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修真奧義

正文 第六章 闡截兩教無蹤跡 僅留人教在凡間 文 / 量子弦的思考

    找了一個比較偏僻的山谷,吳量藏好包袱,然後迅速離去,等他再回來的時候,手中已經提了一隻山羊模樣的野獸,幾天的勞累,今天要好好犒勞一下自己,等精神養足了,再來研究一下玄機子的修真要訣,吳量心裡美美的想到。

    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吳量也從打坐中醒來,找到便攜式手電筒,打開玄機子的包袱,發現裡面還有幾件由不知名材料製成的道袍和一雙靴子,都是清一色的天青色,道袍背後都畫了一個太極八卦模樣的圖案,看起來感覺不錯,於是吳量拿了其中的一套傳到身上,發現道袍有點長了,看來自己沒有玄機子高啊,吳量搖了搖頭,又將衣服放下,然後拾起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兩片青色玉片的東西,吳量估計這個估計就是傳說中修真者用來記載東西的玉簡了,按照書上記載,這些東西都是必須用精神力或者神識去看,才能看到其中的內容。於是吳量把手電筒關掉,然後盤身而坐,兩手分別握住一片玉簡,開始探查玉簡中的內容。

    等到精神力進入玉簡之後,吳量覺得玉簡瞬間就與自己的大腦連接上了,那種感覺比電腦接上移動硬盤還要好,因為吳量覺得玉簡好像成為了自己的一部分,裡面的記載的信息剎那間全部湧入腦際,接著吳量彷彿看到了電腦顯示屏一樣,在精神領域中,一排排古樸的古體字陸陸續續的飄過腦際,吳量立刻集中精神去閱讀這看起來有點像大篆字體寫成的文字。

    「殷商末年,奉鴻鈞道祖道旨,兩教三商,共議封神榜,而後,姜子牙奉元始天尊符詔,扶周滅商,建封神台……封神大戰之後,截教損失殆盡,幾乎滅教;闡教雖勝猶敗,元始座下再無金仙。爾後一千年,天界已成,眾神歸位,聖人移居三十三天外,鴻鈞道祖重歸混沌之中,自此人界再無闡截兩教,人間崑崙僅餘尚在恢復法力的曾經的十二金仙,共主天下道門……海外散修太衍道人踏足中土,於玄青山浮游島創立宗門,號為玄天宗,意為玄玄大道,浩浩法門,宗師無我,倚道窮天……創有「玄天真解」心法,此乃本門最高心法,修習者當有引氣中期修為方可事之……」

    看到這一處,吳量把精神力退了出來,因為吳量在想武者到達後天巔峰的境界和修真界中的引氣中期有什麼區別。沒有別的參照物,只能按照功力的大小來區分了,吳量回想起某些武功秘籍中好像說到過什麼先天之境為引氣中期,極道金丹為煉神初期之類的東西,當初也沒弄明白這到底有什麼區別,現在看來,這引氣和煉神之類的術語因該是修真界的說法了。那麼按照這種說法,後天境界的巔峰最多算是引氣入體的初期階段了,那自己豈不是沒戲?按理說要等到自己突破到先天才能修煉,可是自己能不能突破到先天還是未知數了,搞不好自己哪天就掛了,還修什麼真。吳量心有不甘啊,自己好不容易才得到修真法門,卻不能修煉,難道是空歡喜一場?不行,得想想辦法。吳量長身而起,在山谷中一邊來來回回的走動,一邊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首先,短時間突破先天,不過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放棄這個想法。或者可以吃一些靈丹妙藥,強行提升境界和修為,可行,但到哪裡找靈丹妙藥啊?況且自己也不能辨別什麼才是靈丹妙藥,搞不好會死人的,所以,放棄。又或許自己先學一點點,或許能夠撐得住,不行,要是撐不住爆體而亡怎麼辦,這深山野林的也沒人給自己收屍,放棄……放棄……放棄……

    一連想了一晚上,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吳量還是沒有想到什麼好的解決辦法,一臉頹唐的坐在地上,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最後,吳量狠下心來,從地上站了起來,擺了一個很有型的姿勢,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吼道:「媽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大不了從頭再來,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拼了!」然後迅速找個山洞,開始他的修真了。

    「……修真大道,竊陰陽,奪造化,了性命,脫生死,為超凡入聖,成仙作祖之大事,非塵世一切草霜水泡,忽有忽無,虛而不實之小事可比。奈何天下道人管窺蠡測,以大事為小事,以小事為大事,重其假而輕其真。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所以古人謂學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吾曰:今人學道者如牛毛,聞道者如麟角。何言之?古人聞道者多,而成道者少;今人學道者多,而聞道者少。今人學道之數,倍於古人學道之數;今人聞道之數,少於古人成道之數。以致今人學道者如牛毛,而聞道者如麟角矣。原其故,皆因學人一身偏病,滿腔邪氣,所以感不動師友。以故空過歲月,枉勞跋涉。因將所得於師者,盡發洩於闡真、會要、直指、會心、原旨、指南、悟道、破疑等書之內,以結知音,吾願足矣。然猶恐學者捨近求遠,不知先盡自己之事,而即妄想他人之事,因著通關文一書,為學者助一炬之明。先學個無病好人,自卑登高,由近達遠,庶乎明師得遇,良友得逢,大道可聞。書內節目雖小,關事甚大,言辭雖鄙,益人甚多。雖曰通關,而性命修持之功,無由此步,見者甚勿以節鄙言而棄之。上智高明之士,原自大路開通,一遇明師,不難得真,通關之功,無所用之也……」

