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修真奧義

正文 第五章 訪名山尋山中士 遇古洞成有緣人 文 / 量子弦的思考

    當天晚上,吳量等人商議了一晚上,最後四人決定這個假期不回家了,在武漢先待一段時間,由吳量傳授武功,之後各自再回去,反正暑假的假期有五十來天,也不急那幾天。

    因為不是很清楚他們三人到底是何修煉什麼類型的武功,所以吳量只好將少林七十二項絕技和幾套劍法擺出來,讓他們三人各自選修幾樣。最後,王若言選了七十二項絕技中的般若掌和如影隨形腿,劉思力選了蜀山七十二路劍法和青城劈空掌,而靳暉則選了少林龍爪手和伏魔杖法。

    當初吳量準備把他們三人帶上修行之路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他們三人的天資如何,只是覺得在浩氣的洗經刮脈之後,應該能夠練好武功。經過二十天的傳授,王若言、劉思力和靳暉居然出乎意料的基本上學會了各自所學的武功,也瞭解了一些武學上的知識,另吳量不禁感慨到:「果然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啊。」惹來其他三人的一陣鄙視。不過他們三人也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不過是一點皮毛而已,越是想到這一點,三人越是從心底佩服起吳量來。按照吳量的說法,他們三人跟吳量是亦師亦友的關係,不必太計較,像以前一樣互相稱呼就是了,為此三人也感到很高興,慶幸自己能夠有吳量這麼一個神秘莫測的高手做朋友。

    看到自己的三位同宿舍的三位兄弟都學會了自己所教的東西,吳量心中也感到非常的欣慰,同時,也開始實施自己另外一個計劃了。

    吳量召集他們三人到一起後,對他們說道:「你們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學會我傳授的武功,可以看得出你們三人都是練武奇才,但是,這並不能說明你們已經是高手了,這世界上應該是高手無數,千萬不可小看了天下英雄!況且,你們現在雖然學會了招式,但是並沒有觸及精華,只有勤學苦練,徹底將我留給你們的浩氣轉化為自己的浩氣,才能向更高的層次突破。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你們也該回家去報到了,回去之後千萬不可再次,一定要注意防範,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們擁有浩氣這一秘密,否則找來麻煩的話,會連累到他人,千萬要謹記。」聽到吳量這麼嚴肅的說,其他三人也不是笨蛋,馬上明白了吳量所擔心的是什麼,於是齊聲允諾。

    第二天,吳量早早就踏著晨暉離去,但是,吳量並沒有回家,而是朝著全國的名山大川而去。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吳量不相信這神州大地不再有奇人異士,相反,吳量一直認為,真正的高手是不會混跡於滾滾紅塵的,因為將心比心,高手寂寞啊!吳量現在雖然未成與別人一戰,但是這並不影響吳量對世間高手的評估,按照武學境界來劃分,吳量覺得他已經處在後天高手的巔峰了,再加上那強橫的浩氣,吳量甚至敢挑戰傳說中的先天高手。於是,高手寂寞,吳量決定尋訪名山大川,尋找奇人異士,共同探討武道玄機。

    剛開始的時候,吳量運起全身力量,運氣輕身術,如鬼魅一般在神州大地上疾馳而過,同時小心的感應週身五百丈之內的動靜,這已經是吳量靠耳力所能探查到的極限範圍了,後來吳量想到一些小說中記載的關於神識的功用,想試一試用精神力代替神識去探查週身的萬事萬物,於是,從零開始,吳量決定修煉精神力。

    雖然有浩氣的精神威壓做後盾,可以提供強大的精神力做基礎,但要想將精神力運用到爐火純青,沒有苦練是不可能成功的,雖然吳量確實是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但也不能一步登天。在剛開始使用精神力去探查週身物體時,精神力不時的受到損害,原因無他,主要是收放不自如,很多小股的精神力分出去後,沒有兼顧到,或者是延伸出去的距離太遠,根本就沒有能力收回來。於是,吳量只好先從修煉一股精神力開始,等掌控能力增強之後再一分為二,以此類推。

    自從修煉了精神力之後,吳量探查的範圍越來越廣,從最初靠耳力探查的五百丈範圍到現在的用精神力探查的週身六千丈(約方圓二十里左右),效率那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吳量還是沒有什麼收穫,而距離他剛從學校出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十八天。按照學校開學的時間,即使吳量晚去幾天,也只剩下不到二十天了,而到現在吳量僅僅探查了少林和武當所佔據的名山古剎,而且一無所獲,吳量心裡不禁著急起來。要知道這近二十天來,吳量不停的奔走,精神力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現在吳量有點吃不消了,雖然輕身術由於二十天來不停的使用,使得吳量更加熟悉輕身術,但是吳量此番出來的目的並沒有達到啊。

    想不到其他辦法,吳量只好繼續下去,不過他改變了一下計劃,準備去神農架看看,原因是近幾年來神農架不斷的發生一些奇怪事情,而且還有人聲稱神農架裡有野人出沒,而且很多網絡小說都提到了神農架,所以吳量決定去碰碰運氣。

    七八月的時間,雖然天氣很熱,但是來神農架旅遊的人依然很多,遠遠的,吳量就看到人頭攢動,人多得不得了。於是,吳量只好乘夜色進入神農架。

    因為是晚上,吳量也沒具體觀察地形,只是在樹梢和崖頂之間不停的跳躍,同時將精神力鋪展開來,從一個範圍掃瞄到另一個範圍,忙乎了近五個小時,也沒發現什麼,只是偶爾掃瞄到幾個洞窟,發現一些體形高大的類人生命體,估計是外界所傳的野人,除去這些東西,也發現了一些奇怪的動物和一些像是古城的遺跡,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有用信息。對於這樣的結果,吳量也只能仰天長歎,感慨不已。

