個書架上面都會有檔案類型的註釋,楊宇軒在這個不大的檔案室裡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他想要的東西。

    「殷大人,這檔案室裡有沒有其他的了。」楊宇軒轉身問道。

    「不知國公大人問的是什麼類的!」殷正說道。

    「是關於造船圖紙的。」楊宇軒沒有遮掩的意思,這大明要開海禁,江南首當其衝,所以對於江南的官員來說,越早接受越好,免得日後出差錯,所以楊宇軒就直接說了出來,希望殷正能早點接受開海禁的政策,不過楊宇軒卻低估了殷正的古板,殷正是典型的守舊派,很難接受新的事物,認為一直不變就是最好的了!

    「國公爺,下官還是勸您不要看的好,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殷正勸阻楊宇軒說道。

    「如果我非看呢,不僅看還要帶出去。」楊宇軒也是不甘示弱。

    「國公爺何必如此,您又不是不知道,這可是先皇下的禁海令,造船圖紙也是先皇下令封存的,現如今,國公爺卻仗著尚方寶劍將造船圖私自拿走了,這好像有違當年先皇的遺志吧!」殷正這下可給楊宇軒扣了一個大帽子,意思是說,只要你拿了,那你就是大逆不道,不把先皇放在眼裡。

    「呵呵,沒那麼嚴重吧!大明現在民窮國為,本官是奉了當今皇上的旨意找出富民強國的法子來,這因該是完成先皇未完成的遺願才對。」楊宇軒這樣一說,翻到把殷正說的沒話說了,楊宇軒說的對啊,在江南的官員都深知海禁給百姓和大明帶來的絕不是好處,反而大大的限制了大明的發展。

    「那好吧,請您跟我來。」說著殷正讓所有的人全部出去,自己帶著楊宇軒向最裡面走去,到達一個火把的時候,他輕輕一動火把,頓時出現一個石門慢慢的打開,裡面竟然還有一個密室。

    「國公爺,您要的東西,就在裡面,您自己前去看吧!」殷正說完便守在石門外。

    「那好的!」楊宇軒答應了一聲便隻身走了進去,剛一進去,一陣陣濃厚的悶熱感覺襲來,楊宇軒適應了一會兒,才緩過來,這裡面長久不通風,已經沒什麼氧氣了,所以楊宇軒剛進去是會感到悶熱。

    楊宇軒走到一處放置檔案的書櫥旁邊,看著上面寫的字「大明海志」,楊宇軒拿起其中的一份卷宗藉著燭光仔細閱讀起來,這些卷宗都是記載當年那大太監下西洋的事跡,其中描述到了當今的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緬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等等國家的地方,還記載了當時下西洋的規模十分宏大,沒下西洋的隨行人員大概有兩萬五千多人左右,有不同的型號的船隻,卷宗上寫的栩栩如生,讓楊宇軒看的心情澎湃,想當年我大明就如此強盛,但如今確實如此不堪,我一定要重振大明聲威,再讓大明的無敵艦隊行駛在無邊的海洋上。

    而且這其中也是有不少卷宗都記載了各地的物產,以及社會狀況,不過大部分都像西蒙格勒所說的那樣都是一些鬆散的部落而已,但是他們都擁有很豐富的資源,如果大明可以將其據為己有,那對大明來說無不是一件好事。而且要向大明真正的強大起來,就必須要開海禁,要讓大明人知道,天下之大,並不只有大明一家。

    當楊宇軒翻到「製造圖」時,便更是震驚,他本還以為造船圖紙只不過是一張圖紙而已,沒想到卻是那麼厚厚的一摞紙,隨著日子漸久,那紙質已經有點發黃,但是楊宇軒還是激動不已,大明的有可能就因為這幾張紙而改變命運,而此時他自己正在手拿著一摞紙,他隨手抽出幾張看了看,都是一些造船的圖樣,以及複雜的工序。他還見到這樣一則註釋「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作為」他都為之驚訝,大明以前也有這麼大的船。這能裝下多少人啊!

    楊宇軒一邊拿著造船圖紙,雙手還在顫抖著,心中無法形容,這裡共有十幾種型號。其中還有比現在都好的戰船,這要是在經過西蒙格勒改良一下,結合東西方的優點,那得多強大啊!再配上先進的火器,那必然是大明的無敵艦隊了。

    楊宇軒在密室裡打了很久很久,一直到了傍晚才出來,這都把殷正給急壞了,催了幾次,楊宇軒都是說,再等一會兒,再等一會兒,他心想,有了這些戰船,害怕倭寇前來騷擾,還害怕海盜前來搶劫。

    當楊宇軒從密室裡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太陽都快落山了。

    「國公爺,您看的怎麼樣啊!」殷正見楊宇軒拿著卷宗問道。

    「很好,大明有希望了,大名百姓有希望了。」楊宇軒滿臉洋溢著喜悅和興奮,一邊朝外面大步走著,一面大聲說話。

    此時西蒙格勒已經在南京火器衙門展開研究了,他有自己的實驗室,自己的一班人馬,他在努力改進大明的火器,他說過他要製造出世界上最犀利的火器,他要證明他存在的價值,而此時賈誼也正在招募一些廉價而又無業的勞動力組成一支伐木小隊,進行伐木訓練,孫大海則是帶著兩個兒子,在四處召集造船工人,在江南這片土地上,風風火火的進行著開海禁的前期工作。

    楊宇軒帶著卷宗直奔南京火器衙門,來到了西蒙格勒的實驗室。

    「西門先生,還適應嗎!」楊宇軒問道。

    「條件都很好,我很滿意,我一定會為國公殿下製造出最犀利的武器,打倒天下所有的軍隊。」西蒙說道。

    「呵呵,你看看,這是什麼!」楊宇軒說完將造船製造圖放在了西蒙格勒的書桌前。

    「哦,不可思議,太棒了!」西蒙格勒看了一會兒楊宇軒帶來的卷宗一陣狂喜。

    「怎麼樣,你看看,這是我們大明將近百年前的造船圖紙。」楊宇軒說道。

    「你們大明人真是很聰明,不過這上面還是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不過沒關係,有我這個天才在,你就等著我給你設計出最厲害的戰艦,和最堅固的大船吧!」西蒙格勒一臉自信的說道。

    「那我就等著你的好消息了,本官先行告辭了!」說完楊宇軒便轉身向外走去,在這段時間裡,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處理呢!而西蒙格勒,也沒有理會,他一心只撲在研究上了,抱著造船圖愛不釋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