    「玄機子註解:所謂的如何調伏真陰真陽。動相的陰陽為假相,幻有,是由於臟腑氣脈及浮裡支的循環產生,二者相因相緣,以致發生假相,幻有,這在練功者體驗出為存在的事實。又曰:「雖幻亦真」。此動相雖為幻景顯現,卻真的是臟腑氣脈的病態映照,也是憑光色診病及治病與練功夫的依據,同為口訣產生的依據,不可視為迷信及單純的幻覺來看待。口訣的「是真陰陽」,即要調伏這種陰陽的假相,調伏後,方為真陰陽。真陰陽之相,黑白相守,雌雄相抱,與假陰陽的區別即在於無多寡偏盛現量,故產生動與不的差別。動中又產生遲速、浮沉、長短、滑澀、伏緊可見脈道。真陰陽為不動的境界,但尚非「真不動」。「真不動」體現在人的生命程序上時,言延年不死。延年,即長壽之意;不死,僅言陰陽本性之存在,有如某條法則,無增無減,長存不滅,而非言軀殼之不死不壞,常駐永世.以功夫論之,如周天搬運後人體可延年增壽,而至「煉神還虛」後,方能稱為不死……」

    ……

    大約用了半天時間,吳量終於將「玄天真解」全部看完,也明白大概的內容,算一算時間,大概還有十天左右,自己就必須回學校去了,趁著剩下的十天時間,自己先把修真的入門功夫給修煉了,然後再來修煉「玄天真解」。

    於是,按照另一片玉簡中所記載的修真入門心法,吳量開始進行引氣入體的工作。雖然他自己練出了浩氣,可是跟天地靈氣相比,似乎還差了那麼一籌,當然,如果吳量現在步入了先天境界,那就不可一概而論了。

    擺了個五心朝天的姿勢,吳量心裡很是納悶,為什麼練武和修真都喜歡擺這個姿勢呢?難道是二者同出一脈,而後武道衰落了?吳量沒有繼續想下去,畢竟現在正事要緊。

    抱元守一之後,吳量按照心法所說的方法開始感應天地萬物,感受天地靈氣。

    感開始的時候,吳量就進入了一種奇妙的境界,因為精神力強悍的緣故,吳量很快就將精神力的感應狀態全部是展開來,慢慢的用心去感受週身方圓近六千丈範圍內的萬事萬物,用心去體悟自然界的奇妙之處。等到他將精神力鋪展開後,運轉修真入門心法,他發現自己感受到世界已經跟以往自己用精神力去觀察的時候不一樣了,以前自己只知道一心探查物體,沒有留心世界的其他事物,也沒有什麼感悟,可是現在根據心法抱元守一之後,按照清靜無為感應天地的狀態去感受天地之後,他感覺到自己幾乎就要融入天地之中去了。感受著天人一體的美妙境界,吳量差點沉迷於其中了。當吳量感覺到自己快要失去自我而成天地的一部分的時候,吳量猛地一回神,強自收回精神力,心中暗叫一聲好險。其實吳量不知道,剛才吳量進入的正是修真過程中難得進入的天人一體狀態,如果吳量能夠明白經過這種狀態的考驗之後,境界將提升一個層次的話,那麼就剛才那一陣子,吳量就有可能成功的步入先天境界了,只是可惜,雖然吳量是個奇才,卻也難免落入常理的窠臼,白白損失了一個天大的機會。

    定了定神,運轉了一下全身的氣息,吳量驚喜的發現,體內的浩氣好像有了一點小小的變化,感覺原先那種浩然博大的磅礡之氣好像變得有點出塵的味道,似乎真的有那麼一點天地靈氣被吸納到體內與浩氣相融合了。看來,這個入門心法還是真的不一般啊,吳量完全沒有意識到這種效果安全是由剛才的天人一體狀態所帶來的,僅僅把這種效果歸功於修真心法的強大了。

    看到效果這麼顯著,吳量調息了一下之後,又繼續了他引氣入體的工作。只不過,接下來的十天時間裡,吳量再也沒有進入那種天人一體的空靈狀態,而且每次修煉結束的時候,浩氣也沒有再發生剛開始時那種非常明顯的變化,害得他以為自己修練出了差錯,將那套心法看了好幾遍,也沒有發現什麼問題,於是只好作罷。

    不過也不能說一點都沒有效果,因為吳量那變異的真氣(浩氣)和強大的精神力的作用下,配合修真心法,對於吳量的引氣入體還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要知道一般的修真者都是在引氣入體成功之後才開始修煉精神力,最後再將精神力修煉成神識的,而吳量一開始就有了強橫的精神力,這令他的修煉效率大大的提高了。所以,十天下來,吳量還真的進入了引氣入體的初期階段,成功的步入了修真大門。如此短的時間就達到引氣入體的初期階段,相信應該是冠絕古今吧,吳量心裡美美的自戀了一回。

    整理好裝束之後,吳量將包袱往身上一背,認準了方向,迅速的離開了盤踞十多天的無名山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