    坐在崖頂調息了一下後,天也開始亮了起來,吳量準備起身離開,離開之前,吳量又用精神力掃了一下崖底,然後急速離去。不過,幾分鐘後,吳量的身影又出現到了剛才所待的崖頂,因為吳量感覺到很疑惑,因為剛才他用精神力掃瞄崖底之後收回來的時候,稍微掃瞄了對面的峭壁,發現有一處沒有讓精神力徹底探查到,只是有朦朦朧朧的感覺。剛開始的時候吳量也沒覺得有什麼一樣,可是等他離去之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要知道精神力的探查已經是僅次於神識的探查了,居然有地方不能查明,真是奇怪了。於是,吳量又急速趕了回來。

    再次用精神力探查掃了過去,結果依然不明。「呵,這次可能遇到寶了。」吳量心裡想到。

    既然精神力不靈了,那只好親身前往了。吳量一腳踏出懸崖,運氣輕身術,向對面的崖壁滑去,是的,像滑翔機一樣滑了過去。找到地方後,吳量發現這不過是一個深度不超過一米的小洞,肉眼看去也沒發現什麼東西在裡面,而且離崖底僅有一丈高下。吳量心有不甘的再次用精神力探查了一遍,依舊不能查明洞中光景。

    這就奇了,吳量不信這個邪,抬腳就往洞裡走去,去發現自己根本進不去,因為洞口似乎有一層看不見的能量膜攔住了去路。這令吳量想起了關於陣法的說法,傳說中,很多修真之人都會很強大的陣法之術,用到極致可以奪天地陰陽,顛倒乾坤,另成世界,斗轉星移不在話下。當年封神一戰,雲霄三姐妹用九曲黃河針困住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削去金仙頂上三花和胸中五氣,致使十二金仙功力倒退數千年,到最後元始天尊親自出手,才破去大針,救出一干人等;到三國的時候,諸葛武侯擺下八陣圖困住了陸遜數萬將士,若非後來諸葛武侯的岳父動了慈悲之心,想來一代名將陸遜也難逃一死,由此可見陣法之術的厲害。

    如今吳量碰到這有可能是陣法所設的結界,也不敢造次。

    想了想,吳量決定用外力破去陣法。於是他將體內氣息全部放出,來到崖底,運氣大力金剛法門,將一塊重達數噸的石塊全部投向洞口,當石塊撞到洞口的時候,洞口猛地亮起一陣紫光,然後又將石塊給彈了回來,然後紫光又閃了兩下,洞口有回復了尋常模樣。見到洞口有了反應,吳量就放心了,應為他相信維持洞口結界的能量不會無限,等能量耗盡之後,陣法自然會不攻自破。於是,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在神農架深林深處的一個崖底,有一個人不時的將大塊的石塊扔到峭壁上,好像那塊峭壁跟他有血海深仇似的。

    終於在五天之後,在吳量即將吃完所有乾糧的時候,投出去的重達十噸左右的石塊終於成為壓垮老牛的最後一根稻草。洞口的結界再也不能擋住石塊的衝擊,石塊如願以償的落到了洞中,而此時峭壁也倒塌了將近一半,不過幸好沒有破壞到山洞。吳量等了一會兒後,發現沒有什麼是發生,才慢慢的向洞口走過去。來到洞口下面,吳量猛地一咬牙,一躍就準備進山洞。等他升到與洞口齊平的時候,他突然看到洞裡有一個道士模樣的老頭盤坐在那裡,吳量一驚之下,差點摔到崖底,幸好吳量心理素質過硬,沒有岔氣,緩緩落到洞口,然後作揖,口稱:「晚輩吳量拜見前輩。」吳量等了半晌,沒見到老道有什麼反應,於是又大聲說道:「晚輩吳量拜見前輩。」不過還是沒反應。「不會是死了吧」吳量心中想到,然後躡手躡腳走到老道身旁,伸了兩根手指到老道鼻下,沒氣,又將兩隻手指搭到老道的脈門,沒有心脈跳動,最後,吳量動用精神力探查了一遍,也沒有發現生命氣息,於是,吳量斷定,這老道看來是羽化了。

    小心打量了一下洞內光景,沒有發現什麼,只是在老道身旁發現了一個包袱,打開一看,首先發現了一封寫在絲綢上的信,打開一看,居然是用古文寫的。上面寫道:「吾乃闡教玄天宗修真者,為玄天宗八大散修之一,道號玄機子,聽聞姜子牙道兄奉元始天尊符詔,管理人間崑崙玉虛宮,主掌天下道門,特前去道賀,不想路遇曠古凶獸,與之相搏,不敵,重傷在身,法力盡失,唯有借地勢擺此「三才靈隱絕空陣」,以期法力恢復之時破陣而出,然天命難尋,吾不見好轉,反與日漸衰,肉身即將化去,吾自知命不久矣,特留書予有緣人,行李之中有吾宗門修真要訣,令有吾修行多年所悟天機,有緣人能學則學,不能亦不可強求······玄機子絕筆。」吳量看完之後,心中感慨不已,不過覺得很奇怪,這玄機子不是說肉身將化去嗎,怎麼現在還有啊,想著想著,不經意間碰到了老道的身體,頓時,吳量發現,老道的身影逐漸模糊,慢慢的化到虛空中去了。看到這一幕,吳量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正想拿起老道的包袱離開,又發現絲綢反面還有幾行字,「吾死後,須彌戒將贈與有緣人」。哈,發達了,吳量在洞中老道打坐的蒲團上有找到了一枚古樸的戒指,只是當吳量用精神力去探查戒指的時候,發現戒指上覆蓋了一層守護陣法,想來老道留的修真法門中應該有記載,所以也就不急於一時了。

    提了包袱,吳量迅速離開了神農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